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中多飞行器飞行轨迹优化数值仿真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开妮 胡海龙 +1 位作者 南英 蒋锋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6年第5期96-101,共6页
针对空中多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中飞行轨迹的多目标最优问题,分析了多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各种可视和不可视约束条件。基于在回避威胁区前提下燃料消耗最少、飞行时间最短的综合性能指标,采用"多方法组合"思路,提出了改进动态规划... 针对空中多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中飞行轨迹的多目标最优问题,分析了多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各种可视和不可视约束条件。基于在回避威胁区前提下燃料消耗最少、飞行时间最短的综合性能指标,采用"多方法组合"思路,提出了改进动态规划法和多点边值法组合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大量C++数值飞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考虑外界复杂环境和飞行器各种约束条件下快速规划出空中多飞行器的最优飞行轨迹,该组合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多飞行 轨迹优化 飞行数值仿真 C++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飞行器基于气动力热约束的飞行轨迹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明周 王志瑾 南英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获得不同工况下飞行器流场的气动特性。通过对多个工况点下流场热力学状态的分析与对比,给出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热流密度、温度场与气动特性的数值分布,并依据这些数据对飞行器的上升段、巡航段和俯...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获得不同工况下飞行器流场的气动特性。通过对多个工况点下流场热力学状态的分析与对比,给出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热流密度、温度场与气动特性的数值分布,并依据这些数据对飞行器的上升段、巡航段和俯冲段进行飞行轨迹的一体化优化设计与总体飞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临近空间 气动热力学 数值仿真计算 轨迹优化与总体飞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深空飞行返回再入轨迹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闵学龙 潘腾 郭海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2,共5页
分析了载人航天器深空飞行返回再入的飞行特点,指出其轨迹优化研究的必要性;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轨迹优化方法;利用自主编制的仿真软件程序,采用与Apollo和Soyuz飞船类似的返回舱的参数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加速度过载峰值... 分析了载人航天器深空飞行返回再入的飞行特点,指出其轨迹优化研究的必要性;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轨迹优化方法;利用自主编制的仿真软件程序,采用与Apollo和Soyuz飞船类似的返回舱的参数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加速度过载峰值被严格控制在满足载人飞行要求的范围内,同时其他过程载荷峰值也在满足约束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总吸热量和再入航程也大幅缩减,优化后再入轨迹满足工程实施的初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飞行 再入轨迹优化 遗传算法 仿真 载人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飞行器基于气动力热约束的飞行轨迹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明周 王志瑾 南英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14,共5页
为了计算再入飞行器的可压流场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获得不同工况下飞行器流场的气动特性。通过对多个工况点下流场热力学状态的分析与对比,给出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加热率与气动特性的数值分布,并依据这些数... 为了计算再入飞行器的可压流场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获得不同工况下飞行器流场的气动特性。通过对多个工况点下流场热力学状态的分析与对比,给出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飞行过程中的气动加热率与气动特性的数值分布,并依据这些数据对再入飞行器进行飞行轨迹的一体化优化设计与总体飞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再入飞行 气动热力学 数值仿真计算 轨迹优化 总体飞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全程总红外辐射最小的轨迹优化(特邀)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慧 蔡光斌 +2 位作者 穆朝絮 张艳红 李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63,共13页
为降低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产生的气动热辐射对红外探测窗口性能的影响,从轨迹优化的角度,以再入飞行全程驻点总红外辐射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优化... 为降低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产生的气动热辐射对红外探测窗口性能的影响,从轨迹优化的角度,以再入飞行全程驻点总红外辐射为目标函数,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优化算法。首先,通过Tent混沌映射和控制因子余弦变化改进WOA,改进算法位置更新时的位置指向性,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同时,将再入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控制量剖面参数优化问题,采用倾侧角一次翻转策略,利用普朗克公式计算驻点红外辐射,并设计目标函数,利用阻力加速度再入走廊处理路径约束,采用罚函数法将终端约束同目标函数相结合;最后,利用改进的WOA对设计的控制量剖面进行参数寻优,获得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解。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改进的WOA能够有效完成全程总红外辐射最小的再入轨迹优化任务,全局搜索能力强,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 再入轨迹优化 红外辐射 改进鲸鱼算法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慧 蔡光斌 +2 位作者 崔亚龙 侯明哲 姚二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5,共12页
