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分割网络的隧道车道线检测
1
作者 王一飞 李勇杭 +3 位作者 张雅丽 王畅 王泰琪 袁华智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6,共9页
针对隧道场景中传统图像分割方案存在依赖先验知识、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割网络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照特征的子区域规划方法,通过提取光照特征信号来自适应地判断多区域分割必要性并实时给出对应的... 针对隧道场景中传统图像分割方案存在依赖先验知识、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割网络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照特征的子区域规划方法,通过提取光照特征信号来自适应地判断多区域分割必要性并实时给出对应的子区域配置方案;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Otsu的车道线区域分割方法,各子区域可独立地根据光照程度调节分割阈值,实现对车道线区域的精确分割;最后设计了一种动态感兴趣区域更新方法,根据前一帧检测结果更新当前帧的感兴趣区域(ROI)。结果表明:在复杂光照、低照度、车道线间断等隧道典型场景下,所提出的算法检测准确率达到96.73%,平均每帧处理时间为24.77 ms;该方法在检测准确率、检测效率与鲁棒性均表现出优势,满足实时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试验 车道线检测 图像分割 自适应分割 OTSU算法 动态感兴趣区域(RO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生成网络的夜间车道线检测方法
2
作者 刘国盛 苏欣儿 +1 位作者 王建锋 刘臻玮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62,共11页
为保障夜间车辆的安全行驶,准确识别夜间车道线并做出车道偏离预警,提出了用于夜间图像增强的深度生成网络EnhanceGAN和基于Transformer的端到端车道线检测网络AttentiveLSTR的夜间车道线检测方法,并进行实车实验。深度生成网络Enhance... 为保障夜间车辆的安全行驶,准确识别夜间车道线并做出车道偏离预警,提出了用于夜间图像增强的深度生成网络EnhanceGAN和基于Transformer的端到端车道线检测网络AttentiveLSTR的夜间车道线检测方法,并进行实车实验。深度生成网络EnhanceGAN将改进后的UNet作为网络的生成器,采用两层嵌套的U形结构扩大感受野,添加Markov局部判别器和组合损失函数增强车道线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车道线检测网络AttentiveLSTR使用ResNeXt作为特征提取网络来保证网络深度和降低模型参数量,引入特征金字塔网络(FPN)提取车道线边缘和形状信息。结果表明:与主流方法CycleGAN和Gamma校正相比,该方法在BDD100k数据集上的夜间图像增强的效果更好,车道线和周围环境对比度高,结构相似性(SSIM)为0.8834,图像整体自然逼真,峰值信噪比(PSNR)为40.2654,自然图像质量评估指标(NIQE)为3.4233;在CULane数据集上检测精度(Acc)为90.12%,处理速度较快,每秒帧数(FPS)为82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夜间行驶车道线偏离场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 汽车安全 生成网络 夜间场景 车道线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Unet网络在车道线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扬 李韵鹏 +1 位作者 宋建坤 韩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28,共4页
为了检测复杂道路场景下的车道线,提出了一种改进Unet网络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引入非对称卷积模块代替原Unet的卷积层,降低网络模型的计算量,压缩网络模型的规模;然后通过金字塔池化结构优化网络对深层语义信息的提取,增强模型对深... 为了检测复杂道路场景下的车道线,提出了一种改进Unet网络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引入非对称卷积模块代替原Unet的卷积层,降低网络模型的计算量,压缩网络模型的规模;然后通过金字塔池化结构优化网络对深层语义信息的提取,增强模型对深层语义信息的把握;其次在浅层与深层语义信息的融合问题上通过AG模块对深、浅层信息进行筛选,将有利于车道线检测的信息进行特征相加,进一步突显车道线特征。在Tusimple数据集上对该算法进行了训练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准确率、误检率和漏检率上比原Unet分别提高了1.35、3.64、2.74%,同时经过实车验证表明该算法能实现在复杂道路情况下的车道线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Unet网络 非对称卷积 金字塔池化 AG模块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容引导注意力的车道线检测网络
4
作者 刘登峰 郭文静 陈世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59,共9页
为了有效利用注意力机制以提高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内容引导注意力的车道线检测网络(CGANet).通过设计内容引导注意力机制(CGA),增强捕捉上下文信息的能力,强调编码在特征中更有用的信息,从而削弱无关信息的影响.为了减轻尺度... 为了有效利用注意力机制以提高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提出基于内容引导注意力的车道线检测网络(CGANet).通过设计内容引导注意力机制(CGA),增强捕捉上下文信息的能力,强调编码在特征中更有用的信息,从而削弱无关信息的影响.为了减轻尺度差异对模型性能的影响,提出均衡特征金字塔网络(BFPN),以实现多尺度特征的均衡融合.引入ROI(RegionofInterest)提取器,以解决无视觉线索问题.在损失函数中添加交叉熵损失作为辅助分类损失,激励模型生成更加清晰的概率分布.在多个车道线检测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跨层细化网络(CLRNet)算法相比,所提方法在CULane、Tusimple和CurveLanes数据集上的F1指标分别提升0.65、0.18和0.2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技术 车道线检测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融合 交叉熵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信息处理方式分类的车道线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5
