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常晓恒 井元伟 +1 位作者 高曦莹 刘晓平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624-5627,共4页
研究了在新型的模糊Lyapunov方法下连续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和模糊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得出了自由系统新的稳定性充分条件,这个条件具有更大的宽松性;然后基于一系列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模糊控制器,这些矩阵不等式可以利用凸优化技... 研究了在新型的模糊Lyapunov方法下连续T-S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和模糊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得出了自由系统新的稳定性充分条件,这个条件具有更大的宽松性;然后基于一系列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模糊控制器,这些矩阵不等式可以利用凸优化技术来进行解决。通过对两个具体的实例的仿真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gi-Sugeno(T-S)模糊控制系统 模糊Lyapunov方法 稳定性分析 模糊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的鲁棒H-稳定性及其脉冲控制器设计(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斌 刘新芝 廖晓昕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研究了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在Hopfield意义下的鲁棒稳定性 .通过应用Lyapunov函数法和Riccati不等式方法 ,得到了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鲁棒稳定和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在此基础上 ,设计出了易于实施的脉冲控制器来镇定Hopfield神... 研究了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在Hopfield意义下的鲁棒稳定性 .通过应用Lyapunov函数法和Riccati不等式方法 ,得到了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鲁棒稳定和鲁棒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 ,在此基础上 ,设计出了易于实施的脉冲控制器来镇定Hopfield神经网络 .最后 ,给出了例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Hopfield神经网络 鲁棒H-稳定性 脉冲控制器 设计 LYAPUNOV函数 RICCATI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和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3
作者 夏超英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的设计不依赖于感应电机的转子参数,但它的低速性能不好.研究发现,即使定子电阻测量得足够准确,根据定子磁链的电压电流模型设计的经典DTC系统的低速性能仍得不到改善.理论分析说明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必然性,指出了... 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的设计不依赖于感应电机的转子参数,但它的低速性能不好.研究发现,即使定子电阻测量得足够准确,根据定子磁链的电压电流模型设计的经典DTC系统的低速性能仍得不到改善.理论分析说明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必然性,指出了DTC系统在转矩控制和稳定性之间存在的矛盾,给出了一种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同时使用了定子电阻和定子磁链的电流模型,当定子电阻和磁链模型出现误差时,表现出了好的鲁棒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转子参数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稳定性 鲁棒控制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李亚谱诺夫稳定性的预测控制器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雎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0-43,48,共5页
预测控制对具有大惯性、大滞后特性的工业过程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但是目前己有的预测控制方法大多数是基于极小化某一性能指标的优化方法的,因而存在稳定性分析困难,难以实现控制算法的稳定性设计的问题,阻碍了预测控制在电力企业热工... 预测控制对具有大惯性、大滞后特性的工业过程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但是目前己有的预测控制方法大多数是基于极小化某一性能指标的优化方法的,因而存在稳定性分析困难,难以实现控制算法的稳定性设计的问题,阻碍了预测控制在电力企业热工过程控制中的推广应用。为此,该文基于李亚谱诺夫稳定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其相应的控制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单元机组过热汽温控制进行仿真研究,并与广义预测控制(GPC)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李亚谱诺夫稳定性的预测控制方法是有效的,其控制性能明显优于常规的广义预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亚谱诺夫稳定性 预测控制器 设计 工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运动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白世贞 张松涛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2-626,共5页
研究了船舶运动系统的离散模糊控制器设计及闭环离散模糊系统稳定性问题.首先建立了船舶运动系统的离散 T-S 模糊模型;然后,根据离散型分段模糊 Lyapunov 函数的定义,应用并行分布补偿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判定闭环离散 T-S 模糊控制系... 研究了船舶运动系统的离散模糊控制器设计及闭环离散模糊系统稳定性问题.首先建立了船舶运动系统的离散 T-S 模糊模型;然后,根据离散型分段模糊 Lyapunov 函数的定义,应用并行分布补偿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判定闭环离散 T-S 模糊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该条件仅需在每个最大交叠规则组中满足模糊Lyapunov 函数方法中的条件,降低了公共 Lyapunov 函数方法和模糊 Lyapunov 函数方法的保守性和难度;最后,具体设计了一种船舶运动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船舶运动 控制器设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系统控制器设计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长银 张彭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32-238,共7页
首先给出离散系统模糊状态模型的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个确保系统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同时也给出一种模糊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 首先给出离散系统模糊状态模型的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模糊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个确保系统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同时也给出一种模糊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确保收敛的一个充分条件;最后,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了基于模糊观测器的反馈控制系统的“分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器 设计 稳定性 离散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晓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29-632,共4页
在动态系统模糊关系模型在线辨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来进行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法 .仿真研究和实验装置应用均表明 :该方法对于非线性、时滞过程的控制是有效的 ,具有实用价值 .