为提高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问题求解速度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将改进的麻雀智能优化同参数化设计相结合的再入轨迹方法。首先,通过Tent混沌映射和精英反向种群方法初始化种群,利用黄金正弦策略进行种群的位置更新,并通过余弦策... 为提高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问题求解速度和精度,提出了一种将改进的麻雀智能优化同参数化设计相结合的再入轨迹方法。首先,通过Tent混沌映射和精英反向种群方法初始化种群,利用黄金正弦策略进行种群的位置更新,并通过余弦策略减少侦察者数量,采用贪婪策略对种群的最优解进行选择和更新,在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的同时,不影响收敛速度。然后,将高超声速再入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攻角剖面和倾侧角剖面的参数化设计问题,将路径约束转化为阻力加速度再入飞行走廊,保证再入过程中始终满足路径约束,利用罚函数法处理终端约束,从而使得飞行器精确命中目标。最后,采用改进的麻雀智能优化算法对设计参数进行寻优,使得目标函数最优。仿真实验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改进麻雀算法相较于原始麻雀算法、鲸鱼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快,得到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轨迹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蒙特卡洛仿真实验说明,本研究所提出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再入轨迹优化算法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滑翔飞行 再入轨迹优化 改进麻雀算法 参数化设计 蒙特卡洛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太阳系深空探测轨迹全局优化(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龙垚松 叶正寅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6,共7页
针对太阳系中全部的248997颗行星的探测问题,给出了一种关于探测飞行器的深空探测全局四维轨迹(t,x,y,z)优化方案,即飞行器从地球发射进入太阳系并采用小推力控制,优化方案的性能指标为飞行器与太阳系中全部行星中相遇和交会的星的数量... 针对太阳系中全部的248997颗行星的探测问题,给出了一种关于探测飞行器的深空探测全局四维轨迹(t,x,y,z)优化方案,即飞行器从地球发射进入太阳系并采用小推力控制,优化方案的性能指标为飞行器与太阳系中全部行星中相遇和交会的星的数量最多并且燃料消耗最少。本方案给出了四维飞行轨迹进行全局优化的一套算法,该算法由搜索算法和四维轨迹优化算法组成。此搜索算法从太阳系的248997颗行星中寻找获得尽可能多的经过近地球3维走廊内的行星;而四维轨迹优化算法由改进的动态规划算法、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共轭梯度算法和静态参数优化算法组成,其中静态参数优化算法用于搜索最优发射时间窗口。基于该组合算法,通过长时间的大规模的飞行数字仿真,最终计算出探测器的四维最优飞行轨迹,在一年内路过了太阳系中全部行星中的12颗行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四维飞行轨迹优化 全局优化 组合算法 飞行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火星之间的往返轨迹全局一体化优化设计
8
作者 姬聪云 南英 +1 位作者 安彬 陈昊翔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2,67,共7页
针对多因素影响的地球-火星之间的星际往返轨迹优化设计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运动模型,采用静态参数+动态优化的组合算法,进行了全局一体化优化设计,得到最优往返飞行方案,包括探测器从地球出发到火星的最优4-D飞行轨迹、从火星返回地球... 针对多因素影响的地球-火星之间的星际往返轨迹优化设计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运动模型,采用静态参数+动态优化的组合算法,进行了全局一体化优化设计,得到最优往返飞行方案,包括探测器从地球出发到火星的最优4-D飞行轨迹、从火星返回地球的最优4-D轨迹,分别离开地球与火星的时间、与星体的相对速度差等。最优飞行方案达到了在火星上探测时间足够长,往返飞行时间最短,所耗发动机燃料最少等目的。该研究结果对未来我国星际(如地球-各行星之间)最优往返飞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际往返 火星探测飞行 组合优化算法 轨迹优化 飞行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再入角和再入速度对再入终迹圈的影响
9
作者 刘涛 南英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5年第4期49-53,68,共6页
主要分析了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初始点飞行状态主要参数对再入终迹圈的影响,以航天器再入终迹圈的面积作为航天器再入飞行可行着陆区,并用于预测其最大飞行航程。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对再入飞行轨迹进行优化,并给出了产生航天器最大再入终... 主要分析了航天器再入大气层时初始点飞行状态主要参数对再入终迹圈的影响,以航天器再入终迹圈的面积作为航天器再入飞行可行着陆区,并用于预测其最大飞行航程。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对再入飞行轨迹进行优化,并给出了产生航天器最大再入终迹圈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对再入飞行轨迹的大量数值仿真,得到不同再入条件下航天器再入终迹圈与相应再入飞行轨迹及其特性,并得到了再入速度为7800m/s下的再入角与航天器再入飞行最大航程数值关系的拟合计算公式,其结果可应用于航天器再入飞行航迹规划及制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初始点飞行状态 再入终迹圈 改进遗传算法 再入轨迹优化 飞行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