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变风下车-桥系统三分力系数演化规律的CFD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洋 何旭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3-733,共11页
为研究突变风作用下车-桥系统三分力非定常特性问题,以某大桥工程为背景,采用ANSYS Fluent有限元软件建立流线型箱梁和钝体和谐号列车精细化二维数值模型,基于UDF在模型速度入口设置6种突变风工况,分析不同加速度和有无初速度作用下的车... 为研究突变风作用下车-桥系统三分力非定常特性问题,以某大桥工程为背景,采用ANSYS Fluent有限元软件建立流线型箱梁和钝体和谐号列车精细化二维数值模型,基于UDF在模型速度入口设置6种突变风工况,分析不同加速度和有无初速度作用下的车-桥系统三分力及其系数演化规律。通过与均匀流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突变风工况中,车-桥系统在加速初始和结束时刻会出现阻力跃升和跃跌,这可能与加速度的有无相关,其中流线型箱梁在加速过程中出现阻力超冲现象,超冲系数值最大可达4.1,而钝体列车超冲系数值维持在1.0~1.1,基本无阻力超冲现象。此外,比之无初速工况,有初速会降低阻力超冲系数值。3个气动力系数均出现显著的非定常特性,在加速初段,升力系数C_(L)(t)、阻力系数C_(D)(t)和扭矩系数C_M(t)波动幅度大,加速后段逐步平稳,回到均匀流相应水平。其中无初速的工况车-桥系统三分力系数非定常效应比有初速工况更为明显。在不同加速度的工况之间,非定常效应也存在差异性,对于有初速的突变风工况,在一定范围内,车-桥系统三分力系数非定常效应随着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对于无初速的工况则随着加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可见,有无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是影响突变风下车-桥系统三分力系数非定常特性的因素。研究结果可为突变风作用的气动力非定常特性研究和高速列车行车安全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风 车-桥系统 超冲系数 三分力系数 非定常效应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幂好格子点法在车-桥系统随机动力分析的应用
2
作者 周子骥 张楠 严国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4-532,共9页
针对难以精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超高维随机相位角问题,采用方幂好格子点法生成代表性轨道不平顺样本,并将该样本作用于车-桥系统,得到轮轨力的均值与标准差;然后,通过对比虚拟激励法、确定性时程法和蒙特卡洛法的计算结果来探究该方法的... 针对难以精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超高维随机相位角问题,采用方幂好格子点法生成代表性轨道不平顺样本,并将该样本作用于车-桥系统,得到轮轨力的均值与标准差;然后,通过对比虚拟激励法、确定性时程法和蒙特卡洛法的计算结果来探究该方法的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最后,采用线性与非线性轮轨接触关系研究考虑列车日运营量的脱轨系数阈值.以和谐号通过桥梁为例,计算结果表明:与蒙特卡洛法相比,采用方幂好格子点法生成不同方向的轨道不平顺样本之间的均匀性较好;方幂好格子点法求得的随机动力响应的概率特征参数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其计算效率较蒙特卡洛法提高了近5倍;分别采用线性与非线性轮轨接触关系时所得的脱轨系数阈值相差达4.68%,方幂好格子点法具有较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方幂好格子点法 均值与标准差 脱轨系阈值 非线性轮轨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辆、桥梁与风屏障相互气动干扰的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研究
3
作者 赵健业 邹思敏 魏晓军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8-195,共8页
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运营环境复杂多变,车-桥系统在强风环境下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风屏障作为常见的防风措施,在保障列车运行稳定性和桥梁结构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32 m简支箱梁桥、CRH2型列车以... 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运营环境复杂多变,车-桥系统在强风环境下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风屏障作为常见的防风措施,在保障列车运行稳定性和桥梁结构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32 m简支箱梁桥、CRH2型列车以及不同高度风屏障组成的耦合系统进行系统数值模拟,深入探究车辆、桥梁与风屏障之间的相互气动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风屏障能在横风下可有效削弱列车所受气动力;随着风屏障高度逐步增加,桥梁迎风侧风屏障承受的侧力始终高于背风侧;同时,列车对迎风区域风屏障的侧力具有一定削减作用。风屏障的合理设置能优化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综合考虑各子结构的相互影响,风屏障高度设定为3h时,系统气动表现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气动特性 风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风作用下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基于风洞试验的参数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永乐 胡朋 +1 位作者 张明金 徐幼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0-217,共8页
