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车轨耦合动力学分析的地铁e型弹条扣件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金明
钟盛华
+3 位作者
刘逸平
彭睿
李滨
杨德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6-772,共7页
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扣件系统是地铁轨道结构的关键部件,起到固定钢轨、减振降噪的作用。为分析地铁e型弹条扣件的疲劳性能,基于车辆轨道动力学理论,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了车轨耦合模型,研究了车辆速度、轨道不平顺类...
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扣件系统是地铁轨道结构的关键部件,起到固定钢轨、减振降噪的作用。为分析地铁e型弹条扣件的疲劳性能,基于车辆轨道动力学理论,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了车轨耦合模型,研究了车辆速度、轨道不平顺类型以及曲线半径与钢轨动力学响应的关系;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扣件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将车轨耦合动力分析得到的钢轨位移作为疲劳荷载,采用应力疲劳计算的方法对弹条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钢轨位移响应受不平顺类型和车辆速度的影响较小,而加速度响应对两者则比较敏感;轨道曲线半径的改变,对内轨位移的影响相对明显,随着半径的减小,内轨的位移时程曲线出现明显的上移,同时对加速度的影响也增大,内轨加速度峰值呈增大趋势;基于此模型计算的弹条疲劳寿命为2.14×10^(7)次,寿命最低处位于弹条后拱小圆弧段,与实际断裂位置相吻合;弹条初始安装扣压力对弹条疲劳寿命的影响很大,随着初始安装扣压力的增大,弹条的疲劳寿命不断减小,且减小的速度趋于增大,为确保弹条扣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初始扣压力应当控制在11~15 kN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扣件系统
e型弹条
车轨耦合动力学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导钉扎高速磁浮车-轨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
4
2
作者
邓自刚
王珊
+3 位作者
徐焱
李海涛
周徐呈
张卫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8,共13页
为探究超导钉扎磁浮车辆高速运行动态特性,建立车-轨耦合空间模型,开展不同车速下的动力学仿真。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得磁轨关系数学模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车辆模型,引入截短梁描述建立永磁轨道模型;以磁轨关系为纽带获得超导钉扎磁浮车...
为探究超导钉扎磁浮车辆高速运行动态特性,建立车-轨耦合空间模型,开展不同车速下的动力学仿真。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得磁轨关系数学模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车辆模型,引入截短梁描述建立永磁轨道模型;以磁轨关系为纽带获得超导钉扎磁浮车-轨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轨道振动、电机法向力和轨道不平顺等对超导钉扎磁浮车辆-轨道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浮车辆系统的振动受轨道不平顺和车速的影响较大,受轨道振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速度为620 km/h时,车体、悬浮架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分别保持在0.5、8 m/s^(2)以下,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建立的模型可为超导钉扎磁浮交通线路设计与参数优化等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钉扎磁浮
高速磁浮
车
-
轨
空间
耦合
动力学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轨动力吸振器对地铁车轨振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彦恒
谢小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41,共5页
基于车轨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地铁车辆与地铁常用整体道床轨道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地铁车辆在加装动力吸振器和未加装钢轨动力吸振器的轨道运行时的车体加速度、轮轨相互作用力、钢轨加速度以及轨道板(道床板)振动加速度等指标,综合...
基于车轨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地铁车辆与地铁常用整体道床轨道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地铁车辆在加装动力吸振器和未加装钢轨动力吸振器的轨道运行时的车体加速度、轮轨相互作用力、钢轨加速度以及轨道板(道床板)振动加速度等指标,综合分析其对车辆和轨道的影响,对钢轨动力吸振器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比从时域和频域分别进行,结果表明,地铁整体道床轨道在加装钢轨动力吸振器以后,车体垂向加速度受到的影响很微小;轮轨动作用力有减小趋势;钢轨加速度和道床板表面加速度在钢轨pinned-pinned共振频率附近有明显的降低。安装钢轨动力吸振器有利于轨道减振降噪,对轮轨动作用力的降低也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轨耦合动力学
地铁
钢
轨
动力
吸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线路技术标准构建的高速磁悬浮轨道不平顺及应用
4
作者
王文
徐俊起
+3 位作者
陈琛
徐钊
李红梅
刘志刚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224,共11页
轨道不平顺是影响常导磁悬浮系统车轨振动响应的重要因素,应用惯性基准法求解的轨道不平顺因包含动态不平顺成分,不能完全满足车-磁-轨耦合动力学的计算需求。结合高速磁悬浮的技术特点及线路标准提出了一种构建轨道不平顺的方法,基于...
