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园区车辆预警系统的物联网框架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迪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0-192,231,共4页
物联网在园区车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目前还停留在"凭证"的阶段,这类系统存在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缺陷。基于不间断服务通信网络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园区车辆预警系统的物联网框架,该框架核心部分包括一个能在第一时间检测到车辆... 物联网在园区车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目前还停留在"凭证"的阶段,这类系统存在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缺陷。基于不间断服务通信网络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园区车辆预警系统的物联网框架,该框架核心部分包括一个能在第一时间检测到车辆非法移动的预警模型和一个能实现多层次组网的物联网信息终端。经运行验证,该框架可以实现园区车辆的安全预警和全自动化日常管理功能,在提高车辆安全性和出入效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管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框架 不间断服务通信 智能组网 车辆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特征点匹配算法下车辆行驶主动防撞预警
2
作者 张海民 刘训星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防撞预警,如果无法识别前车的具体行驶状态,可能使系统反应速度较慢,而不能动态变化调整本车行驶策略,导致无法有效规避潜在碰撞的危险。为了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提... 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防撞预警,如果无法识别前车的具体行驶状态,可能使系统反应速度较慢,而不能动态变化调整本车行驶策略,导致无法有效规避潜在碰撞的危险。为了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图像特征点匹配算法下车辆行驶主动防撞预警方法。通过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对采集到的前车图像中的特征点展开提取;利用近似最近邻搜索算法完成特征点的匹配,并将匹配点对从像素坐标系转换到图像坐标系中,以完成对前车的定位;基于单帧静态图像测距方法获得车距,并将前车的行驶状态分为静止、减速、匀速或加速三种状态,计算不同状态下的提醒报警距离和危险报警距离,动态调整本车行驶策略。当车距达到提醒报警距离或危险报警距离时,发出报警,以此实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主动防撞预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特征点匹配算法下车辆行驶主动防撞预警方法对前车车距展开测量,测量结果与实际车距基本一致,准确度误差在5 cm以内,相较于差异化预警方法和车联网数据预警方法而言可以更精准地测量车距;此外,所提方法的风险系数最大值为0.12,远小于差异化预警方法和车联网数据预警方法的风险系数,证实了该方法的车辆定位准确度高、防撞预警性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车辆防撞预警 图像特征点匹配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 近似最近邻搜索算法 特征点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集成环境下车辆防撞预警安全状态判别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董红召 陈炜烽 +1 位作者 陈宁 郭明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77-781,共5页
针对现有安全状态判别模型未能兼顾行车安全与道路空间资源利用率,且忽略了实际行驶环境下动态制动减速度信息的问题,提出了车路集成条件下车辆防撞预警安全状态判别模型。通过车-路通信协作实现对路面类型等实际行驶环境因素的动态识别... 针对现有安全状态判别模型未能兼顾行车安全与道路空间资源利用率,且忽略了实际行驶环境下动态制动减速度信息的问题,提出了车路集成条件下车辆防撞预警安全状态判别模型。通过车-路通信协作实现对路面类型等实际行驶环境因素的动态识别,并确定车辆采取制动措施时所能获得的动态制动减速度;通过分析前车与自车的有效制动时间和车辆制动全过程,建立了新型临界跟车距离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关键参数的获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判别模型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更贴近车辆实际行驶环境下的制动过程,有利于提高道路空间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集成 车辆防撞预警 安全状态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模型实现的车辆碰撞协同预警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竞力 杨炜明 +2 位作者 严功军 Danda B.RAWAT 王邦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761-3764,共4页
近十年来,智能交通系统(ITS)和车载网络开始融合紧密,从而彻底改变了事件侦查和交通信息传送的方式。车辆碰撞协同预警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根据预设的一系列车辆碰撞协同预警系统(CCWS)的参数,如前后两辆车之间的距离、司机的反应... 近十年来,智能交通系统(ITS)和车载网络开始融合紧密,从而彻底改变了事件侦查和交通信息传送的方式。车辆碰撞协同预警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根据预设的一系列车辆碰撞协同预警系统(CCWS)的参数,如前后两辆车之间的距离、司机的反应时间、相对速度和加速性能等,采用Copula模型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并得到车辆发生碰撞的条件概率,从而为其建立相互的联系,从全局的角度多方面对碰撞作出预测。最后的仿真验证了此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车辆碰撞协同预警系统 碰撞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路面附着因数的车辆向前碰撞预警时间的优化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尹小庆 汪浩 +1 位作者 莫宇迪 胡攀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78-183,共6页
为有效避免碰撞事故,提高向前碰撞预警时间(CPWT)的准确率和通行效率,提出一种考虑路面附着因数和车辆行驶状态的即碰时间(TTC)预警方法。利用改进双指数模型,获取不同路面状况下车辆附着系数;根据前车分别处于静止、匀速、匀加速和变... 为有效避免碰撞事故,提高向前碰撞预警时间(CPWT)的准确率和通行效率,提出一种考虑路面附着因数和车辆行驶状态的即碰时间(TTC)预警方法。利用改进双指数模型,获取不同路面状况下车辆附着系数;根据前车分别处于静止、匀速、匀加速和变加速直线运动等不同行驶状态,构建了对应的考虑路面附着因数的向前CPWT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用该算法分析了前车和跟驰车辆处于不同行驶状态下,积雪路面、潮湿路面、干燥路面的CPWT。结果表明:与其他预警方法相比,该CPWT方法对车辆碰撞预警更加合理有效。因此,该方法可为自动驾驶和车辆预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安全 车辆碰撞预警 碰撞预警时间(CPWT) 即碰时间(TTC) 路面附着因数 行驶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超载预警系统的导电混凝土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冉武平 虞晨曦 +3 位作者 胡政 张祖盼 杨李程 艾贤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8-415,共8页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了基于车辆超载预警系统的不同导电材料掺量比条件下导电混凝土导电性能探究.