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路技术标准构建的高速磁悬浮轨道不平顺及应用
1
作者 王文 徐俊起 +3 位作者 陈琛 徐钊 李红梅 刘志刚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224,共11页
轨道不平顺是影响常导磁悬浮系统车轨振动响应的重要因素,应用惯性基准法求解的轨道不平顺因包含动态不平顺成分,不能完全满足车-磁-轨耦合动力学的计算需求。结合高速磁悬浮的技术特点及线路标准提出了一种构建轨道不平顺的方法,基于... 轨道不平顺是影响常导磁悬浮系统车轨振动响应的重要因素,应用惯性基准法求解的轨道不平顺因包含动态不平顺成分,不能完全满足车-磁-轨耦合动力学的计算需求。结合高速磁悬浮的技术特点及线路标准提出了一种构建轨道不平顺的方法,基于惯性基准法计算实测垂向轨道不平顺;将各类符合实测数据分布特性的偏差作为随机变量叠加后获得轨道静态随机不平顺;求解沿梁长方向分布的轨道预拱值,并仿真分析有无预拱对车轨系统的具体影响;基于高速磁悬浮车-磁-轨耦合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600 km/h高速磁悬浮系统在两类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梁预拱能有效降低悬浮间隙波动;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求取的轨道功率谱密度及其作用下的车轨系统动态响应,验证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基于线路技术标准构建轨道不平顺的方法不依赖于试验数据,可为研究分析未来速度600 km/h级线路技术标准及其不平顺阈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悬浮列车 车轨耦合动力学 轨道不平顺 轨道预拱 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与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下车辆-轨道系统耦合振动的概率密度演化分析
2
作者 周智辉 段湘 +2 位作者 何旭辉 蔡陈之 唐成龙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9-1808,共10页
依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及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建立了考虑横风和轨道不平顺双重随机因素作用的车辆-轨道系统耦合振动模型。采用N维超立方体点集生成离散随机频率和相位代表点集,基于随机谐和函数方法和谐波叠加法分别模拟得到随机轨道... 依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及概率密度演化理论,建立了考虑横风和轨道不平顺双重随机因素作用的车辆-轨道系统耦合振动模型。采用N维超立方体点集生成离散随机频率和相位代表点集,基于随机谐和函数方法和谐波叠加法分别模拟得到随机轨道不平顺激励样本和风速时程样本,并将所获得的双重随机荷载引入车辆-轨道耦合振动系统中求得代表性响应;采用双边差分法求解所建立的代表性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方程,获得振动响应的时变概率密度演化分布,并采用蒙特卡罗法(MCM)验证本文模型的计算效率和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概率密度演化方法(PDEM)适用于横风和轨道不平顺双重随机激励作用下的车辆-轨道系统随机分析,且对于本文模型,当代表性样本点数为300,筛选半径取17.7时能够达到良好的计算效果;仅在单重随机荷载作用下进行随机响应分析不能准确反映车辆-轨道系统的随机动力特性,论证了开展双重随机激励作用下车辆-轨道系统随机分析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 概率密度演化理论 筛选半径 横风 轨道不平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编码解码网络的轨道不平顺评价方法
3
作者 杨建伟 王小慧 +3 位作者 刘佩珊 杨飞 王金海 孙培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4,共14页
目前无砟轨道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只适用于中短波长,难以满足大范围动态复杂线路的变化需求。如果仅依靠单一波长轨检数据评价轨道状态,会导致其他波长局部波动或潜在病害不能被有效识别的现象。通过挖掘不同波长下的轨道不平顺信息,将深... 目前无砟轨道平顺性的评价方法只适用于中短波长,难以满足大范围动态复杂线路的变化需求。如果仅依靠单一波长轨检数据评价轨道状态,会导致其他波长局部波动或潜在病害不能被有效识别的现象。通过挖掘不同波长下的轨道不平顺信息,将深度学习方法与现有评价方法相融合,提出改进的自编码解码高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DAGGAN)及自适应轨道质量指数方法(DAE_TQI),实现对轨道状态的实时监控。为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DAGGAN模型在识别单几何不平顺时的有效性,同时DAE_TQI方法可综合评价无砟轨道状态,结果可作为高速铁路轨道养护维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轨道质量指数 自编码解码网络 高斯对抗网络 自适应轨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型高速磁浮轨道不平顺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傲康 李苗 +3 位作者 王爱彬 尚贤洪 马卫华 罗世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随着高速磁浮不断突破发展,针对轨道不平顺各控制参数对EMS型高速磁浮车辆运行下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磁浮车辆系统、轨道梁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的磁浮车辆-轨道-简支梁耦合系统模型,其中车辆系统与轨... 