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0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10℃低温启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沛 陈雪松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27-432,共6页
针对一款车用36 k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进行了无外热源加热情况下-10℃环境舱冷启动实验研究。基于现有的系统架构、理论计算得到的电堆热量平衡,制定冷启动试验步骤,通过试验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10℃低温启动运行,验证了... 针对一款车用36 k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进行了无外热源加热情况下-10℃环境舱冷启动实验研究。基于现有的系统架构、理论计算得到的电堆热量平衡,制定冷启动试验步骤,通过试验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10℃低温启动运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通过分析-10℃启动运行过程中系统的输出特性和主要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对系统结构和运行过程设计做了分析说明。本文不但分析了堆内单池的一致性,也考察了主要辅助系统零部件的冷启动试验中的可靠性。主要结论是:冷启动过程时的低温不但影响电堆冷启动的成功与否,也会对电堆的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动力 燃料电池系统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低温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现状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苏 纪光霁 +2 位作者 马天才 陈凤祥 章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9-495,共7页
详细介绍了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的组成,描述了目前国内外PEMFC系统的技术状态及技术指标。
关键词 汽车 燃料电池系统 质子交换 技术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技术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周苏 纪光霁 +2 位作者 陈凤祥 马天才 章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9-756,共8页
根据当前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现状与相关研究活动,对电堆功率密度、成本指标、系统寿命、冷起动、储氢技术和燃料电池模块化等相关技术方案进行评估与分析。
关键词 汽车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技术评估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维民 黄文迎 庞志成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组装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该电池堆的主体材料为石墨 ,由 1 3片单电池构成 ,其中每片单电池膜电极的有效面积为 2 0cm2 。以Pt/C为催化剂 ,膜电极中Pt用量为 0 .35mg·cm- 2 。以碳布为气体分散介质。电池堆的开路电压为1 2 .7... 组装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该电池堆的主体材料为石墨 ,由 1 3片单电池构成 ,其中每片单电池膜电极的有效面积为 2 0cm2 。以Pt/C为催化剂 ,膜电极中Pt用量为 0 .35mg·cm- 2 。以碳布为气体分散介质。电池堆的开路电压为1 2 .7V ,最大电流为 2 0A ,运行时的平均功率为 50W。迄今为止 ,该电池堆已平稳运行半年以上。用其驱动一台小型电动模型车 ,结果令人满意。该车平稳行驶时可承载重物 1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石墨 电池 电动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诸因素分析及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金龙 王登峰 +2 位作者 陈静 刘彬娜 黄文雪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25,34,共5页
通过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理论建模和试验,分析了反应气体压力、电堆温度和增湿温度对燃料电池输出电压的影响,在PEMFC允许的工作参数范围内,这3个因素增加均可使电池输出电压上升.同时通过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 通过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理论建模和试验,分析了反应气体压力、电堆温度和增湿温度对燃料电池输出电压的影响,在PEMFC允许的工作参数范围内,这3个因素增加均可使电池输出电压上升.同时通过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燃料电池的高负荷持续工作特性测试表明其符合作为车用动力源高负载长时间运转的要求.测定了不同气体压力下燃料电池的效率,分析了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与其效率之间的变化关系,讨论了燃料电池作为车用动力源时的能量效率,为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使用与控制以便发挥其最佳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电压 效率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典型工况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邵静玥 黄海燕 +1 位作者 卢兰光 裴普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66-569,585,共5页
