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坯切轧中咬入和轧制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贻宏 黄杰 +5 位作者 刘抗强 刘海昌 陆在学 李平 梁中权 涂立钧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简介采用连铸板坯经1150初轧机切轧成方坯的切轧工艺、孔型设计及切分的基本原理;对轧制过程中轧件的运动状态及其对咬入和轧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切分轧制 咬入 轧制稳定性 钢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辊平整机组湿平整过程关键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设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白振华 朱厚鸿 +4 位作者 代东东 乔旋 陈浩 吴宏军 柯阳林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6,共5页
针对VC辊平整机湿平整轧制过程中的产品板形与表面粗糙度控制几乎完全依赖于辊系参数,以及轧制压力与前后张力等关键轧制工艺参数的设定往往以考虑产品力学性能为主,造成轧制稳定性差、产品的板形与表面质量控制精度偏低的问题,充分结... 针对VC辊平整机湿平整轧制过程中的产品板形与表面粗糙度控制几乎完全依赖于辊系参数,以及轧制压力与前后张力等关键轧制工艺参数的设定往往以考虑产品力学性能为主,造成轧制稳定性差、产品的板形与表面质量控制精度偏低的问题,充分结合VC辊平整机组湿平整轧制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轧制稳定性为优化目标函数,将板形、力学性能及表面粗糙度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一套适用于VC辊平整机组湿平整轧制过程的关键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设定技术,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某1550VC辊平整机组的生产,把轧制压力、前后张力等3项关键轧制参数作为整体进行协调设定,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平整机 张力 轧制压力 优化设定 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棒线材实现无孔型轧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晁月林 余万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利用修正后的Z Wusatowski宽展模型对棒线材实现无孔型轧制进行研究,并对其轧制稳定性条件和轧制力能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大倾歪角和导卫间隙系数范围内,棒线材是可以实现无孔型轧制的。
关键词 无孔型轧制 断面设计 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型冷连轧机组不同轧制模式下乳化液油箱优化方法
4
作者 谭超超 刘亚星 +3 位作者 王硕岗 贾文强 白振华 李学通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3-240,共8页
为了实现国内某厂新建5+1型冷连轧机组的新型3+1润滑液系统中乳化液油箱分配的最优化,建立了5+1型冷连轧机组带钢出口温度模型并编写出口温度模件,给出了各个机架在带钢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和乳化液吸收温度。分析了带钢出口温度对热... 为了实现国内某厂新建5+1型冷连轧机组的新型3+1润滑液系统中乳化液油箱分配的最优化,建立了5+1型冷连轧机组带钢出口温度模型并编写出口温度模件,给出了各个机架在带钢轧制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和乳化液吸收温度。分析了带钢出口温度对热滑伤的影响,明确了各道次乳化液的作用。得到了不同轧制模式下乳化液油箱排列组合。为了防治打滑和热滑伤,开发了乳化液油箱优化方法,并根据现场实际数据做了具体算例,轧制过程中带钢打滑因子和热滑伤指数得到了优化,有效提高了机组的轧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冷连轧机组 轧制模式 出口温度模型 乳化液油箱 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辊辊形对中厚板侧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贤磊 田勇 +1 位作者 赵忠 刘相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8-651,共4页
分析工作辊辊形与侧弯的关系,可知工作辊有载辊形为正时,轧件易出现侧弯,轧制稳定性差·同时根据仿真计算得知:①支撑辊凸度保持不变,在同一轧件宽度下,如果工作辊无载辊形从凸形变成凹形,工作辊有载凸度逐渐减小;②支撑辊凸度保持... 分析工作辊辊形与侧弯的关系,可知工作辊有载辊形为正时,轧件易出现侧弯,轧制稳定性差·同时根据仿真计算得知:①支撑辊凸度保持不变,在同一轧件宽度下,如果工作辊无载辊形从凸形变成凹形,工作辊有载凸度逐渐减小;②支撑辊凸度保持不变,轧件越宽,则轧辊有载凸度的变化范围越大;③支撑辊凸度从正值变成负值,会使工作辊有载凸度曲线近似向上平移·为此采用以下措施有利于中厚板侧弯的控制:①在配辊时将上工作辊磨出一定的负凸度;②将支撑辊磨出一定的正凸度;③轧制初期多安排成品宽度较小的轧件进行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板 侧弯 辊形 凸度 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机架冷连轧机组超高强钢乳化液浓度及温度优化设定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战波 孙业选 刘亚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1,共6页
针对六机架冷连轧机组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不稳定的问题,充分结合该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基于六机架冷连轧机组乳化液润滑系统,研究了乳化液浓度及温度与润滑油膜厚度、摩擦因数的函数关系模型,分析了油膜厚度对打滑和热滑伤的影响。以不... 针对六机架冷连轧机组超高强钢轧制过程不稳定的问题,充分结合该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基于六机架冷连轧机组乳化液润滑系统,研究了乳化液浓度及温度与润滑油膜厚度、摩擦因数的函数关系模型,分析了油膜厚度对打滑和热滑伤的影响。以不发生打滑和热滑伤为约束,以实现带钢上下表面轧制稳定性控制为目标,开发了六机架冷连轧机组超高强钢乳化液浓度及温度优化设定技术,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某钢厂1750六机架冷连轧机组。结果表明超高强钢冷连轧过程的轧制稳定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钢 冷连轧 乳化液 浓度 温度 轧制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