关键词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编队反馈控制器优化研究
8
作者 赵晓鹏 王国权 +1 位作者 安先龙 冯英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针对车辆编队控制中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同时满足系统鲁棒性和高精度跟踪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控制与车辆运动状态估计相结合的融合算法(LFC-MSE),以提高跟随车速... 针对车辆编队控制中传统的控制策略难以同时满足系统鲁棒性和高精度跟踪的要求,尤其是在面对外部扰动和模型不确定性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控制与车辆运动状态估计相结合的融合算法(LFC-MSE),以提高跟随车速度和角速度的精确性,进而减小外部扰动和通信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反馈线性化部分将车辆编队这种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去求解,设计出车辆编队系统的控制器,在通信延时方面,对车辆的运动状态进行估计,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最后在Car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环境中,搭建车辆编队的动力学模型、参数模型和控制模型,对论文的LFC-MSE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该算法控制下跟随车辆相较于领航车辆横向误差在0.5 m内、纵向轨迹误差在1.5 m之内,而且LFC-MSE控制方案在保持编队稳定性、响应速度及减少能耗方面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编队 领航跟随者法 反馈线性化控制 控制器设计 LFC-MS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纯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翁发禄 耿飞跃 丁元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12872-12877,共6页
纯时滞系统状态方程中缺乏无时滞项给其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带来困难。为了实现纯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先采用系统变换将纯时滞系统描述成含分布时滞的形式,进而使得系统描述包含无时滞项。然后,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得... 纯时滞系统状态方程中缺乏无时滞项给其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带来困难。为了实现纯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先采用系统变换将纯时滞系统描述成含分布时滞的形式,进而使得系统描述包含无时滞项。然后,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了其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的充分条件。同时,将相关定理扩展至其参数不确定情形。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相关定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时滞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 稳定性分析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MPC方法的车辆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西祥 陈亚伟 邵毅明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共6页
针对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在车辆操纵控制过程中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显式NMPC的解决方法,然后在显式NMPC中将优化问题进行离线求解,并通过在线评估得到满足要求的次优解。最后基于显式NMPC方法设计了一种车辆横摆和侧向稳定控制器,... 针对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在车辆操纵控制过程中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了显式NMPC的解决方法,然后在显式NMPC中将优化问题进行离线求解,并通过在线评估得到满足要求的次优解。最后基于显式NMPC方法设计了一种车辆横摆和侧向稳定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车辆的制动系统发挥作用。为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关的仿真试验,分析了代价函数公式中权值的影响,并对最优控制问题的不同设置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最优控制算法 车辆稳定性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逻辑门限值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寿涛 马用学 +2 位作者 郭鹏程 宗长富 Lee Gordon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2-787,共6页
本文中提出一种变逻辑门限值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并重点对动态逻辑门限值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改善不同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由于逻辑门限值受到行驶环境和运动状态的影响,因此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分别确定横摆角速度偏差和... 本文中提出一种变逻辑门限值的车辆稳定性控制策略,并重点对动态逻辑门限值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改善不同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由于逻辑门限值受到行驶环境和运动状态的影响,因此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分别确定横摆角速度偏差和质心侧偏角变化率的门限值;然后利用逻辑门限PI控制方法计算出附加横摆力矩;最后在电控液压制动(EHB)系统中实现了附加横摆力矩。仿真结果表明,当车辆失稳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及时对车辆进行稳定校正控制,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稳定性 动态逻辑门限值 模糊控制器 电控液压制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的系统化设计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金明 李人厚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给出了一种模糊控制系统的系统化设计方法,它采用一组局部T-S模糊模型来表示模糊系统,对每个局部模型,利用状态反馈进行控制器设计,最后给出了全局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通过对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球-棒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表明... 给出了一种模糊控制系统的系统化设计方法,它采用一组局部T-S模糊模型来表示模糊系统,对每个局部模型,利用状态反馈进行控制器设计,最后给出了全局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通过对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球-棒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它的性能指标优于现有文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稳定性 系统化设计 模糊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设备车辆平衡系统稳定性设计
13
作者 宋立辉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2年第3期32-33,36,共3页
重点讨论了电子设备车辆平衡系统的设计思路,并对其稳定性指标的计算和校核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另外,浅述了车辆平衡系统抗风稳定性设计的一般方法,从而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电子设备车辆 平衡系统 稳定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智能车辆自主导航最优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荣本 李兵 +1 位作者 徐友春 李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0,91,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作者设计、制造的新型智能车辆JUTIV-Ⅱ的基于视觉的最优控制器设计技术。实验 表明,我们采用的基于视觉的最优控制器算法有效、可靠。
