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挂式单轨列车通过曲线段的动力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泽钰 蔡成标 +2 位作者 凌亮 何庆烈 徐翔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150,共5页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模态叠加法建立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轨道梁布置方式、曲线半径和跨度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列车通过单线桥曲线段时,不同轨道梁布置方式对车桥动力响应影响显著,单线桥曲...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和模态叠加法建立了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车桥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轨道梁布置方式、曲线半径和跨度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列车通过单线桥曲线段时,不同轨道梁布置方式对车桥动力响应影响显著,单线桥曲线段轨道梁布置在曲线内侧可同时降低车辆和桥梁结构的横向位移;轨道梁跨中横向位移随跨度和曲线半径增大而增大,导向轮径向力可抑制轨道梁因受车辆重力作用产生的横向变形;为减小车辆与桥梁结构的横向位移,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小半径曲线段桥梁跨度宜为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 车桥动力相互作用 数值模拟 轨道梁 曲线半径 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小跨度铁路桥梁横向振动模拟及适应快速行车结构型式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星梅 史永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现代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运输质量 (快速、安全、舒适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 ,近年来我国铁路实施了分批分级的提速计划。客运由 10 0km·h-1逐步提速到 12 0km·h-1、140km... 现代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交通运输质量 (快速、安全、舒适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 ,近年来我国铁路实施了分批分级的提速计划。客运由 10 0km·h-1逐步提速到 12 0km·h-1、140km·h-1、160km·h-1、2 0 0km·h-1,与此同时 ,货运由 50km·h-1逐步提速到 60km·h-1、80km·h-1、10 0km·h-1。并正在实施快速和高速客运专线 ( 2 0 0km·h-1~30 0km·h-1)的建设。而我国既有线上桥梁大多数为中小跨度 ( 2 0m~ 4 0m)简支PCT梁和钢板梁 ,这些过去不同时期建造的桥梁 ,当初设计时列车速度不高 ,当时的规范也未对列车通过桥梁的走行性评定做出规定。在提速中发现空载货车在以大于60km·h-1速度通过中小跨度桥梁时 ,桥梁发生了较大的横向谐振 ,特别是上承式钢板梁 ,最大横向振幅达 12mm。在客车以大于 160km·h-1速度通过这些桥梁时 ,横向振幅也大于《桥检规》参考限值。因此 ,如何通过仿真分析再现桥梁动力响应的理论研究 ,如何改造既有线桥梁使之满足提速后列车走行性的要求 ,以及研究适合快速和高速客运的桥梁结构型式 ,是我们今后的长期任务。文章密切结合我国既有线提速和高速铁路建设中的主要课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动力相互作用 仿真分析 中小跨度 列车走行性 钢板梁 PCT梁 铁路桥梁 结合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