针对发动机的典型工况,对车用低压燃料电池堆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怠速工况主要研究不同进气湿度、不同空气过量系数及不同进气压力对电堆性能的影响;额定工况主要研究过饱和增湿下积水对电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过... 针对发动机的典型工况,对车用低压燃料电池堆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怠速工况主要研究不同进气湿度、不同空气过量系数及不同进气压力对电堆性能的影响;额定工况主要研究过饱和增湿下积水对电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过饱和增湿以及增加电堆的进气压力能改善电堆的怠速性能;在高负荷高湿度的情况下,电堆内部存在积水现象,影响电堆单片电压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典型工况 试验方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自适应解耦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苏 胡哲 谢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当空压机性能发生衰减或静态特性发生变化时,采用前馈补偿解耦闭环控制算法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基于该算法进行控制的品质会变差。为此本文在前馈补偿解耦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查表算法,以期提高空压机转速调... 当空压机性能发生衰减或静态特性发生变化时,采用前馈补偿解耦闭环控制算法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基于该算法进行控制的品质会变差。为此本文在前馈补偿解耦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查表算法,以期提高空压机转速调节能力。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自适应解耦控制算法可在线和自适应地更新空压机转速标定表,从而有效消除PI调节器积分饱和现象,使空压机响应速度更快,入堆空气流量的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空气供应系统 前馈补偿解耦 自适应查表算法 硬件在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温起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军 许思传 +3 位作者 李友才 徐迪 周定贤 常国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燃料电池系统不能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正常起动是阻碍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对国内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温起动的研究进展做了概括。介绍了低温环境对燃料电池的使用以及对零部件和膜电极(MEA)的影响。介绍了燃料电... 燃料电池系统不能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中正常起动是阻碍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之一。对国内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低温起动的研究进展做了概括。介绍了低温环境对燃料电池的使用以及对零部件和膜电极(MEA)的影响。介绍了燃料电池低温起动仿真研究使用的主要物理模型。对已经获得专利的燃料电池低温起动策略和方法做了分类,并比较了不同起动策略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了未来燃料电池低温起动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低温起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金龙 王登峰 +1 位作者 贾迎春 陈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50-1353,共4页
文章介绍了500 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试验,考察了电池气体流道占反应面积的相对体积质量大小、电堆温度、反应气压力、反应气增湿温度及过量系数对电池电压的影响,测得各节单电池的电压分布规律。为适应车用动力源的需要,对电堆进行... 文章介绍了500 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试验,考察了电池气体流道占反应面积的相对体积质量大小、电堆温度、反应气压力、反应气增湿温度及过量系数对电池电压的影响,测得各节单电池的电压分布规律。为适应车用动力源的需要,对电堆进行了大负荷长时间运行试验,测定电堆效率,分析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冬林 徐琤颖 陈愚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20-1423,共4页
基于Microchip公司的高性能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0F6014A,完成了一种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管理系统的单膜电压检测单元CVU和电堆主控单元FCU的软硬件设计,开发了基于C语言的膜电极电压采集程序和管理系统主控程序,并且用样机验证了设计。
关键词 电池管理系统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dsPIC30F6014A AD73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淮生 许思传 +2 位作者 徐斌 常国峰 赵阳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1,共5页
总结了燃料电池极化曲线的半经验公式,利用某80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试验数据来拟合公式中的相关系数,同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仿真模型,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仿真和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通过此... 总结了燃料电池极化曲线的半经验公式,利用某80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试验数据来拟合公式中的相关系数,同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的仿真模型,为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仿真和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通过此模型可以研究燃料电池电堆的运行参数如气体压力、温度、当量比等对电堆性能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研究整个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电堆性能 数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保温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友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0-582,共3页
