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研究
1
作者 何永明 权聪 邢婉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2,共9页
为保障超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论证虚拟轨道系统在超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以车路协同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模型。通过建立实时车辆动态坐标系,结合车辆偏离安全区域,计算出车辆横向偏转角度阈值;利用定位系统和路侧... 为保障超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论证虚拟轨道系统在超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可行性,以车路协同技术为基础,搭建了超高速公路虚拟轨道系统模型。通过建立实时车辆动态坐标系,结合车辆偏离安全区域,计算出车辆横向偏转角度阈值;利用定位系统和路侧单元检测系统,研究了微波测距模块采样频率和安装间距随车速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在虚拟轨道单侧安全区域为10 cm时,小型两厢车、小型三厢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大型车车辆横向偏转的最大安全角度范围分别是1.43°~1.59°、1.30°~1.40°、1.22°~1.33°、1.17°~1.25°、1.10°~1.20°;当车辆行驶速度为180 km/h时,路侧单元传感器的采样频率高于27.72 Hz,传感器的安装距离小于6.87 m时可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超高速公路 车路协同 虚拟轨道 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无信号交叉口车路协同系统建模与验证
2
作者 刘伟 肖七瑞 +3 位作者 陈新海 饶畅 张宇 王博思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2-1698,共17页
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是提高交叉口车辆通行安全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针对CVIS现有技术规范和标准未明确系统对象状态交互的动态时序及迁移过程,无法有效保障系统的通行控制逻辑安全问题,采用... 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是提高交叉口车辆通行安全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针对CVIS现有技术规范和标准未明确系统对象状态交互的动态时序及迁移过程,无法有效保障系统的通行控制逻辑安全问题,采用形式化语言对无信号交叉口车路协同系统功能逻辑进行描述,验证系统对象的状态交互和控制逻辑安全,提高无信号交叉口的车辆通行安全性。以单车无冲突、双车冲突和多车冲突场景分别进行仿真,明确状态交互和使能迁移路径;结合工具和需求规范语句进行系统安全属性验证,证明了控制逻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研发高安全架构的车路协同系统提供了可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形式化语言 车路协同系统 时间自动机 控制逻辑 可信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
3
作者 童文聪 滕靖 +1 位作者 姚幸 李君羡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为解决有轨电车在平交路口必须降速的问题,提出一种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方法]分析了有轨电车平交路口运行特征;介绍了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控制算法模块的实现流程;... [目的]为解决有轨电车在平交路口必须降速的问题,提出一种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方法]分析了有轨电车平交路口运行特征;介绍了有轨电车通过平交路口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控制算法模块的实现流程;对所提控制系统的实施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所提控制系统通过车辆定位技术和清空区冲突检测技术,结合与路口交通信号机的通信,判定有轨电车通过路口的方式。当有轨电车获得通过路权且清空区无冲突时,采用可控实体隔离设施临时性地创建有轨电车通行的独享封闭区间,保障有轨电车安全高效地通过平交路口。所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有轨电车在信号绿灯条件下不减速通过路口。所提控制系统对于前后站台相距250 m以上的无站台平交路口适用性较好,其能提高约15%的运行速度,减少40%的区间运行能耗,同时还能减少因平交路口干扰造成站间运行时间的随机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平交路口 车路协同速度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与测试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鲍叙言 龚正 +1 位作者 李伯雄 余冰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37,共8页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是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立足当下应用需求和产业进展,介绍了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标准化现状,以及研究团队研发的测试工具及开展测试验证的情况。测试验...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是发展“车路云一体化”、实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立足当下应用需求和产业进展,介绍了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标准化现状,以及研究团队研发的测试工具及开展测试验证的情况。测试验证结果展现出部分已部署的路侧感知系统仍存在较大技术爬坡空间,且在测试工具的辅助下可大幅提升系统性能,同时也验证了关键技术的必要性、已有标准的可用性、测试工具的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 传感技术 融合算法 标准化 测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系统下区域路径实时决策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庞伟 邓辉 +2 位作者 于洪斌 李振华 王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49-1360,共12页
为解决车辆行驶数据缺失和滞后造成路径规划系统不稳定问题,建立了基于车路协同系统(CVIS)的新型区域路径实时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获取网联车辆的实时行驶数据,结合交通信号配时和路径转向信息,并考虑车辆在途经交叉口时可能遇到的非自... 为解决车辆行驶数据缺失和滞后造成路径规划系统不稳定问题,建立了基于车路协同系统(CVIS)的新型区域路径实时决策方法。首先,通过获取网联车辆的实时行驶数据,结合交通信号配时和路径转向信息,并考虑车辆在途经交叉口时可能遇到的非自由流行驶情况,动态计算当前路段路阻值;其次,根据当前时刻各路段的路阻统计数据,以及区域路网拓扑结构,实时预测各备选路线的行程时间,选择行程时间最少的路线作为车辆最优行驶路径;最后,选取北京市望京地区的典型区域路网数据进行验证。在150组实验过程中,计算得出不同时段下按所提方法得到的最优路线用时平均比常规导航系统推荐最优路线用时分别短9.52 s、13.39 s及20.65 s,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车路协同系统(cvis) 实时路径决策 网联汽车 城市交通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88