轨道不平顺是影响常导磁悬浮系统车轨振动响应的重要因素,应用惯性基准法求解的轨道不平顺因包含动态不平顺成分,不能完全满足车-磁-轨耦合动力学的计算需求。结合高速磁悬浮的技术特点及线路标准提出了一种构建轨道不平顺的方法,基于惯性基准法计算实测垂向轨道不平顺;将各类符合实测数据分布特性的偏差作为随机变量叠加后获得轨道静态随机不平顺;求解沿梁长方向分布的轨道预拱值,并仿真分析有无预拱对车轨系统的具体影响;基于高速磁悬浮车-磁-轨耦合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600 km/h高速磁悬浮系统在两类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梁预拱能有效降低悬浮间隙波动;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求取的轨道功率谱密度及其作用下的车轨系统动态响应,验证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基于线路技术标准构建轨道不平顺的方法不依赖于试验数据,可为研究分析未来速度600 km/h级线路技术标准及其不平顺阈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磁悬浮列
车
车轨耦合动力学
轨
道不平顺
轨
道预拱
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浮置板与整体道床轨道车轨振动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生延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3,共4页
基于车-轨耦合动力学理论,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整体道床轨道进行耦合动力学分析。对比地铁车辆在两种轨道上运行时的车体加速度、轮轨相互作用力、钢轨加速度以及轨道板(道床板)振动加速度等指标,对浮置板轨道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基于车-轨耦合动力学理论,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整体道床轨道进行耦合动力学分析。对比地铁车辆在两种轨道上运行时的车体加速度、轮轨相互作用力、钢轨加速度以及轨道板(道床板)振动加速度等指标,对浮置板轨道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比从时域和频域分别进行,结果表明,将整体道床轨道替换为浮置板轨道后,车体垂向加速度、轮轨动作用力受到的影响很小,时域幅值略微有减小趋势;钢轨加速度和轨道板(道床板)表面加速度有明显增大趋势,所以浮置板轨道在减小板下振动的同时势必会引起轨道结构振动噪声增大以及疲劳伤损加快等弊端,应加以研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
-
轨
耦合
动力学
浮置板
轨
道
整体道床
轨
道
振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疲劳载荷谱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忠继
林红松
+1 位作者
颜华
杨吉忠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58,共6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的载荷谱,为隔振器疲劳分析计算和疲劳试验提供依据,利用车辆轨道耦合理论建立连续型浮置板轨道一列车耦合模型,考虑轨道板的弹性变形、轨道几何不平顺以及隔振器、轮轨关系和列车悬挂装置的...
研究目的:为研究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的载荷谱,为隔振器疲劳分析计算和疲劳试验提供依据,利用车辆轨道耦合理论建立连续型浮置板轨道一列车耦合模型,考虑轨道板的弹性变形、轨道几何不平顺以及隔振器、轮轨关系和列车悬挂装置的非线性特性,计算列车通过时的隔振器动态载荷。研究结论:(1)计算结果显示隔振器载荷峰值随着车辆载重增加而线性增加,列车运行速度只影响隔振器载荷作用时间,对载荷值峰值影响不显著;(2)编制了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在列车通过时的载荷谱,计算了不同列车载重工况下的主要参数Pi(i=0~3);(3)提出了载荷谱参数的简化计算方法,采用简化算法所得的P3力与耦合算法相差在1%以内,P2力两者相差10%左右,P1力两者相差27%;(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连续型浮置板隔振器疲劳试验和疲劳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板
轨
道
隔振器
车轨耦合动力学
载荷谱
简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00 km/h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梁晨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5,64,共7页
研究目的:时速400 km高速铁路是多个国家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目前,时速400 km高速铁路在国内外均处于前期论证阶段,相关设计标准也尚未系统建立。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是高速铁路线路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对列车速度和建设成本具有很...