建立10 k W燃料电池电堆有限元的简化仿真模型。未采取保温措施时,在-20、-10和15℃的环境温度下,电堆从80℃降低到0℃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0、4.0和8.0 h;用20 mm厚的聚苯乙烯在-20℃环境中对电堆进行保温,电堆从80℃降低到0℃需要26.3 h... 建立10 k W燃料电池电堆有限元的简化仿真模型。未采取保温措施时,在-20、-10和15℃的环境温度下,电堆从80℃降低到0℃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0、4.0和8.0 h;用20 mm厚的聚苯乙烯在-20℃环境中对电堆进行保温,电堆从80℃降低到0℃需要26.3 h,电堆内部温差约为2℃,热流在电堆的四个面均匀分布;用20 mm厚的VIP(真空绝缘板)在-20℃环境中对电堆进行保温,电堆从80℃降低到0℃需要34.8 h。因此,用20 mm厚的聚苯乙烯或VIP在-10和-20℃的环境下对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电堆进行保温,可满足燃料电池汽车冬季上下班运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低温起动 保温材料 真空绝缘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交变温度条件下的膜电极受力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嘉楠 邹海斌 +1 位作者 张智明 章桐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1,共6页
为了研究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际工作过程中膜电极所受温度应力及其对膜电极物理耐久性的影响,首先通过整车动力系统模型仿真研究了外负载变化条件下蓄电池容量对电堆输出功率波动的影响,利用燃料电池热力学模型仿真得到电堆功率波... 为了研究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际工作过程中膜电极所受温度应力及其对膜电极物理耐久性的影响,首先通过整车动力系统模型仿真研究了外负载变化条件下蓄电池容量对电堆输出功率波动的影响,利用燃料电池热力学模型仿真得到电堆功率波动条件下燃料电池工作温度的波动情况,并导入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膜电极内部温度应力变化情况。由仿真结果可知,膜上微裂纹端部在温度作用下会出现集中应力,且裂纹在膜电极中的延展是逐渐加速的过程。在环境箱中对膜电极样件进行了温度循环加载试验,验证了温度应力仿真所得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电极 温度应力 疲劳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ADRC的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温湿度控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井绪宝 刘丛浩 +1 位作者 郭宇 蔡思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59,共6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功率发生变化时水热管理系统不稳定和电堆进出口冷却液温差大等问题,通过LMS AMESim仿真平台建立了考虑整车功率变化以及驾驶员需求等影响因素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功率发生变化时水热管理系统不稳定和电堆进出口冷却液温差大等问题,通过LMS AMESim仿真平台建立了考虑整车功率变化以及驾驶员需求等影响因素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系统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线性自抗扰(LADRC)控制算法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对冷却水泵以及湿度调节器进行控制,稳定电堆的温湿度,并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比较了两者在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工况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水热管理系统可以在NEDC工况下保持燃料电池电堆温湿度均在适宜工作区间,且LADRC性能相较PID更为优秀,电堆进出口处冷却液最大温差约为5℃,电堆的输出电压平均提高2.08%,可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研究试验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水热管理系统 LMS AMESim LAD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变负载电流下湿度控制
15
作者 兰子剑 代晓芳 +2 位作者 刘青山 陈轶嵩 付佩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为解决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变负载电流下湿度超调大的问题,该文对电池堆阴极流场湿度和阳极流场湿度均使用模糊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根据水蒸气在电池堆内部的变化机理,建立了额定功率为150 kW的电池堆湿度模型并验证其... 为解决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变负载电流下湿度超调大的问题,该文对电池堆阴极流场湿度和阳极流场湿度均使用模糊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根据水蒸气在电池堆内部的变化机理,建立了额定功率为150 kW的电池堆湿度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随后分析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的缺陷;最后以加湿器水质量流量为控制变量,对阴极流场湿度和阳极流场湿度均采用ADRC和模糊ADRC算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流阶跃绝对幅度为50 A时,相比于PID,ADRC和模糊ADRC控制下的阴极流场湿度超调量分别减小15.5%和16.3%,阳极流场湿度超调量均减小70.3%;电流阶跃绝对幅度为100 A时,ADRC和模糊ADRC控制下的阴极流场湿度超调量分别减小45.0%和47.5%,阳极流场湿度超调量分别减小92.3%和92.4%。本研究揭示了大功率电池组湿度变化的机理,提出了保持水稳定性的方法,从而有效缓解电池组“水淹”和“膜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PEMFC) 湿度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PID) 模糊自抗扰控制(AD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和极限学习机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寿命预测
16
作者 陈景文 杨淇 +2 位作者 兰天一 华志广 赵冬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寿命预测。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寿命预测精度,提出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 基于数据驱动的预测方法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寿命预测。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寿命预测精度,提出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移动平均滤波法在滤除噪声和尖峰的同时,保留原始数据的主要趋势;其次,通过EEMD对原始数据进行多时间尺度分解,得到不同时间尺度下PEMFC的老化信息;最后,将分解后的本征模函数分别通过PSO优化的ELM模型进行预测,能在保证预测精度的情况下降低运算复杂度。通过与经典的极限学习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该方法能更加准确地预测PEMFC的老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预测 经验模态分解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工况下基于NRBO-BITCN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老化预测