随着高速磁浮不断突破发展,针对轨道不平顺各控制参数对EMS型高速磁浮车辆运行下的动力学响应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磁浮车辆系统、轨道梁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的磁浮车辆-轨道-简支梁耦合系统模型,其中车辆系统与轨道梁系统使用磁轨关系进行耦合,并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中进行直线轨道梁耦合振动分析,探讨在时速600 km运行条件下轨道不平顺的幅值、方向、波长对EMS型高速磁浮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揭示系统中各项指标受不平顺影响的变化规律,探究高速磁浮车-轨-梁耦合系统轨道不平顺参数影响并提出参数建议。结果表明:对不平顺幅值研究时,磁浮车辆以600 km/h的速度在波长20 m的不平顺激励线路上运行时,耦合系统中某些动力指标超限,在含有波长20 m的不平顺线路幅值控制在4 mm以内为宜;在对垂向及横向不平顺研究时,发现车辆系统在垂向和横向的响应是解耦的,车辆垂向载荷是耦合系统中的主要激励因素,悬浮控制技术应作为高速磁浮系统重点关注的控制技术;对不平顺波长研究时,即使不平顺幅值在1 mm时,波长10 m以下短波不平顺相较于其他波长不平顺更易引起耦合系统的剧烈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S型高速磁浮 轨道 轨道不平顺 耦合系统 车辆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斜拉桥轨道不平顺演变规律及其对列车运行平稳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秀 程益凡 +2 位作者 赵世豪 梅大鹏 王铭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桥上列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要求轨道线形具有良好的平顺状态。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属于柔性结构,受到温度变化和列车荷载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桥梁会产生明显竖向挠曲变形,从而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平稳性。以1座主跨长达1 092 m的大跨度... 桥上列车行车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要求轨道线形具有良好的平顺状态。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属于柔性结构,受到温度变化和列车荷载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桥梁会产生明显竖向挠曲变形,从而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平稳性。以1座主跨长达1 092 m的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为例,基于列车、轨道和桥梁耦合振动分析理论,结合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研究其上轨道不平顺的演变规律及其对高速列车运行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桥上轨道静态不平顺的演变受桥梁温度变形的影响明显,主要集中在110 m波长以上,而温度和行车工况对桥上轨道动态不平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20 m波长以上;温度及车辆荷载导致的桥上轨道不平顺对列车运行平稳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桥塔、边跨及次边跨位置;该桥0~120和0~200 m波段桥上轨道不平顺成分对车体竖向加速度的贡献差异最大为0.28%;综合60 m弦测法有效检测波长上限、综合检测列车最大有效检测波长,该桥上高速列车乘坐舒适性的轨道动态不平顺管理截止波长宜取1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列车运行平稳性 轨道不平顺 管理波长 演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的永磁轨道不平顺测量方法
6
作者 罗奕 袁宇航 +1 位作者 邓斌 邓自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4-911,共8页
在进行永磁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时,消除实测信号中由测量载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分量,有助于掌握更为准确的轨道实时状态.将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方法应用于永磁轨道不平顺检测,使单一信号源实现周期性成分与非周期性成分分离,在进行不平... 在进行永磁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时,消除实测信号中由测量载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分量,有助于掌握更为准确的轨道实时状态.将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方法应用于永磁轨道不平顺检测,使单一信号源实现周期性成分与非周期性成分分离,在进行不平顺管理时有效降低具有周期性特征的振动分量干扰.