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大椭圆轨道卫星轨迹保持策略与仿真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悦 吴功友 +1 位作者 白沁园 杨永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7711-7715,共5页
为了实现大椭圆轨道卫星星下点在一定经度范围内回归,保持对特定区域的长时间观测,对优化轨迹保持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提出了必须根据共振大椭圆卫星的轨道演变规律进行轨迹保持。同时分析了大椭圆轨道卫星满足回归条件的轨道约束... 为了实现大椭圆轨道卫星星下点在一定经度范围内回归,保持对特定区域的长时间观测,对优化轨迹保持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提出了必须根据共振大椭圆卫星的轨道演变规律进行轨迹保持。同时分析了大椭圆轨道卫星满足回归条件的轨道约束;其次分析了主要动力学模型的摄动规律,建立了轨道摄动对升交点赤经、半长轴以及轨迹漂移影响的计算模型;最后结合工程应用实际,给出了具体的回归大椭圆轨道的轨迹保持周期和保持策略。通过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表明了该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回归大椭圆轨道卫星的轨道设计和测控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回归大椭圆轨道 轨迹保持 轨道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卫星星下点轨迹保持策略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崔鹏 傅忠谦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8期41-44,共4页
在轨运行的LEO(low earth orbit)卫星绝大多数是太阳同步回归轨道,为了保持其轨道特性并满足星上载荷工作条件,必须进行星下点轨迹保持。分析了倾角偏置实现降交点地方时保持的同时对星下点轨迹漂移的影响,以及半长轴衰减和倾角长期变... 在轨运行的LEO(low earth orbit)卫星绝大多数是太阳同步回归轨道,为了保持其轨道特性并满足星上载荷工作条件,必须进行星下点轨迹保持。分析了倾角偏置实现降交点地方时保持的同时对星下点轨迹漂移的影响,以及半长轴衰减和倾角长期变化引起的星下点轨迹漂移,给出了增大半长轴偏置量的星下点轨迹保持方法和计算模型。仿真结果显示,此方法不但满足轨迹保持要求,而且减小了轨道维持频度,在工程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同步回归轨道 轨迹保持 倾角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偏模式下太阳光压对轨迹保持控制影响分析
3
作者 曾光 吴新林 +2 位作者 龚兵 李栋林 王超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9,共7页
从某颗在轨卫星地面轨迹漂移“异常”出发,分析了该现象发生的内在机理,建立了零偏模式下(卫星姿态偏航角保持为零)光压摄动力沿迹方向累积效应解析模型,并基于历史观测数据通过轨道改进估计模型参数.最后,利用该卫星2018年真实地面轨... 从某颗在轨卫星地面轨迹漂移“异常”出发,分析了该现象发生的内在机理,建立了零偏模式下(卫星姿态偏航角保持为零)光压摄动力沿迹方向累积效应解析模型,并基于历史观测数据通过轨道改进估计模型参数.最后,利用该卫星2018年真实地面轨迹对新模型预报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新模型后,卫星地面轨迹漂移预报误差得到明显改善,为该卫星轨迹保持控制策略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轨道 轨迹保持 太阳光压 零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自主图像处理程序的非侵入式滚动轴承保持架运动轨迹提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逸林 张盼 +2 位作者 晁奔 闫柯 洪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5,共11页
现有保持架质心轨迹测量方法会侵入轴承原有结构,难以反映真实的轴承动态特性;现有的基于图像的方法虽然不会破坏轴承结构,却依赖于标记点标记精度与追踪精度,无法直接反映质心运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主图像处理程序的滚... 现有保持架质心轨迹测量方法会侵入轴承原有结构,难以反映真实的轴承动态特性;现有的基于图像的方法虽然不会破坏轴承结构,却依赖于标记点标记精度与追踪精度,无法直接反映质心运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主图像处理程序的滚动轴承保持架运动轨迹提取方法,结合亚像素图像处理算法,在不改变轴承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可以精确识别提取保持架质心轨迹。对两种不同引导方式的保持架开展了轨迹提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保持架轨迹受保持架与轴承内外圈结构的影响,呈现出不同形状;在实验转速区间内,保持架运动的稳定性随着转速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轨迹提取方法的有效性,为轴承保持架动态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便捷、准确的测试方法,能对轴承保持架质心轨迹进行有效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保持轨迹 图像处理 轴承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盒维数的保持架质心轨迹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谭晶 储著金 +1 位作者 顾志鑫 梁建波 《轴承》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0,共4页
利用ADAMS建立了参数化的角接触球轴承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在考虑轴承外沟道表面波纹度谐波阶次、球数以及不同零件表面波纹度对保持架质心轨迹影响的情况下,引入盒维数作为判断保持架质心混乱程度的依据,分析了零件表面波纹度对保持架质... 利用ADAMS建立了参数化的角接触球轴承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在考虑轴承外沟道表面波纹度谐波阶次、球数以及不同零件表面波纹度对保持架质心轨迹影响的情况下,引入盒维数作为判断保持架质心混乱程度的依据,分析了零件表面波纹度对保持架质心轨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外圈表面波纹度谐波阶次和球数有助于改善保持架质心的稳定性,但相对于外圈而言,控制钢球和内沟道的形状误差效果会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保持架质心轨迹 表面波纹度 盒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回归轨道卫星轨迹漂移特性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8
6
