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ST模型的移动对象全轨迹建模 被引量:5
1
作者 何云斌 樊守德 郝忠孝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1-43,共3页
针对以往建模方法的不足,在移动对象时空(MOST)模型基础上结合离散建模的思想提出支持过去、现在、未来信息处理的全轨迹模型。MOST模型不能处理历史信息,可以在基于点的建模方法之上采用线性插值的思想来解决。它可以处理当前、短暂的... 针对以往建模方法的不足,在移动对象时空(MOST)模型基础上结合离散建模的思想提出支持过去、现在、未来信息处理的全轨迹模型。MOST模型不能处理历史信息,可以在基于点的建模方法之上采用线性插值的思想来解决。它可以处理当前、短暂的未来信息,可采用速度预测方法处理较长未来信息。给出全轨迹模型上3种速度预测方法及2种位置更新策略的比较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建模 移动对象时空 速度预测 位置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1,共3页
轨迹建模对舰船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当前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准确性低,以及建模时间长的难题,以获得更加理想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结果为目标,设计了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方法。首先对舰船航行轨迹建模原理进行... 轨迹建模对舰船航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当前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准确性低,以及建模时间长的难题,以获得更加理想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结果为目标,设计了基于统计数学理论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方法。首先对舰船航行轨迹建模原理进行分析,建立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的数学模型,然后引入统计数学理论中的机器学习算法——BP神经网络对舰船航行轨迹进行建模,最后采用具体舰船航行轨迹数据进行了性能验证性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经典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方法,本文方法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效果更优,获得了高精度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结果,缩短了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时间,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舰船航行轨迹建模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航行 轨迹建模 统计数学理论 BP神经网络 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道速滑运动中的轨迹建模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琪 杨文浩 +2 位作者 侯亚丽 王向东 李华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4,共7页
为探究在短道速滑比赛视频中检测、跟踪多个运动员目标并重建运动轨迹的问题,针对目前的技术难以保证在遮挡频繁和位置交错的复杂运动视频中完整地跟踪各个目标并恢复其运动轨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算法流程,能够快速并准确地检测、跟踪... 为探究在短道速滑比赛视频中检测、跟踪多个运动员目标并重建运动轨迹的问题,针对目前的技术难以保证在遮挡频繁和位置交错的复杂运动视频中完整地跟踪各个目标并恢复其运动轨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算法流程,能够快速并准确地检测、跟踪运动员目标并对其运动轨迹进行建模。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B-样条曲线的轨迹重建算法,利用B-样条曲线的非均匀性和连续性,可以在缺失部分跟踪结果的情况下完整地拟合各个目标的光滑运动轨迹。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检测、跟踪多个运动员目标并重建其运动轨迹,所得结果可进一步用于实际的技战术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道速滑 检测与跟踪 B-样条曲线 轨迹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轨迹的增量式建模与在线异常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汤春明 浩欢飞 +1 位作者 韩旭 聂美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08-2012,共5页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轨迹自动异常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批处理(batch-mode)模型初始化的增量式轨迹建模,并将其应用到在线异常检测。首先采用改进的Hausdorff距离和谱聚类对初始轨迹集进行分类并建立初始轨迹模型库;然后对提取的新...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轨迹自动异常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批处理(batch-mode)模型初始化的增量式轨迹建模,并将其应用到在线异常检测。首先采用改进的Hausdorff距离和谱聚类对初始轨迹集进行分类并建立初始轨迹模型库;然后对提取的新轨迹进行在线异常检测以及轨迹识别,通过增量式(incremental)EM算法更新轨迹类别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参数;最后进行模型结构更新。户外实际场景监控视频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batch-mode算法相比,增量式轨迹建模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轨迹模型库、更快的运算速度,同时该算法在异常检测方面具有更高的检测率和更低的虚警率,实现了在线异常检测、具有对初始轨迹集不敏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增量式轨迹建模 谱聚类 隐马尔可夫 型结构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机器人运动轨迹模仿学习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平 李利娜 侯志利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在人机协作领域,模仿学习是广泛使用的机器人编程方法。在机器人对运动轨迹进行技能学习过程中,针对基于动态运动基元方法(dynamic movement primitives,DMP)只能从单条示教轨迹建模动作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将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在人机协作领域,模仿学习是广泛使用的机器人编程方法。