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站城综合体上部建筑的车致振动特征研究
1
作者 刘海舰 杨正航 赵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177,209,共8页
站城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中上建商业综合体多围绕轨道交通车站或正线集中开发的特点,使得项目在运营期间将面临着复杂的环境振动问题,然而目前缺乏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结合项目中集中开发地块... 站城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中上建商业综合体多围绕轨道交通车站或正线集中开发的特点,使得项目在运营期间将面临着复杂的环境振动问题,然而目前缺乏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结合项目中集中开发地块的规划方案,通过建立精细化的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振动预测模型,开展列车荷载作用下站城综合体上部建筑物的振动响应研究。分别针对非减振轨道和隔离式橡胶减振垫浮置板减振轨道条件下的室外地面振动和室内楼板振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复杂大型建筑物的车致环境振动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离散性,建议补充振动响应的达标概率作为二次评价指标;(2)由于地上综合体与地下枢纽空间结构为共构建设,车致振动并未经过土体的有效衰减,最终导致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环境振动问题主要集中在上盖平台区域,相比规定限值超标约5 dB;(3)通过铺设刚度为0.011 N/mm^(3)的隔离式橡胶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振动响应10 dB以上,确保枢纽范围内的环境振动达标概率达到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综合体 综合交通枢纽 车致振动特征 轨道交通 空间分布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试验 被引量:21
2
作者 谢伟平 袁葵 孙亮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7,共9页
为了研究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机理,对杭州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上盖建筑的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环境激励分析了上盖建筑楼板的动力特性,研究了不同车速下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的车致振动特性和传播规律,结合中国环境振动评价标... 为了研究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机理,对杭州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上盖建筑的振动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环境激励分析了上盖建筑楼板的动力特性,研究了不同车速下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的车致振动特性和传播规律,结合中国环境振动评价标准对建筑物室内的振动舒适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盖建筑楼板一阶频率在28~46 Hz之间,阻尼比为0.3%~1%;上盖建筑物的车致振动主要分布于0~140 Hz之间,10~25 Hz以内的低频振动表现为结构的整体振动,沿层高有放大的趋势,不同车速下楼板振动频率分布类似,都主要集中在楼板的自振频率附近;随列车加载车速的降低,地铁上盖建筑中的整体振动强度呈下降趋势,部分楼板的最大Z振级及分频振级均出现"反弹"现象;试车线列车以超过35 km·h-1的车速运行时上盖建筑中楼板的实测最大Z振级超过了标准限值,为保证试车线列车功能同时提高上盖建筑的振动舒适度,有必要在已有轨道减振的基础上对上盖建筑物进一步采取减振隔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 模态识别 车致振动 时频特性 振动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钢拱塔斜拉桥车致振动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鑫 梁力 +1 位作者 王福春 陈开利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40,56,共5页
为了研究沈阳市三好桥(公路钢拱塔斜拉桥)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通过测试得到不同速度的车辆通过时桥梁的竖向振幅和冲击系数,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不同阻尼桥梁相应的动态响应和动力放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桥面平整的桥梁可采用数... 为了研究沈阳市三好桥(公路钢拱塔斜拉桥)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通过测试得到不同速度的车辆通过时桥梁的竖向振幅和冲击系数,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不同阻尼桥梁相应的动态响应和动力放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桥面平整的桥梁可采用数值方法计算桥梁的动态响应及其动力放大系数;主梁的位移和弯矩的冲击系数与车速呈波动变化,塔根弯矩的冲击系数、斜拉索和水平索最大索力和应力幅的冲击系数随着车速的增大而增大;不考虑阻尼时,桥梁各响应量的冲击系数的值偏大;考虑阻尼比时,各响应量的冲击系数随着桥梁阻尼比的增大而减小;阻尼比较小的桥梁,阻尼比对其动力响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车致振动 跑车试验 冲击系数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车致振动响应测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娜 刘振林 +1 位作者 郭婷 董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35,共7页