6
作者 张毅 姚丹亚 +3 位作者 李力 裴华鑫 晏松 葛经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51,共12页
智能车路协同技术是当今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必然发展趋势,是保证安全、提高效率、优化能耗、降低排放的有效手段,将以集计模型为基础的道路交通流理论提升到以对交通主体的精确描述为基础的新道路交通流理论。本文将智能车路... 智能车路协同技术是当今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必然发展趋势,是保证安全、提高效率、优化能耗、降低排放的有效手段,将以集计模型为基础的道路交通流理论提升到以对交通主体的精确描述为基础的新道路交通流理论。本文将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作为未来道路交通系统的基础性公共平台,重点探讨因此产生的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用户服务中服务领域划分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构建和应用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需要的相关技术,包括由多模通信、智能网联、信息安全和系统集成构成的系统构建关键技术,以及由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与控制、仿真测试验证和自动驾驶构成的系统应用关键技术;考虑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长期性,给出不同应用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信息共享程度和可以实现的协同功能等;针对我国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指出加深对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内涵的理解,把握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实质,提升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服务体验并适度加快智能车路协同技术的规模应用,可有效推进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总之,开展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实际系统应用,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和相关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车路协同 体系框架 交通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6
7
作者 丁飞 张楠 +3 位作者 李升波 边有钢 童恩 李克强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63-2885,共23页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驱动,全球主要强国均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蜂窝车联网、边缘计算网络和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技术发展,为车车、车路、车人和车云系统的全面融合提供了有效支撑.车辆、道路... 随着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发展驱动,全球主要强国均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蜂窝车联网、边缘计算网络和高精度定位系统的技术发展,为车车、车路、车人和车云系统的全面融合提供了有效支撑.车辆、道路、云平台与蜂窝车联网(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C-V2X)网络的融合,加速打通车内与车外、路面与路侧、云上与云间的信息互通,为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的融合感知、群体决策及协同控制提供了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对该领域的演进特征、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总体概述;其次,阐述了新型车路云协同系统、智能网联C-V2X通信系统、云控系统和车路云协同测试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工作原理;然后,从C-V2X组网、融合定位、测试评价角度,介绍了车路云协同系统融合V2X网络、融合定位的技术演进与研究进展,给出了智能网联场景的仿真平台、实车测试及评价指标;最后,对智能网联车路云协同系统的协同组网与控制、互操作、边缘智能服务和安全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 蜂窝车联网 智能网联汽车 边缘计算网络 高精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车路协同系统的通信及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登 徐建闽 林培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59-862,共4页
为了改善道路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提出一种实现车-车、车-路之间无线通信和车路智能协同控制的方法。结合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为了改善道路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提出一种实现车-车、车-路之间无线通信和车路智能协同控制的方法。结合车路协同系统(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CVIS)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的车路协同系统和车辆定位装置的整体设计,包括基于ARM920T(advanced RISC machines)内核的嵌入式车载终端和路测终端的设计,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机的设计,以及设计一个中值滤波器和卡尔曼滤波器的组合来提高GPS接收机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GPS接收机定位位置误差明显减少,具有很高的精度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 ITS ZIGBEE ARM 全球定位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系统一体化仿真实验平台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剑 吴志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8,111,共5页
