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2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韦明 余芳 《山西建筑》 2025年第3期104-107,共4页
对实体依托工程的现场调研、室内试验和建立模型进行分析,从重载交通、路面结构、抗压强度、压实度等因素分析了对广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提出加强对重载、超载的管制,进行针对性路面结构设计,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稳定性... 对实体依托工程的现场调研、室内试验和建立模型进行分析,从重载交通、路面结构、抗压强度、压实度等因素分析了对广西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影响,提出加强对重载、超载的管制,进行针对性路面结构设计,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重载交通 路面结构设计 抗压强度 压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抗车辙应力研究
2
作者 姜平 《建筑技术》 2025年第4期437-440,共4页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问题主要源于车辆交通繁忙、夏季高温以及春季路基土壤水分增加等因素。此外,路面或基层的抗剪力不足,以及路基核心区的土壤也会导致车辙的形成。同时,路面上层的磨损、压实过度或破坏以及剥落等问题也会对路面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问题主要源于车辆交通繁忙、夏季高温以及春季路基土壤水分增加等因素。此外,路面或基层的抗剪力不足,以及路基核心区的土壤也会导致车辙的形成。同时,路面上层的磨损、压实过度或破坏以及剥落等问题也会对路面层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路面的抗剪能力和稳定性。从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措施角度出发,对路面计算的设计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车辙的参数,评估了路面在轨道深度方面的运行条件,并分析了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辙 路面加固 车辙消除 沥青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13沥青混合料损伤比强度理论及车辙现象预测
3
作者 吴霞 丁发兴 聂磊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0,共9页
高级路面结构主要采用沥青路面,其在交通荷载和环境温度作用下处于复杂三轴应力状态,导致车辙现象经常发生,目前很少有人用强度理论来解释车辙现象。为此,课题组尝试将单元体应变分解假设和相对耗能率求极值计算模型下的损伤比强度理论... 高级路面结构主要采用沥青路面,其在交通荷载和环境温度作用下处于复杂三轴应力状态,导致车辙现象经常发生,目前很少有人用强度理论来解释车辙现象。为此,课题组尝试将单元体应变分解假设和相对耗能率求极值计算模型下的损伤比强度理论应用于AC-13沥青混合料的多轴强度预测和车辙现象预测。基于三轴受压下沥青混合料强度包络面基本特征,参考轻骨料混凝土受拉损伤比参数取值,根据AC-13沥青混合料多轴试验数据推荐了损伤比变量中的5个经验系数取值,形成了沥青混合料损伤比强度理论。分析表明不同温度下的AC-13沥青混合料无量纲三轴强度变化规律一致,提出的强度理论强度预测结果与不同温度下AC-13沥青混合料的多轴强度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随后根据沥青混合料损伤比多轴强度理论,提出了围压三轴和二轴强度损伤比强度理论的“简化形式”并推荐了理论中各经验系数取值,合理预测了不同温度下AC-13沥青混合料的围压三轴和二轴强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围压三轴下沥青混合料侧压系数为2.6,处于轻骨料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之间,二轴等压与单轴抗压强度比值为1.38。损伤比强度理论揭示了车辆重载下沥青路面承受三轴高压应力状态,使得沥青混合料所受八面体剪应力值为0而呈现塑性流动,从而导致路面出现车辙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强度理论 损伤比 多轴应力 车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性集成学习的RIOHTrack车辙预测模型及驱动因素研究
4
作者 李敏 李卓轩 +1 位作者 时欣利 曹进德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4,共13页
交通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沥青路面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准确预测沥青路面状况对指导路面养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车辙作为评价沥青路面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现有的沥青路面状况预测模型主要基于力学... 交通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沥青路面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准确预测沥青路面状况对指导路面养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车辙作为评价沥青路面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现有的沥青路面状况预测模型主要基于力学经验模型或机器学习技术.然而,这些方法缺乏可解释性,无法提供相关信息来说明输入特征对车辙的影响程度.该研究通过建立可解释性集成学习框架(FI-EL-SHAP)(其中,FI模块通过熵权法和Pareto分析筛选特征,EL模块评估不同的模型性能,并选出最优的模型,SHAP模块对输入特征和模型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了不同特征对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该研究在保证模型精确度的同时实现了对车辙形成机理的定量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集成学习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养护铣刨填补施工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宏杰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70-173,共4页