为研究"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车致振动特性与传播规律,选择天津西站轨道层结构,测试客、货列车通过时的轨道层结构振动加速度响应。16种工况共128组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低速通过时,"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的加... 为研究"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车致振动特性与传播规律,选择天津西站轨道层结构,测试客、货列车通过时的轨道层结构振动加速度响应。16种工况共128组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低速通过时,"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的加速度振级范围为83~113dB;同一测点在相同振源距离、相同车型下,其振级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车速和车型下,测点的振级随距振源距离的增加而呈非线性减小,减小程度随距振源距离增加而降低。车速对"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的主要车致振动响应频率的影响不大;距振源越近,频谱峰值越大;车速越高,频谱峰值越大。客、货列车对"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的激振频率不同;货车对结构有低频激励影响,且高频激振不稳定;客车高频激励较为稳定。采用点振源函数拟合"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的车致振动响应,获得了可以表征"房桥合一"轨道层结构车致振动传播规律的振动衰减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站 轨道层结构 车致振动 现场测试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架桥半封闭式声屏障的车致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谢伟平 余华彬 +2 位作者 孙亮明 胡喆 赵寒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4-21,共8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低速通过时高架桥上半封闭式声屏障的振动响应及传播规律,对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上的半封闭式声屏障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高架桥和声屏障的动力特性、地铁列车过桥时的激励特性以及半封闭式声屏障的振动... 为研究地铁列车低速通过时高架桥上半封闭式声屏障的振动响应及传播规律,对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上的半封闭式声屏障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高架桥和声屏障的动力特性、地铁列车过桥时的激励特性以及半封闭式声屏障的振动响应特征,并讨论了列车速度对高架桥上半封闭式声屏障车致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列车低速过桥时具有“移动轴重激励”的荷载特性;声屏障的振动相对于桥面轨道板有显著的放大效应,其立柱顶端的各向加速度响应相当,但纵向振动稍大,其亚克力板的横向振动相对于其立柱的也明显增大;此外,地铁列车在正常运营情况下,不同车速对高架桥和声屏障的振动加速度级影响一般在5 dB以内,且主要表现为列车轴距加载频率处振动分量幅值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桥 半封闭式声屏障 车致振动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上直立式声屏障车致振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小珍 雷康宁 +4 位作者 龚振华 毕然 胡喆 徐鸿 郑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88-95,119,共9页
为研究列车通过时桥上直立式声屏障的振动特性,以某铁路桥上直立式声屏障为工程背景,现场测试了桥梁跨中断面处钢轨、箱梁和声屏障立柱的振动,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时域分析和1/3倍频程分析。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理论,建立了桥梁-声屏障耦... 为研究列车通过时桥上直立式声屏障的振动特性,以某铁路桥上直立式声屏障为工程背景,现场测试了桥梁跨中断面处钢轨、箱梁和声屏障立柱的振动,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时域分析和1/3倍频程分析。基于车-线-桥耦合振动理论,建立了桥梁-声屏障耦合振动分析模型,通过实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声屏障振动的分布规律以及行车速度对其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减振措施。结果表明:钢轨与箱梁顶板振动均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峰值频率分别为1250 Hz和200 Hz;声屏障立柱振动要强于箱梁顶板,其中部振动与箱梁顶板具有相似的时程特性,其优势频段为50500 Hz,峰值频率为50 Hz;立柱的振动从梁端向跨中逐渐增大,同一断面内,顶部最为剧烈、底部次之、中部最小,且中部受断面位置影响最为明显;列车时速在120180 km/h时,箱梁和立柱的振动随车速的变化均较平缓,而在180200 km/h时,立柱较箱梁对车速更为敏感;增设翼缘斜撑可有效降低声屏障立柱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式声屏障 车致振动 振动测试 车桥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站轨道箱型梁车致振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谢伟平 徐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6-190,共5页
