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健康管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伟 蔡久梅 +4 位作者 卢大荣 盛洁欣 詹晓庆 尹春梅 吴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442-3449,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健康管理方案,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9月—12月,以慢性病轨迹模式为理论基础,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提取证据并进行归纳整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病人... 目的:构建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健康管理方案,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9月—12月,以慢性病轨迹模式为理论基础,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提取证据并进行归纳整合,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病人的实际需求构建健康教育方案的初稿,通过专家小组会议对方案初稿进行修订完善。结果:最终形成的脑卒中住院病人健康管理方案包括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主要涉及急性期的健康教育、稳定期的健康教育、出院前期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期的健康教育4个方面。结论: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构建的脑卒中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指导临床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全面、专业、个体化、规范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而提高脑卒中住院病人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慢性病轨迹模式 健康教育 循证护理 方案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编辑距离和谱聚类的轨迹模式学习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袁和金 张艳宁 +2 位作者 周涛 佘红伟 李秀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3-758,共6页
针对欧氏距离和Hausdorff距离等在描述目标运动轨迹差异性时度量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编辑距离和谱聚类的轨迹分布模式学习方法.首先对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矢量量化编码;然后采用归一化的编辑距离来度量轨迹编码序列之间的... 针对欧氏距离和Hausdorff距离等在描述目标运动轨迹差异性时度量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编辑距离和谱聚类的轨迹分布模式学习方法.首先对目标的运动轨迹进行矢量量化编码;然后采用归一化的编辑距离来度量轨迹编码序列之间的差异,得到归一化编辑距离矩阵;再通过该矩阵进行谱聚类来提取轨迹的分布模式;最后利用所提取的轨迹分布模式确定整条轨迹及其局部是否异常.通过仿真和真实场景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模式 归一化编辑距离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在判定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卓然 江志红 +1 位作者 刘征宇 顾婷婷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7-364,共8页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驱动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v4.9),模拟追踪南海区域850 hPa 4—6月逐日的气流后向轨迹,根据模拟出的南海监测区低层气流来源,定义1948—2009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通过分析6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日...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驱动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气流轨迹模式(HYSPLITv4.9),模拟追踪南海区域850 hPa 4—6月逐日的气流后向轨迹,根据模拟出的南海监测区低层气流来源,定义1948—2009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通过分析6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时间序列,得出南海季风爆发早年占13%,正常年占73%,爆发晚年占14%。将拉格朗日方法与两种利用风场并结合温湿指标的方法定义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对比发现,一些年份在南海季风爆发之前,南海监测区低空形成的西南气流来源于副热带,从而可以排除副热带气流对定义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影响。由轨迹模式模拟的结果还发现在个别年份南海季风爆发时,南海区域低空盛行东南风而非通常认为的西南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南海夏季风 拉格朗日方法 轨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Tree模型的频繁轨迹模式挖掘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牛新征 牛嘉郡 +1 位作者 苏大壮 佘堃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0,134,共6页