研究目的:时速400 km高速铁路是多个国家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目前,时速400 km高速铁路在国内外均处于前期论证阶段,相关设计标准也尚未系统建立。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是高速铁路线路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对列车速度和建设成本具有很大影响。目前,国内外相关设计标准尚未对时速400 km条件下高速铁路曲线半径取值进行规定,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参数先期研究,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支撑。研究结论:(1)本文基于400 km/h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理论计算值,开展了R=7 000 m曲线不同欠过超高条件下的行车性能现场试验,明确了欠过超高与列车动力响应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2)运用车轨耦合动力学方法,获取了400 km/h速度条件下R=7 000 m和R=7 500 m曲线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和钢轨磨耗的差异;(3)基于试验和仿真结果,建议400 km/h新建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取值为7 500 m(欠超高限值90 mm),为后续线路性能提升留有余量;既有350 km/h高铁提速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取值为7 000 m(欠超高限值100 mm);(4)本研究成果可为时速400 km高速铁路相关设计标准制定与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
km/h高速铁路
最小曲线半径
车轨耦合动力学
钢
轨
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车轨耦合动力学分析的地铁e型弹条扣件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金明
钟盛华
刘逸平
彭睿
李滨
杨德坚
机构
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6-77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072116)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技计划(2021MK130)。
文摘
地铁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扣件系统是地铁轨道结构的关键部件,起到固定钢轨、减振降噪的作用。为分析地铁e型弹条扣件的疲劳性能,基于车辆轨道动力学理论,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了车轨耦合模型,研究了车辆速度、轨道不平顺类型以及曲线半径与钢轨动力学响应的关系;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扣件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将车轨耦合动力分析得到的钢轨位移作为疲劳荷载,采用应力疲劳计算的方法对弹条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钢轨位移响应受不平顺类型和车辆速度的影响较小,而加速度响应对两者则比较敏感;轨道曲线半径的改变,对内轨位移的影响相对明显,随着半径的减小,内轨的位移时程曲线出现明显的上移,同时对加速度的影响也增大,内轨加速度峰值呈增大趋势;基于此模型计算的弹条疲劳寿命为2.14×10^(7)次,寿命最低处位于弹条后拱小圆弧段,与实际断裂位置相吻合;弹条初始安装扣压力对弹条疲劳寿命的影响很大,随着初始安装扣压力的增大,弹条的疲劳寿命不断减小,且减小的速度趋于增大,为确保弹条扣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初始扣压力应当控制在11~15 kN范围内。
关键词
扣件系统
e型弹条
车轨耦合动力学
疲劳寿命
Keywords
fastener system
e-type clip
vehicle-rail coupling dynamics
fatigue life
分类号
U213.5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导钉扎高速磁浮车-轨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
4
2
作者
邓自刚
王珊
徐焱
李海涛
周徐呈
张卫华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车辆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超高速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研究中心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6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05133)
四川省科技计划(2022JDTD0011)。
文摘
为探究超导钉扎磁浮车辆高速运行动态特性,建立车-轨耦合空间模型,开展不同车速下的动力学仿真。结合有限元方法获得磁轨关系数学模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车辆模型,引入截短梁描述建立永磁轨道模型;以磁轨关系为纽带获得超导钉扎磁浮车-轨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轨道振动、电机法向力和轨道不平顺等对超导钉扎磁浮车辆-轨道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浮车辆系统的振动受轨道不平顺和车速的影响较大,受轨道振动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速度为620 km/h时,车体、悬浮架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分别保持在0.5、8 m/s^(2)以下,具有较好的乘坐舒适性。建立的模型可为超导钉扎磁浮交通线路设计与参数优化等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超导钉扎磁浮
高速磁浮
车
-
轨
空间
耦合
动力学
建模与仿真
Keywords
superconducting pinning maglev
high-speed maglev
vehicle-rail spatial coupling dynam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分类号
U266.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U23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轨动力吸振器对地铁车轨振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彦恒
谢小山
机构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41,共5页
文摘
基于车轨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地铁车辆与地铁常用整体道床轨道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地铁车辆在加装动力吸振器和未加装钢轨动力吸振器的轨道运行时的车体加速度、轮轨相互作用力、钢轨加速度以及轨道板(道床板)振动加速度等指标,综合分析其对车辆和轨道的影响,对钢轨动力吸振器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比从时域和频域分别进行,结果表明,地铁整体道床轨道在加装钢轨动力吸振器以后,车体垂向加速度受到的影响很微小;轮轨动作用力有减小趋势;钢轨加速度和道床板表面加速度在钢轨pinned-pinned共振频率附近有明显的降低。安装钢轨动力吸振器有利于轨道减振降噪,对轮轨动作用力的降低也有益处。
关键词
车轨耦合动力学
地铁
钢
轨
动力
吸振器
Keywords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Metro
Rail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分类号
U231.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线路技术标准构建的高速磁悬浮轨道不平顺及应用
4
作者
王文
徐俊起
陈琛
徐钊
李红梅
刘志刚
机构
同济大学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
同济大学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22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32013,5240245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4M752408)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K2024T005)。
