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油液颗粒污染物随车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勇 艾芳旭 丘雪棠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98,117,共4页
为了解决车辆动力-传动装置油液颗粒污染物现场实时检测问题,针对现有光学传感器双通道检测系统存在的光强测定困难、油液颜色不均匀和光强不稳定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空气通路代替油通道的油液污染物检测方案,设计车辆新型油液检测... 为了解决车辆动力-传动装置油液颗粒污染物现场实时检测问题,针对现有光学传感器双通道检测系统存在的光强测定困难、油液颜色不均匀和光强不稳定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提出空气通路代替油通道的油液污染物检测方案,设计车辆新型油液检测装置,对该系统进行试验研究。设计的新型油液检测系统采用双通道测量方法可消除光强变化引起的测量误差,采用空气通路作为参考通道可消除各批号颜色不同带来的测量误差,采用双光源可对因光电转换元件老化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校正。实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监测油液颗粒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污染 在线监测 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人员手污染与清洁监测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桂萍 李玉琴 刘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7期17-18,共2页
目的 评估临床医护人员手污染现状。方法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被检者一只手屈面从指根端来回转动涂擦后 ,放入 5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 ,试管震荡 80次 ,无菌吸管吸取 1ml在 37℃下培养 4 8h。结果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 目的 评估临床医护人员手污染现状。方法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被检者一只手屈面从指根端来回转动涂擦后 ,放入 5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 ,试管震荡 80次 ,无菌吸管吸取 1ml在 37℃下培养 4 8h。结果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2月监测 96人次 ,细菌超标占 6 4 6 %。 2 0 0 2年 3月至 2 0 0 3年 2月监测 12 8人次 ,细菌超标占 10 9%。结论 临床上手污染问题较严重。提示应加强洗手意识和方法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污染 清洁监测 院内感染 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服细菌污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陆登辉 冯禹 +1 位作者 易金平 卓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连续采集某院2012年5—10月呼吸内科、普通外科、妇科和儿科医务人员穿着清洁工作服后第1、3、7天的样本,共120件,360份标本,对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量进行监测和比...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方法连续采集某院2012年5—10月呼吸内科、普通外科、妇科和儿科医务人员穿着清洁工作服后第1、3、7天的样本,共120件,360份标本,对医护人员工作服染菌量进行监测和比较分析。结果穿着不同时间段工作服染菌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工作服穿着时间越长,染菌量越大。护士与医生[(10.65±3.38)CFU/cm2 vs(7.68±2.99)CFU/cm2],手术科室与非手术科室[(10.43±4.12)CFU/cm2 vs(8.60±3.01)CFU/cm2]医务人员穿着工作服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06、2.78,均P<0.01),护士工作服的污染程度高于医生,手术科室高于非手术科室。工作服不同部位污染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2,P<0.01);其中袖口污染最严重,其次是腹部和胸前,污染超标率分别是73.33%、58.33%、36.67%。结论应加强医务人员工作服清洗制度管理,建议医务人员工作服每周更换2次,污染严重的科室更换频率需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工作服 细菌污染 监测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定式人员全身γ污染监测仪设计
4
作者 王尊刚 舒小见 +2 位作者 刘伟 邢斌 李小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固定式人员全身γ污染监测仪,用于满足涉核设施对于人员全身污染监测的广泛需求.仪器具有停留测量、穿行测量两种工作方式,适合不同场合应用;具有自动效率刻度、数据管理与查询、故障实时自我诊断等功能,使用、维护...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固定式人员全身γ污染监测仪,用于满足涉核设施对于人员全身污染监测的广泛需求.仪器具有停留测量、穿行测量两种工作方式,适合不同场合应用;具有自动效率刻度、数据管理与查询、故障实时自我诊断等功能,使用、维护简单方便.采用改进的本底及辐射数据处理算法,其检测灵敏度对60 Co源分别优于800 Bq(停留测量)、1800 Bq(穿行测量);在0~60℃测量数据漂移小于5%,效率偏差小于1%;变异系数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 全身 γ污染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腕式血压计细菌污染监测及对策 被引量:2
5
作者 谭君花 许瑞华 苟菊香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6期1465-1465,共1页
关键词 腕式血压计 医院感染 细菌污染监测 医务人员 细菌学监测 空气消毒机 消毒后 接触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统计的垃圾收运车恶臭污染释放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徐颖杰 徐安坤 +3 位作者 常慧敏 谭豪波 王颖 赵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44-1452,共9页
为了明确生活垃圾初期收运过程中恶臭物质的释放特征,对典型垃圾收运压缩车和非压缩车展开了为期一年的监测.共检出了6大类别75种恶臭物质,其中以乙醇为主的含氧化合物浓度最高,平均检出浓度超过360μg/m^3.垃圾初期收运车辆释放的恶臭... 为了明确生活垃圾初期收运过程中恶臭物质的释放特征,对典型垃圾收运压缩车和非压缩车展开了为期一年的监测.共检出了6大类别75种恶臭物质,其中以乙醇为主的含氧化合物浓度最高,平均检出浓度超过360μg/m^3.垃圾初期收运车辆释放的恶臭物质在秋季污染水平最高,而冬季污染水平较低.通过对全部样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压缩车与非压缩车释放恶臭物质的种类与浓度之间并无明显差异.根据阈稀释倍数法,乙醇、萘、二氯甲烷、二甲二硫醚和丙烯醛被筛选为典型恶臭物质.其中含硫化合物嗅阈值低,即使浓度很低也容易被感受到,在检测过程需要格外关注.本研究可为固体废物收运与管理过程的二次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收运车辆 恶臭污染 释放特征 嗅阈值 监测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危受命 不辱使命——记江苏省环境监测系统支援松花江污染事故工作代表队
7