在机器人对运动轨迹进行技能学习过程中,针对基于动态运动基元方法(dynamic movement primitives,DMP)只能从单条示教轨迹建模动作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将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高斯混合回归(gaussian mixture regression,GMR)和改进的DMP三者相结合的运动轨迹模仿学习方法。该方法先将高斯噪声引入示教轨迹,消除由于示教数据中不可避免存在噪声等不平滑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为了减少单条示教轨迹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动作建模误差,采用GMM从多条示教轨迹中对运动特征进行编码,使用GMR进行概率轨迹回归;其次,利用改进的DMP算法将轨迹进行泛化,提高机器人技能学习的适应性;最后,通过手写字母轨迹和协作机器人拖动轨迹技能学习试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学习 轨迹建模 动态运动基元 高斯混合 高斯混合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降钙素原轨迹识别脓毒症亚表型及风险分层研究
6
作者 张少通 王博 +2 位作者 张明瑞 马桂燕 柳少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4-600,共7页
背景脓毒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识别脓毒症亚表型有助于优化脓毒症管理。目的利用降钙素原(PCT)轨迹识别脓毒症亚表型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01至2023-08-0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住的800例及甘肃省人民医院收住的202例成... 背景脓毒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识别脓毒症亚表型有助于优化脓毒症管理。目的利用降钙素原(PCT)轨迹识别脓毒症亚表型并进行风险分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01至2023-08-0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住的800例及甘肃省人民医院收住的202例成年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随机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其中597例患者纳入开发队列(60%),另外203例及甘肃省人民医院202例共405例患者纳入验证队列(40%)。首先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将开发队列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分析不同时间PCT测量值(PCT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分别标记为PCT d1、PCT d3、PCT d5、PCT d7)对脓毒症的预后价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然后,基于PCT重复测量进行组基轨迹建模以识别脓毒症亚表型,根据PCT变化趋势及临床特征对亚表型进行特征分析,并进行生存分析与风险分层;最后,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开发队列中512例存活、85例死亡,总体28 d死亡率为14.2%;验证队列中341例存活、64例死亡,总体28 d死亡率为16.3%。开发队列中死亡组PCT d3、PCT d5、PCT d7高于存活组(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PCT d7预测效能较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833。开发队列组基轨迹建模确定了4种脓毒症亚表型:“中起点快速上升型”的特征是呼吸功能障碍;“低起点缓慢下降型”的特征是并发症及危重症评分均较低,视为基线组;“高起点快速下降型”的特征是合并症及危重症评分均较高;“高起点缓慢下降型”的特征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危重症评分较高,视为入院时最严重组。通过对4种亚表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中起点快速上升型”死亡率最高,定义为高危组;其次为“高起点缓慢下降型”,定义为中危组;“低起点缓慢下降型”和“高起点快速下降型”死亡率较低,定义为低危组。验证队列与开发队列PCT轨迹和合并症的相对分布基本一致。结论利用PCT轨迹可以识别脓毒症亚表型,结合PCT数值与变化轨迹可以实现对脓毒症的风险分层,为临床医师利用PCT变化轨迹评估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亚表型 组基轨迹建模 预后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变化轨迹对初诊AML患者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诱导治疗的疗效预测
7
作者 马倩英 景小蕊 +2 位作者 王晗纯 吴惠蓉 成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8,共8页
目的:构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VA)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PLT)变化轨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50例接受VA治疗的初诊AML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群... 目的:构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VA)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PLT)变化轨迹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3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50例接受VA治疗的初诊AML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群组化轨迹建模构建诱导化疗后PLT变化轨迹并比较其复合完全缓解(CCR)率、总反应率(ORR)、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及总生存(OS)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PLT轨迹和OS之间的关系,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体特征对患者PLT轨迹的影响。结果:基于轨迹模型确定两种PLT变化轨迹,分别是PLT缓慢升高组(31例,62.0%)和PLT快速升高组(19例,38.0%)。两组CCR率、ORR率和O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结果显示,与PLT缓慢升高组相比,PLT快速升高组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HR=0.153,95%CI:0.045-0.527,P=0.00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IDH1/2突变(OR=3.908,95%CI:1.023-14.923,P=0.046)和PLT输注(OR=0.771,95%CI:0.620-0.959,P=0.020)是PLT变化轨迹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初诊AML患者VA诱导治疗后PLT变化轨迹可以作为观察疗效及预后的指标。PLT快速升高是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IDH1/2突变和PLT输注是PLT变化轨迹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奈克拉 阿扎胞苷 血小板 群组化轨迹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动力运载器返回段轨迹设计建模研究