对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开展试验研究,将单个杜瓦作为测量载体并配合霍尔传感器进行永磁轨道轨面磁感应强度测量;利用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方法实现对实测样本的信号分离,分离后所得周期成分为振动分量,随机成分对应实际永磁轨道不平顺;对分离前后的信号进行时域与频域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时域信号中随机成分相比分离前波动减小,频域信号中测量载体对应的振动分量成分已被分离至周期成分中,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钉扎磁悬浮 永磁轨道 轨道不平顺 自参考自适应噪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0 km·h^(-1)高速铁路车辆振动响应频域特性及与轨道不平顺波长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亮 孙加林 +2 位作者 李浩 杨飞 刁洪宝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基于铁路运行速度大幅度提升以及车辆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以CR400BF高速动车组车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和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体-构架-轮对全弹性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检测数据分析,研究高速动车组车体振动加速度的频带分... 基于铁路运行速度大幅度提升以及车辆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以CR400BF高速动车组车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和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体-构架-轮对全弹性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检测数据分析,研究高速动车组车体振动加速度的频带分布特征及其与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关系,以及适应400 km·h^(-1)高速列车运行平稳性评估的数据处理准则、轨道长波不平顺检测截止波长的取值。结果表明:车体横向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20 Hz以内,时速400 km高速列车车体横向加速度低通滤波评价频率宜提高到20 Hz;车体垂向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30 Hz以内,时速400 km高速列车车体垂向加速度低通滤波评价频率宜提高到30 Hz;当运营速度达到400 km·h^(-1)时,与车体加速度对应的轨道长波高低、轨向不平顺敏感波长分别为150和90 m,其中长波高低不平顺敏感波长已超出目前120 m检测截止波长,400 km·h^(-1)高速铁路轨道几何检测系统长波不平顺截止波长宜调整到1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400 km·h-1 车体加速度 频域特性 轨道不平顺波长 低通滤波评价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道床条件下地铁轨道不平顺性能分析
8
作者 涂英辉 闫子权 +2 位作者 李再帏 刘彦林 张丽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3,220,共7页
[目的]随着地铁运营速度和密度的提高,在列车车辆激扰作用下,地铁轨道平顺性劣化速率加快,因而,分析掌握不同道床条件下轨道不平顺实际服役性能,对地铁轨道设备维修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为对比不同道床型式条件下轨道不平顺... [目的]随着地铁运营速度和密度的提高,在列车车辆激扰作用下,地铁轨道平顺性劣化速率加快,因而,分析掌握不同道床条件下轨道不平顺实际服役性能,对地铁轨道设备维修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为对比不同道床型式条件下轨道不平顺的状态差异,采用时域(幅值、均值、峰值、TQI(轨道质量指数))、频域轨道不平顺谱及分形维数方法进行状态评价,以讨论碎石道床、整体灌注式道床以及支承块承轨台式整体道床条件下轨道不平顺性能的优劣性。[结果及结论]在时域上,综合对比幅值、均值、峰值计算结果,整体灌注式整体道床钢轨前后高低平顺性最好,支承块承轨台式整体道床次之,碎石道床最差;轨向不平顺方面3种道床结构无明显差异性,对比TQI法计算结果,整体灌注式整体道床线路轨道平顺性综合质量状态明显优于其他两种道床型式。在频域上,对比国外轨道谱,各种型式的道床在中波频段和国外轨道谱分布规律大致相同,而在长波频段明显优于外国;在分形特征上,整体灌注式整体道床综合表现最优,在3种波长的分形维数上,线路中中短波成分变化较为明显,而长波分布变化则较为稳定,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轨道不平顺 道床结构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系数对跨座式单轨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影响
9
作者 周新建 李飞 +2 位作者 冯后东 罗建新 李子珺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8,共8页
轨道不平顺对跨座式单轨的平稳运行有重大的影响,针对轨道不平顺对跨座式单轨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影响,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通过UM-ANSYS软件联合建立跨座式单轨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现有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出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 轨道不平顺对跨座式单轨的平稳运行有重大的影响,针对轨道不平顺对跨座式单轨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影响,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通过UM-ANSYS软件联合建立跨座式单轨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现有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出走行轮、导向轮和稳定轮轨道不平顺样本曲线,并将3种轨道不平顺分别单独作用和共同作用于轨道梁时设置为4种工况进行仿真试验。