通过对经典频繁模式数据结构FP-tree的扩展与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处理轨迹数据的灵活高效的FP-tree轨迹挖掘方法(NFTM)。首先运用二维筛选和GPS格式过滤的方法对轨迹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有效数据经一次扫描后,生成按照真实轨迹顺序排列... 通过对经典频繁模式数据结构FP-tree的扩展与改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处理轨迹数据的灵活高效的FP-tree轨迹挖掘方法(NFTM)。首先运用二维筛选和GPS格式过滤的方法对轨迹进行预处理,然后将有效数据经一次扫描后,生成按照真实轨迹顺序排列且具备时空属性的改进型FP-tree,使用动态数组存储模式挖掘过程中得到的候选集,根据用户的输入针对性输出相应时间和频率范围的频繁轨迹。最后通过与GSP算法、Prefixspan算法的对比测试表明,该算法具有更短执行时间和更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TREE 频繁轨迹模式 模式挖掘 时空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缀自动机的轨迹模式挖掘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兴 蒋新华 +1 位作者 蔡伟文 廖律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9-412,416,共5页
基于交通路网研究移动对象轨迹预测,将序列分析方法和马尔可夫统计模型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后缀自动机的变阶马尔可夫模型挖掘方法。该方法根据移动对象的历史轨迹数据进行学习训练,计算轨迹序列上下文的概率特征,建立序列的后缀自动机... 基于交通路网研究移动对象轨迹预测,将序列分析方法和马尔可夫统计模型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后缀自动机的变阶马尔可夫模型挖掘方法。该方法根据移动对象的历史轨迹数据进行学习训练,计算轨迹序列上下文的概率特征,建立序列的后缀自动机模型,结合当前实际轨迹数据,动态自适应预测将来的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固定阶马尔可夫模型,随着阶数的增加(L≥2),固定阶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的精度逐步降低,而该方法能动态自适应,精度保持在81.3%左右,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同时,该方法只需线性的时间和空间开销,大大降低了存储空间和时间,能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在线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阶马尔可夫模型 变阶马尔可夫模型 后缀字典树 后缀自动机 轨迹模式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轨迹模式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库少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0-113,共4页
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归纳起来有四大类 :生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认知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旦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 ,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它可能以... 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归纳起来有四大类 :生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认知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旦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 ,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它可能以预警信号的方式表现出来 ,也可能因触发事件而得到加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危险因素 自杀意念 预警信号 触发事件 自杀轨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聚类的航空器轨迹模式挖掘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威 唐慧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16-420,共5页
轨迹模式是航空器在某段时间或某个区域内相对稳定的飞行模式,对理解和判断目标在一段时间或一定区域内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目标轨迹的特点,在基于点密度聚类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线段密度的轨迹聚类方法。该方法... 轨迹模式是航空器在某段时间或某个区域内相对稳定的飞行模式,对理解和判断目标在一段时间或一定区域内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目标轨迹的特点,在基于点密度聚类算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线段密度的轨迹聚类方法。该方法使用最小描述长度原则将目标的历史轨迹分割为若干轨迹段,通过计算轨迹段之间的相似度对飞行轨迹进行聚类,最后运用扫描线算法生成目标的轨迹模式。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从大量轨迹数据中发掘出航空器目标的轨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模式 轨迹聚类 MDL原则 线段密度 扫描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位置预测的动态轨迹模式挖掘 被引量:6
8
作者 邓佳 王永利 董振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984-2988,共5页
针对海量的用户轨迹数据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动态分析移动对象轨迹模式、预测轨迹位置的方法(PRED)。首先使用改进的模式挖掘模型,提取轨迹频繁模式(简称T-模式);然后提出DPTUpdate算法,设计蕴涵时空信息的快捷数据结构——DPT(dynamic pa... 针对海量的用户轨迹数据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动态分析移动对象轨迹模式、预测轨迹位置的方法(PRED)。首先使用改进的模式挖掘模型,提取轨迹频繁模式(简称T-模式);然后提出DPTUpdate算法,设计蕴涵时空信息的快捷数据结构——DPT(dynamic pattern tree),存储和查询移动物体的T-模式,并提出Prediction算法计算最佳匹配度,得到移动对象轨迹的预测位置。基于真实数据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PRED方法可提供动态分析的能力,平均准确率达到72%、平均覆盖率达到92.1%,与已有方法相比,其预测效果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模式 时空数据挖掘 模式 位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向轨迹模式的豫南地区冬季PM 2.5来源分布及传输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高阳 韩永贵 +1 位作者 黄晓宇 韩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8-548,共11页