为考虑侧向风作用下车辆运动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研制的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和公路交通车辆,分别采用三车模型和单车模型,测试了不同工况下车辆、桥梁的气动力系数,讨论了车速、风向角、车辆在桥上所... 为考虑侧向风作用下车辆运动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基于研制的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和公路交通车辆,分别采用三车模型和单车模型,测试了不同工况下车辆、桥梁的气动力系数,讨论了车速、风向角、车辆在桥上所处轨道位置以及车辆类型等因素对车辆和桥梁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车速的增大和合成风向角的减小,车辆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存在增大的趋势,车速对单车模型气动力系数的影响更显著;车辆在桥上所处轨道位置不同对车辆、桥梁气动力系数的影响均较大,桥梁气动力系数对车速和合成风向角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风洞试验 辆运动 侧向风 气动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风作用下静动态车-桥系统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永乐 汪斌 +1 位作者 徐幼麟 廖海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7-94,共8页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时期,线路中桥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车辆在桥梁上运行时构成车-桥系统共同承受侧向风的作用,车辆和桥梁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气动影响。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侧向风作用下车-桥体系的空气绕流场进行静动...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时期,线路中桥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车辆在桥梁上运行时构成车-桥系统共同承受侧向风的作用,车辆和桥梁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气动影响。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侧向风作用下车-桥体系的空气绕流场进行静动态模拟分析,将静态数值模拟气动力系数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基于动态气动统流特性,提出将桥面上方流场分为6个特征区域,并进一步分析风速和车速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体系绕流状态具有三维特性,气动力随着车速和风速变化显著。研究结论对车-桥系统绕流及静动态气动荷载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气动特性 侧向风 数值模拟 气动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车-桥系统空间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永乐 强士中 廖海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64,70,共5页
风-车-桥耦合振动系统中将自然风作为空间相关的平稳随机过程,车辆采用质点-弹簧-阻尼器模型,桥梁采用有限元模型。在分析风桥间的流固耦合作用、车桥间的接触耦合作用及风对车辆的空间脉动作用的基础上,将风、车、桥三者作为一个交互... 风-车-桥耦合振动系统中将自然风作为空间相关的平稳随机过程,车辆采用质点-弹簧-阻尼器模型,桥梁采用有限元模型。在分析风桥间的流固耦合作用、车桥间的接触耦合作用及风对车辆的空间脉动作用的基础上,将风、车、桥三者作为一个交互作用、协调工作的耦合动力系统,提出了一种较为完善的风-车-桥系统空间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基于轮轨接触点处的几何协调条件和力学平衡关系,建立了系统运动方程的分离迭代求解算法。最后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自行研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SYS对比分析了风-车-桥系统振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侧向风 高速列 斜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屏障透风率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何玮 郭向荣 +1 位作者 邹云峰 何旭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93-97,110,共6页
以某流线型钢箱主梁斜拉桥和轨道客运A型车为背景,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风屏障透风率对车-桥系统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试验数据得知:车-桥系统的斯特罗哈数随风屏障透风率增大而减小;当列车处于迎风位置时,风屏障的透风率对车-桥系统斯特... 以某流线型钢箱主梁斜拉桥和轨道客运A型车为背景,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风屏障透风率对车-桥系统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试验数据得知:车-桥系统的斯特罗哈数随风屏障透风率增大而减小;当列车处于迎风位置时,风屏障的透风率对车-桥系统斯特罗哈数的影响较为明显;桥梁阻力系数随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大而减小,而列车阻力系数随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大而增大;随风屏障透风率增大,桥梁和列车升力系数的绝对值均增大;综合考虑列车位置和风攻角等影响因素,风屏障透风率为10%时,列车及车-桥系统在侧风下受到的气动力均较小,有利于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车-桥系统 风屏障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风作用下车-桥系统的气动特性——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永乐 胡朋 +1 位作者 张明金 廖海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考虑侧向风作用下车辆运动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针对车-桥系统气动绕流的特点,研制了一套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在风洞中实现了侧向风作用下车辆运动过程中桥梁和车辆各自气动力的同步测试.该系统可以较方便地改变来流风速... 为考虑侧向风作用下车辆运动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针对车-桥系统气动绕流的特点,研制了一套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在风洞中实现了侧向风作用下车辆运动过程中桥梁和车辆各自气动力的同步测试.该系统可以较方便地改变来流风速、车辆运动速度、测试对象以及车辆与桥梁的相对位置等.根据测试信号时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车辆运动过程中桥梁和车辆动态气动力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桥梁和车辆的气动力信号较稳定,试验结果比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移动辆模型 风洞试验 风荷载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梁断面形状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影响的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永乐 周昱 +1 位作者 葛世平 强士中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133,共7页