分析试验现象,得出结果表明:随着轨道不平顺系数的增大,跨座式单轨的轨道梁跨中竖向位移略微增大,轨道梁跨中横向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动力学响应值明显增大;由于走行轮垂向力受轨道不平顺的影响相比于导向轮和稳定轮更大,因此,应该重点关注轨道梁的走行轮轨道不平顺来确保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 柔性轨道 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 轨道不平顺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车载数据驱动的地铁轨道不平顺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飞 谢清林 +2 位作者 陶功权 温泽峰 任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2-2445,共14页
针对轨道不平顺检测成本高与时效性低等不足,从车辆动态响应与轨道不平顺之间的相关性为切入点,提出一种多源车载数据驱动的轨道不平顺智能识别方法。首先,建立地铁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取车辆振动与运动姿态响应数据;其次,通过相关性... 针对轨道不平顺检测成本高与时效性低等不足,从车辆动态响应与轨道不平顺之间的相关性为切入点,提出一种多源车载数据驱动的轨道不平顺智能识别方法。首先,建立地铁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取车辆振动与运动姿态响应数据;其次,通过相关性分析算法,选取强相关性数据,制作网络模型数据集;最后,建立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PSO)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建立PSO-CNN-LSTM模型,实现对轨道不平顺的识别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辆动态响应信号中,与横向信号与轨道不平顺之间的相关性相比,垂向信号的更强,同时,车体的运动姿态如车体点头角速度与不平顺有明显的相关性。所提出的PSO-CNN-LSTM模型轨道垂向与横向不平顺识别拟合度分别达0.92和0.76。与经典的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和支持向量机SVR相比,PSO-CNN-LSTM有更好的识别效果与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车辆动力学 轨道不平顺 神经网络 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条件下列车运行引起的饱和地基振动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盟 刘森 李丹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8,共9页
为研究轨道不平顺条件下列车运行引起的饱和地基振动响应,进一步完善饱和地基的振动传播和衰减规律,将轨道不平顺引入饱和地基2.5D有限元,通过Fourier变换得到频域-波数域表达式,对比分析准静态荷载与不平顺条件下高铁列车运行对饱和地... 为研究轨道不平顺条件下列车运行引起的饱和地基振动响应,进一步完善饱和地基的振动传播和衰减规律,将轨道不平顺引入饱和地基2.5D有限元,通过Fourier变换得到频域-波数域表达式,对比分析准静态荷载与不平顺条件下高铁列车运行对饱和地基加速度、位移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列车速度较低时,2种条件下列车引起的饱和地基振动相差不大,随着列车速度提高,轨道不平顺使饱和地基的加速度幅值和位移幅值显著增大,且在时程曲线规律上呈现更强的波动性;轨道不平顺对轨道中心加速度频谱影响较小,列车在低速和高速运行时,2种荷载的频谱规律均基本一致,主频分布也基本相同,轨道不平顺条件下仅各频段加速度大小略有增加;轨道不平顺会大幅增加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饱和地基孔隙水压力,且随着深度增加孔压迅速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移动荷载 饱和地基 2.5D有限元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梁耦合系统轨道不平顺敏感波长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艳 卜秀孟 +2 位作者 王力东 罗颖 李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9,共12页
轨道不平顺是诱发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主要激励源之一,探明系统耦合振动不平顺敏感波长,对线路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首先,建立了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梁耦合系统空间模型,其中磁浮列车被模拟为具有537个自由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轨道梁被... 轨道不平顺是诱发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的主要激励源之一,探明系统耦合振动不平顺敏感波长,对线路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首先,建立了高速磁浮列车-轨道梁耦合系统空间模型,其中磁浮列车被模拟为具有537个自由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轨道梁被模拟为空间有限元模型,两者之间通过基于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ifferentiation, PD)控制理论的磁轨关系耦合。