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流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秦严严
朱宜文
+1 位作者
朱立
唐鸿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5-282,共8页
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有望成为网联自动驾驶率先应用的场景之一,本文针对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开展研究。首先,以智能网联卡车车队、人工驾驶卡车及人工驾驶小汽车构成的随机混合交通流为研究对象,考虑智能网联卡车车队规模...
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有望成为网联自动驾驶率先应用的场景之一,本文针对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开展研究。首先,以智能网联卡车车队、人工驾驶卡车及人工驾驶小汽车构成的随机混合交通流为研究对象,考虑智能网联卡车车队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混合交通流中10种跟驰行为类型,理论推导其概率表达式,进而构建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的通用性分析方法。然后,考虑实际交通流运行中卡车分布的随机性,将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分为优势流、随机流和劣势流3种态势,以此提升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的普适性。最后,选择实测数据标定的跟驰模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网联卡车比例提高或其车队规模增大均有利于3种态势混合交通流中车辆转换系数及相对熵的减小,从而可有效提升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不同智能网联卡车比例条件下,智能网联卡车车队随机分布最优车队规模为2~4辆,同时,优势流、随机流和劣势流3种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依次递减。研究结果揭示了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为未来智能网联卡车车队的运营管理提供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通行能力分析
车辆转换系数
混合交通流
车队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流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被引量:
3
1
作者
秦严严
朱宜文
朱立
唐鸿辉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
出处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5-28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2044)
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项目(CXQT21022)。
文摘
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有望成为网联自动驾驶率先应用的场景之一,本文针对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开展研究。首先,以智能网联卡车车队、人工驾驶卡车及人工驾驶小汽车构成的随机混合交通流为研究对象,考虑智能网联卡车车队规模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混合交通流中10种跟驰行为类型,理论推导其概率表达式,进而构建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的通用性分析方法。然后,考虑实际交通流运行中卡车分布的随机性,将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分为优势流、随机流和劣势流3种态势,以此提升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的普适性。最后,选择实测数据标定的跟驰模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智能网联卡车比例提高或其车队规模增大均有利于3种态势混合交通流中车辆转换系数及相对熵的减小,从而可有效提升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不同智能网联卡车比例条件下,智能网联卡车车队随机分布最优车队规模为2~4辆,同时,优势流、随机流和劣势流3种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依次递减。研究结果揭示了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交通流通行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为未来智能网联卡车车队的运营管理提供方法支撑。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通行能力分析
车辆转换系数
混合交通流
车队规模
Key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analysis
passenger car equivalents
mixed traffic flow
platooning size
分类号
U49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智能网联卡车车队混合流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秦严严
朱宜文
朱立
唐鸿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