作者 温生林 闫野 张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3-619,共7页
针对低轨回归轨道卫星,建立了星下点轨迹漂移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星下点轨迹保持控制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回归轨道星下点轨迹的约束条件,给出了星下点轨迹漂移与卫星轨道根数偏差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星下点轨迹保持控制问题转化为... 针对低轨回归轨道卫星,建立了星下点轨迹漂移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星下点轨迹保持控制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回归轨道星下点轨迹的约束条件,给出了星下点轨迹漂移与卫星轨道根数偏差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星下点轨迹保持控制问题转化为基于平均轨道根数的相对轨道控制问题,其中参考卫星是虚拟的,仅受到地球引力影响,利用高斯摄动方程建立了包含J2摄动和大气阻力摄动的相对运动方程,基于Lyapunov理论设计了星下点轨迹保持的相对平均轨道根数反馈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星下点轨迹控制律能有效地实现星下点轨迹保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回归轨道 轨迹漂移 轨迹保持 平均轨道根数 高斯摄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运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自彬 邓四二 +1 位作者 张文虎 黄晓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108,共9页
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高速圆柱滚子轴承的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采用预估-校正的GSTIFF(Gear 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使用盒维数评价保持架质心轨迹的混乱程度,研究了保持架间隙比、轴承转速、轴承径向载荷、轴... 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高速圆柱滚子轴承的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组,采用预估-校正的GSTIFF(Gear 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使用盒维数评价保持架质心轨迹的混乱程度,研究了保持架间隙比、轴承转速、轴承径向载荷、轴承径向游隙以及滚子个数等因素对保持架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盒维数能够发现相似保持架心轨迹之间的差别,并对保持架稳定性进行量化描述;较大的保持架间隙比不利于保持架的稳定运行,存在最佳间隙比使保持架质心轨迹涡动效果最好,保持架运行最稳定;内圈转速较低时,保持架质心不发生涡动,质心轨迹非常混乱,保持架运行不稳定;随着转速、滚子个数的增加,保持架运行稳定性增加;随着径向载荷、径向游隙的增加,保持架运行稳定性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滚子轴承 保持架运行稳定性 动力学 盒维数 保持架质心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方向对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动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杜娟 陈晓阳 +2 位作者 李清清 邱良伟 张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2-831,共10页
利用二次开发后的有限元软件MSC Patran/Ls-dyna实现角接触球轴承的参数化建模与动态性能分析.通过与试验以及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及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角接触球轴承不同安装方向对保持架... 利用二次开发后的有限元软件MSC Patran/Ls-dyna实现角接触球轴承的参数化建模与动态性能分析.通过与试验以及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及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角接触球轴承不同安装方向对保持架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重力作用,保持架水平安装较竖直安装时更易形成圆形的质心轨迹.低速工况下,保持架竖直安装时最大应力发生在过梁位置,水平安装时最大应力发生在侧梁位置.高速工况下,保持架在两种安装方向的最大应力均发生在过梁位置.不同转速下保持架在轴承竖直安装时最大应力值均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触球轴承 动态特性 有限元仿真 安装方向 保持架质心轨迹 最大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遥感卫星空间碎片规避机动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昊 赵峭 +2 位作者 高珊 田百义 黄美丽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5年第3期314-3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遥感卫星空间碎片规避机动方法,根据遥感卫星在轨运行允许的地面轨迹漂移范围构建标称轨迹保持控制环,并划分为不同区域,对可能发生危险交会需要进行轨道机动规避空间碎片碰撞威胁的航天器,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机动...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遥感卫星空间碎片规避机动方法,根据遥感卫星在轨运行允许的地面轨迹漂移范围构建标称轨迹保持控制环,并划分为不同区域,对可能发生危险交会需要进行轨道机动规避空间碎片碰撞威胁的航天器,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机动策略,以达到规避碰撞风险的目的.采用轨迹保持控制环作为制定策略的依据,能够通过精确定量的变轨量实现遥感卫星对空间碎片的有效规避机动,简单高效,易于操作,特别适合空间碎片碰撞规避这种需要很高时效性的操作,能够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为空间碎片碰撞规避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卫星在轨运行的安全性.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规避机动对航天器飞行任务的影响,提升了卫星空间碎片碰撞预警与规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遥感卫星 规避机动 轨迹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