其次,以上海高速磁浮为研究背景,选用5车编组列车驶过20跨简支梁桥为计算条件,通过与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考虑轨道谐波不平顺激励,探讨了不同方向的轨道不平顺组合、不同轨道不平顺幅值和不同车速对列车和桥梁动力响应敏感波长及列车运行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浮列车-桥系统横向振动和竖向振动耦合性很弱;在设计车速430 km/h下,车体竖向、侧滚和点头加速度敏感波长分别为140~180 m、60~100 m和120~160 m,车体横向和摇头加速度敏感波长大于200 m;当波长为80、105、115、140和160 m时,会分别引发车体侧滚、摇头、横向、点头和竖向方向的共振;车体和主梁的响应幅值与轨道不平顺幅值基本呈线性关系;当轨道不平顺幅值为1 mm时,在计算车速200、250、300、350、390和430 km/h工况下,车体侧滚加速度峰值随车速变化不大,其他4个自由度方向的加速度峰值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减小,主梁竖向加速度幅值随车速的增大呈线性增大;从车体的横向和竖向Sperling指标可以看出,车体的Sperling指标均小于2.5,磁浮列车的运行平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列车 轨道不平顺 敏感波长 动力响应 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聚类的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辨识
13
作者 王英杰 楚杭 +2 位作者 陈云峰 时瑾 张雨潇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7,共6页
研究目的: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隐蔽性强,对其准确合理辨识是开展预防修策略下线路养护维修作业的前提。本文以轨检数据为基础,分别构造了以轨道质量指数(TQI)和轨道不平顺幅值为对象的潜在病害辨识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k-means++聚类算... 研究目的: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隐蔽性强,对其准确合理辨识是开展预防修策略下线路养护维修作业的前提。本文以轨检数据为基础,分别构造了以轨道质量指数(TQI)和轨道不平顺幅值为对象的潜在病害辨识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和手肘法通过判定样本最佳聚类簇数实现潜在病害的识别及定位。依托某有砟铁路动检数据对所提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辨识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论:(1)对于均值管理来说,在16 km连续轨道区段上2处区段单元潜在病害被准确识别,其历史最大TQI值分别约为5.5 mm、5.3 mm,且潜在病害定位结果与实际里程基本吻合;(2)对于峰值管理来说,在500 m连续轨道区段上2处局部不平顺潜在病害也被准确识别,其历史最大幅值约为3 mm、3.3 mm,潜在病害定位结果与实际里程基本吻合;(3)本研究成果可与大机捣固作业、人工精调作业相结合,为预防修策略下的潜在病害整治提供辅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潜在病害 特征聚类 k-means++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轨道不平顺功率谱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梦雪 张敏 +1 位作者 马卫华 罗世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47,共8页
轨道不平顺作为中低速磁浮列车主要的外部激励源,是造成磁浮列车-轨道耦合振动的重要原因。由于弦测值幅频特性存在畸变,通常不能作为实际轨道不平顺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基于实测长达4 km的长沙磁浮快线F轨高低和轨向10 m弦测数据,分析... 轨道不平顺作为中低速磁浮列车主要的外部激励源,是造成磁浮列车-轨道耦合振动的重要原因。由于弦测值幅频特性存在畸变,通常不能作为实际轨道不平顺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基于实测长达4 km的长沙磁浮快线F轨高低和轨向10 m弦测数据,分析实测数据的传递特性,利用“以小推大”逆推算法扩大轨道不平顺波长的有效检测范围,并采用“逆滤波”算法对轨道不平顺进行复原,得到0.5~100 m波长的轨道不平顺。结果表明:实测F轨10 m弦测数据存在畸变,总体趋势与传递函数相符,不能对实际轨道几何状态正确表达;修正后的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具有很好的平顺性,无明显周期性成分;对轨道不平顺功率谱进行分段拟合,确定中低速磁浮轨道不平顺表达式的各项参数;将拟合的中低速磁浮轨道谱与国内外成熟铁路轨道谱进行对比,高低轨道不平顺与德国高干扰谱较为接近,在1.5~100 m波长范围内,处于德国高干扰谱与德国低干扰谱之间,在0.5~1 m波长范围内,处于美国五级谱与美国六级谱之间;轨向不平顺与高速铁路标准谱较为接近,在波长7~100 m波长范围内,高于高速铁路标准谱,在波长0.5~7 m波长范围内,低于高速铁路标准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列车 功率谱密度 中点弦测法 轨道不平顺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级大跨度桥上线路动态与静态轨道不平顺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有能 李再帏 +2 位作者 张家维 谭社会 时瑾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4,共5页