车路协同系统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的核心,从建设车路协同系统实验平台的需求分析入手,简述了分别考虑交通流影响和通讯性能影响的车路协同环境下一体化实验平台开发的目标和功能需求,并对仿真实验平台的三种方案(即基于简化通讯... 车路协同系统是未来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的核心,从建设车路协同系统实验平台的需求分析入手,简述了分别考虑交通流影响和通讯性能影响的车路协同环境下一体化实验平台开发的目标和功能需求,并对仿真实验平台的三种方案(即基于简化通讯模型的仿真实验平台、基于交通/通讯仿真器松耦合的仿真实验平台、基于交通/通讯仿真器紧耦合的仿真实验平台)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基于交通/通讯仿真器紧耦合的仿真实验平台为推荐方案,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基于高层体系架构(High Level of Architecture,HLA)仿真建模思想,通过整合VISSIM与NS2,实现仿真时间管理、跨平台数据交互、联邦成员互操作、仿真进程控制、应用策略灵活集成等一体化实验平台主要功能。最后以车路协同环境下交叉口速度引导为例进行了实验说明,验证了一体化实验平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 交通仿真 通讯仿真 实验交通工程 高层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系统仿真信息多分辨率交互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四辉 蔡伯根 +2 位作者 上官伟 郭科研 刘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57,共8页
车路协同系统仿真研究对于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车路协同系统的仿真关键技术并构建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平台,本文提出信息多分辨率交互方法解决基于HLA的系统仿真过程中的网络拥塞问题,建立了高分辨率车辆行驶状态信息模... 车路协同系统仿真研究对于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车路协同系统的仿真关键技术并构建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平台,本文提出信息多分辨率交互方法解决基于HLA的系统仿真过程中的网络拥塞问题,建立了高分辨率车辆行驶状态信息模型、中分辨率车队状态信息模型、低分辨率交通流信息模型,运用聚合解聚法实现不同信息分辨率间的仿真过程,采用模糊预测发送缓冲区信息排队长度方法确定多分辨率模型间的聚合解聚时机.通过仿真管理器联邦成员的运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系统属性吞吐量,从而较好控制网络拥塞,降低系统属性延时,提高仿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路协同系统 HLA 多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雾天车路协同系统视觉分心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敦利 冯笑凡 +2 位作者 赵晓华 陈雨菲 付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8,共11页
基于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的联网车辆技术对提高雾天高速公路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对驾驶人注意力的影响不容忽视.分析驾驶人视觉特性,评估车路协同人机交互系统的分心影响程度,基于驾驶模拟技术搭建高速公... 基于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的联网车辆技术对提高雾天高速公路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对驾驶人注意力的影响不容忽视.分析驾驶人视觉特性,评估车路协同人机交互系统的分心影响程度,基于驾驶模拟技术搭建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实验测试平台,针对大雾、强浓雾2种能见度水平,以及有、无HMI提示2种技术等级设计4种实验场景,AttenD面积、单位时间AttenD面积和分心状态占比量化评估自行设计的HMI在不同条件下对驾驶人造成的视觉分心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有HMI提示会导致驾驶人AttenD数据波动频次增加且幅度更加剧烈;技术等级主要影响AttenD面积和单位时间AttenD面积,即在有HMI情况下能见度水平对驾驶人视觉分心影响程度有显著影响;有HMI提示会使驾驶人视觉分心的占比明显上升,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提高人机界面的使用安全性,可针对不同的天气条件对所有人机界面实施评估及优化.同时,研究结果为评价车路协同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效能提供了一般性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天高速公路 车路协同 人机交互 预警系统 视觉分心 Atten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实时性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四辉 上官伟 +1 位作者 蔡伯根 王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944-3953,共10页
为了研究车路协同系统的仿真关键技术并构建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平台,针对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平台中的联邦成员间实时性问题,提出基于PTP(precision timing protocol)协议的高精度仿真主动时钟同步方法。讨论车路协同仿真联邦中各个联邦成员... 为了研究车路协同系统的仿真关键技术并构建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平台,针对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平台中的联邦成员间实时性问题,提出基于PTP(precision timing protocol)协议的高精度仿真主动时钟同步方法。讨论车路协同仿真联邦中各个联邦成员的时间管理策略,并基于时钟同步方法测试2种信息交互策略下的系统延时,提出车路协同系统的信息交互改进策略。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平均同步时钟误差为5.69μs,有效解决了各个联邦成员间的时钟同步问题;仿真系统中1级和2级系统从节点平均仿真延迟为0.77,1.02 ms,较好满足车路协同系统仿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路协同系统 高层体系架构 精确时钟同步协议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单车智能和智能车路协同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洋 占佳豪 +2 位作者 李深 李小鹏 陈峻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1-633,共23页
