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大坡度道岔车辆通过性能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1
作者 陈乔松 阮莹 +4 位作者 王明敏 马前涛 侯明扬 陈嵘 徐井芒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56,共7页
[目的]在地铁实际建设中,经常会由于规划建设、节约用地或地形、地物限制等原因,需要将道岔铺设在大坡道地段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大坡度道岔结构存在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及舒适性较差等问题,故必须研究大坡度地铁道岔车辆通过性能的... [目的]在地铁实际建设中,经常会由于规划建设、节约用地或地形、地物限制等原因,需要将道岔铺设在大坡道地段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大坡度道岔结构存在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及舒适性较差等问题,故必须研究大坡度地铁道岔车辆通过性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仿真分析软件,以铺设在30‰坡度上的9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辆-道岔多体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对不同行车速度及不同摩擦因数下单体车辆通过大坡度道岔的动力学性能指标(包括轮轨相互作用、安全性指标、平稳性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大坡度地铁道岔车辆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及结论]通过仿真研究发现:行车速度对轮轨相互作用、平稳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影响与车辆过岔时的坡度方向无关,车辆上下坡过岔时,行车速度对各项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趋势一致,但下坡时行车速度对其影响较大;车辆上下坡过岔时,摩擦因数对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及车体横向加速度影响较大,随着摩擦因数增加,轮轨相互作用力降低,车体垂向加速度无明显变化,横向加速度有较大幅度增加,且下坡时影响较大。为此,应在下坡时采取一定的加强和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大坡度道岔 车辆通过性能 行车速度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式路面体系车辆通过性机理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范华林 刘福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9,共4页
为了评价机械化路面器材对车辆安全通行的保障能力,根据箱式路面器材的结构和受力特点进行结构简化,探讨铰接箱式路面体系与土壤相互作用模型。在沉陷计算的基础上分析集中载荷和均布载荷条件下行驶阻力和挂钩牵引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 为了评价机械化路面器材对车辆安全通行的保障能力,根据箱式路面器材的结构和受力特点进行结构简化,探讨铰接箱式路面体系与土壤相互作用模型。在沉陷计算的基础上分析集中载荷和均布载荷条件下行驶阻力和挂钩牵引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铰接箱式路面体系车辆通过性评判方法,分析了附着系数、地基参数、结构尺寸对路面器材车辆通过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通过 箱式路面器材 沉陷 挂钩牵引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能量方法评价快速路面车辆通过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华林 屠义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45,共4页
为了评价松软地基上快速路面的车辆通过性,分析了快速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探讨了铰接路面体系与土壤相互作用模型。在沉陷量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路面车辆通过性评判的能量方法,定性得到了附着系数和沉陷量对快速路面车辆... 为了评价松软地基上快速路面的车辆通过性,分析了快速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探讨了铰接路面体系与土壤相互作用模型。在沉陷量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路面车辆通过性评判的能量方法,定性得到了附着系数和沉陷量对快速路面车辆通过性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路面 车辆通过 能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军用车辆通过性能的华南砂质海滩土壤强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灏 李军 黄占泉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0年第8期26-28,47,共4页
我国未来陆军转型的重点是全域机动作战。华南地区的海域是太平洋重要的西部边缘海,是中国岸线最长的分区。华南沿海砂质海岸占岸线总长的1/3以上,因此分析该海域的砂质海滩的土壤特性及强度对于我陆军车辆于该地域的操作及使用具有重... 我国未来陆军转型的重点是全域机动作战。华南地区的海域是太平洋重要的西部边缘海,是中国岸线最长的分区。华南沿海砂质海岸占岸线总长的1/3以上,因此分析该海域的砂质海滩的土壤特性及强度对于我陆军车辆于该地域的操作及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华南地区砂质海滩的特性及土壤强度的研究,利用美军的机动性评估方法,分析该地域的车辆通过性能,为车辆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砂质海滩 车辆通过 圆锥指数 挂钩牵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通过缓和曲线时悬挂系统及轮重的动态特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鹏飞 翟婉明 +1 位作者 王开云 封全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4,共8页