为研究2017年12月—2018年2月冬季不同来源区域对豫南地区ρ(PM 2.5)的贡献影响及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模拟了豫南地区冬季24 h的气团后向轨迹,结合ρ(PM 2.5)在线监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了以豫南地区为受点的各月份... 为研究2017年12月—2018年2月冬季不同来源区域对豫南地区ρ(PM 2.5)的贡献影响及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模拟了豫南地区冬季24 h的气团后向轨迹,结合ρ(PM 2.5)在线监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了以豫南地区为受点的各月份PM 2.5不同轨迹的输送特征,并使用潜在源贡献(PSCF)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法识别了豫南地区冬季PM 2.5的潜在贡献源区及贡献大小.结果表明:①信阳市空气质量最好,其次为驻马店市,南阳市空气质量最差;南阳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ρ(PM 2.5)分别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75μg m 3)的1.5、1.2和1.2倍,ρ(PM 2.5)日变化均呈双峰特征.②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豫南地区主要受到来自西北和东北方向长距离传输和正南方向较短距离输送的影响.③潜在源区分析表明,除豫南地区及周边市县本地污染贡献外,冀鲁豫交界区域、陕鄂交界区域、陕西省中西部、湖北省东北部和西部、河南省中北部、山东省南部是影响豫南地区ρ(PM 2.5)的主要潜在源区.研究显示,豫南地区PM 2.5污染过程除了与地形条件、本地污染源排放有关外,来自东北、西北传输通道城市的远距离输送和南部的近距离传输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后向轨迹模式 聚类分析 潜在源贡献(PSCF)分析法 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法 豫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数据轨迹模式的聚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弈 罗念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01-3006,共6页
统计数据轨迹一般具有重视变化趋势、数据噪声较大、模式分布不同等特点,直接使用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难有很好的效果。对此在K-means算法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归一化处理、平滑处理以及关键峰匹配等方法处理上述三个问题,设计了一种解决... 统计数据轨迹一般具有重视变化趋势、数据噪声较大、模式分布不同等特点,直接使用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难有很好的效果。对此在K-means算法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归一化处理、平滑处理以及关键峰匹配等方法处理上述三个问题,设计了一种解决系统使用轨迹模式分析问题的改进聚类方法。通过使用仿真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测试分析,在仿真数据上改进算法显著降低了聚类的错误率。在实际数据上,改进算法得出的聚类结果优于K-means算法,由此证明了改进方法比传统K-means聚类算法在该问题上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 轨迹模式分析 聚类 K—mea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临床症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2
11
作者 张瑶 郑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044-404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临床症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病房的124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临床症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病房的124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病区常规护理干预和出院后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血清心肌酶、D-二聚体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总分(HADS-t)、焦虑亚量表(HADS-a)、抑郁亚量表(HADS-d)评分分别为(5.12±0.57)分、(3.25±0.36)分、(3.02±0.34)分,对照组干预后HADS-t、HADS-a、HADS-d评分分别为(6.28±0.65)分、(4.18±0.47)分、(4.12±0.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悸、疲乏无力等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病人心理状况及临床症状,提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临床症状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及其在脑卒中患者照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娟 周兰姝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38,共4页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chronic illness trajectory model)是由Corbin和Strauss于1991年首次提出,并于1998年进行了理论的更新。该模式来源于社会科学,通过扎根理论形成。慢性疾病轨迹模式认为慢性疾病是一个过程,并且随着时间会发生变化。
关键词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脑卒中 照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及其在心力衰竭病人照护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焦剑慧 毛燕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906-3909,共4页