确定车辆和桥梁各自的气动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基础。为研究主梁断面形状对车辆和桥梁气动特性的影响,利用自制的三分力分离装置-交叉滑槽系统,针对8种分离式双箱主梁断面进行多工况模型风洞试验。通过对不同模型及工况试验结果... 确定车辆和桥梁各自的气动参数是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的基础。为研究主梁断面形状对车辆和桥梁气动特性的影响,利用自制的三分力分离装置-交叉滑槽系统,针对8种分离式双箱主梁断面进行多工况模型风洞试验。通过对不同模型及工况试验结果的对比,讨论不同主梁断面形状下车-桥系统的雷诺数效应,得出不同行车位置处车辆和桥梁各自气动参数随主梁宽高比的变化规律以及其阻力系数的取值方法,为后续抗风设计及风-车-桥耦合振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道断面 气动特性 节段模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集分裂模拟的车-桥系统极值响应统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向活跃 唐平 +1 位作者 王涛 李永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111,136,共8页
车-桥系统的失效属于小概率事件,采用子集分裂模拟方法(Subset Simulation with Splitting,SS/S)对车-桥系统响应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MATLAB编制了车-桥系统的分析程序,并通过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其次,回顾了SS/S法的基本原理,采用... 车-桥系统的失效属于小概率事件,采用子集分裂模拟方法(Subset Simulation with Splitting,SS/S)对车-桥系统响应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MATLAB编制了车-桥系统的分析程序,并通过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其次,回顾了SS/S法的基本原理,采用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s,AR模型),对轨道不平顺进行条件模拟,给出了车-桥系统响应的SS/S统计分析框架,并采用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车-桥系统,利用SS/S得到了车体竖向和横向加速度超越概率,并与蒙特卡洛法(MCS法)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MCS方法,SS/S方法可大幅度减少车-桥系统响应极值超越概率曲线估计时所需的样本,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极值响应 SS/S方法 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辆位置影响的风-车-桥系统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永乐 强士中 廖海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风 车 桥耦合振动系统中车辆位于桥道的气动绕流之中,车辆所受气动力与车辆位置密切相关。首先测试了车辆位置对车辆及桥道气动力的影响,建立了空间耦合的风 车 桥系统分析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自行研发的... 风 车 桥耦合振动系统中车辆位于桥道的气动绕流之中,车辆所受气动力与车辆位置密切相关。首先测试了车辆位置对车辆及桥道气动力的影响,建立了空间耦合的风 车 桥系统分析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南京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自行研发的桥梁结构分析软件BAN SYS,对比分析了车辆位于桥道迎风侧和背风侧时风 车 桥系统的耦合振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风 车 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中考虑车辆位置的影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高速列 斜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车辆模型对车-桥系统动力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木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9-98,共10页
本文讨论了车辆模型中各种位移自由度对车一桥系统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根据轮轨间的相互作用,并考虑轨道的不平顺,推导了车-桥系统的动力方程。文章按七种不同的车辆模型计算了列车分别以五种不同的速度过桥时桥梁的空间动力响应以及... 本文讨论了车辆模型中各种位移自由度对车一桥系统动力分析结果的影响。根据轮轨间的相互作用,并考虑轨道的不平顺,推导了车-桥系统的动力方程。文章按七种不同的车辆模型计算了列车分别以五种不同的速度过桥时桥梁的空间动力响应以及列车在桥上不同位置时车-桥系统的自振频率和振型。通过分析和比较,对车辆模型中各种自由度对车-桥系统动力分析的影响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动力分析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车-桥系统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兵 何旭辉 +1 位作者 周佳 邹云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4-159,共6页
