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觉的车道线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吴一全 刘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2-109,共18页
车道线检测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关键技术,在车道偏离预警(LDW)和车道保持(LK)、车道变换(LC)和前向碰撞预警(FCW)、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视觉的方法在车道线检测技术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也... 车道线检测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关键技术,在车道偏离预警(LDW)和车道保持(LK)、车道变换(LC)和前向碰撞预警(FCW)、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视觉的方法在车道线检测技术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综述了近二十年来利用视觉的车道线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述了车道的分类及其特征,阐明了车道线检测的一般流程及面临的挑战;重点阐述了检测车道线的基于特征、基于模型、基于学习及其他方法的检测原理,评述了其优缺点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随后介绍了车道线检测的常用数据集及性能评估指标;最后针对车道线检测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车道线检测 特征提取 车道线模型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重衡量标准共检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娇 韩加蓬 +3 位作者 李煜 马骏 郭栋 谭德荣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73,共6页
针对当前传统车道线检测算法较复杂,适应性及鲁棒性较差,且直-弯车道线检测的准确度较差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多重标准共检的车道线识别方法。对原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后双重设定感兴趣区域(ROI),利用脊度量和Canny检测算子进行边缘特征... 针对当前传统车道线检测算法较复杂,适应性及鲁棒性较差,且直-弯车道线检测的准确度较差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多重标准共检的车道线识别方法。对原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后双重设定感兴趣区域(ROI),利用脊度量和Canny检测算子进行边缘特征的提取,双重标准确定直-弯车道线的分界线,利用直-弯车道线模型进行车道线检测。通过实际道路图像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车道线检测准确度和拟合程度较高,场景适应能力强,且能够满足实际道路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度量 Canny检测算子 HOUGH变换 双重标准 分界线 直-弯车道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距离及粒子滤波的车道线识别算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金鑫 范英 谢纯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2,198,共6页
为了解决在不同环境下车道线建模复杂及识别鲁棒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距离和粒子滤波在复杂环境下的车道线识别算法.算法首先将RGB图像转化成HSV色彩空间,利用标定后的车载相机得到车道线逆透视图像(IPM);然后对预处理后的二值... 为了解决在不同环境下车道线建模复杂及识别鲁棒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距离和粒子滤波在复杂环境下的车道线识别算法.算法首先将RGB图像转化成HSV色彩空间,利用标定后的车载相机得到车道线逆透视图像(IPM);然后对预处理后的二值图计算每个像素点的行距离;最后根据建立的简单车道线模型及粒子滤波得到准确的车道线位置.结果表明:通过计算二值图像的行距离可将车道虚线部分连接起来,有利于建立连续的车道线上下文关系,同时也为粒子提供运行环境;利用粒子的随机搜索能力,不需要建立严格的车道线模型,解决了单一车道线模型在复杂城市道路环境下鲁棒性较低的问题;算法在城市复杂路况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识别 逆透视变换 行距离 粒子滤波 车道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