随着全球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单车智能技术(SAD)和智能车路协同系统(i-VICS)是当前自动驾驶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 随着全球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自动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单车智能技术(SAD)和智能车路协同系统(i-VICS)是当前自动驾驶领域的两大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讨论了单车智能中的感知定位、决策规划和控制执行技术,以及车路协同系统中的协同感知定位、协同通信和分级云控技术,并回顾了不同技术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中、美、德、日对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发展选择,并讨论了不同技术所带来的商业性产业链变革;剖析了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所面临的社会与法律挑战,并以此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技术 单车智能(SAD)技术 智能车路协同系统(i-VICS) 智能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路协同系统的驾驶分心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家夏 李雪玮 +1 位作者 赵晓华 冯笑凡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93-502,共10页
为明确车路协同系统(CVIS)对驾驶分心的影响,提升车路协同系统在高速公路施工区场景下的安全应用水平,该文基于驾驶模拟技术搭建车路协同仿真测试平台并开展实验,从注视分配和分心程度两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配对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为明确车路协同系统(CVIS)对驾驶分心的影响,提升车路协同系统在高速公路施工区场景下的安全应用水平,该文基于驾驶模拟技术搭建车路协同仿真测试平台并开展实验,从注视分配和分心程度两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配对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有无车路协同系统条件下各指标的差异。车路协同车载终端人机交互界面(HMI)使用后,驾驶人前方道路注视时间比例与注视次数比显著降低,分心指数及单位分心指数显著升高。结果表明:车路协同HMI会占用驾驶人视觉资源并具有分心隐患。因而,车路协同安全评估及HMI设计优化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cvis) 高速公路施工区 人机交互界面(HMI) 驾驶模拟 视觉特性 驾驶分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路协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5
作者 林泓熠 刘洋 +1 位作者 李深 曲小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6-67,共22页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稳步增长,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开发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在当前环境下,车路协同系统作为实现绿色智慧交通系统的一种理想选...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稳步增长,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开发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在当前环境下,车路协同系统作为实现绿色智慧交通系统的一种理想选择,可通过整合和优化各种交通资源,实现交通效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降低,进而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已成为交通领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方向。本文详细解析了车路协同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场景,并深入讨论了其4个核心技术模块:融合感知、驾驶认知、自主决策和协同控制。文章回顾并总结了这些模块中从传统方法到最新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的研究成果,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和方法在提升交通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增强道路安全性方面的应用潜力。最后,文章剖析了车路协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诸多挑战,如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系统的稳定性、环境的复杂性等。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文章从开发整合车端和路端信息的数据集、提升多源感知信息的融合精度、增强车路协同系统的实时性和安全性与优化复杂条件下多车协同决策控制的方法等4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不仅对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对于城市交通系统的未来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 融合感知 驾驶认知 自主决策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博思 祖晖 +2 位作者 陈新海 李敏 赵明富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50,共4页
针对交通安全问题,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大幅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本文采用新一代专用短程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基于车车、车路通信实现实时信息交互和共享,将人、车、路有机协同,设计并实现一套新型的智能车路协同... 针对交通安全问题,智能车路协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大幅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本文采用新一代专用短程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基于车车、车路通信实现实时信息交互和共享,将人、车、路有机协同,设计并实现一套新型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该系统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是继安全带、安全气囊之后的新一代安全技术,能有效的弥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不足,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路试场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车路协同系统的实验车辆,能提前接收到预警消息,可大大的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短程通信 DSRC 车路协同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和能量敏感的端——边—云车路协同系统资源调度优化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莹莹 周俊龙 +2 位作者 申钰凡 丛佩金 吴泽彬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7-1052,共16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逐渐成为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然而,智能交通系统中时间敏感型和计算密集型应用的日益增多,给资源有限的车辆终端带来了严峻挑战.