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车钩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常崇义 王成国 +1 位作者 王永菲 赵鑫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90,共7页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车钩缓冲器实际工作状态和进行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提出采用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对缓冲器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优化方面,从响应面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响应面的子区域构造方法,运用凝聚函数和惩罚技术处理约束的... 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车钩缓冲器实际工作状态和进行缓冲器特性曲线优化,提出采用列车纵向动力学系统对缓冲器的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优化方面,从响应面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响应面的子区域构造方法,运用凝聚函数和惩罚技术处理约束的遗传算法求解加约束条件的二次响应面最优解。以大秦线实际线路、列车编组以及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为优化计算的条件,结合缓冲器数值模型建立缓冲器特性曲线的优化模型,运用所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响应面方法对重载列车缓冲器特性曲线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说明所提方法对求解缓冲器特性曲线的优化问题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钩缓冲器 特性曲线优化 响应面方法 遗传算法 中心复合设计 显著性检验 约束凝聚处理 子区域 纵向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线路下重载机车胶泥缓冲器泄漏故障分析
2
作者 张海 金希红 +2 位作者 曾燕军 肖乾 付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1,26,共7页
针对典型线路下重载机车使用的缓冲器QKX100出现的胶泥泄漏现象,使用铁科院纵向动力学计算软件进行典型线路下重载货运列车的纵向动力学计算;结合胶泥芯子的结构原理,分析钩缓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在持续的陡坡线路上,变... 针对典型线路下重载机车使用的缓冲器QKX100出现的胶泥泄漏现象,使用铁科院纵向动力学计算软件进行典型线路下重载货运列车的纵向动力学计算;结合胶泥芯子的结构原理,分析钩缓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在持续的陡坡线路上,变坡度会引起车钩力的剧烈变化,而在进行循环制动时,列车的中后部出现较大纵向冲动;而在此种线路条件下,QKX100弹性胶泥缓冲器的作用也越频繁,因此缓冲器动密封圈的磨损就会加大,胶泥泄漏的也就越大。为了改善缓冲器工作状态,应采用适当的机车操作、合理的列车编组以及更严格的缓冲器生产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机车 车钩缓冲器 弹性胶泥缓冲器 长陡坡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Newmark-β法重载列车车钩纵向力仿真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武承龙 董昱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1-219,共9页
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过大的车钩纵向力一直是制约重载列车发展的瓶颈,空气制动不同步是产生列车纵向冲动的根源,导致车体挤压车钩形成车钩力。传统的经过制动特性试验采集车钩力的方法耗时耗力,为了经济地获取重载列车在不同线路上运行... 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过大的车钩纵向力一直是制约重载列车发展的瓶颈,空气制动不同步是产生列车纵向冲动的根源,导致车体挤压车钩形成车钩力。传统的经过制动特性试验采集车钩力的方法耗时耗力,为了经济地获取重载列车在不同线路上运行时车钩力的大小,将Newmark-β法应用于重载列车车钩纵向力的仿真分析中。由于列车纵向动力学方程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传统方法为了保证计算精度而采用大量迭代运算,耗时长效率低。基于增量思想改进Newmark-β法,通过引入预测解直接对非线性方程进行处理,然后对预测解进行校正,最终得到收敛的近似解。算例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证了计算精度的同时计算效率更高,更适用于长大编组重载列车车钩纵向力的仿真计算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NEWMARK-Β法 车钩缓冲器 纵向力 预测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车钩分级吸能特性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术浩 米彩盈 孙树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117,共5页
为了研究地铁列车车钩的分级吸能特性,在Matlab中建立车钩力元的Simulink模型,模拟车钩的分级吸能特性,导入UM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单自由度六编组车辆冲击动力学模型。参考EN 15227—2011《铁道车辆车体的耐碰撞性要求》标准^([1])和... 为了研究地铁列车车钩的分级吸能特性,在Matlab中建立车钩力元的Simulink模型,模拟车钩的分级吸能特性,导入UM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单自由度六编组车辆冲击动力学模型。参考EN 15227—2011《铁道车辆车体的耐碰撞性要求》标准^([1])和相关技术条件要求,在UM中分别模拟8 km/h、15 km/h和25 km/h三种地铁列车连挂碰撞场景。计算结果表明:8 km/h调车冲击工况,碰撞界面处最大冲击力为625.50 kN,车钩缓冲器行程为131.52 mm;15 km/h轻度冲击工况及25 km/h中度冲击工况,碰撞界面最大冲击力均达到压溃管及剪切装置的标定值,其行程分别为289.21 mm、951.30 mm,满足连挂碰撞要求,且最大冲击力及行程都在相应吸能结构的阈值范围内,验证了车钩力元Simulink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车钩缓冲器 分级吸能 连挂碰撞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的动态仿真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浩 戴焕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66,共6页
首次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建立的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离散单元模型和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两模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冲撞过程的仿真。以某次溜车事故为例,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 首次采用离散单元法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进行仿真分析。利用建立的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离散单元模型和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两模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冲撞过程的仿真。以某次溜车事故为例,对列车冲撞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列车以4.3m.s-1的初速度冲撞浆砌片石式线路终端车挡,冲撞后列车的速度降至3.96m.s-1,表明该车挡能够吸收的能量较少;冲撞后车挡墙体中的土壤颗粒分布以及车辆结构的损坏与现场情况吻合程度很好,表明对冲撞过程的仿真模拟是有效的。对不同初速度冲撞工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消耗的能量、最大冲击力和列车末速度均随着冲撞初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拟合得到列车冲撞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线性关系,并计算出浆砌片石式终端车挡的最大允许冲撞速度为0.650 4m.s-1,当车速低于该速度时,该车挡可以阻止列车冲出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挡 列车冲撞 离散元法 车钩缓冲器 浆砌片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州号”双层动车组A_4修的技术改造
6
作者 刘锦辉 董恒 王恒环 《铁道机车车辆》 2008年第B12期100-103,共4页
针对神州号内燃动车组近7年运营中暴露出来的故障和设计缺陷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在专业工厂进行A_4级修理(厂修)具备改造条件的前提,通过设计、测绘、样品试制、试验等手段,对车组进行了系列加装改造,以此消除了原型设计制造缺陷,延长... 针对神州号内燃动车组近7年运营中暴露出来的故障和设计缺陷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在专业工厂进行A_4级修理(厂修)具备改造条件的前提,通过设计、测绘、样品试制、试验等手段,对车组进行了系列加装改造,以此消除了原型设计制造缺陷,延长和提高部分配件的使用寿命,恢复了其基本性能,保证了动车组安全、舒适、高效运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电源 机车重联 制动吊座 密接式车钩缓冲器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