关键词 智能车辆 视觉导航 最优控制器 设计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锡鹏 《南方农机》 2015年第2期57-61,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MPC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器。首先从车辆横摆稳定性的控制需求分析出发,提出了整体控制方案;分析了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从控制器中决策出的附加横摆力矩在各个车轮间的分配方案;并... 设计了一种基于MPC的车辆横摆稳定控制器。首先从车辆横摆稳定性的控制需求分析出发,提出了整体控制方案;分析了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从控制器中决策出的附加横摆力矩在各个车轮间的分配方案;并设定了不同的工况,对横摆稳定控制算法进行离线仿真实验,验证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解决横摆稳定控制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横摆 稳定性 控制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导储能的暂态稳定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锋 梅生伟 +3 位作者 夏德明 马永健 蒋晓华 卢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设计了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超导储能(SMES)装置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并从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两方面进行了验证。为了简化动态性能分析和控制器设计,在实验样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电流型变流器的SMES的动态模型,并将其转化为... 设计了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超导储能(SMES)装置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并从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两方面进行了验证。为了简化动态性能分析和控制器设计,在实验样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电流型变流器的SMES的动态模型,并将其转化为标幺制模型。通过外部干扰的引入,得到了装设SMES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动态模型,并采用精确线性化方法和线性H_∞控制理论设计了SMES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为了验证该控制器的效果,对装设SMES单机无穷大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动模实验,并将其与常规PI控制器进行了比较。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非线性鲁棒控制器具有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性 超导储能 暂态稳定控制器 设计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T-S模糊系统的自适应系统的设计和稳定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莉 李永明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5-820,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自适应控制器 .其中系统的未知函数由线性T S模糊系统估计 .模糊规则的后件是线性可调的 .因线性T S模糊系统较之Mamdani模糊系统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 ,我们可以获得更小的跟踪误差 .由于采用李亚普诺夫合成方法来...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自适应控制器 .其中系统的未知函数由线性T S模糊系统估计 .模糊规则的后件是线性可调的 .因线性T S模糊系统较之Mamdani模糊系统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 ,我们可以获得更小的跟踪误差 .由于采用李亚普诺夫合成方法来设计控制器 ,整个闭环系统全局稳定 ,所有的信号有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系统 设计 稳定性分析 线性T-S模糊系统 模糊自适应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分割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设计
18
作者 马遵 王丹阳 +2 位作者 孟贤 肖文勋 朱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共8页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参数会影响并网电流的质量,为解决传统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无法结合多个性能指标进行参数整定的问题,本文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和控制参数设计。采用D分割法进行控制器参数综合设计,结合裕度测试器,得到同时... 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参数会影响并网电流的质量,为解决传统控制参数设计方法无法结合多个性能指标进行参数整定的问题,本文针对LCL型并网逆变器进行建模和控制参数设计。采用D分割法进行控制器参数综合设计,结合裕度测试器,得到同时满足幅值裕度、相位裕度、电流环带宽等多性能指标的控制器多目标参数稳定域。此外,本文使用D分割法分析在LCL滤波器参数存在偏差时参数稳定域的变化趋势,实现在滤波器参数扰动情况下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的精确设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综合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器参数设计 并网逆变器 比例积分控制器 D分割法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离散系统的鲁棒稳定新判据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会军 王常虹 李艳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85-1289,共5页
针对一类具有多重状态时滞和多面体不确定性的离散时间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参数依赖型Lya punov稳定条件,并基于此条件设计了系统的鲁棒镇定状态反馈控制器.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将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转化为LMI的解存在条件,... 针对一类具有多重状态时滞和多面体不确定性的离散时间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参数依赖型Lya punov稳定条件,并基于此条件设计了系统的鲁棒镇定状态反馈控制器.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将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转化为LMI的解存在条件,可以采用较为有效的内点方法进行求解.与已有的基于二次稳定的结果相比,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低的保守性,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离散系统 鲁棒稳定性 控制器设计 反馈控制器 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龙 李德超 周孔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4-57,共4页
以模糊控制原理为基础 ,融合自适应方法 ,将模糊系统辨识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模糊半主动悬架控制器 ,可以在线自适应调整模糊控制的有关参数 ,提高了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增强了适应性和鲁棒性 。
关键词 车辆 设计 半主动悬架 自适应 控制器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