以建桥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站为工程背景,针对车致振动可能引起的舒适度问题进行前期列车进出站引起的轨道箱型梁振动响应研究。建立轨道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基于舒适度研究的车致振动分析方法,通过数值研究考察轨道梁的振动状况... 以建桥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武汉站为工程背景,针对车致振动可能引起的舒适度问题进行前期列车进出站引起的轨道箱型梁振动响应研究。建立轨道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和基于舒适度研究的车致振动分析方法,通过数值研究考察轨道梁的振动状况。进一步地通过环境振动和车致振动实测获取结构关键部位的振动响应,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前期建立的分析模型正确,计算分析方法可靠,可以有效地反映结构的车致振动响应,为后续上部结构振动舒适度评价奠定基础。相关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同类建桥结合大型车站结构桥梁部分的振动分析所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桥结合 动力响应 车致振动 箱型梁 现场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候车厅车致振动特性及减振控制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孟庆成 何翰林 +2 位作者 张梦宇 马袁俊 齐欣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7-183,共7页
为评估某火车站高架候车厅结构车致振动特性及振动对于舒适度的影响,采用振动测试的方法对列车经过时该候车厅不同部位的振动进行现场实测。基于实测数据及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得到该火车站结构不同部位对车致振动的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 为评估某火车站高架候车厅结构车致振动特性及振动对于舒适度的影响,采用振动测试的方法对列车经过时该候车厅不同部位的振动进行现场实测。基于实测数据及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得到该火车站结构不同部位对车致振动的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标准进行舒适度评估;通过1/3倍频程谱分析,研究结构不同部位各频带范围的加速度振动级。对于加速度振动级超出标准限值的工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系统的设计。结果表明:重载货运列车过站时,火车站高架候车厅的车致振动最大加速度振动极易超过75 dB的标准限值从而对舒适度产生影响;在对该车站的研究中,通过对减振系统的优化设计,阐明明合理设计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候车厅的振动响应,其振动加速度最大降幅达到73.9%,振动加速度级最大减值为19.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车致振动 1/3倍频程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段槽型梁桥车致振动响应测试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坤全 王猛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41,60,共6页
研究目的:合肥铁路枢纽环到线特大桥位于半径为300 m的曲线上,其34~#~35~#墩桥跨上跨淮南铁路上行线,为减小结构建筑高度,采用32 m跨径单线简支槽型梁,以直代曲设计;列车运行在曲线尤其是小半径曲线区段桥梁上,在离心力作用下,车辆和... 研究目的:合肥铁路枢纽环到线特大桥位于半径为300 m的曲线上,其34~#~35~#墩桥跨上跨淮南铁路上行线,为减小结构建筑高度,采用32 m跨径单线简支槽型梁,以直代曲设计;列车运行在曲线尤其是小半径曲线区段桥梁上,在离心力作用下,车辆和桥梁的横向振动加剧,扭转效应突出,而槽型梁为开口截面,其抗扭刚度相对闭口的箱梁较低;另一方面,曲线通过时,轮对的横移量增大,车轮轮缘向外轨贴靠,使得轮对横向力和脱轨系数增大,且未被外轨超高所平衡的离心力又增大了轮对的减载率,容易导致列车脱轨事故发生。因此,为确保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并揭示小半径曲线段槽型梁桥的动力性能,对小半径曲线段单线槽型梁桥的车致振动响应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论:(1)槽型梁桥实测竖、横向基频均大于有关规范给定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和实测横向最低自振频率通常值,该槽型梁桥的横向刚度主要由其基础刚度控制;(2)该桥结构刚度能够满足C62货车以不高于设计时速40 km安全运行的要求;(3)曲线段槽型梁桥的横向振动响应由离心力作用产生的结构横向静态响应和车桥耦合引起的横向振动响应两部分组成;(4)本研究成果可供曲线段铁路桥梁的设计和管养以及列车与曲线段桥梁系统耦合振动机理分析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槽型梁桥 小半径曲线 车致振动响应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车速下人行天桥车致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锐 邓文彬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0,共5页
针对人行天桥下过往车辆引起天桥主梁的振动问题,对地面和气流2种振动传播途径下天桥的振动响应规律进行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人行天桥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地面激振和气流激振下的加速度时程响应分析和应力分析,得出不同车速下2种激... 针对人行天桥下过往车辆引起天桥主梁的振动问题,对地面和气流2种振动传播途径下天桥的振动响应规律进行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人行天桥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地面激振和气流激振下的加速度时程响应分析和应力分析,得出不同车速下2种激振方式对人行天桥的影响程度及振动响应规律,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车辆激励下人行天桥主要产生由地面和气流2种激振方式共同作用引起的竖向振动,且车速是引起人行天桥气流激振的主要因素;地面激振对人行天桥的影响时间要长于气流激振,而且加速度峰值时刻错开、方向相反,对振动有削弱作用;5t重的车辆在B级路面上车速小于60km/h时可不考虑气流激振对结构的影响,但不同车速下均应考虑人行天桥地面激振的影响;实测分析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天桥 车致振动 响应分析 车速 钢结构 地面激振 气流激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和功率守恒法的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子渝 汪益敏 邹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2-67,73,共7页