为解决公路车辙问题,本文以G312线沪霍公路为例,对车辙养护铣刨填补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针对该公路存在的车辙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铣刨填补施工工艺,并针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路面修复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相... 为解决公路车辙问题,本文以G312线沪霍公路为例,对车辙养护铣刨填补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针对该公路存在的车辙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铣刨填补施工工艺,并针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路面修复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相关工程人员在车辙养护施工中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312线沪霍公路 车辙养护 铣刨填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使用性能调查与分析
6
作者 赵金成 刘志远 姚诗卓 《北方交通》 2025年第2期67-69,73,共4页
以高速公路车辙病害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情况,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性能、层间结合、温度、车辆荷载、路面纵坡等因素对车辙病害的影响。结合调查结果和相关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病害成因,总结得出半刚性基层... 以高速公路车辙病害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情况,分析了沥青混合料性能、层间结合、温度、车辆荷载、路面纵坡等因素对车辙病害的影响。结合调查结果和相关室内试验结果,分析了病害成因,总结得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适用条件,并提出路面设计工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刚性基层 车辙 使用性能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热阻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争奇 张璟业 +2 位作者 郑文章 徐玉峰 谈俊卿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了研究钢渣替代天然集料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首先,用钢渣等体积替代玄武岩粗集料制备了不同钢渣掺量沥青混合料,对其热物性参数进行了测试,并通过室内等效热辐射试验对钢渣沥青混合料降温效果进行评价;其次,采用数值模... 为了研究钢渣替代天然集料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首先,用钢渣等体积替代玄武岩粗集料制备了不同钢渣掺量沥青混合料,对其热物性参数进行了测试,并通过室内等效热辐射试验对钢渣沥青混合料降温效果进行评价;其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不同钢渣掺量沥青路面面层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并利用单轴静载蠕变试验获取沥青混合料蠕变参数,建立基于上述温度场的车辙分析模型,对钢渣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钢渣的掺入使沥青混合料的导热系数降低,比热容增大,变化幅度最大可以达到40%以上;随着钢渣掺量增大,路表温度小幅度上升,而中下面层温度逐渐降低,其中4 cm深度处降温效果最为明显;当钢渣掺量为100%时,温度相较于纯玄武岩沥青路面降低了3.4℃,而75%掺量沥青混合料钢渣的车辙变形量最小,相较于玄武岩沥青混合料下降幅度达到43%,可有效提高路面抗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渣沥青混合料 热阻性能 车辙 有限元分析 热物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车辙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余芳 韦明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气温及荷载等作用下,早期易出现车辙病害形式,影响行车安全。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现场调研,通过检测车辙深度、调查轴载、钻芯取样分析路面各结构层厚度、沥青及集料级配等,对车辙病害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结...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气温及荷载等作用下,早期易出现车辙病害形式,影响行车安全。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现场调研,通过检测车辙深度、调查轴载、钻芯取样分析路面各结构层厚度、沥青及集料级配等,对车辙病害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上面层、中面层厚度变化较大,轮迹带部分粗集料被碾压破碎,导致集料细化。为减少车辙的产生,从管控超载、选用改性沥青及采用合理集料级配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辙深度 沥青路面 集料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区OGFC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模型研究
9
作者 于保阳 刘云亮 齐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28,共8页
目的研究季冻区OGF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建立车辙预估模型,推广OGFC沥青混合料在季冻区的应用。方法采用车辙试验系统进行车辙试验,分析轴载作用次数、试件高度、温度、抗剪强度、冻融循环次数对OGFC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季冻区OGFC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建立车辙预估模型,推广OGFC沥青混合料在季冻区的应用。方法采用车辙试验系统进行车辙试验,分析轴载作用次数、试件高度、温度、抗剪强度、冻融循环次数对OGFC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的影响;基于经验法建立季冻区OGFC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模型参数,对建立的预估模型进行室内试验验证以及有限元对比分析。结果各影响因素与车辙深度呈现幂函数关系,冻融循环作用加速车辙形成,室内试验实测车辙深度与模型预估的车辙深度相对误差为0.11%~9.81%。结论经验法建立的季冻区OGFC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模型预估精度较高,预估模型误差受试验条件和材料参数影响,其中材料参数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冻区 OGFC沥青混合料 经验法 车辙预估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车辙路面在道路交叉口的应用
