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重叠正面斜角碰撞工况对车体耐撞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牛卫中 许鹏善 刘金鑫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了评价乘用汽车在小重叠正面斜角碰撞事故中的耐撞性,应用Hyper Works和LS-DYNA软件建立了两辆同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发生正面碰撞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数种25%重叠率碰撞工况的仿真计算,依据B柱下端最大加速度、A柱上部最大折弯... 为了评价乘用汽车在小重叠正面斜角碰撞事故中的耐撞性,应用Hyper Works和LS-DYNA软件建立了两辆同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发生正面碰撞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数种25%重叠率碰撞工况的仿真计算,依据B柱下端最大加速度、A柱上部最大折弯角、前围板侵入量3项重要评价指标,分析了碰撞角度与速度对两辆车体耐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款车型在0°~45°小重叠率正面斜角碰撞中,耐撞性最差的工况出现于作为被突入车与突入车成0°~15°角发生高速碰撞时,其耐撞性会随着两车相对碰撞速度的提高而迅速变差。因此,可选择这种工况对该款车型的车体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车体耐撞性 车与车碰 小重叠正面斜角碰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辆SUV乘用车侧碰耐撞性最差工况的判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玉宝 牛卫中 雷云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1期79-85,共7页
为了判定运动型多功能乘用车(SUV)受到同款车型以确定速度侧面碰撞时驾驶位附近车体耐撞性最差的工况,参考2018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的相关要求,联合HyperWorks和LS-DYNA软件建立了两辆某款福特SUV侧面碰撞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 为了判定运动型多功能乘用车(SUV)受到同款车型以确定速度侧面碰撞时驾驶位附近车体耐撞性最差的工况,参考2018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的相关要求,联合HyperWorks和LS-DYNA软件建立了两辆某款福特SUV侧面碰撞的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了撞击车在50 km/h的速度下以4种角度碰撞静止车辆侧面6个位置时被撞车驾驶位附近车体侧围构件的侵入量数据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若两辆此款SUV发生侧碰且碰撞速度一定,则被撞车驾驶位附近车体侧围构件在碰撞角接近120°且碰撞位置处于法规侧碰处向前0~200 mm范围内的工况下所产生的侵入量最大,即被撞SUV驾驶位附近车体的耐撞性在这样的工况下显得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车体耐撞性 车-车侧面碰 侧围构件侵入量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吸能部件的薄壁结构碰撞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姚松 田红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60,共6页
保证车体的塑性大变形破坏限制在非载人区 ,实现车体结构合理的变形顺序和符合要求的大变形模式是决定车体吸能能力和控制减速度的关键。由于结构的变形模式决定了其大变形的力学特性及吸收冲击动能的能力 ,为了得到具有良好力学特性的... 保证车体的塑性大变形破坏限制在非载人区 ,实现车体结构合理的变形顺序和符合要求的大变形模式是决定车体吸能能力和控制减速度的关键。由于结构的变形模式决定了其大变形的力学特性及吸收冲击动能的能力 ,为了得到具有良好力学特性的吸能结构 ,需要对各种结构的塑性大变形模式进行研究。本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几种典型薄壁结构在撞击时的变形模式和力学特性 ,通过薄壁结构的计算分析 ,最后以设置“伪”塑性铰的方法设计了正弦形状薄板并进行了撞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耐撞性 显式有限元法 薄壁结构 伪塑 车辆 铁路 吸能部件 力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碰撞缓冲吸能平台力设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姜士鸿 闫凯波 +2 位作者 陆思思 张芳瑶 许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84-1390,共7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吸能元件平台力的不同配置对碰撞响应的影响,建立8编组列车一维碰撞动力学模型。对列车吸能元件的平台力进行配置,分别为所有列车吸能元件平台力均相等,列车吸能元件平台力从车头向车尾呈指数减小,列车吸能元件平台力从... 为研究高速列车吸能元件平台力的不同配置对碰撞响应的影响,建立8编组列车一维碰撞动力学模型。对列车吸能元件的平台力进行配置,分别为所有列车吸能元件平台力均相等,列车吸能元件平台力从车头向车尾呈指数减小,列车吸能元件平台力从车头向车尾呈指数增大。对具有不同吸能元件平台力配置的列车碰撞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不同配置的列车吸能元件平台力对列车碰撞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中间车吸能元件平台力小于或等于头车吸能元件平台力时易导致刚性碰撞,列车中间车吸能元件平台力大于头车吸能元件平台力时可避免车辆间的刚性碰撞,在不发生刚性碰撞的前提下,中间车吸能元件平台力与头车吸能元件平台力相差较小时,吸能效率较高,反之则吸能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体耐撞性 吸能元件 平台力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