在分析机车车辆通过曲线轨道时悬挂点相对位移的基础上,研究悬挂系统的承载特性和轮重的增减载性能。结果表明:机车车辆以欠超高状态进入缓和曲线时会造成前构架二系悬挂外侧垂向力增载,驶出缓和曲线时则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载,而后构架二... 在分析机车车辆通过曲线轨道时悬挂点相对位移的基础上,研究悬挂系统的承载特性和轮重的增减载性能。结果表明:机车车辆以欠超高状态进入缓和曲线时会造成前构架二系悬挂外侧垂向力增载,驶出缓和曲线时则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载,而后构架二系悬挂垂向力的增减载特性与前构架相反;欠超高状态也会对一系悬挂产生影响,尤其对一、四位轮对处一系悬挂垂向力的影响显著;导致机车车辆进出缓和曲线时表现出不同承载特性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车体质心和构架质心处的超高角之差;采取降低二系悬挂垂向刚度、减小车体和构架质心处的超高角差等措施,可以改善机车车辆通过缓和曲线时悬挂系统的动态承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辆 承载特性 缓和曲线 悬挂系统 轮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温超导磁浮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运动学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斌 陈武 +2 位作者 邓自刚 霍文彪 尹智慧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38,共5页
以所设计的新型高温超导磁浮转向架为例,探究高温超导磁浮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的运动学规律,并分析车辆过曲线时转向架以及车厢与磁轨的位置关系及几何运动关系。基于磁浮车辆过曲线时所受到的离心力与高温超导体的自导力平衡的假设,推... 以所设计的新型高温超导磁浮转向架为例,探究高温超导磁浮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的运动学规律,并分析车辆过曲线时转向架以及车厢与磁轨的位置关系及几何运动关系。基于磁浮车辆过曲线时所受到的离心力与高温超导体的自导力平衡的假设,推导出车辆过曲线时的几何关系及数学表达式,并给出近似计算公式,为转向架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磁浮车辆 曲线通过 转向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通过路面上的减速带时会引起周边环境振动 被引量:5
7
作者 庄表中 孔祥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车辆行驶速度 减速带 环境振动 路面 居民住宅小区 交通事故 交通事业 城市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车辆通过曲线时的最小半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长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4,共6页
通过对车辆在曲线上的运行特征的分析,从车辆自身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抗倾覆能力的最小曲线半径、满足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满足旅客舒适度与内外轨均磨条件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等因素,建立平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与车辆... 通过对车辆在曲线上的运行特征的分析,从车辆自身通过最小曲线半径、抗倾覆能力的最小曲线半径、满足旅客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满足旅客舒适度与内外轨均磨条件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等因素,建立平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与车辆运行特征间的对应关系;从车辆连挂车钩最小曲线半径、工程允许曲线半径、限坡当量竖曲线最小曲线半径、车辆结构限界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行车平稳性及舒适度要求的最小曲线半径等建立竖曲线最小曲线半径与车辆运行特征间的对应关系;运用相关的参数,对站线曲线半径标准的选择,进行计算与分析;为站线曲线半径标准及道岔标准的选择,提供系统理论根据,为新一轮《线规》及《站规》与工程具体设计,提供系统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车辆 平曲线 竖曲线 最小曲线半径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车钩转角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兰 苏建 +3 位作者 牛智慧 王启明 徐观 刘爽 《铁道机车车辆》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在新车型设计开发时,计算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车钩转角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试验台上进行车辆端部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车端试验的前提是生成驱动试验台运动的试验谱。依据连挂车辆的结构参数和轨道曲线方程建立了连挂车辆和轨道三... 在新车型设计开发时,计算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车钩转角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试验台上进行车辆端部试验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车端试验的前提是生成驱动试验台运动的试验谱。依据连挂车辆的结构参数和轨道曲线方程建立了连挂车辆和轨道三维模型;提出了基于空间坐标位姿变换理论的连挂车辆通过曲线时车钩转角的计算方法;将连挂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的车钩转角与现有文献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在5.9×10-4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计算连挂车辆通过平面曲线时的车钩转角的正确性;最后对连挂车辆通过空间曲线时的车钩转角进行计算,并与solidworks三维空间作图法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误差在1.2×10-4以内,验证了本文方法在计算连挂车辆通过空间曲线时的车钩转角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曲线通过 车钩转角 位姿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边供电系统断电区的地铁车辆通过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延娓娓 刘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41,共4页
