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车道公路弯道驾驶轨迹跟踪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婉秋 钱宇彬 林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7-823,共7页
针对双车道公路弯道轨迹跟踪行为的瞬时多变性,及驾驶人模糊感知与主观决策能力导致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驾驶人在前方弯道线形影响下的驾驶特性,引入转向驾驶行为控制因素,运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理论,研究了模糊性和主观性对轨迹跟踪... 针对双车道公路弯道轨迹跟踪行为的瞬时多变性,及驾驶人模糊感知与主观决策能力导致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驾驶人在前方弯道线形影响下的驾驶特性,引入转向驾驶行为控制因素,运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理论,研究了模糊性和主观性对轨迹跟踪行为的影响规律;基于灰色理论,利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建立了轨迹跟踪模型.选择5处曲线路段进行实地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行驶轨迹弧长、横向力系数和轨迹侧向偏移是轨迹跟踪行为的控制因素;综合考虑主观与客观因素的权重确定方法,体现了驾驶人在模糊优选决策轨迹跟踪行为中的主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车道公路弯道 轨迹跟踪模型 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 权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测数据的不同风格换道轨迹规划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婷 邓恺龙 +5 位作者 刘永涛 赵磊 张志顺 范娜 马金凤 陈姝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0-728,共9页
不当的换道行为可能危及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和拥堵,因此有必要探索不同驾驶风格下在车道出口的换道轨迹.本文利用中国高速公路和快速路拥堵场景数据集中的车辆轨迹数据,采用K-means算法将驾驶人分为谨慎型、普通型和激进型三类;通过... 不当的换道行为可能危及交通安全,导致交通事故和拥堵,因此有必要探索不同驾驶风格下在车道出口的换道轨迹.本文利用中国高速公路和快速路拥堵场景数据集中的车辆轨迹数据,采用K-means算法将驾驶人分为谨慎型、普通型和激进型三类;通过聚类分析和换道时间预测,以最小化换道纵向位移和行驶稳定性加权值之和为优化目标,同时以舒适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为约束条件,采用五次多项式进行最优换道轨迹规划;随后,使用遗传算法解决轨迹规划问题,基于Prescan、CarSim、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横纵向联合控制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最后,设计自车前车、目标车道前车和目标车道后车三种典型换道场景,并通过仿真实验评价不同驾驶风格下的换道轨迹规划效果和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目标车道有车的场景下提出的融合驾驶风格的轨迹规划算法使得规划的换道轨迹增加了激进型驾驶风格的换道时长,同时减少了普通型和谨慎型驾驶风格司机的换道时长,进而能够确保换道过程的时效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换道轨迹规划 遗传算法 驾驶风格 轨迹跟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车道公路弯道驾驶人模糊优选决策模型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婉秋 陈雨人 钱宇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2-341,共10页
研究驾驶人在前方弯道线形影响下的驾驶特性、视觉特性,引入驾驶行为的控制因素。针对驾驶行为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和主观性问题,利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理论研究模糊性和主观性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将驾驶人的模糊感知决策能... 研究驾驶人在前方弯道线形影响下的驾驶特性、视觉特性,引入驾驶行为的控制因素。针对驾驶行为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和主观性问题,利用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理论研究模糊性和主观性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将驾驶人的模糊感知决策能力引入到速度控制和轨迹跟踪的数学建模方法,给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权重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驾驶行为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模糊优选决策行为。最后,通过现场实验验证该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车道公路弯道 速度控制模型 轨迹跟踪模型 多目标模糊优选决策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Dijkstra算法和MPC的单舵轮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建 曾志豪 +3 位作者 黄熙航 谢瑞伦 杨朋 王家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3,共6页
为提高单舵轮机器人在路径规划性能和路径跟踪精度,提出一种融合改进Dijkstra算法和MPC的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对比Dijkstra算法和A^(*)算法两种方法获得的路径规划轨迹长度;随后,改进Dijkstra算法,替换与障碍物碰撞的子路径段,并对路径... 为提高单舵轮机器人在路径规划性能和路径跟踪精度,提出一种融合改进Dijkstra算法和MPC的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对比Dijkstra算法和A^(*)算法两种方法获得的路径规划轨迹长度;随后,改进Dijkstra算法,替换与障碍物碰撞的子路径段,并对路径进行平滑优化处理;再者,建立单舵轮机器人数学模型,基于优化后的MPC算法,分别以直线和圆弧路径跟踪进行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跟踪直线速度从1.19 m/s平稳到达1.91 m/s,角加速度为1 rad/s^(2),跟踪圆弧速度从1.19 m/s增加至2 m/s,角速度平稳变化;最后,通过样机实验结果表明,MPC算法能够使得单舵轮移动机器人运动高度贴合改进的Dijkstra算法路径规划的轨迹,且行驶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舵轮机器人 DIJKSTRA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based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for an electrohydraulic lifting system with valve compensation strategy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华 侯交义 +1 位作者 赵勇刚 陈英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110-3117,共8页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system in mobile machinery is always very low,which brings difficulties to the controller design.To improve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hydraulic system,mathematical m... The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system in mobile machinery is always very low,which brings difficulties to the controller design.To improve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hydraulic system,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lifting system and the rubber hose was accomplished according to an electrohydraulic lifting test rig built in the laboratory.Then,valve compensation strategy,including spool opening compensation (SOC) and dead zone compensation (DZC),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flow-pressure characteristic of a closed-centered proportional valve.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n point-to-point trajectory tracking between a proportional controller with the proposed compensations and a traditional PI controller were conducted.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al absolute values of the tracking error are reduced from 0.039 m to 0.019 m for the slow point-to-point motion trajectory and from 0.085 m to 0.054 m for the fast point-to-point motion trajectory with the proposed compensations.Moreover,tracking error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was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to reduce the tracking error we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hydraulic system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valve compensation dead zone compensation mobile machin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