介绍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描绘心力衰竭独特的轨迹,指出在心力衰竭病人不同时段对于照护的教育需求明显迫切,以及在晚期心力衰竭病人中因轨迹不确定而面临的阻碍,提出在心力衰竭病人的长期护理中,慢性病轨迹模式可作为理论框架,根据心力衰... 介绍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描绘心力衰竭独特的轨迹,指出在心力衰竭病人不同时段对于照护的教育需求明显迫切,以及在晚期心力衰竭病人中因轨迹不确定而面临的阻碍,提出在心力衰竭病人的长期护理中,慢性病轨迹模式可作为理论框架,根据心力衰竭病人不同阶段如急性期、不稳定期等出现的不同需求采取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住院期间、出院后的康复以及提高晚期心力衰竭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 心力衰竭 需求 慢性病护理 教育 自我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模式空间解耦及模式能量序列的振荡分析 (一)理论基础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庆龙 薛禹胜 陈国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0,共10页
针对电力系统振荡行为的分析,揭示互补群群际能量观点与特征频率正弦幅值观点的异同,严格证明两者在哈密顿单机无穷大系统中的一致性。但非线性因素则可能在线性化分析中引入大误差,而时变因素及饱和等本质非线性因素还可能使平衡点特... 针对电力系统振荡行为的分析,揭示互补群群际能量观点与特征频率正弦幅值观点的异同,严格证明两者在哈密顿单机无穷大系统中的一致性。但非线性因素则可能在线性化分析中引入大误差,而时变因素及饱和等本质非线性因素还可能使平衡点特征根方法完全失效。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从实际受扰轨迹的互补群群际能量的观点出发,描述了复杂受扰系统的振荡特性。多机系统轨迹可以通过互补群惯量中心-相对运动(CCCOI-RM)变换,严格映射为一系列时变单机映象轨迹,并通过各映象系统的振荡能量反映原多机系统的振荡行为,包括多频率的时变非线性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振荡能量 特征根 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 时变非线性多机系统 轨迹模式空间解耦 模式能量序列(M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农机轨迹行为模式识别的频域注意力和U型残差网络
15
作者 曹格齐 翟卫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57-369,共13页
农业机械轨迹作业行为模式识别是一项多变量时间序列分类任务,旨在利用轨迹数据的时空特征识别农机的行为模式。针对已有方法未能从频率角度挖掘农机轨迹的全局特性以及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农机轨迹行为模式识别的频域注... 农业机械轨迹作业行为模式识别是一项多变量时间序列分类任务,旨在利用轨迹数据的时空特征识别农机的行为模式。针对已有方法未能从频率角度挖掘农机轨迹的全局特性以及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农机轨迹行为模式识别的频域注意力和U型残差网络FARNet。该网络包含两个不同网络分支,用于全面挖掘农机轨迹的依赖信息。其中一个分支搭载了基于频域注意力的Transformer(transformer based on frequency attention,FAT)来挖掘农机轨迹在频域空间的全局时序依赖;另一分支部署了基于正交约束的U型残差网络(U-shaped residual network based on orthogonal constraints,URNet),其以ResUnet作为骨干网络提取轨迹特征图在不同感受野的深层语义信息,探索轨迹特征间的局部空间依赖。最后设计了一种特征对齐学习模块(feature alignment learning module,FA)来融合并对齐两个分支的输出特征,全面调节农机轨迹在全局和局部不同范围下的上下文信息,提高算法的识别性能。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真实轨迹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现有的SOTA模型在水稻和小麦收割机轨迹数据集上的F1-score提高了13.94和11.47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轨迹行为模式识别 时间序列分类 残差神经网络 二维特征图 频域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衰弱病人护理管理方案的构建
16
作者 徐任菊 朱昱旋 +3 位作者 朱曼莉 陈玉洁 孙玥 陈雁 《护理研究》 2025年第18期3048-3058,共11页
目的: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构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衰弱病人护理管理方案。方法:以慢性病轨迹模式为理论指导,整合量性研究、质性研究、文献研究结果,通过小组会议逐步细化完善形成活动期RA衰弱病人护理管理方案初稿,开展2轮德尔菲专... 目的:基于慢性病轨迹模式构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衰弱病人护理管理方案。方法:以慢性病轨迹模式为理论指导,整合量性研究、质性研究、文献研究结果,通过小组会议逐步细化完善形成活动期RA衰弱病人护理管理方案初稿,开展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进一步修订形成方案终稿。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第2轮专家函询急性期、亚急性期的条目重要性得分分别为4.48~5.00分和4.43~5.00分;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36和0.217(均P<0.001);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11和0.00~0.12。第2轮专家函询急性期、亚急性期的条目可行性得分分别为4.35~5.00分和4.00~4.96分;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2和0.207(均P<0.001);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13和0.04~0.20。最终构建的活动期RA衰弱病人护理管理方案包含急性期一级条目3个、二级条目7个、三级条目25个,亚急性期一级条目3个、二级条目7个、三级条目29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活动期RA衰弱病人护理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全面性、临床适用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轨迹模式 类风湿关节炎 衰弱 活动期 德尔菲法 方案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轨迹大数据模式挖掘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7