10
作者 吕健涵 吕奉丽 +1 位作者 刘芝敏 耿磊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解决G104京岚线青银高速靳家立交至山东高速交界段K428+300—K428+550道路交叉口车辙病害频发的问题,在修复养护施工中采用无车辙路面(no-rutting pavement, NRP)技术,采用无车辙剂和改性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 为解决G104京岚线青银高速靳家立交至山东高速交界段K428+300—K428+550道路交叉口车辙病害频发的问题,在修复养护施工中采用无车辙路面(no-rutting pavement, NRP)技术,采用无车辙剂和改性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SBS)沥青,设计路面结构为厚4 cm重交通抗车辙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与厚6 cm重交通抗车辙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无车辙改性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质量分数为1%)改善路面车辙情况。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得到SMA-13与AC-20的最佳沥青质量分数分别为5.9%、4.3%。实际铺筑完成运营0.5 a后检测路面的弯沉、构造深度及车辙深度。结果显示:通车运营0.5 a后,实际弯沉较设计弯沉减小约36%,路面承载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构造深度均大于0.5 mm,抗滑性能优异;无车辙路面表面平整,车辙深度小于4.00 mm,远小于标准车辙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P 车辙 车辙深度 构造深度 沥青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研究
11
作者 郭亮亮 朱金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4期66-69,共4页
为提升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通过车辙试验对常用抗车辙材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半柔性沥青路面材料、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并对3种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及低温性能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 为提升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通过车辙试验对常用抗车辙材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半柔性沥青路面材料、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并对3种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能、水稳定性能及低温性能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柔性沥青路面材料与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可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老化后半柔性沥青路面材料抗车辙性能优于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半柔性沥青路面材料的抗水损坏性能较优,但是,半柔性沥青路面材料的低温弯拉应变指标略低于规范值,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优于半柔性沥青路面材料。研究结果为不同应用场景下沥青路面提升抗车辙性能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车辙性能 半柔性路面材料 车辙 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厚式沥青面层车辙控制标准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关宏信 张起森 +1 位作者 徐暘 罗增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129,共6页
目前的研究都只针对沥青混合料提出材料的抗车辙控制标准,并不能直观地反映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为此改进了车辙试验机,并在重载低速下开展多种沥青面层组合结构的全厚式车辙试验和各层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分析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构... 目前的研究都只针对沥青混合料提出材料的抗车辙控制标准,并不能直观地反映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为此改进了车辙试验机,并在重载低速下开展多种沥青面层组合结构的全厚式车辙试验和各层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分析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构成,构造由各层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推算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公式;按照该公式对重载低速车辙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利用该回归方程分析沥青面层各层对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影响及其对车辙变形的结构贡献率,结果表明中面层对车辙变形的贡献率最大(与已有的研究结论一致),而上面层对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的影响最大;基于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控制标准,利用该回归方程提出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控制标准;将该标准用于检验某高速公路长大上坡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能很好地解释其反复出现的车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全厚式车辙动稳定度控制标准 构造公式 车辙试件 车辙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mming转变理论的沥青路面车辙演化机制