作者 胡冠九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1、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2005年12月5日下午4点左右,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接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要求增援黑龙江省松花江污染监测的指令,省中心领导研究后,于5点发文征集有关省辖市(县)的技术人员增援名单,有关省辖市(县)监测站于6... 1、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2005年12月5日下午4点左右,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接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要求增援黑龙江省松花江污染监测的指令,省中心领导研究后,于5点发文征集有关省辖市(县)的技术人员增援名单,有关省辖市(县)监测站于6月上午10点之前将自己单位实力最强的技术骨干名单上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系统 松花江 江苏省 污染事故 环境监测总站 环境监测中心 污染监测 黑龙江省 技术人员 技术骨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城区全面展开机动车尾气污染监测工作
8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3,共1页
近日,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进一步摸清成都市区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按照《成都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调查实施方案》,于2005年4月14日全面开展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监测工作。此次监测共布设点位11个,出动专业技术人员4... 近日,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进一步摸清成都市区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按照《成都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调查实施方案》,于2005年4月14日全面开展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监测工作。此次监测共布设点位11个,出动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污染 环境监测中心站 监测工作 城区 专业技术人员 成都市区 2005年 污染程度 大气环境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310改进型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监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尹振羽 杨广利 许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3-496,共4页
核电厂放射性气态流出物是通过核电厂烟囱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水通过核电厂废水排放渠向受纳水体(如大海、河流、湖泊)排放,此外还可能通过车辆或人员从核电厂带出少量污染物。为对上述排向环境的废物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设计了核电厂... 核电厂放射性气态流出物是通过核电厂烟囱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水通过核电厂废水排放渠向受纳水体(如大海、河流、湖泊)排放,此外还可能通过车辆或人员从核电厂带出少量污染物。为对上述排向环境的废物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设计了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监测设备。M310改进型核电厂对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管理和控制是严格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载放射性流出物监测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监测 车辆/人员γ污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部成功举办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10
作者 徐亚平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年第4期4-4,共1页
7月28日,农业部在辽宁省丹东市举行了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练。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31个省(市)农业环保站的主管站长和相关技术人员,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专家参加了整个演练活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王青立... 7月28日,农业部在辽宁省丹东市举行了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练。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31个省(市)农业环保站的主管站长和相关技术人员,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专家参加了整个演练活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王青立处长担任演练总指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污染 突发事件 农业部 演练 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农业大学 技术培训 应急处理 技术人员 农业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前 ,我国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工作的整个系统尚不十分健全。本文通过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的调查研究 ,认为主要原因涉及到审计机构体制、环境审计范围、审计准则和技术方法、环境会计与环境信息披露、环境审计人员素... 目前 ,我国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工作的整个系统尚不十分健全。本文通过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的调查研究 ,认为主要原因涉及到审计机构体制、环境审计范围、审计准则和技术方法、环境会计与环境信息披露、环境审计人员素质、环境审计的理论支撑等诸方面 ,并分别就以上多方面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初步构想 ,以期能为我国的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工作提供一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太湖流域 污染综合治理 环境审计 审计范围 审计技术 审计人员 审计体制 环保资金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审计 跟踪监测 边际分析方法 联合审计 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产品安全监测监管与优质优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基洪 《中国畜牧业》 2017年第7期66-67,共2页
通过强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内在的管理以及检测与行业的规划引导、监测监管,可以确保上市畜产品无公害底线和优质畜产品高价激励,并形成良好氛围与常态化管理,并由此促进广大养殖场户等从业人员自觉控制养殖污染,完善设施改造管... 通过强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内在的管理以及检测与行业的规划引导、监测监管,可以确保上市畜产品无公害底线和优质畜产品高价激励,并形成良好氛围与常态化管理,并由此促进广大养殖场户等从业人员自觉控制养殖污染,完善设施改造管理,营造养殖舒适环境,保证饲料安全供给,进一步促进畜禽疫病控制,形成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测 畜产品 监管 质优 畜禽养殖 养殖污染 自觉控制 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东海岸水体氮污染增加
13
作者 江英(摘)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8-218,共1页
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人员说,机动车辆和电厂排出的氮氧化物污染海岸带水体如乞萨皮克湾的程度比人们原先估计的严重得多,可能是原先估计的2倍.以前的调查集中在酸雨中的氮污染.
