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4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周玉民
谈至明
刘伯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8-413,共6页
将车辆简化为1/4车模型,路面结构视为地基梁或地基板,建立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接触算法,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比较了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与静力模型结果的差别;讨论了两种模型在车辆非悬挂系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
将车辆简化为1/4车模型,路面结构视为地基梁或地基板,建立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接触算法,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比较了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与静力模型结果的差别;讨论了两种模型在车辆非悬挂系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力、路面板动弯沉、动应变、接缝嵌缝料剪切应变和接缝传荷效率等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非悬挂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力、路面板动弯沉和接缝嵌缝料剪切应变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动应变及接缝传荷效率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地基板模型可很好地模拟移动车辆作用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而地基梁模型可高效地用于路面结构的接缝传荷、嵌缝料振动模拟.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态响应分析和路面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路
工程
水泥混凝土
路
面
1/4
车
模型
地基梁
地基板
车-路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车-路耦合作用力特性及混凝土路面动态响应
被引量:
7
2
作者
周玉民
谈至明
田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4-860,共7页
应用1/4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及直接积分法,分析车辆以一定速度匀速移动时,车辆参数(集中质量、悬挂系统弹簧刚度和轮胎弹簧刚度)、路面板参数(路面板厚度、接缝宽度、接缝错台和接缝传荷等)以及地基参数(地基刚度、地基阻尼及地基弱化...
应用1/4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及直接积分法,分析车辆以一定速度匀速移动时,车辆参数(集中质量、悬挂系统弹簧刚度和轮胎弹簧刚度)、路面板参数(路面板厚度、接缝宽度、接缝错台和接缝传荷等)以及地基参数(地基刚度、地基阻尼及地基弱化指数等)对车-路耦合作用力的影响;给出了动荷系数(动静荷载比)随各参量变化的影响曲线及其统计特征;探讨了有接缝混凝土路面板动弯沉和动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提高,车-路耦合作用力的变异性增大,路面板动弯沉和动应变的波动性增强;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车-路耦合引起的动态效应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路
工程
水泥混凝土
路
面
车-路耦合动力学
动荷系数
动弯沉
动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量不均匀路基上的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锋
臧宏阳
+2 位作者
冯德成
林波
唐康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122,共8页
为研究路基模量的不均匀对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简称PFWD)对亚—雪公路路基模量分布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并总结路基模量的空间不均匀分布特征;进而考虑汽车车体的运动、轮胎的黏弹效应、沥青路面的黏弹...
为研究路基模量的不均匀对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简称PFWD)对亚—雪公路路基模量分布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并总结路基模量的空间不均匀分布特征;进而考虑汽车车体的运动、轮胎的黏弹效应、沥青路面的黏弹性能以及路基模量的不均匀特性,基于D'Alembert原理和黏弹性薄板振动理论,建立了重载汽车-路面-不均匀模量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路基不均匀特性、行车速度和后轴轴重对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路基模量的不均匀性对路面动应变的影响显著。当汽车行驶通过路基不均匀模量区时,后轴产生的基层底应变幅值约为前轴的2倍;当后轴轴载由100k N增加至180k N,基层底应变幅值由62με增加到109με;随着行车速度从5km/h增加至80km/h,基层底部的拉应变幅值增加1.3倍,并逐渐趋于稳定;特别当路基不均匀模量幅值从40MPa降低到0、不均匀模量弦长由1m增加至4m,基层层底拉应变幅的增幅分别可达26%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
路
工程
路
基
不均匀模量
沥青
路
面
动力
响应
车-路耦合动力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4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周玉民
谈至明
刘伯莹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8-413,共6页
基金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资助项目(2007 318 223 01-4,2007 318 223 01-9)
文摘
将车辆简化为1/4车模型,路面结构视为地基梁或地基板,建立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接触算法,采用直接积分法求解,比较了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与静力模型结果的差别;讨论了两种模型在车辆非悬挂系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力、路面板动弯沉、动应变、接缝嵌缝料剪切应变和接缝传荷效率等的异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非悬挂质点垂向加速度、车-路耦合作用力、路面板动弯沉和接缝嵌缝料剪切应变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动应变及接缝传荷效率等方面有一定差异;地基板模型可很好地模拟移动车辆作用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而地基梁模型可高效地用于路面结构的接缝传荷、嵌缝料振动模拟.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动态响应分析和路面性能评价.
关键词
道
路
工程
水泥混凝土
路
面
1/4
车
模型
地基梁
地基板
车-路耦合动力学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concrete pavement
guartered vehicle model
foundation beam
foundation plate
vehicle
-
road coupling dynamics
分类号
U416.2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车-路耦合作用力特性及混凝土路面动态响应
被引量:
7
2
作者
周玉民
谈至明
田波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4-860,共7页
基金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7 318 223 01-4
2007 318 223 01-9)
文摘
应用1/4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及直接积分法,分析车辆以一定速度匀速移动时,车辆参数(集中质量、悬挂系统弹簧刚度和轮胎弹簧刚度)、路面板参数(路面板厚度、接缝宽度、接缝错台和接缝传荷等)以及地基参数(地基刚度、地基阻尼及地基弱化指数等)对车-路耦合作用力的影响;给出了动荷系数(动静荷载比)随各参量变化的影响曲线及其统计特征;探讨了有接缝混凝土路面板动弯沉和动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提高,车-路耦合作用力的变异性增大,路面板动弯沉和动应变的波动性增强;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车-路耦合引起的动态效应应予以考虑.
关键词
道
路
工程
水泥混凝土
路
面
车-路耦合动力学
动荷系数
动弯沉
动应变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concrete pavement
vehicle
-
road coupling dynamics
loading impact factor
dynamic displacement, dynamic strain
分类号
U416.2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量不均匀路基上的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锋
臧宏阳
冯德成
林波
唐康为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5-12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163
51578200)
+2 种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20121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075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026104)
文摘
为研究路基模量的不均匀对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简称PFWD)对亚—雪公路路基模量分布进行现场测试,分析并总结路基模量的空间不均匀分布特征;进而考虑汽车车体的运动、轮胎的黏弹效应、沥青路面的黏弹性能以及路基模量的不均匀特性,基于D'Alembert原理和黏弹性薄板振动理论,建立了重载汽车-路面-不均匀模量路基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路基不均匀特性、行车速度和后轴轴重对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路基模量的不均匀性对路面动应变的影响显著。当汽车行驶通过路基不均匀模量区时,后轴产生的基层底应变幅值约为前轴的2倍;当后轴轴载由100k N增加至180k N,基层底应变幅值由62με增加到109με;随着行车速度从5km/h增加至80km/h,基层底部的拉应变幅值增加1.3倍,并逐渐趋于稳定;特别当路基不均匀模量幅值从40MPa降低到0、不均匀模量弦长由1m增加至4m,基层层底拉应变幅的增幅分别可达26%和23%。
关键词
道
路
工程
路
基
不均匀模量
沥青
路
面
动力
响应
车-路耦合动力学
模型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subgrade
nun
-
uniform modulus
asphalt pavement
dynamic response
dynamic couplingmodel of truck
-
pavement
-
subgrade
分类号
U4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4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
周玉民
谈至明
刘伯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车-路耦合作用力特性及混凝土路面动态响应
周玉民
谈至明
田波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模量不均匀路基上的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
张锋
臧宏阳
冯德成
林波
唐康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