为评价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响应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并指导减隔振措施设计,以深圳地铁某车辆段上盖钢框架结构为对象,基于波传导理论提出了计算高效的竖向振动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子模型,子模型一基于阻抗法考虑竖向振动以... 为评价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响应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并指导减隔振措施设计,以深圳地铁某车辆段上盖钢框架结构为对象,基于波传导理论提出了计算高效的竖向振动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子模型,子模型一基于阻抗法考虑竖向振动以轴向波的形式沿结构柱向上传播,以上盖平台柱脚速度作为输入预测上盖建筑各楼层柱脚振动响应;子模型二考虑梁板组合效应,推导了梁端驱动点阻抗,利用子模型一计算得到的柱脚振动速度作为输入,基于功率守恒原理预测楼板时空平均振动响应。通过将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车致振动提供高效、简便的科学预测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段 上盖建筑 车致振动 预测模型 波传导 驱动点阻抗 功率守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桥式站房结构的车致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俊 张丽娜 +3 位作者 智国梁 胡文林 郭彤 王少林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桥式站房是高速铁路广泛采用的一种高架车站结构形式,其在高速列车通行状况下的振动舒适度亟需进一步研究。文中以国内高速铁路某典型桥式站房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列车通过时的振源模型和车站有限元模型,求得各测点处的加速度时程数据,... 桥式站房是高速铁路广泛采用的一种高架车站结构形式,其在高速列车通行状况下的振动舒适度亟需进一步研究。文中以国内高速铁路某典型桥式站房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列车通过时的振源模型和车站有限元模型,求得各测点处的加速度时程数据,然后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对照,进而对站房结构站台层和候车层的车致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高速运行荷载的作用下,靠近列车行车线路的站台层振动响应最大,加速度峰值为-0.15 m/s^(2);在水平方向上,站房结构车致振动水平与距行车线距离的远近有关,距行车线越远,振动水平成倍的衰减,其中对于候车层,C2响应点相比C1响应点振动响应减小了4~5倍;在竖直方向上,由于桥式车站特殊的结构形式,桥梁结构下方候车层处振动水平衰减并不明显;站房结构振动以低频为主,振动频率主要位于20~60 Hz之间,其中站台层的主频率在40 Hz左右,候车层的主频率在0~20 Hz之间;站台层的Z计权振动加速度级在60~75 dB之间,候车层在55~65 dB之间;各测点的峰值加速度和Z计权加速度级模拟值与实测值整体吻合较好,证明了文中振源荷载和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车站 振源荷载 车致振动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枢纽车致振动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聪聪 雷晓燕 张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6期144-150,172,共8页
针对"站桥合一"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研究在不同行车速度和不同线路工况下候车厅楼板以及大跨度悬挑结构的振动响应传递规律,研究列车高速过站时站房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客运站各个楼层的动力响应规律、车致振动在客运站... 针对"站桥合一"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研究在不同行车速度和不同线路工况下候车厅楼板以及大跨度悬挑结构的振动响应传递规律,研究列车高速过站时站房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客运站各个楼层的动力响应规律、车致振动在客运站内的传播衰减规律。首先,以南昌西站站房结构为例,利用无砟轨道双层梁模型对轮轨力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列车-轨道-站房耦合系统整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在有限元模型上施加不同工况的列车荷载,研究结果表明正线列车所致振动响应远小于到发线列车所致振动响应,双线行车所致振动响应约为单线行车的两倍,车致振动沿着与线路垂直方向和楼层高度方向快速衰减,车致振动沿着框架柱传递振动响应,但是轴柱中心线的振动响应小于跨中的振动响应。车致振动响应沿着高度方向呈现指数衰减。车致振动响应的垂向振动、横向振动存在量级上的差异,因此综合交通枢纽车站的振动舒适度问题可以主要关注竖向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综合交通枢纽 车致振动 动力响应 衰减特性 振动水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层式高铁站房结构的车致振动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智国梁 郭彤 +2 位作者 张丽娜 胡文林 王少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5-776,共12页