既有高铁动车组愈加流线的外形可能会使列车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进一步加剧,因此有必要在大雷诺数范围内对车-桥系统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进行系统研究。风洞试验采用测压形式对简支梁单桥、列车和典型车桥组合等工况的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 既有高铁动车组愈加流线的外形可能会使列车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进一步加剧,因此有必要在大雷诺数范围内对车-桥系统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进行系统研究。风洞试验采用测压形式对简支梁单桥、列车和典型车桥组合等工况的气动力的雷诺数效应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风攻角对气动力雷诺数效应的影响,并分析迎风侧与背风侧各工况下列车气动力的雷诺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典型桥梁工况气动力在试验雷诺数范围内的变化较小,仅个别攻角下气动力降低;工况3发现列车与桥梁气动力在不同风攻角下随雷诺数变化一致,列车在试验雷诺数范围内阻力均随雷诺数的增加而降低,升力增大,桥梁由于列车的干扰存在对雷诺数变得十分敏感;迎风侧列车的气动力对雷诺数的敏感程度高于背风侧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车-桥系统 风洞试验 气动力 雷诺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桥梁对相邻车-桥系统气动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乃杰 吴韬 +3 位作者 臧瑜 李永乐 郑博文 戴建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7,65,共8页
为了研究既有桥梁对相邻车-桥系统气动力的影响,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考虑、不考虑既有桥梁干扰工况下相邻车-桥系统的气动力系数,数值模拟了作用在车-桥系统上的抖振力时程,并计算了抖振力极值。结果表明:既有桥梁对相邻车-桥... 为了研究既有桥梁对相邻车-桥系统气动力的影响,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试了考虑、不考虑既有桥梁干扰工况下相邻车-桥系统的气动力系数,数值模拟了作用在车-桥系统上的抖振力时程,并计算了抖振力极值。结果表明:既有桥梁对相邻车-桥系统气动力的影响显著,导致部分工况下列车、桥梁的气动力显著增大,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邻近桥梁的气动影响;车-桥系统中列车的气动力受既有桥梁的影响更大;受既有桥梁影响,不同工况下,列车横向力系数最大增幅、减幅分别为39.3%和-143.1%,列车升力系数最大增幅、减幅分别为52%和-68.2%;不同工况下桥梁阻力系数均减小,且最大减幅为-22.4%;迎风侧列车抖振横向力、抖振升力幅值均显著增大,背风侧列车抖振力幅值变化相对较小;桥梁抖振力阻力幅值减小,抖振升力和抖振升力矩幅值略有增大;列车抖振横向力、抖振升力的极值增幅分别为35%和67%;桥梁抖振阻力的极值减幅为-22.9%,抖振升力、抖振升力矩的极值增幅分别为48.5%和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气动力系数 抖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PACK的钢桁梁斜拉桥车-桥系统动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伟 戚铁 贾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9-94,共6页
为研究铁路高速化、重载化引起的车-桥系统耦合动力问题,以新建南广客运专线郁江双线主跨228 m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桥梁的动力模型并进行子结构分析、模态分析;采用多体动力学通用软件SIMPACK建立CRH2动车... 为研究铁路高速化、重载化引起的车-桥系统耦合动力问题,以新建南广客运专线郁江双线主跨228 m钢桁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桥梁的动力模型并进行子结构分析、模态分析;采用多体动力学通用软件SIMPACK建立CRH2动车组模型,通过读取桥梁模态信息,在SIMPACK中实现列车与桥梁的数据交换,最终实现车-桥系统动力性能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结论为:当CRH2动车组以设计速度200km/h通过该桥时,列车走行性具有"优良"的动力性能;以基础设施预留250km/h的速度通过该桥时,除了列车横向总体舒适性指标为"良好"外,其余列车走行性具有"优良"的动力性能。这说明桥梁能提供足够的刚度,满足高速列车运行的高平顺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动力性能 钢桁梁斜拉 子结构分析 多体动力学 SIMPA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箱模型的垂向车-桥系统响应极值分布研究
16
作者 唐平 李永乐 向活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75-80,共6页
针对垂向车-桥系统时域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结合灰箱模型,提出了一种垂向车-桥系统动力响应计算的代理模型方法。通过对车桥系统进行分析,得到输入和输出样本进行灰箱模型参数训练,使车体加速度响应误差最小化,得到代理模型。通过蒙特... 针对垂向车-桥系统时域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结合灰箱模型,提出了一种垂向车-桥系统动力响应计算的代理模型方法。通过对车桥系统进行分析,得到输入和输出样本进行灰箱模型参数训练,使车体加速度响应误差最小化,得到代理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结果表明,相比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该方法计算效率明显提高,计算时间减少了约7倍,且计算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系统 灰箱模型 白噪声滤波法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跳车冲击过程下车-桥系统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帆 刘修平 +1 位作者 刘焕举 黄纲领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7,共7页
