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E趋势下车身造型形态设计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卢兆麟 孙远波 +3 位作者 宋新衡 袁若歆 宋浩 王惠萱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66-2781,共16页
在“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CASE)”趋势下,汽车的车身造型形态从仅仅作为美学属性向兼具功能性、社会性、交互语义的方向发展,正处于重大变革的前沿。为了更好地掌握研究现状,把握未来发展态势,首先阐述了车身造型形态设计研... 在“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CASE)”趋势下,汽车的车身造型形态从仅仅作为美学属性向兼具功能性、社会性、交互语义的方向发展,正处于重大变革的前沿。为了更好地掌握研究现状,把握未来发展态势,首先阐述了车身造型形态设计研究概况,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了CASE背景下汽车造型设计流程、任务模型;然后从品牌文化特征、意象驱动、空气动力学、被动安全、乘员舒适性等5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现有车身造型形态设计研究的体系;最后对CASE趋势下车身造型形态设计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认为未来将向着空间重构、体验重构和价值增益等3方面发展,并将关键研究方法归纳为计算设计方法、数字化设计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造型形态设计 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电动化 研究现状 未来展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动力-灰色关联分析的车身造型形态进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卢兆麟 宋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3-911,共9页
为了对车身造型形态的进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基于视觉动力-灰色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针对传统视觉力偏重主观经验的不足,对其大小与方向、初始形态等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提出视觉力的测度方法;然后提出了车身造型形态进化模型,... 为了对车身造型形态的进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基于视觉动力-灰色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针对传统视觉力偏重主观经验的不足,对其大小与方向、初始形态等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提出视觉力的测度方法;然后提出了车身造型形态进化模型,并选取宝马7系第一代至第六代车型为案例,通过语义差异实验获取车身造型形态意象变化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获取各代车型侧面特征视觉动力与意象的关联系数.结果发现:从第三代至第四代的车型代际进化过程中,车身造型形态产生了突变,其内因是碰撞安全法规相继出台与制造工艺的重大变化.在当前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下,车身形态将可能产生颠覆式变化;“冲线”视觉力与意象的灰色关联系数在代际车型上起伏较大,“牵引”与“生长与挤压”视觉力的大小与意象的灰色关联系数在代际车型上表现稳定,而方向与意象的灰色关联系数存在起伏;肩线与霍夫迈斯特拐角的视觉力与各代车型的意象关联度总体上最高,在车型设计开发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动力学 车身造型形态 进化机制 灰色关联分析 意象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