13
作者 赵晓康 张凯 +2 位作者 裴建中 张久鹏 计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60,共11页
沥青路面宏观车辙其实质是混合料细观结构演变的结果,为了深入理解路面车辙流变行为的发展过程,基于颗粒物质Jamming理论开展了沥青混合料车辙演化机制研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模型,基于时-温等效原理开展了车... 沥青路面宏观车辙其实质是混合料细观结构演变的结果,为了深入理解路面车辙流变行为的发展过程,基于颗粒物质Jamming理论开展了沥青混合料车辙演化机制研究。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模型,基于时-温等效原理开展了车辙仿真测试,分析了车辙变形过程中混合料宏细观结构的变化特征,探究了沥青路面Unjamming转变行为的影响规律与车辙演化机制。结果表明:Jamming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沥青路面的车辙演变全过程,车辙深度与沥青混合料颗粒的堵塞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加载时间和作用荷载的增加,混合料Jamming堵塞程度增大,车辙深度和面积分数也逐渐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颗粒体系Jammed态的转变受到了沥青砂浆和集料骨架共同作用的影响;随着测试温度升高,试件内部颗粒位移和位移差增大,混合料Jamming堵塞程度降低。沥青路面颗粒体系由稳定的Jammed态转变为不稳定的Unjammed态,是诱导路面车辙和泛油病害发生的内因,研究结果实现了Jamming理论在非晶体系中的应用,为深入理解沥青混合料的车辙演变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车辙演化 颗粒体系 Jamming转变 细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沥青混合料车辙发展规律与模型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新春 贾坚华 +3 位作者 张永刚 武晓燕 王利波 磨炼同 《建材世界》 2024年第4期27-33,共7页
开展了钢渣沥青混凝土长期高温浸水体积膨胀试验和加速加载车辙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和间断级配设计的钢渣沥青混凝土长期累计车辙深度小于5 mm,主要以追密型车辙为主。利用60℃浸水7 d可定量检验钢渣沥青混凝土浸水体积... 开展了钢渣沥青混凝土长期高温浸水体积膨胀试验和加速加载车辙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和间断级配设计的钢渣沥青混凝土长期累计车辙深度小于5 mm,主要以追密型车辙为主。利用60℃浸水7 d可定量检验钢渣沥青混凝土浸水体积膨胀抗高温车辙性能,试验表明高温浸水后车辙深度增加22%,重载轮压导致车辙深度增加约8%,而浸水-重载耦合作用增加车辙深度32%。建立的加速加载车辙预估模型能很好地预测钢渣沥青混凝土车辙演变规律,可用于指导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钢渣沥青混凝土 高温车辙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沥青铺装车辙研究
15
作者 饶志鹏 熊先达 +2 位作者 何亮 凌天清 段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9期211-218,M0020,共9页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车辙病害问题日益凸显,已不容忽视。综合近年来钢桥面沥青铺装车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针对钢桥面沥青铺装层车辙类型与形成机理、车辙预估研究及车辙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与总结,结果表明:较之于沥青路面,钢...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车辙病害问题日益凸显,已不容忽视。综合近年来钢桥面沥青铺装车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针对钢桥面沥青铺装层车辙类型与形成机理、车辙预估研究及车辙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剖析与总结,结果表明:较之于沥青路面,钢桥面沥青铺装层车辙主要为材料抗剪切能力不足引起的流动性车辙,不同铺装材料的车辙形成机理不同;在车辙预估研究方面,以Bailey-Norton与修正Burgers蠕变模型表征高温下铺装材料非线性行为的有限单元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诸多需改进之处;国内已形成了以“上层环氧+下层浇注”和“上层SMA+下层浇注”为主流的优良抗车辙性能铺装结构,影响铺装层车辙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有铺装材料性能、铺装层结构、温度、车辆荷载及施工质量,因此优化铺装材料与结构设计、严控重超载车辆及改善施工工艺质量应为今后延缓铺装层车辙发展的重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钢桥面铺装层的抗车辙设计与后期维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桥 沥青铺装 车辙 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发展规律与轴载换算修正系数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晨晨 丁婷婷 +3 位作者 吕鑫 孙建秀 张吉哲 姚占勇 《中外公路》 2024年第1期30-39,共10页
现有设计规范未对长大纵坡路面做出特殊设计规定,直接套用设计规范忽略了其受力特点,不能较好地保证路面使用性能及寿命。为实现特殊路段路面结构差异化设计,该文基于实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全年交通量及温度数据,利用自主开发的温度... 现有设计规范未对长大纵坡路面做出特殊设计规定,直接套用设计规范忽略了其受力特点,不能较好地保证路面使用性能及寿命。为实现特殊路段路面结构差异化设计,该文基于实测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全年交通量及温度数据,利用自主开发的温度-轴载分析软件,将真实交通量转换为标准轴载。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实测轴载与温度耦合作用下的车辙模型,分析长大纵坡对车辙发展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坡度增大导致速度降低,容易引发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发生。