作者 吉根林 赵斌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8,共12页
时空轨迹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和开发时空轨迹挖掘技术,来发现隐藏在轨迹大数据中有价值的规律和知识以供决策支持。本文介绍了时空轨迹大数据模式挖掘与知识发现领域的研究进展;然后对时空轨迹模式挖掘技术产生... 时空轨迹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和开发时空轨迹挖掘技术,来发现隐藏在轨迹大数据中有价值的规律和知识以供决策支持。本文介绍了时空轨迹大数据模式挖掘与知识发现领域的研究进展;然后对时空轨迹模式挖掘技术产生的背景、应用领域和研究现状作了简介,并探讨了面向时空轨迹大数据模式挖掘的研究内容、系统架构以及关键技术,最后对时空轨迹频繁模式、伴随模式、聚集模式和异常模式的挖掘算法思想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轨迹模式挖掘 时空轨迹大数据 轨迹频繁模式 轨迹伴随模式 轨迹聚集模式 轨迹异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轨迹群体运动模式挖掘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吉根林 孙鸿艳 赵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5-624,共10页
群体运动模式是时空轨迹模式挖掘的重要内容,用于发现群体运动规律、群体运动趋势以及群体事件。本文首先对群体运动模式建模和群体运动模式挖掘两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阐述。接着,对群体运动模式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有领导者... 群体运动模式是时空轨迹模式挖掘的重要内容,用于发现群体运动规律、群体运动趋势以及群体事件。本文首先对群体运动模式建模和群体运动模式挖掘两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阐述。接着,对群体运动模式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有领导者运动模式、伴随模式、突变运动模式、流行运动模式、聚集运动模式和发散运动模式。最后,介绍了各种群体运动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各种群体运动模式挖掘算法思想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运动模式 时空轨迹 群体事件 轨迹模式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移动对象不确定性轨迹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19
作者 乔少杰 韩楠 +3 位作者 丁治明 金澈清 孙未未 舒红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8-618,共11页
以移动设备、车辆、飞机、飓风等移动对象不确定性轨迹预测问题为背景,将大规模移动对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频繁轨迹模式挖掘、高斯混合回归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提出多模式移动对象轨迹预测模型,关键技术包括:1)针对单一运动模式,提出... 以移动设备、车辆、飞机、飓风等移动对象不确定性轨迹预测问题为背景,将大规模移动对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频繁轨迹模式挖掘、高斯混合回归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提出多模式移动对象轨迹预测模型,关键技术包括:1)针对单一运动模式,提出一种基于频繁轨迹模式树FTP-tree的轨迹预测方法,利用基于密度的热点区域挖掘算法将轨迹点划分成不同的聚簇,构建轨迹频繁模式树,挖掘频繁轨迹模式预测移动对象连续运动位置.不同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TP-tree的轨迹预测算法在保证时间效率的前提下预测准确性明显优于已有预测算法.2)针对复杂多模式运动行为,利用高斯混合回归方法建模,计算不同运动模式的概率分布,将轨迹数据划分为不同分量,利用高斯过程回归预测移动对象最可能运动轨迹.实验证明,相比于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和卡尔曼滤波的预测方法,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较低的时间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对象数据库 模式 轨迹预测 频繁轨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轨迹序列模式挖掘方法综述 被引量:5
20
作者 康军 黄山 +1 位作者 段宗涛 李宜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79-2385,共7页
在全球定位、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涌现出了海量的时空轨迹数据,这些数据是对移动对象在时空环境下的移动模式和行为特征的真实写照,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服务推荐、位置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 在全球定位、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涌现出了海量的时空轨迹数据,这些数据是对移动对象在时空环境下的移动模式和行为特征的真实写照,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服务推荐、位置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时空轨迹数据在这些领域的应用通常需要通过对时空轨迹数据进行序列模式挖掘才能得以实现。时空轨迹序列模式挖掘旨在从时空轨迹数据集中找出频繁出现的序列模式,例如:位置模式(频繁轨迹、热点区域)、活动周期模式、语义行为模式,从而挖掘时空数据中隐藏的信息。总结近年来时空轨迹序列模式挖掘的研究进展,先介绍时空轨迹序列的数据特点及应用,再描述时空轨迹模式的挖掘过程:从基于时空轨迹序列来挖掘位置模式、周期模式、语义模式这三个方面来介绍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最后阐述现有时空轨迹序列模式挖掘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时空轨迹序列模式挖掘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轨迹数据 轨迹序列模式挖掘 位置模式 周期模式 语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