作者 洪书颖 张东霖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共17页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车道线检测作为其关键组成部分,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应对复杂环境挑战时,传统车道线检测技术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识别精度。回顾车道线检测技术的发展轨迹,系统...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车道线检测作为其关键组成部分,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在应对复杂环境挑战时,传统车道线检测技术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识别精度。回顾车道线检测技术的发展轨迹,系统性地梳理了84种先进算法,并创新性地根据语义处理方式划分为四类别:语义分割辅助类、语义信息融合类、语义信息增强类和语义关系建模类。通过深入剖析算法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揭示了当前车道线检测技术所面临的主要局限。最后,对未来车道线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见解,特别是在语义信息利用方面,指出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语义信息 自动驾驶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基于实例分割的车道线检测
6
作者 谢春丽 梁梓涵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6,120,共9页
面对复杂场景下车道线检测存在适应性不够,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的车道检测与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Encoder-Decoder网络模型来执行实例划分,并引入双注意力机制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 面对复杂场景下车道线检测存在适应性不够,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的车道检测与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Encoder-Decoder网络模型来执行实例划分,并引入双注意力机制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提升车道线分割的准确性,获取能有效隔离道路特性与环境干扰的划分图像;最后结合可变透视变换矩阵变换道路图像,采用多项式拟合生成车道线参数方程。研究结果显示:该算法在TuSimple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达到96.60%,在CULane数据集上F_(S1)分数达到79.8%;不仅显著提升车道线的分割速度,且在复杂交通环境中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车道线检测 实例分割 注意力机制 透视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BAM注意力机制与可变形卷积的车道线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胡丹丹 张忠婷 牛国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50-2160,共11页
为满足自动驾驶及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对车道线检测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融合卷积块注意力机制(CBAM)与可变形卷积网络(DCN)的车道线检测方法CADCN。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嵌入CBAM注意力机制,增强有用特征并抑制无用特征响... 为满足自动驾驶及汽车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对车道线检测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一种融合卷积块注意力机制(CBAM)与可变形卷积网络(DCN)的车道线检测方法CADCN。在特征提取模块中嵌入CBAM注意力机制,增强有用特征并抑制无用特征响应;引入可变形卷积替换常规卷积,用带偏移的采样学习车道线的几何形变,提高卷积核的建模能力;基于行锚分类思想,对行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选择和分类分析,预测车道线的位置信息,提高车道线检测模型的实时性。在车道线公开数据集上对所提CADCN方法进行训练及验证,在满足实时性的情况下,CADCN方法在TuSimple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96.63%,在CULane数据集上综合评估指标F1平均值达到74.4%,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特征提取 注意力机制 可变形卷积网络 行锚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R算法的改进及在车道线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莹 张露露 +2 位作者 孙月 张东波 段万林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3-1868,共6页
基于Transformer的车道预测LSTR(Lane Shape Prediction with Transformers)算法在检测车道线时存在缺少捕捉局部特征的能力和多头注意力机制中头数多余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LSTR算法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在最后一个编码器中前馈网络... 基于Transformer的车道预测LSTR(Lane Shape Prediction with Transformers)算法在检测车道线时存在缺少捕捉局部特征的能力和多头注意力机制中头数多余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LSTR算法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首先在最后一个编码器中前馈网络的后面引入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模块,充分利用通道和空间上的信息,捕捉特征图中更多的细节;然后对解码器中的掩码多头注意力机制进行剪枝,使用掩码单头注意力机制来进行替换,以便更多关注前一时刻的车道线信息.改进后的LSTR算法在TuSimple数据集上准确度为96.31%,明显高于PolyLaneNet(Lane Estimation via Deep Polynomial Regression)等算法,在CULane数据集上比原始算法的F1评分上升了2.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深度学习 LSTR算法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R和Vit-CoMer骨干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9
作者 郑剑 郭亦畅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64-171,共8页