关键词 美国东海岸 污染 水体 研究人员 氮氧化物 机动车辆 海岸带 估计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布鲁氏菌病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学萍 《甘肃畜牧兽医》 2013年第9期44-44,共1页
奶牛布鲁氏菌病(简称为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奶牛中时有发生。大量布鲁氏菌在患病奶牛流产时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在流产后随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排出。排出的布鲁氏菌污染饲料和饮水,可感染其他健康奶... 奶牛布鲁氏菌病(简称为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奶牛中时有发生。大量布鲁氏菌在患病奶牛流产时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在流产后随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排出。排出的布鲁氏菌污染饲料和饮水,可感染其他健康奶牛,使疫情扩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含布鲁氏菌的奶及其他污染物对工作人员和消费者也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依法对奶牛进行严格的布病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布鲁氏菌病 奶牛 监测 人畜共患 污染饲料 经济损失 工作人员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15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97-104,共8页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多环芳烃 环境科学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污染 国图 有机氯污染 平均浓度 测定 柴油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08年《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6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88,共1页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杂志是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和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主办的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环境科技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418/X,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2009。本刊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以从事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杂志是由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和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合主办的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环境科技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1418/X,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2009。本刊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以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和环境科研、环境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教师及其他环境科技工作者为服务对象,辟有管理与改革、环境监察、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与评价、标准化、监测技术、污染防治技术、争鸣与探索、工作经验、知识介绍、国外环境、动态与简讯等栏目,从多角度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新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管理 专业技术人员 环境监测中心站 订阅 污染防治技术 环境监察 科技工作者 环境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监测》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结果
17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68,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激励环境监测、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更好地搭建环境监测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于2020年11月6日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依据论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激励环境监测、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更好地搭建环境监测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于2020年11月6日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依据论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科学、论述规范、结论准确的评选标准,按照编辑部初筛、专家分组评审、专家综合评议、公示的评审流程,最终评选出《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监测进展》等10篇论文(名单见表1)为《中国环境监测》2019年度优秀论文。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领导班子会议批准,现予以公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总站 持久性有机污染 期刊学术水平 优秀论文评审 科研人员 论文质量 成效评估 中国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监测》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结果
18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59,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激励环境监测、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更好地搭建环境监测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于2020年11月6日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依据论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激励环境监测、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更好地搭建环境监测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于2020年11月6日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依据论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科学、论述规范、结论准确的评选标准,按照编辑部初筛、专家分组评审、专家综合评议、公示的评审流程,最终评选出《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监测进展》等10篇论文(名单见表1)为《中国环境监测》2019年度优秀论文。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领导班子会议批准,现予以公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总站 持久性有机污染 期刊学术水平 优秀论文评审 科研人员 论文质量 成效评估 中国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监测》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结果
19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149,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激励环境监测、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更好地搭建环境监测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于2020年11月6日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依据论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激励环境监测、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更好地搭建环境监测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于2020年11月6日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依据论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科学、论述规范、结论准确的评选标准,按照编辑部初筛、专家分组评审、专家综合评议、公示的评审流程,最终评选出《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监测进展》等10篇论文(名单见表1)为《中国环境监测》2019年度优秀论文。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领导班子会议批准,现予以公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总站 持久性有机污染 期刊学术水平 优秀论文评审 科研人员 论文质量 成效评估 中国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监测》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结果
20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110,共1页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激励环境监测、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更好地搭建环境监测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于2020年11月6日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依据论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 为进一步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激励环境监测、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科技论文,更好地搭建环境监测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环境监测》编辑部于2020年11月6日在北京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优秀论文评审活动。依据论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科学、论述规范、结论准确的评选标准,按照编辑部初筛、专家分组评审、专家综合评议、公示的评审流程,最终评选出《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成效评估监测进展》等10篇论文(名单见表1)为《中国环境监测》2019年度优秀论文。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领导班子会议批准,现予以公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总站 持久性有机污染 期刊学术水平 优秀论文评审 科研人员 论文质量 成效评估 中国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