文摘
轨道不平顺是影响常导磁悬浮系统车轨振动响应的重要因素,应用惯性基准法求解的轨道不平顺因包含动态不平顺成分,不能完全满足车-磁-轨耦合动力学的计算需求。结合高速磁悬浮的技术特点及线路标准提出了一种构建轨道不平顺的方法,基于惯性基准法计算实测垂向轨道不平顺;将各类符合实测数据分布特性的偏差作为随机变量叠加后获得轨道静态随机不平顺;求解沿梁长方向分布的轨道预拱值,并仿真分析有无预拱对车轨系统的具体影响;基于高速磁悬浮车-磁-轨耦合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600 km/h高速磁悬浮系统在两类轨道不平顺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轨道梁预拱能有效降低悬浮间隙波动;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求取的轨道功率谱密度及其作用下的车轨系统动态响应,验证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提出的基于线路技术标准构建轨道不平顺的方法不依赖于试验数据,可为研究分析未来速度600 km/h级线路技术标准及其不平顺阈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速磁悬浮列
车
车轨耦合动力学
轨
道不平顺
轨
道预拱
T分布
Keywords
high-speed maglev train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track irregularity
track pre-camber
t-distribution
分类号
U23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70.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浮置板与整体道床轨道车轨振动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生延
机构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3,共4页
文摘
基于车-轨耦合动力学理论,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和整体道床轨道进行耦合动力学分析。对比地铁车辆在两种轨道上运行时的车体加速度、轮轨相互作用力、钢轨加速度以及轨道板(道床板)振动加速度等指标,对浮置板轨道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比从时域和频域分别进行,结果表明,将整体道床轨道替换为浮置板轨道后,车体垂向加速度、轮轨动作用力受到的影响很小,时域幅值略微有减小趋势;钢轨加速度和轨道板(道床板)表面加速度有明显增大趋势,所以浮置板轨道在减小板下振动的同时势必会引起轨道结构振动噪声增大以及疲劳伤损加快等弊端,应加以研究控制。
关键词
车
-
轨
耦合
动力学
浮置板
轨
道
整体道床
轨
道
振动加速度
Keywords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s
Floating slab track
Monolithic bed track
Vibration acceleration
分类号
U213.2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疲劳载荷谱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忠继
林红松
颜华
杨吉忠
机构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58,共6页
文摘
研究目的:为研究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的载荷谱,为隔振器疲劳分析计算和疲劳试验提供依据,利用车辆轨道耦合理论建立连续型浮置板轨道一列车耦合模型,考虑轨道板的弹性变形、轨道几何不平顺以及隔振器、轮轨关系和列车悬挂装置的非线性特性,计算列车通过时的隔振器动态载荷。研究结论:(1)计算结果显示隔振器载荷峰值随着车辆载重增加而线性增加,列车运行速度只影响隔振器载荷作用时间,对载荷值峰值影响不显著;(2)编制了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在列车通过时的载荷谱,计算了不同列车载重工况下的主要参数Pi(i=0~3);(3)提出了载荷谱参数的简化计算方法,采用简化算法所得的P3力与耦合算法相差在1%以内,P2力两者相差10%左右,P1力两者相差27%;(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连续型浮置板隔振器疲劳试验和疲劳分析。
关键词
浮置板
轨
道
隔振器
车轨耦合动力学
载荷谱
简化算法
Keywords
floating slab track
isolator
vehicle- track coupling dynamics
load spectrum
simplified algorithm
分类号
U213.24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00 km/h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梁晨
机构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25,64,共7页
基金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020YJ048)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P2021G53)。
文摘
研究目的:时速400 km高速铁路是多个国家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目前,时速400 km高速铁路在国内外均处于前期论证阶段,相关设计标准也尚未系统建立。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是高速铁路线路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对列车速度和建设成本具有很大影响。目前,国内外相关设计标准尚未对时速400 km条件下高速铁路曲线半径取值进行规定,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参数先期研究,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支撑。研究结论:(1)本文基于400 km/h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理论计算值,开展了R=7 000 m曲线不同欠过超高条件下的行车性能现场试验,明确了欠过超高与列车动力响应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2)运用车轨耦合动力学方法,获取了400 km/h速度条件下R=7 000 m和R=7 500 m曲线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和钢轨磨耗的差异;(3)基于试验和仿真结果,建议400 km/h新建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取值为7 500 m(欠超高限值90 mm),为后续线路性能提升留有余量;既有350 km/h高铁提速线路的最小曲线半径取值为7 000 m(欠超高限值100 mm);(4)本研究成果可为时速400 km高速铁路相关设计标准制定与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400
km/h高速铁路
最小曲线半径
车轨耦合动力学
钢
轨
磨耗
Keywords
400 km/h high-speed rail
minimum curve radius
vehicle rail coupling dynamics
rail wear
分类号
U21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车轨耦合动力学分析的地铁e型弹条扣件疲劳寿命预测
陈金明
钟盛华
刘逸平
彭睿
李滨
杨德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导钉扎高速磁浮车-轨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邓自刚
王珊
徐焱
李海涛
周徐呈
张卫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钢轨动力吸振器对地铁车轨振动的影响分析
陈彦恒
谢小山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线路技术标准构建的高速磁悬浮轨道不平顺及应用
王文
徐俊起
陈琛
徐钊
李红梅
刘志刚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浮置板与整体道床轨道车轨振动特性对比分析
张生延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疲劳载荷谱研究
李忠继
林红松
颜华
杨吉忠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400 km/h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研究
梁晨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