针对LSTR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提取特征尺度单一及缺乏对车道局部特征有效捕捉的问题。本文首次将Vit-CoMer骨干网络用于车道线检测任务中,提出LSCoMer车道线检测模型。首先,在特征提取网络后使用MRFP丰富多尺度特征,提高检测精度;其... 针对LSTR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提取特征尺度单一及缺乏对车道局部特征有效捕捉的问题。本文首次将Vit-CoMer骨干网络用于车道线检测任务中,提出LSCoMer车道线检测模型。首先,在特征提取网络后使用MRFP丰富多尺度特征,提高检测精度;其次,在Transformer结构的开始和结束位置集成CTI模块,以促进CNN的局部特征与Transformer的全局特征之间有效融合,强化后者在局部细节上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TuSimple数据集上准确率为96.68%,较原LSTR方法提升0.5%且显著优于PolyLaneNet等同类方法,在CULane数据集中,本文方法F 1分数比LSTR方法提升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LSTR算法 TRANSFORMER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多特征信息融合法: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10
作者 姚善化 赵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56-4164,共9页
车道线检测是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增强车道线特征的提取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循环多特征信息融合车道线识别算法。针对模型计算效率问题,该算法将车道线检测问题视为基于行选择单元格的分类问题;针... 车道线检测是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了进一步增强车道线特征的提取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循环多特征信息融合车道线识别算法。针对模型计算效率问题,该算法将车道线检测问题视为基于行选择单元格的分类问题;针对图像中车道信息聚合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循环多特征信息聚合(recurrent multi-feature information aggregator,RMFA)方法,并将该方法与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ural network,ResNet)相结合提出融合上下文及多通道信息的车道线识别网络ResNet-RMFA。将该网络模型在Tusimple和CULane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单帧图像的推理时间可达4.8 ms,在Tusimple数据集上的精确度为96.07%,在CULane数据集上的F_(1)(IoU=0.5)评分为69.3%,达到了速度与精度的良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车道线检测 深度学习 残差神经网络 信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坐标注意力机制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
11
作者 丁承君 宣子颖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52,共6页
车道线检测是智能驾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车道线位置对提升驾驶车辆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改进的行方向位置分类车道线检测方法,在特征提取主干网络中融合了坐标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图中的有效位置的权重,其... 车道线检测是智能驾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车道线位置对提升驾驶车辆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改进的行方向位置分类车道线检测方法,在特征提取主干网络中融合了坐标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图中的有效位置的权重,其次引入ELAN模块、MP下采样模块,提升模型特征提取的能力;在推理的时候利用结构重参数化的思想,将卷积和BN层融合,加快推理速度。为了验证改进模型的性能,将改进的模型在TuSimple和CULane两大经典车道线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检测的精度与原模型相比分别提升了0.09%和2.5%,验证了模型改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车道线检测 注意力机制 自动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残差注意力模块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明义 冯治国 +2 位作者 代建琴 赵雪峰 袁森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7,共7页
针对全天候条件下道路车道线视觉检测技术存在的算法结构复杂、参数数量较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残差注意力模块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建立了LPINet网络模型。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小输入图像尺寸,设计三种不同结构的瓶颈... 针对全天候条件下道路车道线视觉检测技术存在的算法结构复杂、参数数量较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残差注意力模块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建立了LPINet网络模型。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减小输入图像尺寸,设计三种不同结构的瓶颈残差单元降低网络参数数量,引入ECANet注意力机制增加重要特征通道权重,提升车道线检测精度。在Tusimple数据集和GZUCDS自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晴天场景下,LPINet网络车道线检测精度可达96.62%,且模型参数量降至1.64 MB,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在雾天、雨天、夜晚和隧道复杂场景中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车道线检测精度达到93.86%,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深度学习 残差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卷积的多车道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心悦 韩星宇 +2 位作者 习超 王辉 范自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8-435,共8页