为了提升高铁车站旅客候车的舒适性,以国内某一新型双层式高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其站房内人体振动舒适度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改进后的迭代算法求解振源荷载,建立站房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实测数据加以验证.然后,设置了4种分析工... 为了提升高铁车站旅客候车的舒适性,以国内某一新型双层式高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对其站房内人体振动舒适度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改进后的迭代算法求解振源荷载,建立站房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实测数据加以验证.然后,设置了4种分析工况,全面研究了行车速度和减振垫的铺设情况对双层站房结构振动特性和传递规律的影响.最后,选取2种振动舒适度指标,对轨行区和站房区的舒适度情况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站房结构以垂向、低频振动为主,列车速度增加可使站房结构的振动响应明显增加;采用道床减振垫可显著降低站房结构的振动响应,尤其对12.5~80 Hz频域内的振动降低最为明显;轨行区Z振级最值和分频振级最值均出现在地面轨道层,分别为84.7和81.6 dB,而站房区Z振级最值和分频振级最值则均出现在高架候车层,分别为69.1和68.4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式高铁站房 振源荷载 车致振动 舒适度评价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沿线车致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正向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舫泊 陈以庭 +1 位作者 冯读贝 杨吉忠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239,共7页
针对TOD发展模式带来的车致振动-噪声日益突出的问题,提出一种轨道交通沿线建筑车致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正向设计方法,按照“方案设计-声振计算-结果评估-方案优化”的设计思路,在项目设计阶段针对轨道沿线建筑进行振动噪声控制。提出车... 针对TOD发展模式带来的车致振动-噪声日益突出的问题,提出一种轨道交通沿线建筑车致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正向设计方法,按照“方案设计-声振计算-结果评估-方案优化”的设计思路,在项目设计阶段针对轨道沿线建筑进行振动噪声控制。提出车致振动及二次结构噪声快速计算方法,并通过振动试验及已发表文献中数据验证了其准确性。并通过某“高架式车站-商业”共建体的设计过程阐述此振动噪声正向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该正向设计方法可在短时间内设计多种振动噪声控制方案并准确计算其减振降噪效果,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案例中最终输出的优选方案使站房振动值降低至79.6 dB,站厅及商业区域内结构噪声值分别降低至36.3 dB(A)和42.3 dB(A)。在项目设计阶段使车致振动及噪声达到标准限值要求,可避免线路建成之后振动噪声超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TOD 车致振动 二次结构噪声 正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河站建桥合一结构的车致振动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傅慧敏 张高明 +3 位作者 郭振勇 颜锋 王永 刘枫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0-175,共6页
清河站站房结构采用建桥合一的结构体系,列车高速通过时产生车致振动的舒适度问题需要重点研究。通过车辆-轨道模型得到列车对轨道的振动激励,将激励时程输入轨道-结构-环境土体模型,计算结构动力响应的研究方法,进行车致振动的舒适度评... 清河站站房结构采用建桥合一的结构体系,列车高速通过时产生车致振动的舒适度问题需要重点研究。通过车辆-轨道模型得到列车对轨道的振动激励,将激励时程输入轨道-结构-环境土体模型,计算结构动力响应的研究方法,进行车致振动的舒适度评价,对清河站的研究得到:高铁列车在到发线进出站时,清河站候车层楼板最大预测Z振级满足规范要求;在正线高速通过时,候车层楼板最大预测Z振级超过规范限值,不满足要求,通过采取结构措施可达到舒适度要求。同时得出建桥合一结构体系在高铁列车通过时,正线位置的振动响应大于到发线,行车位置的响应大于其他位置,站台层的振动响应大于高架候车层和夹层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张高铁 建桥合一 车致振动 轮轨激励 Z振级 正线 到发线 振动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的连续梁桥车致振动信号的HHT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邢世玲 吕双双 +1 位作者 朱利明 张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7-484,492,共9页