8
作者 韩璐 高华宇 +1 位作者 石宝兰 刘佳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37,77,共6页
为克服当前已有升力式航天器再入模型的不足,建立适应于下面级组合动力运载器的返回段轨迹设计模型,对下面级组合动力运载器返回段轨迹特点和设计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此类飞行器返回过程中初始状态散布大、返回过程需进行机动转弯和... 为克服当前已有升力式航天器再入模型的不足,建立适应于下面级组合动力运载器的返回段轨迹设计模型,对下面级组合动力运载器返回段轨迹特点和设计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此类飞行器返回过程中初始状态散布大、返回过程需进行机动转弯和冲压模态动力巡航、各阶段轨迹设计要求各异的问题,在转弯段以运载器速度为积分变量,通过引入方位-视线角偏差标志转弯终点,能够有效处理组合动力运载器返回过程各类约束。该模型计算结果符合组合动力运载器返回段轨迹特点和任务需要,能够满足此类运载器返回段轨迹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动力运载器 返回段 轨迹设计 机动转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航次信息的船舶典型轨迹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进峰 朱学秀 彭斯杨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3,50,共6页
为提高船舶导航系统对航行经验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导航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根据海上交通工程理论,建立船舶运动轨迹模型,并通过引入用于评估轨迹特征的轨迹参数,构建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船... 为提高船舶导航系统对航行经验的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导航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根据海上交通工程理论,建立船舶运动轨迹模型,并通过引入用于评估轨迹特征的轨迹参数,构建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船舶典型轨迹适应度函数,提出从历史航次信息中获取有向的船舶运动的典型轨迹的方法。以运用上海—深圳航线为实例,通过GA,从相应历史航次信息中获取船舶从上海—深圳的典型轨迹,结果表明:该典型轨迹的获取方法具备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历史航次信息 轨迹建模 遗传算法 典型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船舶航行轨迹聚类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彭祥文 高曙 +2 位作者 初秀民 何阳 陆丛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3,68,共6页
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利用云计算并结合聚类算法,对船舶历史数据进行轨迹聚类分析,构建船舶航行正常轨迹模型,为实时检测船舶异常轨迹奠定基础,进而为提高水上交通监管智能化水平提供新方法... 依托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利用云计算并结合聚类算法,对船舶历史数据进行轨迹聚类分析,构建船舶航行正常轨迹模型,为实时检测船舶异常轨迹奠定基础,进而为提高水上交通监管智能化水平提供新方法。针对目前轨迹聚类算法效率低等问题,基于Spark内存计算技术及数据分区思想,提出一种改进的并行子轨迹聚类算法SPDBSCANST(Parallel DBSCAN of Sub Trajectory Based on Spark)。以长江航道武汉段船舶航行数据为例进行试验验证,并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的聚类效率和效果都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SPARK 轨迹聚类 正常轨迹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朗桥模型的重要同现模式挖掘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超 罗泽 阎保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63-67,共5页
为研究动物迁徙过程中的群体行为特点,需要发现动物的群体性停留区域和时间,然而现有同现模式挖掘算法只关注动物群体同现的瞬时性而未关注同现的持续性。为此,结合同现模式挖掘和经停地分析,提出基于布朗桥模型的重要同现模式挖掘算法... 为研究动物迁徙过程中的群体行为特点,需要发现动物的群体性停留区域和时间,然而现有同现模式挖掘算法只关注动物群体同现的瞬时性而未关注同现的持续性。为此,结合同现模式挖掘和经停地分析,提出基于布朗桥模型的重要同现模式挖掘算法。利用布朗桥模型对时空对象的轨迹进行建模,得到轨迹对应的经停地,并在相交经停地中,通过Apriori算法得到重要同现模式。应用青海湖斑头雁的时空数据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并通过分析挖掘出的时空同现模式,发现了斑头雁迁徙过程中的群体性起点区域、终点区域和中途经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挖掘 重要同现 布朗桥 经停地区域 轨迹建模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励益韬 孙未未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随着定位技术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海量的轨迹被人类记录。如何有效地压缩轨迹中最被人关注的空间路径信息并无损地将原始信息还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轨迹压缩算法主要分为基于简化线段的压缩和基于路网的轨迹压缩两类,现有算法存在... 随着定位技术和存储技术的发展,海量的轨迹被人类记录。如何有效地压缩轨迹中最被人关注的空间路径信息并无损地将原始信息还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轨迹压缩算法主要分为基于简化线段的压缩和基于路网的轨迹压缩两类,现有算法存在算法假设不合理、压缩能力差等缺点。文中根据路网中轨迹的分布特性以及循环神经网络对变长时序序列的建模能力,提出了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算法,通过深度学习模型高效地概括轨迹分布,同时利用路网结构进一步缩小压缩空间,定量分析了不同输入对算法压缩比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证明,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轨迹压缩算法不仅具有比现有算法更高的压缩比,还能支持未经过训练的轨迹数据的压缩;同时验证了终点信息如何对算法压缩比产生影响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压缩 循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轨迹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聪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40-42,共3页