针对车道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构建一个基于Lanenet算法和图像增强技术的多车道线检测网络,旨在更全面地利用图像中的特征信息,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使用多尺度Retinex算法对输入图像进行色彩增强、降噪等;设计采用一... 针对车道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之间不平衡的问题,构建一个基于Lanenet算法和图像增强技术的多车道线检测网络,旨在更全面地利用图像中的特征信息,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使用多尺度Retinex算法对输入图像进行色彩增强、降噪等;设计采用一种双边多尺度融合网络实现浅层特征与深层特征之间的信息交互,获取上下文语义。提出一个新的非对称卷积金字塔模块,将非对称卷积融合到不同扩张率的空洞卷积层中,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减少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现有的深度学习算法相比,能够在遮挡和阴影条件下更有效地检测车道线,具有更高的精度,更低的误检率和漏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语义分割 图像增强 信息融合 池化金字塔 深度学习 非对称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AM和ASPP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娟 朱国吕 岳晓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UFLD(ultra fast structure aware deep lane detection)是一种轻量化车道线检测模型,为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对模型进行改进。引入CAM(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使模型能更关注携带重要车道线信息的特征通道和像素;为了感知车道线... UFLD(ultra fast structure aware deep lane detection)是一种轻量化车道线检测模型,为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对模型进行改进。引入CAM(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使模型能更关注携带重要车道线信息的特征通道和像素;为了感知车道线的细节信息,引入ASPP(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扩大卷积过程的感受野,提高模型分割精度;搭建引入CAM和ASPP后的改进模型,并在改进的模型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TuSimple数据集上以ResNet18为主干网络的模型检测精度由95.81%提升至95.98%,以ResNet34为主干网络的模型检测精度由95.84%提升至96.12%;在CULane数据集上,无论是以ResNet18还是以ResNet34为主干网络模型,其平均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CAM ASPP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空洞融合注意力的车道线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沐原 张兰春 张博源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84-92,共9页
UFSA-LD算法在提取车道线的细长结构特征时,面临信息丢失、长距离上下文捕获困难以及边界细节识别不敏感等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空洞特征融合注意力的车道线检测算法:在UFSA-LD辅助分割分支加入MDFA模块,借助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 UFSA-LD算法在提取车道线的细长结构特征时,面临信息丢失、长距离上下文捕获困难以及边界细节识别不敏感等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空洞特征融合注意力的车道线检测算法:在UFSA-LD辅助分割分支加入MDFA模块,借助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SPP)扩展了网络的感受野,多尺度捕捉车道特征;利用融合注意力机制(FCBAM)从通道与空间多维度过滤干扰信息,增强关键特征表示。引入Dice Loss损失函数,更多关注车道线的边缘与局部结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在TuSimple数据集上检测精度由95.81%提升至96.03%;在CULane数据集上F1指标较原文提升1.8,验证了模型改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ASPP 融合注意力 Dice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特征的残差车道线检测网络
16
作者 蒋源 张欢 +2 位作者 朱高峰 朱凤华 熊刚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76,共6页
针对车道线分布范围广、占像素少、特征不易提取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残差车道线检测网络。首先,以残差双边网络为基础,采用双边特征聚合模块,利用语义分支的上下文信息指导同一阶段的细节分支的特征响应,并融合... 针对车道线分布范围广、占像素少、特征不易提取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残差车道线检测网络。首先,以残差双边网络为基础,采用双边特征聚合模块,利用语义分支的上下文信息指导同一阶段的细节分支的特征响应,并融合两分支的信息;然后,针对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尺度,使用多尺度自适应特征对齐融合模块,构建采样前后偏移向量索引表,降低因简单采样而造成的细节信息缺失;最后,引入空间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的长距离特征捕捉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在CULane数据集上的准确度达77.89%,比目前主流算法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双边分割网络 多尺度 注意力机制 端到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分割网络的复杂环境车道线检测方法
17
作者 徐肖 赵会鹏 +2 位作者 范博文 段敏 李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7-94,共8页