为了明确千米级大跨度桥轨道不平顺状态的分布规律,以某千米级大跨度桥上线路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为例,分析了动态和静态高低、轨向及轨距不平顺的时域分布特征,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动态和静态波形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 为了明确千米级大跨度桥轨道不平顺状态的分布规律,以某千米级大跨度桥上线路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为例,分析了动态和静态高低、轨向及轨距不平顺的时域分布特征,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动态和静态波形匹配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窗相关系数的里程匹配算法;给出了基于尺码法的轨道不平顺分形维数计算流程,分析了短波、中波和长波区段的动态和静态轨道不平顺分形维数及其分布规律特征。结果表明:以轨距作为对准参数项,采用滑动相关系数法可以实现动态与静态不平顺数据的有效对准;高低不平顺的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诊断线路道砟服役状态的有效工具;大跨度桥的轨向及高低不平顺长波成分稳定,不因轮载动态作用而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级大跨度桥 轨道不平顺 里程匹配 相关系数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不平顺的无缝线路稳定性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铠泽 王琪 +2 位作者 刘万里 蔡小培 赵维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3-1853,共11页
为弥补现有无缝线路稳定性设计未区分轨道平顺性等级的不足,基于轨道不平顺数值模拟方法和无缝线路稳定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提出考虑轨道不平顺和道床横向阻力随机性的无缝线路稳定性概率统计分析方法。针对不同半径的铁路线路,研究轨道... 为弥补现有无缝线路稳定性设计未区分轨道平顺性等级的不足,基于轨道不平顺数值模拟方法和无缝线路稳定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提出考虑轨道不平顺和道床横向阻力随机性的无缝线路稳定性概率统计分析方法。针对不同半径的铁路线路,研究轨道不平顺、道床横向阻力大小及位置分布随机性对钢轨允许温升分布规律的影响,并与现有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道床横向阻力服从正态分布时,单独考虑道床横向阻力大小随机性时,钢轨允许温升近似服从极值I型分布;单独考虑轨道不平顺随机性、同时考虑道床横向阻力大小及位置分布随机性或综合考虑上述3个因素随机性时,钢轨允许温升均服从正态分布;以不少于95%保证率定义的钢轨允许温升标准值及均值随着线路平顺性的改善而增加;不同曲线半径条件下,现有“等波长-有限元”确定的钢轨允许温升与美国五级谱对应钢轨允许温升标准值相近,与其他轨道谱对应结果则存在较大差异;在综合考虑轨道不平顺、道床横向阻力大小及位置分布三因素随机性条件下,建立表征钢轨允许温升分布的均值、标准差及标准值与曲线半径间的显式映射关系,使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中考虑线路平顺性等级成为了可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铁路无缝线路极限状态法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无缝线路 稳定性 允许温升 正态分布 标准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设计姿态辅助IMU/ODO的轨道不平顺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松伟 乔书波 +2 位作者 马洪磊 杨显赐 彭华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采用GNSS定位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在隧道、地铁等GNSS拒止环境中无法工作.由于即使铁路轨道发生变形,其仍然接近设计线形,实际轨道位置与其设计值的差异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本文结合铁路设计参数与惯导/里程计信息,提出一种考虑设计... 采用GNSS定位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在隧道、地铁等GNSS拒止环境中无法工作.由于即使铁路轨道发生变形,其仍然接近设计线形,实际轨道位置与其设计值的差异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本文结合铁路设计参数与惯导/里程计信息,提出一种考虑设计姿态辅助IMU/ODO的轨道不平顺检测算法,该方法将设计姿态与惯导解算姿态相结合进行卡尔曼滤波,并使用里程计速度进行航位推算.通过计算实验,分析了轨道设计姿态信息对轨道不平顺检测精度的提升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铁路设计姿态信息能够显著提高轨道不平顺检测精度,所提方法较基于全站仪辅助的动态检测方法,在30 m弦轨道不平顺检测精度相当,且整体检测效率较高,可以满足日常轨道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姿态 IMU/ODO 轨道不平顺 卡尔曼滤波 动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跨度高铁桥梁的轨道不平顺时频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飞 段金超 +1 位作者 何越磊 刘彦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30,共10页