改进的带有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式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是传统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的发展,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领域具... 改进的带有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式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是传统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的发展,在桥梁结构损伤识别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首先,以数值模拟信号为对象,采用ICEEMDAN方法进行桥梁车致动信号的数据分解和Hilbert谱分析,提取损伤引起的频谱特征变化和建立损伤识别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对实测振动信号的振型分量进行识别;最后,以实测信号的一阶振型分量为对象,对其Hilbert瞬时频率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模拟信号中的振型振动分量数比实测信号中多,其中模拟信号中不显著的高阶竖弯振动分量在实测信号中没有发现;一阶振型振动分量的瞬时频率可作为桥梁损伤识别的特征参数,用于进行损伤有无、损伤定位甚至损伤定量的判断;损伤识别效果受测点位置影响很小;该方法不依赖有限元模型即可完成桥梁损伤有无的识别和损伤定位,且数据采集简单,具有实际工程中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改进的带有自适应噪声的完备集合经验模式分解 车致振动 Hilbert-Hang变换(HHT)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辆段试车线车致振动特性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闫宇智 邵斌 +4 位作者 丁德云 李腾 高岩 马广轩周 海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以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列车运行的振动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实测了列车以不同速度出入库时所引起的轨道区、地面区和室内区的振动加速度响应。从时域和频域角度分析了振动传播特性。结果表明:轨道区振动以高频成分为主,且随振动传播过程... 以某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列车运行的振动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实测了列车以不同速度出入库时所引起的轨道区、地面区和室内区的振动加速度响应。从时域和频域角度分析了振动传播特性。结果表明:轨道区振动以高频成分为主,且随振动传播过程衰减较快;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加,各测点的振动强度整体呈现增大趋势,但地面和室内测点的振动小于63 Hz,列车速度对振动强度的影响较小;对钢轨竖向振动加速度响应进行Z振级时变分析,可获得列车的编组和速度信息,分析时长对最大Z振级的影响高达5 dB左右。建议:试车线的昼间试车速度不应超过45 km/h,新建试车线与住宅区的距离应不小于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段 试车线 车致振动 传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轨共建高架车站车致振动引起楼板的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尚文 卢生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8-234,共7页
公轨共建高架车站作为一种典型的复合型交通建筑,同时承受汽车和列车的振动荷载,车辆振动引起结构的动力响应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以温州市域铁路S2线的东山站为例,研究车致振动对楼板的舒适度影响。首先假定汽车荷载为连续的... 公轨共建高架车站作为一种典型的复合型交通建筑,同时承受汽车和列车的振动荷载,车辆振动引起结构的动力响应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以温州市域铁路S2线的东山站为例,研究车致振动对楼板的舒适度影响。首先假定汽车荷载为连续的移动荷载,忽略列车振动荷载的影响,研究汽车荷载对楼板的舒适度影响;然后考虑轨道不平顺因素,单列车和双列车分别越行通过车站,研究列车激励对楼板的舒适度影响;最后对汽车-列车-车站结构的整体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汽车-列车动力耦合作用下楼板的响应,依据ISO10137:2007提供的方法评价楼板的舒适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公轨共建高架车站 汽车-列车-车站耦合系统 车致振动 列车荷载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速350 km高速铁路桥上全封闭声屏障车致振动分析
20
作者 王少林 周继超 +1 位作者 刘冀钊 齐春雨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7-212,共6页
为分析时速350km高速铁路桥梁全封闭声屏障的车致振动影响,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自振特性,基于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列车-轨道-桥梁-声屏障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利用仿真软件RTTB,对列车高速通过桥梁全封闭声屏障时系统的动力响应... 为分析时速350km高速铁路桥梁全封闭声屏障的车致振动影响,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构自振特性,基于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列车-轨道-桥梁-声屏障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利用仿真软件RTTB,对列车高速通过桥梁全封闭声屏障时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CRH3动车组以350 km/h的速度通过桥梁和全封闭声屏障时,车辆的安全性指标合格,平稳性指标优秀,桥梁各项设计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相对于CRH3动车组单列车过桥的情况,CRH3动车组双列对开模式下,车辆动力学指标最大值增幅在6%以内,声屏障顶端垂向加速度和垂向位移增加约1倍;车致振动影响下,全封闭声屏障相对于桥梁的振动变形以横向为主,声屏障顶端横向位移最大可达桥梁横向位移的11倍,声屏障顶端横向加速度最大可达桥梁横向加速度的6倍;连续梁桥上声屏障整体纵向倾斜和横向倾斜频率分别为5.356 Hz和5.392 Hz,简支梁上声屏障相同振型的频率与之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桥梁 全封闭声屏障 车致振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