17
作者 谢长君 杨寒晨 李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1-230,共10页
准确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未来老化状态有助于实际策略的部署。在动态工况下,传统的数据驱动方法未考虑PEMFC外部参数对性能老化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动态工况下的PEMFC老化预测方法,以应... 准确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未来老化状态有助于实际策略的部署。在动态工况下,传统的数据驱动方法未考虑PEMFC外部参数对性能老化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动态工况下的PEMFC老化预测方法,以应对动态工况下的老化预测问题。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外部参数对电压的重要性,确定模型的输入参数;建立双向时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bi-directional tempo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BiTCN),使用牛顿拉夫逊算法(Newton-Raphson-based optimizer,NRBO)进行参数优化,构建了NRBO-BiTCN算法。在PEMFC动态工况的全电流和单一电流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考虑外部参数可有效捕获燃料电池老化信息,提升预测精度。对于全电流数据集,在训练集比例为50%时,考虑外部参数的NRBO-BiTCN比未考虑的算法平均绝对误差减少7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老化预测 外部参数 双向机制 牛顿拉夫逊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多口进气方式对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雷基林 戈志晖 +3 位作者 李杰 刘懿 刘锋 夏臻玮 《内燃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为研究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内部水热特性,改善电池内部水、热等物理性质的均匀性,提出了阳极多口进气的方式。基于单通蛇形流道进气方式,提出了四种进气方式,并建立了三维模型进行计算... 为研究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内部水热特性,改善电池内部水、热等物理性质的均匀性,提出了阳极多口进气的方式。基于单通蛇形流道进气方式,提出了四种进气方式,并建立了三维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0.635 V电压下,使用多口进气的方式均能够提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性能,改善膜电流密度、膜水含量、阳极催化层氢气含量、阳极催化层水含量的均匀性,但同侧进气的方式温度均匀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阳极进气优化 数值模拟 水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电解槽关键组件衰减机理
19
作者 王帅 钱相臣 +2 位作者 章雷其 吴启亮 刘敏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04-3815,共12页
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氢能,通过与电能耦合可以减少碳排放,并且促进电网实现能源转型。燃料电池和电解槽是氢电耦合系统中关键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基于质子交换膜技术的设备因运行时优异的波动适应性和很高的电流密度受到广泛关注,但成本... 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氢能,通过与电能耦合可以减少碳排放,并且促进电网实现能源转型。燃料电池和电解槽是氢电耦合系统中关键的能量转换装置,其中基于质子交换膜技术的设备因运行时优异的波动适应性和很高的电流密度受到广泛关注,但成本高和耐久性差是制约其进一步商业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电解槽中关键组件,如质子交换膜、催化层、气体扩散层(多孔传输层)和双极板的组成和作用。然后,分别阐述了各个组件的衰减机理,分析认为化学衰减是更为常见的机理,机械衰减和热衰减次之。其中,电解槽阳极处于高电位、高温、强酸性和强氧化性的恶劣环境中,碳材料耐久性大幅下降,金属材料需要涂覆贵金属涂层,进一步使成本提高。最后,本文总结了针对各组件的衰减缓解措施,并对未来材料调整优化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电解槽 质子交换技术 关键组件 衰减机理 缓解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热管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20
作者 武小花 杨钢 +2 位作者 周鸿旭 陈洲 范占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031-7039,共9页
水热管理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散热需求大、低温冷启动慢、寿命短等问题。对大功率燃料电池进行动态响应试验,利用皮尔森相关性系数验证了温湿度与有效输出电压的相关性,... 水热管理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解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散热需求大、低温冷启动慢、寿命短等问题。对大功率燃料电池进行动态响应试验,利用皮尔森相关性系数验证了温湿度与有效输出电压的相关性,并通过文献分析水管理和热管理对燃料电池的影响,总结了现阶段的水热管理方法与建模方式。水管理方法主要有反应气体加湿、内部结构设计和排水控制,但无法实现较为准确的水含量在线检测,闭环控制较为困难。而热管理技术较为成熟,利用传统热机的水冷却方法并结合所制定的温度控制策略对热管理子系统中的水泵和风扇进行控制,使电堆温度和进出口冷却水温差稳定在合理的范围。温度与电堆内部水分布具有强耦合性,往往单一的温度变量、水变量研究并不能真实反映温度和水含量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未来使用高效的水热耦合技术,综合考虑温度与水含量对PEMFC的影响才是提高其性能、有效改善附件寄生功率、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燃料电池 水管理 热管理 耦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