对车道线实现准确检测是自动驾驶中的关键技术。针对现有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对复杂工况下的车道线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个面向复杂场景下的车道线检测模型。基于LaneNet网络设计一种双分支分割网络,利用网络模型中的损失函数使图像... 对车道线实现准确检测是自动驾驶中的关键技术。针对现有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对复杂工况下的车道线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个面向复杂场景下的车道线检测模型。基于LaneNet网络设计一种双分支分割网络,利用网络模型中的损失函数使图像像素点占比提高,实现网络参数的优化。通过编码器与解码器结构对车道线采样,实现语义分割与车道线像素点嵌入分割;并通过自适应DBSCAN聚类算法实现对邻域半径和最小样本个数两个参数的自主选择,引入H-Net网络中的图像逆透视变换与车道线拟合实现检测。最后,利用图森数据集对所设计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车道线检测模型有较高的精度,能实现复杂场景下的车道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双分支分割网络 自动驾驶 损失函数 网络参数优化 编码器 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pVGG网络的实时车道线检测方法
18
作者 蔡汶良 黄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6-243,共8页
针对现有车道线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速度慢、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将车道线检测视为分类问题,提出了基于RepVGG网络的实时车道线检测方法。在RepVGG网络中融合不同层级特征图,减少空间定位信息的损失,提高车道线的定位精度。采用曲线建模的... 针对现有车道线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速度慢、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将车道线检测视为分类问题,提出了基于RepVGG网络的实时车道线检测方法。在RepVGG网络中融合不同层级特征图,减少空间定位信息的损失,提高车道线的定位精度。采用曲线建模的后处理方法,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修正车道线预测结果。挖掘车道线定位中的分布信息,提出了基于分布指导的车道线存在预测分支,直接从车道线定位分布中学习车道线的存在特征,在略微提升推理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在TuSimple和CULane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模型在检测速度和精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在CULane数据集上,所提方法的推理速度为目前同类方法中检测速度最快的UFLDv2算法的1.13倍,同时F1分数从74.7%提高到77.1%,达到了实时检测任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RepVGG 车道线检测 线拟合 特征融合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嵌入式平台的车道线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关恬恬 杨帆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3-552,共10页
针对现有车道线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平衡检测精度和速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ARM嵌入式平台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一个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在优化SegNet结构的同时在网络第一层加入跳跃连接,并且在每两个卷积层后加入... 针对现有车道线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平衡检测精度和速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ARM嵌入式平台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一个轻量化语义分割网络,在优化SegNet结构的同时在网络第一层加入跳跃连接,并且在每两个卷积层后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提升检测速度。接着,构建卡尔曼滤波车道线跟踪模型,提高检测在视频流中的鲁棒性。然后,重构编码器,对模型轻量化处理,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传统的卷积以减少计算成本,提升检测速度。最后,利用TensorRT加速推理,生成Trt模型,方便其部署在ARM嵌入式平台中实现实时车道线检测。在自行制作的Tusimeple扩充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应对各种复杂交通场景,检测精度达到98.03%,优于其他算法,并且其检测速度达到了50 FSP,满足实时性检测要求。本算法在复杂交通场景下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有较好的实时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语义分割 深度可分离卷积 TensorRT加速 ARM嵌入式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和Transformer混合网络模型的车道线检测
20
作者 唐洪 邓锋 +2 位作者 张恺 聂学方 李光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1-883,共13页
车道线检测技术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通常在主干网络提取特征之后分别获取车道线关键点的置信度以及这些点相对车道线起始点的偏移。但由于车道线是细长结构,现有的主干网络无法有效提取这... 车道线检测技术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方法通常在主干网络提取特征之后分别获取车道线关键点的置信度以及这些点相对车道线起始点的偏移。但由于车道线是细长结构,现有的主干网络无法有效提取这种结构特征,偏移网络也难以回归车道线上关键点相对起始点的偏移。鉴于注意力机制在提取空间结构特征、表征长距离图像序列间依赖关系方面的优越性能,在基于点的车道线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Transformer的混合网络(CNN-Transformer hybrid network,CTNet)模型,该模型通过特征金字塔和增强的坐标注意力机制提高特征的表征能力,使用基于视觉Transformer的偏移网络回归关键点的偏移量,因此,CTNet能够提取细长车道线特征、捕获长距离点间的偏移,有效提升车道线检测的精度。实验对比了CTNet和6种常用车道线检测算法在数据集TuSimple和CULane上的效果,在TuSimple上CTNet各项精度指标均优于现有方法,在CULane数据集的9种不同车道场景中,CTNet在6个场景中取得了最佳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视觉Transformer 坐标注意力 特征金字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