实验结果表明:1.2 MPa荷载以内,导电性能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强,但增强趋势逐步衰减;通过压敏性分析,得出钢纤维体积分数0.15%、石墨体...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了基于车辆超载预警系统的不同导电材料掺量比条件下导电混凝土导电性能探究.实验结果表明:1.2 MPa荷载以内,导电性能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强,但增强趋势逐步衰减;通过压敏性分析,得出钢纤维体积分数0.15%、石墨体积分数1.00%、碳纤维体积分数0.35%、硅灰质量分数3.50%为导电材料的最佳掺量比;4种导电材料对导电混凝土压敏性和电阻的影响由强到弱分别为钢纤维、硅灰、石墨、碳纤维和硅灰、钢纤维、碳纤维、石墨;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多,试件的压敏性降低而压力敏感特性趋于稳定,第4次实验后压敏性下降3.5%,电流-荷载曲线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混凝土 导电性能 车辆超载预警系统 压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能露天煤矿车辆防撞预警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利杰 周永利 黄国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21,共4页
为了解决露天矿区重型卡车频繁相撞的难题,准能黑岱沟露天矿利用RF射频无线通讯、卫星定位、声光报警等技术,研发了车辆防撞预警系统,分析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流程,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开发设计了卡车防撞软件。结果表明,通... 为了解决露天矿区重型卡车频繁相撞的难题,准能黑岱沟露天矿利用RF射频无线通讯、卫星定位、声光报警等技术,研发了车辆防撞预警系统,分析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流程,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开发设计了卡车防撞软件。结果表明,通过在车辆遇到障碍物时及时预警,避免车辆相撞事故,保障了运输过程中的人车安全,可以为矿区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车辆防撞预警系统 视野盲区 GPS定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高速驾驶临界安全距离 被引量:5
8
作者 卢文玉 毛建国 +3 位作者 李忠 武超 张延召 凌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0年第9期13-18,共6页
在考虑到高速公路上前后车的相对速度对临界安全距离影响的情况下,分析车辆的制动过程,研究不同路况下最大制动减速度的变化,对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协调时间和减速度增长时间进行了合理设置,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速公路临界安全车... 在考虑到高速公路上前后车的相对速度对临界安全距离影响的情况下,分析车辆的制动过程,研究不同路况下最大制动减速度的变化,对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协调时间和减速度增长时间进行了合理设置,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速公路临界安全车距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临界安全距离模型更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安全车距 最大制动减速度 高速公路 车辆防撞预警系统 追尾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成本MEMS-INS的车辆变道判别方法
9
作者 宋翔 李旭 张为公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3,共7页
针对传统车辆变道判别与预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INS的车辆变道判别与预测方法。利用车载低成本MEMS-INS和轮速传感器获取的纵向速度、加速度与横摆角速度信息,建立两级卡尔曼滤波器估计道路曲率,在此基础上,将所估计出... 针对传统车辆变道判别与预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INS的车辆变道判别与预测方法。利用车载低成本MEMS-INS和轮速传感器获取的纵向速度、加速度与横摆角速度信息,建立两级卡尔曼滤波器估计道路曲率,在此基础上,将所估计出的道路曲率信息作为观测量,利用交互多模型算法对车辆是否变道进行判别和预测,同时作为附带的效果,能够准确估计出车辆的航向角。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车辆变道识别率达到100%,航向角估计误差小于2%,延时小于1 s,具有成本低、精度高、延时短,环境适应力强的优点,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满足车辆碰撞预警系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碰撞预警 车辆变道 交互多模型 低成本MEMS-I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煤矿行车安全轨迹与姿态纠偏预警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明国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8-141,共4页
露天矿区采场道路没有划定车道线及道路中心线,车辆无法通过摄像头来获取车辆所处的车道及车辆与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因此,车辆驾驶辅助系统不适用于在矿区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针对该问题,研究了露天煤矿行车安全轨迹与姿态纠偏预警技术,... 露天矿区采场道路没有划定车道线及道路中心线,车辆无法通过摄像头来获取车辆所处的车道及车辆与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因此,车辆驾驶辅助系统不适用于在矿区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针对该问题,研究了露天煤矿行车安全轨迹与姿态纠偏预警技术,实现了露天煤矿车辆偏离报警及强制刹车、路况监控、车辆倾斜预警及制动等功能。通过车载全球定位系统(GPS)生成行车轨迹,根据行车轨迹拟合出道路中心线,监测车辆实时位置、车身倾斜角,当车辆偏离道路中心线一定距离或者车身倾斜角度超过一定值时进行报警或强制刹车,提醒司机调整车辆的位置,从而降低车辆发生碰撞的概率,提高矿区车辆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车辆偏离报警 车辆倾斜预警 纠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铁路包西通道包头至大保当段“5T”系统布局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刑喜军 马学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7-140,共4页
为确保铁路提速持续安全,更好地为铁路运输提供可靠保障,及时有效地防范和预警车辆事故的发生,对"5T"系统的整体布局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介绍"5T"系统的总体架构、设备构成及功能,并结合新建铁... 为确保铁路提速持续安全,更好地为铁路运输提供可靠保障,及时有效地防范和预警车辆事故的发生,对"5T"系统的整体布局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介绍"5T"系统的总体架构、设备构成及功能,并结合新建铁路包西通道包头至大保当段工程的线路条件、车站设置、车辆设施设置等情况,分析确定本线中"5T"系统的布局,提出了"5T"系统布局时应该考虑的内容和布局原则。另对探测站设置里程,信息传输路径等进行一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车辆安全防范预警系统 设备组成 布局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