为有效发现水域中那些偏离正常航行轨迹的船舶,从而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设计基于PLC技术的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方案。通过提取船舶航线轨迹数据的方式,弥补缺失信息的插补空隙,完成PLC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度量轨迹内航... 为有效发现水域中那些偏离正常航行轨迹的船舶,从而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设计基于PLC技术的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方案。通过提取船舶航线轨迹数据的方式,弥补缺失信息的插补空隙,完成PLC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在此基础上,度量轨迹内航行节点间的相似性,按照正常轨迹点的建模需求,实现对时间复杂度的精准分析,完成船舶航行轨迹自动化控制中的PLC技术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GMM航迹分析算法相比,应用PLC自动化控制方案后,QIE水域避障系数提高至6.32,不仅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性,也可有效发现偏离正常航行轨迹船舶的实时所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行轨迹 自动化控制 PLC技术 数据插补 轨迹相似性 轨迹 时间复杂度 避障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e prediction based on dynamic modeling and virtual prototype simulation of shield tunnelling machine
14
作者 JIN Da-long WANG Xu-yang +2 位作者 YUAN Da-jun LI Xiu-dong DU Chang-y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3854-3867,共14页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eedback control,predictive control can eliminate the lag of pose control and avoid the snakelike motion of shield machines.Therefore,a shield pose prediction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dyna...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eedback control,predictive control can eliminate the lag of pose control and avoid the snakelike motion of shield machines.Therefore,a shield pose prediction model was proposed based on dynamic modeling.Firstly,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shield thrust system were establish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ce and movement of shield machine.Secondly,an analytical model was proposed to predict future multistep pose of the shield machine.Finally,a virtual prototype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shield machine and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pose prediction method.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odel proposed can predict the shield pose with high accuracy,which can provide a decision basis whether for manual or automatic control of shield p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eld machine motion trajectory dynamic modeling virtual prototype pose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太赫兹主动成像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那宏越 周德亮 +4 位作者 姜寿禄 盖之慧 李先峰 陈健 吴培亨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7-794,共8页
利用卡塞格伦反射镜组自行搭建了一套反射式太赫兹主动成像系统,以商用肖特基二极管探测太赫兹信号,进行室温下的太赫兹快速成像.系统采用二维旋转式扫描,相较于光栅扫描,其扫描速度得到了大幅提高.通过大量实验发现该太赫兹成像系统,... 利用卡塞格伦反射镜组自行搭建了一套反射式太赫兹主动成像系统,以商用肖特基二极管探测太赫兹信号,进行室温下的太赫兹快速成像.系统采用二维旋转式扫描,相较于光栅扫描,其扫描速度得到了大幅提高.通过大量实验发现该太赫兹成像系统,仅对铜柱成像效果较好,对其他物体成像效果不佳,甚至无法成像.通过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重新构建系统扫描轨迹,解决了成像物体形变的问题.此外,采用狄洛尼三角剖分算法对采集的数据点进行插值运算,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成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太赫兹主动成像系统不仅成像结果形变小,而且对一些复杂结构的物体,仍能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对于促进该系统应用于安检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主动成像 扫描轨迹建模 狄洛尼三角剖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监视雷达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浩宇 路强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前空间监视雷达嵌入式软件测试主要采用人工手动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受环境的约束大,且软件产品质量难以获得有效确认。因此,文章结合雷达嵌入式软件测试工作,基于测试自动化理论,提出了一种空间监视雷达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自动化生... 目前空间监视雷达嵌入式软件测试主要采用人工手动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受环境的约束大,且软件产品质量难以获得有效确认。因此,文章结合雷达嵌入式软件测试工作,基于测试自动化理论,提出了一种空间监视雷达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自动化生成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目标运动轨迹的仿真建模,进而依据模型自动化生成测试数据。此外,该方法也可推广至软件自动化测试的其他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监视雷达 嵌入式软件测试 测试数据 运动轨迹仿真 测试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304不锈钢加工表面的单激励三维振动切削装置设计