端—边—云层次性计算架构是应对该挑战的有效手段.在基于端—边—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逐渐成为未来交通的发展方向.然而,智能交通系统中时间敏感型和计算密集型应用的日益增多,给资源有限的车辆终端带来了严峻挑战.端—边—云层次性计算架构是应对该挑战的有效手段.在基于端—边—云架构的车路协同系统中,车辆用户可以将时间敏感型任务卸载到附近的路边单元执行以保证应用的实时性,而将计算密集型任务卸载到云以满足其算力需求.但是,任务卸载也会导致额外的传输时延和能量开销.此外,任务在传输过程也可能遭受错误而导致可靠性降低.因此,为保障端—边—云车路协同系统中车辆的用户体验,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资源调度方案.该方案通过充分利用端—边—云架构的特点并采用集中训练—分散执行的框架来构建深度神经网络,以制定任务卸载和车路计算资源分配的最优决策,最终实现可靠性约束下的系统时延和能耗优化.为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实验通过效用值来体现算法在时延和能耗2方面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方案在满足可靠性约束的前提下,效用值可以提高到2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系统 端—边—云 卸载 调度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roid平台的车路协同系统车载终端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博森 何大治 +1 位作者 冯奕佳 刘思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83-87,共5页
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通过获取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的通信信息,开发出一套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载终端平台。该平台具有突发情况预警、紧急车辆优先通行、最佳车速引导等功能,并且可以根据具体需求不断丰富与完善其功能。该车载终端系统测试... 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通过获取车载单元与路侧单元的通信信息,开发出一套车路协同系统的车载终端平台。该平台具有突发情况预警、紧急车辆优先通行、最佳车速引导等功能,并且可以根据具体需求不断丰富与完善其功能。该车载终端系统测试效果良好,对车路协同系统的产业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ANDROID 车路协同系统 辅助驾驶 车载终端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路协同的行人过街主动安全预警系统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海洋 曲大义 +2 位作者 刘浩敏 王少杰 张可琨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1,共9页
为了解决交叉口信号过渡期间行人与车辆常因路权不明确而产生冲突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设计基于车路协同的行人过街主动安全预警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将该系统分为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预警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该系统检测行人和车辆... 为了解决交叉口信号过渡期间行人与车辆常因路权不明确而产生冲突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设计基于车路协同的行人过街主动安全预警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将该系统分为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预警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该系统检测行人和车辆的位置与速度,并对冲突情况进行判别,针对不同情况,执行相应的预警方案;该系统通过语音提示桩对行人进行预警,通过智能斑马线的不同颜色显示,对行人和车辆进行双向预警;在对停车视距模型和行人过街安全心理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考虑人车特性的车辆安全制动距离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将多种因素协同耦合,考虑了车辆大小和类型对行人心理的影响,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所设计的系统从理论和技术2个方面解决了行人过街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预警系统 车路协同 行人过街 智能斑马线 安全制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时代基于车路协同的城市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分析——评《车路协同环境下城市道路交通控制方法与建模》
20
作者 翟丽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6-I0006,共1页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智能交通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利用5G技术低延迟、大容量、传输速度快等优势,可以更好地完善车路协同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交换和高效管理,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更好发展。本文参考由吴伟编写、上海交通...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智能交通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利用5G技术低延迟、大容量、传输速度快等优势,可以更好地完善车路协同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交换和高效管理,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更好发展。本文参考由吴伟编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车路协同环境下城市道路交通控制方法与建模》一书,分析其关键技术和具体应用场景,探讨5G时代基于车路协同的城市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路协同 智能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 实时交换 低延迟 控制技术分析 高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