基于车辙等效原理,提出不同坡度及坡长下的轴载换算修正系数,为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的差异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结构设计 轴载换算修正 车辙等效 长大纵坡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帧钧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为了探究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早期分布特征、明确其形成机理、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提升路面使用寿命,以湖南省某市的市政道路为背景开展相关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方法】实地调研分析市内道路不同路段车辙病害的分布规律,并基于... 【目的】为了探究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早期分布特征、明确其形成机理、优化路面结构设计、提升路面使用寿命,以湖南省某市的市政道路为背景开展相关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方法】实地调研分析市内道路不同路段车辙病害的分布规律,并基于有限元软件构建了沥青路面数值仿真模型,研究刹车过程的沥青路面力学行为及主要控制参数对车辙病害的影响规律。【结果】城市道路的公交站、交叉口附近30 m范围内路段车辙病害明显,红灯时长与车辙深度呈正相关,等待时间越长车辙越深;不同车道车流连贯性的差异,公交站或交叉口车辆频繁减速、制动,导致车轮荷载在路面上的作用时长增加,成为该类路段车辙病害严重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时,应对公交车站、交叉路口30~50 m范围内路段进行单独设计,提高结构层的强度、形变控制指标,以减少车辙病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车辙病害 数值仿真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车辙试验仪与沥青混合料抗扭转性能
18
作者 姚鸿儒 王强 +1 位作者 陆广衍 周晓龙 《中外公路》 2024年第4期91-96,共6页
沥青路面在受到扭转力时,容易出现塑性变形和骨料飞散等病害,当前对于沥青混合料抗扭转性能的评价,尚无规范的试验方法和设备。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抵抗扭转剪切性能的有效评价手段,该文介绍日本开发的3种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采用回旋... 沥青路面在受到扭转力时,容易出现塑性变形和骨料飞散等病害,当前对于沥青混合料抗扭转性能的评价,尚无规范的试验方法和设备。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抵抗扭转剪切性能的有效评价手段,该文介绍日本开发的3种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采用回旋车辙试验评价5种典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扭转性能,分析沥青混合料抗扭转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和胶结料种类对其抗扭转性能均有显著影响。虽然I-D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和高黏度改性沥青OGFC-13混合料具有相仿的动稳定度,但骨架空隙型混合料的抗扭转性能比骨架密实型更差。不同胶结料种类的沥青混合料在抗扭转性能上按优劣排序为:高黏度改性沥青+高模量剂、高黏度改性沥青、I-D改性沥青。半柔性铺装虽然抗扭转性能优异,但容易产生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扭转性能 回旋车辙试验仪 半柔性铺装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工程中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东良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6期167-170,共4页
为了提升城市道路工程的耐久性和行车安全性,本文通过介绍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技术的结构设计、施工流程、封边处理与水泥基灌浆灌注等关键技术环节,分析了该技术在抗车辙性能、平整度保持以及使用寿命延长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本文提出了... 为了提升城市道路工程的耐久性和行车安全性,本文通过介绍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技术的结构设计、施工流程、封边处理与水泥基灌浆灌注等关键技术环节,分析了该技术在抗车辙性能、平整度保持以及使用寿命延长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本文提出了针对半柔性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性能监测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半柔性抗车辙路面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性能,减少车辙等病害的发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半柔性 车辙 路面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车辙受不同骨料级配影响试验研究
20
作者 周梦蝶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4-69,74,共7页
通过研究骨料级配差异对稀薄沥青覆盖层(TAO)车辙特性的影响,可测试沥青路面车辙受到不同骨料级配的影响情况。研究过程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制备,采用超铺混合物设计系统确定混合物的体积比,采用轮跟踪(WT)试验确定制备混合物的车辙深... 通过研究骨料级配差异对稀薄沥青覆盖层(TAO)车辙特性的影响,可测试沥青路面车辙受到不同骨料级配的影响情况。研究过程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制备,采用超铺混合物设计系统确定混合物的体积比,采用轮跟踪(WT)试验确定制备混合物的车辙深度特性。结果表明:骨料级配对增加沥青路面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中的几种混合物的抵抗永久变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整洁的沥青中加入15%的废轮胎橡胶粉会提高混合物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含有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聚合物改性沥青硬度有所提升。因此,推导出利用废聚合物的改性沥青优化骨料级配可以明显限制车辙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骨料级配 影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