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为例,分析了具有高压母线的第三轨受流车辆在通过单边供电系统断电区时产生过电流的原因,并针对线路的实际工况提出了车辆在断电区的通过策略。同时,探讨了未来需解决的断电区电压突变对车辆牵引辅助系... 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旅客捷运系统为例,分析了具有高压母线的第三轨受流车辆在通过单边供电系统断电区时产生过电流的原因,并针对线路的实际工况提出了车辆在断电区的通过策略。同时,探讨了未来需解决的断电区电压突变对车辆牵引辅助系统的冲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单边供电系统 断电区 车辆通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辆通过道岔容许速度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培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铁路 机车 车辆 道岔 容许速度 分析 行车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道车辆通过辙叉时的垂向动力模拟计算 被引量:8
12
作者 任尊松 翟婉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6-512,共7页
在车辆-轨道垂向系统统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铁道车辆-辙叉相互作用模型。对道岔结构作一定的简化处理,针对道岔垂向几何不平顺,运用轮轨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模拟计算得到车辆通过道岔辙叉时的轮轨冲击力以及车体、辙叉、岔枕和道... 在车辆-轨道垂向系统统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铁道车辆-辙叉相互作用模型。对道岔结构作一定的简化处理,针对道岔垂向几何不平顺,运用轮轨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模拟计算得到车辆通过道岔辙叉时的轮轨冲击力以及车体、辙叉、岔枕和道床等的振动响应。模拟结果显示:辙叉叉心处的不平顺空间,是直接影响轮轨冲击力的部位,它可以引起较大的轮轨冲击力,并引起车辆与轨下基础结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车辆 辙叉 耦合动力学 动力响应 模拟
全文增补中
车辆通过对GPS定位测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张项铎 《隧道建设》 1992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了提高野外作业的效率,便于观测和提高精度,GPS定位测量的点位,一般宜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但是,当点位布设在路边例如铁路边或公路边时,车辆通过是否会影响观测精度和信号接收呢?为了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
关键词 车辆通过 GPS 隧道 定位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式车辆通过性能仿真及乘员安全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品健 谢晖 +1 位作者 王杭燕 陈昱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6,共7页
根据某款履带式车辆具体的结构参数,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构建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对履带式车辆在越壕沟、攀垂直壁与爬坡路面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针对车辆行驶时驱动轮转速与路面类型的差异,研究履带式车辆在3种路况下转速与路... 根据某款履带式车辆具体的结构参数,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构建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对履带式车辆在越壕沟、攀垂直壁与爬坡路面工况下进行仿真分析。针对车辆行驶时驱动轮转速与路面类型的差异,研究履带式车辆在3种路况下转速与路面对通过性能的影响。基于乘员安全问题,利用MADYMO软件建立履带式车辆驾驶员冲击模型,并对模型在各路况最大冲击加速度作用下进行人体损伤分析。结果表明:该款履带式车辆在3种路面工况下的通过能力良好;在不同转速与路面类型下行驶时,车辆的通过性能有明显差异,且存在一定的规律变化;在最大冲击加速度的作用下,驾驶员人体胸部加速度、头部伤害指数等安全性能指标均在FMVSS相关标准的规定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式车辆 驱动轮转速 路面类型 通过性能 乘员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限运输车辆通过T梁桥的合理横向位置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君媛 邓露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85,共5页