17
作者 刘晓寒 邹平 +1 位作者 曲圆辉 方立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6-823,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成型加工过程中304不锈钢材料表面质量差、易产生毛刺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维超声振动切削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对装置结构几何变形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刀尖的理论运动轨迹模型,通过Matlab对轨迹模型进行拟合并利... 为了解决传统成型加工过程中304不锈钢材料表面质量差、易产生毛刺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维超声振动切削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对装置结构几何变形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刀尖的理论运动轨迹模型,通过Matlab对轨迹模型进行拟合并利用ANSYS对实际输出轨迹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刀尖运动轨迹为空间中的三维抛物线.其次对装置进行有无超声振动切削实验,通过超景深系统和三维轮廓仪对已加工工件表面进行了测量和观察,发现超声振动切削下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算术平均高度明显小于普通车削的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普通车削,超声振动切削对于304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切削装置 结构设计 轨迹建模 有限元仿真 超声振动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动态环境下船舶操纵系统避障自适应控制方法
18
作者 肖金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52-54,共3页
为使船舶方向舵角与航向角之间物理夹角与航迹转向角数值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实现船舶精准避障,提出复杂动态环境下的船舶操纵系统避障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船舶避障过程,规划待通过的船体安全行进路线,完成复杂动态环境下的船舶操纵系统... 为使船舶方向舵角与航向角之间物理夹角与航迹转向角数值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实现船舶精准避障,提出复杂动态环境下的船舶操纵系统避障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船舶避障过程,规划待通过的船体安全行进路线,完成复杂动态环境下的船舶操纵系统避障轨迹建模。建立船舶操纵运动方程式,根据运动坐标值的自适应转换原理,实现对船舶避障轨迹的精准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避障方法可将方向舵角和航向角的夹角与航迹转向角间的最大差值控制在10°以内,符合准确避障的船舶航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系统 避障控制 安全通过路径 轨迹建模 运动方程式 运动坐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hicle kinematics modeling and design of vehicle trajectory generator system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昭 蔡自兴 +2 位作者 任孝平 陈爱斌 薛志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860-2865,共6页
A trajectory generator based on vehicle kinematics model was presented and an integrated navigation simulation system was designed.Considering that the tight relation between vehicle motion and topography,a new trajec... A trajectory generator based on vehicle kinematics model was presented and an integrated navigation simulation system was designed.Considering that the tight relation between vehicle motion and topography,a new trajectory generator for vehicle was proposed for more actual simulation.Firstly,a vehicle kinematics model was built based on conversion of attitude vector in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Then,the principle of common trajectory generators was analyzed.Besides,combining the vehicle kinematics model with the principle of dead reckoning,a new vehicle trajectory generator was presented,which can provide process parameters of carrier anytime and achieve simulation of typical actions of running vehicle.Moreover,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elements were simulated,including accelerometer and gyroscope.After setting up the simulation conditions,the integrated navigation simulation system was verified by final performance test.The result proves the valid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is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kinematics model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track generator IMU element system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