为研究桥面跳车冲击作用下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特征,以21自由度的4轴整车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预设的障碍物几何模型,建立跳车过程下的车-桥耦合分析系统,并借助实际车辆跳车工况对所建立分析系统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合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方... 为研究桥面跳车冲击作用下车-桥系统动力响应特征,以21自由度的4轴整车模型为研究对象,基于预设的障碍物几何模型,建立跳车过程下的车-桥耦合分析系统,并借助实际车辆跳车工况对所建立分析系统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合有限元动力学分析方法,对跳车冲击过程中的车-桥系统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分析系统加速度分析结果与跳车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所建立的跳车过程车-桥耦合分析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车辆驶过障碍物的过程中,车桥作用力最大波动值约为正常行驶的2.0倍,变化剧烈;跳车引起的驾驶不舒适体验与车速并非正相关,行车速度约为30 km/h跳车时的驾驶体验最差;各测点的动力响应在跳车时刻波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梁工程 面跳 车-桥系统 驾驶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人-车-桥系统动力响应与乘车舒适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少钦 王孝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85,共8页
为准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的乘车舒适性,提出一种乘客-列车-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编写相应计算程序。以北京地铁5号线一座钢-混组合箱梁桥为研究背景,计算乘客和列车动力响应,分析乘客与列车的动力响应差异。分... 为准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在不同工况下运行时的乘车舒适性,提出一种乘客-列车-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编写相应计算程序。以北京地铁5号线一座钢-混组合箱梁桥为研究背景,计算乘客和列车动力响应,分析乘客与列车的动力响应差异。分别计算列车运行于桥梁线路与普通路基时乘客的动力响应,分析桥梁振动对乘客振动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工况,分析乘客振动变化规律,并以乘客的动力响应作为评价指标,采用ISO-2631标准对乘客的乘车舒适性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桥梁振动会明显增大乘客的动力响应;位于列车中部车厢的乘客会比位于两端车厢感受到更好的乘车舒适性;在同一节车厢内,车厢中部乘客的乘车舒适性优于车厢端部;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性会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桥系统 动力响应 舒适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400 km/h高速铁路车-桥系统关键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可新 同新星 +1 位作者 李克冰 杨勃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3,共6页
针对高速铁路车-桥系统建模复杂,难以确定最优关键参数的问题,运用数值计算、代理模型和优化设计等方法,提出了400 km/h高速铁路车-桥系统关键参数优化方法。通过构建三维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不同抽样组合的车体垂向加速度;构... 针对高速铁路车-桥系统建模复杂,难以确定最优关键参数的问题,运用数值计算、代理模型和优化设计等方法,提出了400 km/h高速铁路车-桥系统关键参数优化方法。通过构建三维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不同抽样组合的车体垂向加速度;构建车体垂向加速度Kriging代理模型,精确描述车辆轴重、桥梁徐变上拱值与车体垂向加速度的相互关系;以最小化车体垂向加速度为目标,提出车辆轴重与桥梁徐变上拱值的匹配优化模型,基于布谷鸟搜索算法获取最优设计参数。结果表明:车体垂向加速度对徐变上拱值的敏感度远高于车辆轴重;400 km/h高速铁路最优的车辆轴重为15 t,桥梁徐变上拱限值为3 mm,其车体垂向加速度最小,达到0.4909 m/s2。此方法为从系统层面进行桥梁徐变上拱控制和车辆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优化方法 数值计算 车-桥系统 代理模型 辆轴重 徐变上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
20
作者 吴甜宇 邱文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0-28,共9页
为了研究桥梁结构在车辆和冰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振动反应,提出了冰-车-桥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中,每辆车都被视为一个多自由度的运动系统,桥梁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建模,利用罚函数定义了车轮与桥面之间的接触关系,实现了各... 为了研究桥梁结构在车辆和冰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振动反应,提出了冰-车-桥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中,每辆车都被视为一个多自由度的运动系统,桥梁结构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建模,利用罚函数定义了车轮与桥面之间的接触关系,实现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触与交互作用。基于自激冰力模型得到了依赖于冰与结构相对速度的桥梁结构自激冰力,构建了冰-车-桥系统的耦合动力方程,进而开展了冰-车-桥系统耦合振动分析及行车安全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桥梁竖向振动反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桥梁横向振动反应则受到了冰荷载的控制;车辆的竖向反应主要依赖于车-桥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车辆的横向反应则受冰与桥梁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主导,车辆与桥梁的交互作用受到了车速和冰速的双重影响;快冰速会增大车辆的横向接触力,降低车辆的最小侧滑抗力,不利于行车安全;冰荷载作用下桥上车辆的前轴车轮比后轴车轮更容易发生侧滑;所提出的冰-车-桥系统耦合动力分析框架可为冰荷载作用下跨海桥梁的行车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结构 自激冰力 -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