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MS技术的收费站尾气排放模型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宋国华 于雷 张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3期49-57,共9页
利用车载尾气排放检测系统(PEMS)对捷达轻型车在高速公路人工收费(MTC)和电子收费(ETC)两种方式下的大量尾气排放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TC能降低所有污染物的排放,但NOx的降幅却远低于HC和CO的降幅.应用车辆比功率(VSP)模... 利用车载尾气排放检测系统(PEMS)对捷达轻型车在高速公路人工收费(MTC)和电子收费(ETC)两种方式下的大量尾气排放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TC能降低所有污染物的排放,但NOx的降幅却远低于HC和CO的降幅.应用车辆比功率(VSP)模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排放预测研究,研究发现[-2,2]是收费站尾气排放预测的重要VSP区间.对[-2,2]进行VSP区间细分后,排放预测的准确度得到了提高.对车辆速度、VSP、NOx累积排放的全面分析解释了NOx降幅低于其他污染物的原因.最后对利用排队长度的排放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模型不适用于MTC方式下的NOx排放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收费(ETC) 尾气排放 车载尾气检测系统(p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系统的远程汽车尾气排放实时监测系统设计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龙立敦 符锌砂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100,共4页
汽车尾气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传统的汽车尾气年检制度与数据管理难以实现对汽车尾气的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和规范化检测与管理。将车载汽车尾气检测系统(PEM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系统(GPRS)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汽车尾气排... 汽车尾气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传统的汽车尾气年检制度与数据管理难以实现对汽车尾气的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和规范化检测与管理。将车载汽车尾气检测系统(PEM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系统(GPRS)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对汽车尾气排放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智能化管理,是未来汽车尾气监管手段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基于PEMS和GPRS技术的远程汽车尾气排放实时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系统架构,论述了系统的开发目标和功能需求,并对各个功能模块及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汽车尾气检测系统 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系统 尾气监测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S系统引入机动车排放检测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屈小梭 陈鹏 +4 位作者 吴倩 包鸿 白艳英 谢琼 吉喆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4,共6页
机动车排放实验室测试与实际道路测试结果间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实际道路测试普遍采用车载排放系统(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PEMS),但PEMS系统具有操作复杂、测试装置整体较重等缺点,急需简单易行的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系统。... 机动车排放实验室测试与实际道路测试结果间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实际道路测试普遍采用车载排放系统(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PEMS),但PEMS系统具有操作复杂、测试装置整体较重等缺点,急需简单易行的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系统。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机动车智能排放测试系统(smart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SEMS),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其引入机动车实际行驶排放检测非常必要,但国内缺乏SEMS系统测试应用相关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SEMS系统现状,并开展相关对比测试试验,研究SEMS系统引入机动车排放检测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SEMS系统测试的颗粒物数量(PN)与PEMS测试结果的差异为10%~30%;氮氧化物(NO_(x))排放量与实际道路对比测试结果差异较大,特别是激烈驾驶情况下,最大差异高达369%;PN和NO_(x)排放测试结果瞬时分布和累计分布趋势较为一致。基于测试试验及结果分析,探讨了SEMS系统引入机动车排放检测的可行性,提出SEMS系统引入机动车排放检测具备一定可行性,可用于NO_(x)和PN高排放车辆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机动车智能排放测试系统(SEMS) 排放检测 车载排放系统(pems)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客载重量对柴油公交车尾气排放影响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于谦 李铁柱 任彦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09-2017,共9页
基于车载尾气排放测试系统(PEMS)数据,分析柴油公交车在实际运行状态下,载重量变化对排放的影响.探究忽略乘客载重量变化是否会影响比功率(VSP)计算及进行分组.乘客数量可由车载排放测试实验记录得出,根据年龄及性别将公交车乘客分为6组... 基于车载尾气排放测试系统(PEMS)数据,分析柴油公交车在实际运行状态下,载重量变化对排放的影响.探究忽略乘客载重量变化是否会影响比功率(VSP)计算及进行分组.乘客数量可由车载排放测试实验记录得出,根据年龄及性别将公交车乘客分为6组.乘客载重量可以由每组乘客载重量计算系数估算相加得出.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速度及加速度区间,乘客载重量变化对CO2、CO、NOx、HC 4种排放物的瞬时排放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基于距离的排放因子而言,在平均速度较高的行驶区间内,乘客载重量的变化不影响4种污染物排放因子;随着乘客载重量的增加,人均排放因子逐渐减小.在低速及中速排放估算模拟中可以适当忽略公交车载重量变化对排放带来的影响,但在高速的排放估算模拟中,忽略载重量的变化会带来很大的误差,就实验测试车辆而言,计算误差最大可以达到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公交车 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 乘客载重量 比功率(VSP) 尾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车安装颗粒过滤器前后排放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郝艳召 于雷 +1 位作者 邵春福 刘宪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68-774,共7页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PEMS)对装有颗粒过滤器(DPF)的柴油车进行了实时油耗排放数据收集,比较分析了车辆安装DPF前后不同工况以及不同速度和加速度区间下的油耗和排放特性。由实验结果发现,DPF对颗粒物(PM)和CO的减排效果十分显著,安装... 利用车载尾气检测设备(PEMS)对装有颗粒过滤器(DPF)的柴油车进行了实时油耗排放数据收集,比较分析了车辆安装DPF前后不同工况以及不同速度和加速度区间下的油耗和排放特性。由实验结果发现,DPF对颗粒物(PM)和CO的减排效果十分显著,安装DPF后车辆Ⅰ和Ⅱ的PM分别减少了98%和91%,CO分别减少了94%和60%,而NOx、HC和油耗则略有升高;此外,DPF的减排效果在车辆高速行驶区域达到最佳,并随加速度的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 颗粒物 颗粒过滤器 车载尾气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