对超限运输车辆通过多梁式简支T梁桥时的合理横向位置进行了分析.以我国公路桥梁中常见的中小跨径T梁桥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提取了车辆在不同横向位置加载时梁底跨中截面处的最大弯曲应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从优化结构受力的角度... 对超限运输车辆通过多梁式简支T梁桥时的合理横向位置进行了分析.以我国公路桥梁中常见的中小跨径T梁桥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提取了车辆在不同横向位置加载时梁底跨中截面处的最大弯曲应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从优化结构受力的角度确定了超限运输车辆过桥时的最佳横向行驶位置.分析了桥梁跨径、主梁根数、主梁连接方式等因素对超限运输车辆过桥时的合理横向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限运输车辆的横向加载位置对多主梁桥的结构响应有较大的影响;当主梁根数为奇数时,车辆的最佳横向行驶位置位于中心梁与其相邻梁的中间位置处;当主梁根数为偶数时,超限运输车辆的最佳横向行驶位置与桥面中心线重合;主梁之间的连接方式对车辆荷载作用下桥梁的结构响应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横向位置 超限运输车辆 有限元分析 T梁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磁浮车辆通过小半径竖曲线时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鑫 赵春发 +1 位作者 罗英昆 虞大联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0,共6页
针对一种无摇枕悬浮架的新型高速磁浮车辆系统,建立了包含非线性空气弹簧模型、电磁悬浮控制模型的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车辆通过半径530 m竖曲线时的动力学响应,并与采用线性等效空气弹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一种无摇枕悬浮架的新型高速磁浮车辆系统,建立了包含非线性空气弹簧模型、电磁悬浮控制模型的磁浮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车辆通过半径530 m竖曲线时的动力学响应,并与采用线性等效空气弹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空气弹簧模型的磁浮车辆车体加速度、电磁铁加速度和悬浮间隙变化量等响应差别不大,均能满足车辆动力学预测要求,但空气弹簧伸缩量计算值有明显差别,两者误差达到29%;采用非线性空气弹簧的磁浮车辆动力学响应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可为高速磁浮车辆空气弹簧结构设计与参数选取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浮车辆 空气弹簧 非线性模型 车辆动力学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仿真解决车辆通过坑洼路面的击穿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康铭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8期174-175,共2页
在某车型投产前的一次试乘试驾过程中,驾驶室内可听到“砰”的响声。试验工作人员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分别在轮心、减振器及车身内部进行技术监测,发现当车辆以特定车速通过特定路况时,会发出“砰”的响声,并以此作为监测参数的研究参照对... 在某车型投产前的一次试乘试驾过程中,驾驶室内可听到“砰”的响声。试验工作人员通过相应技术手段分别在轮心、减振器及车身内部进行技术监测,发现当车辆以特定车速通过特定路况时,会发出“砰”的响声,并以此作为监测参数的研究参照对象。文章通过对悬架系统运动原理的分析,将测试结果转化为工程力学理论,进而借助Adams动力学工具及整车运动分析模型,查找影响因子,并给出了工程运用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仿真 车辆 坑洼路面 击穿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辆通过城镇、集市时注意事项
18
作者 疏泽民 《农业开发与装备》 1996年第4期30-30,共1页
小城镇、集市的街道狭窄,行人大都不懂或不习惯遵守交通法规,加之各种非机动车、人畜混杂,因此,驾驶车辆通过时,应特别注意: 1.控制车速,主动礼让,尽量不要超车;遇会车时,及早选择好停车地点,以免阻塞交通。 2.密切注意车辆、行人及集... 小城镇、集市的街道狭窄,行人大都不懂或不习惯遵守交通法规,加之各种非机动车、人畜混杂,因此,驾驶车辆通过时,应特别注意: 1.控制车速,主动礼让,尽量不要超车;遇会车时,及早选择好停车地点,以免阻塞交通。 2.密切注意车辆、行人及集市动态,低速缓行,并做好随时停车的思想准备;遇到传统性的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辆 集市 摩托车 非机动车 停车地点 小城镇 阻塞交通 传统性 思想准备 交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伟 雷晓燕 +1 位作者 罗锟 陈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 交叉迭代 准弹性修正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冷链物流配送多车型动态车辆路径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宾厚 徐晶晶 +1 位作者 王素杰 刘妃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1,共10页
针对绿色物流下生鲜冷链物流配送动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将研究过程分为预优化和动态调整两阶段,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模型,分别采用K-means聚类算法、改进遗传算法和插入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多车型配送比单独使用三... 针对绿色物流下生鲜冷链物流配送动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将研究过程分为预优化和动态调整两阶段,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模型,分别采用K-means聚类算法、改进遗传算法和插入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多车型配送比单独使用三种不同型号车型在配送总成本上分别降低3.98%、5.87%和10.06%,更具成本优势;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在各项配送成本求解上均更优,配送总成本降低7.74%,且能较快求得最优解,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 生鲜冷链 绿色物流 改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