由于温度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大跨度高铁桥梁的复杂变形使得桥上轨道不平顺验收成为难题。为尽快形成千米跨度高铁桥梁的针对性养护维修标准,以我国现有的千米跨度高铁桥梁的轨道不平顺动静态检测数据作为样本函数,进行轨道不平顺的时频... 由于温度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大跨度高铁桥梁的复杂变形使得桥上轨道不平顺验收成为难题。为尽快形成千米跨度高铁桥梁的针对性养护维修标准,以我国现有的千米跨度高铁桥梁的轨道不平顺动静态检测数据作为样本函数,进行轨道不平顺的时频域分布特征分析,分别采用中点弦测法、矢距差法以及轨道不平顺功率谱法对累计1年的检测数据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时域上,悬索桥与斜拉桥动、静态轨道不平顺超限点基本位于桥墩与跨中处,悬索桥两端桥头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处轨道不平顺幅值均有升高,需要及时控制桥梁关键位置处轨道不平顺幅值;在频域特征上,千米跨度高铁桥梁线路轨道谱与我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谱变化规律大致相同,综合动静态功率谱可知,千米跨度高铁桥梁线路轨道谱在高低不平顺中、长波频段主要介于我国有砟谱与德国低干扰谱之间,其中千米跨度悬索桥线路整体性能相比千米跨度斜拉桥线路而言,在100 m左右的长波频段与10 m以下的中短波频段表现明显较差。2条线路普遍存在1~3 m及8~12 m的周期性波长成分,在铁路日常运维中仍需要关注包括新轨轨身不平顺、焊接接头不平顺等原因造成的钢轨平顺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大跨度桥 轨道不平顺 中点弦测法 矢距差法 轨道 时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不同轨下基础无砟轨道不平顺谱的构建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刁洪宝 欧燕强 +2 位作者 支洋 赵钢 杨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40-2855,共16页
为将高速铁路轨道谱细化以应用到不同工况动力学分析中,基于10条设计速度为350 km/h的典型高速线路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数据及谱构建算法,对高速线路不同轨下基础无砟轨道谱进行构建分析。首先,对动态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不同窗函数... 为将高速铁路轨道谱细化以应用到不同工况动力学分析中,基于10条设计速度为350 km/h的典型高速线路轨道不平顺动态检测数据及谱构建算法,对高速线路不同轨下基础无砟轨道谱进行构建分析。首先,对动态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对不同窗函数、参数模型估计阶数及谱估计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选用新矩形窗的改进周期图法计算各类轨道谱,分析谱概率分布特征,提出谱峰自动识别剔除算法并对比不同阶数多项式拟合模型以对随机谱线进行表征,构建CRTSⅠ型、Ⅱ型、Ⅲ型板式及双块式高速铁路路基、桥梁、隧道地段轨道谱,并对各类型不同波段无砟轨道几何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基、桥梁地段Ⅲ型板线路轨道不平顺状态最优,其次为Ⅱ型板线路、Ⅰ型板线路,双块式随机不平顺状态最差;隧道地段Ⅱ型板线路轨道不平顺状态比双块式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不平顺 功率谱密度 无砟轨道 谱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弦测法中基于梯度下降的轨道不平顺复原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晨 国巍 +4 位作者 刘汉云 余志武 蒋丽忠 国振 谈遂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88-301,共14页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轨道不平顺复原方法。基于非对称弦测法理论,轨道不平顺的复原过程可描述为一个欠定线性系统的优化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梯度下降法求解该优化问题,采用了考虑正则项的二次型代价函数。为了评估所提出方法...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的轨道不平顺复原方法。基于非对称弦测法理论,轨道不平顺的复原过程可描述为一个欠定线性系统的优化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梯度下降法求解该优化问题,采用了考虑正则项的二次型代价函数。为了评估所提出方法的性能,本研究搭建了一个轨道检测小车,并在一个缩尺桥梁模型上进行了现场试验。通过与水准仪测量值的比较,验证了基于梯度下降轨道不平顺复原方法具有良好精度。与传统的需要专门设计逆滤波器的轨道不平顺复原方法相比,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只需基于非对称弦测法原理建立优化模型,这表明本方法在现场实测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此外,重复性评估表明,在调整不同的弦长以及多次重复测量时,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可复现一致的轨道不平顺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测量重复性。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可对轨道不平顺进行准确复原,为轨道平顺性状态及时有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撑,进而保证列车运行的平稳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弦测法 轨道不平顺复原 优化模型 梯度下降方法 逆滤波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