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制式列车接地系统的车-地联合牵引供电计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炜
杨凌云
+2 位作者
马庆安
李雪飞
BHATTI Ashfaque Ahmed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09,共9页
为研究双制式列车在不同供电制式区段下的车体环流和车体—轴端电位分布,针对某型双制式列车构建列车接地系统的链式电路模型,并提出车-地一体化的交、直流区段联合牵引供电计算方法;同时,建立列车接地保护电阻优化模型,并分析2种列车...
为研究双制式列车在不同供电制式区段下的车体环流和车体—轴端电位分布,针对某型双制式列车构建列车接地系统的链式电路模型,并提出车-地一体化的交、直流区段联合牵引供电计算方法;同时,建立列车接地保护电阻优化模型,并分析2种列车接地系统配置方案.以国内某条双制式线路为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相较方案2,列车的车体—轴端电位最大值降低36.58%~41.04%,车体环流最大值降低18.49%~22.97%;并且在方案1中,头尾车保护电阻设置为20 mΩ,可使列车的车体—轴端电位最大值为1.15 V,车体电流最大值为50.30 A,达到抑制车体—轴端电位的最优效果.该车-地一体化的交、直流区段联合牵引供电计算方法可适用于单一供电制式或者多供电制式列车接地系统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制式列车
联合牵引供电计算
列车接地系统
链式电路
车体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域动车组接地回流特性分析及保护接地系统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利军
李沃阳
+3 位作者
周猛
陈田东
谢立军
王东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5,共9页
以供电条件类比于高铁动车组的成都地铁18号线市域动车组为研究对象,考虑钢轨渗透深度和截面尺寸的影响,采用Multisim软件建立市域动车组接地回流系统电路模型,并验证有效性;分析市域动车组在现有接地方案即在直接接地和分散保护接地方...
以供电条件类比于高铁动车组的成都地铁18号线市域动车组为研究对象,考虑钢轨渗透深度和截面尺寸的影响,采用Multisim软件建立市域动车组接地回流系统电路模型,并验证有效性;分析市域动车组在现有接地方案即在直接接地和分散保护接地方式下正常和半列动力运行时的接地回流特性;综合考虑直接接地与经电阻接地、集中保护接地与分散保护接地的不同优点,提出首先将轴端经0.05Ω电阻接地、然后去除2车1轴和7车2轴接地保护线、最后将1车2轴和8车1轴直接接地的递进优化方案,并与现有接地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保护接地电流主要从头车泄往钢轨;动车组半列动力运行时保护接地电流分布与正常运行时基本一致,正常运行时的保护接地系统优化方案对其半列动力运行同样有效;基于提出的最终优化方案,最大保护接地电流幅值下降至原来的48.4%,车体环流被消除,各轴保护接地电流分配不均情况得到改善,同一车体2个车轴电流的最大幅值差下降至原来的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接地回流
电路模型
递进优化
保护接地电流
车体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型自主化高速动车组接地系统仿真研究
3
作者
王治民
郭其一
《电子质量》
2021年第9期126-130,136,共6页
为了提升高速动车组的速度,需要增加动车组的牵引功率,导致了车体的牵引回流变化,要求动车组的接地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文将着眼于某型自主化高速动车组的接地系统,对其展开研究和论证。首先对动车组的主电路进行阐释和分...
为了提升高速动车组的速度,需要增加动车组的牵引功率,导致了车体的牵引回流变化,要求动车组的接地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文将着眼于某型自主化高速动车组的接地系统,对其展开研究和论证。首先对动车组的主电路进行阐释和分析,并对比了两种接地的不同作用。其次基于该型自主化高速动车组的接地方式,进行了理论推导,证实了分析的可行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该动车组的接地模型,对比了两种不同的接地方式对动车组回流的作用,验证了串联电阻器可以抑制回路的电流,有效地降低车体环流,削弱回路电流对车体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动车组
牵引回流
接地系统
车体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制式列车接地系统的车-地联合牵引供电计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炜
杨凌云
马庆安
李雪飞
BHATTI Ashfaque Ahmed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09,共9页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463)。
文摘
为研究双制式列车在不同供电制式区段下的车体环流和车体—轴端电位分布,针对某型双制式列车构建列车接地系统的链式电路模型,并提出车-地一体化的交、直流区段联合牵引供电计算方法;同时,建立列车接地保护电阻优化模型,并分析2种列车接地系统配置方案.以国内某条双制式线路为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相较方案2,列车的车体—轴端电位最大值降低36.58%~41.04%,车体环流最大值降低18.49%~22.97%;并且在方案1中,头尾车保护电阻设置为20 mΩ,可使列车的车体—轴端电位最大值为1.15 V,车体电流最大值为50.30 A,达到抑制车体—轴端电位的最优效果.该车-地一体化的交、直流区段联合牵引供电计算方法可适用于单一供电制式或者多供电制式列车接地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
双制式列车
联合牵引供电计算
列车接地系统
链式电路
车体环流
Keywords
dual-system train
united traction power supply calculation
train grounding system
chain circuit
current circulation of train’s body
分类号
TM922.3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域动车组接地回流特性分析及保护接地系统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周利军
李沃阳
周猛
陈田东
谢立军
王东阳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5,共9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20JDTD0009)。
文摘
以供电条件类比于高铁动车组的成都地铁18号线市域动车组为研究对象,考虑钢轨渗透深度和截面尺寸的影响,采用Multisim软件建立市域动车组接地回流系统电路模型,并验证有效性;分析市域动车组在现有接地方案即在直接接地和分散保护接地方式下正常和半列动力运行时的接地回流特性;综合考虑直接接地与经电阻接地、集中保护接地与分散保护接地的不同优点,提出首先将轴端经0.05Ω电阻接地、然后去除2车1轴和7车2轴接地保护线、最后将1车2轴和8车1轴直接接地的递进优化方案,并与现有接地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保护接地电流主要从头车泄往钢轨;动车组半列动力运行时保护接地电流分布与正常运行时基本一致,正常运行时的保护接地系统优化方案对其半列动力运行同样有效;基于提出的最终优化方案,最大保护接地电流幅值下降至原来的48.4%,车体环流被消除,各轴保护接地电流分配不均情况得到改善,同一车体2个车轴电流的最大幅值差下降至原来的5.2%。
关键词
动车组
接地回流
电路模型
递进优化
保护接地电流
车体环流
Keywords
EMU
Grounding reflux
Circuit model
Progressive optimization
Protective grounding current
Car body circulation
分类号
U26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型自主化高速动车组接地系统仿真研究
3
作者
王治民
郭其一
机构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出处
《电子质量》
2021年第9期126-130,136,共6页
文摘
为了提升高速动车组的速度,需要增加动车组的牵引功率,导致了车体的牵引回流变化,要求动车组的接地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文将着眼于某型自主化高速动车组的接地系统,对其展开研究和论证。首先对动车组的主电路进行阐释和分析,并对比了两种接地的不同作用。其次基于该型自主化高速动车组的接地方式,进行了理论推导,证实了分析的可行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该动车组的接地模型,对比了两种不同的接地方式对动车组回流的作用,验证了串联电阻器可以抑制回路的电流,有效地降低车体环流,削弱回路电流对车体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标准动车组
牵引回流
接地系统
车体环流
Keywords
EMU
traction return
grounding system
car body circulation
分类号
U26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制式列车接地系统的车-地联合牵引供电计算
刘炜
杨凌云
马庆安
李雪飞
BHATTI Ashfaque Ahmed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市域动车组接地回流特性分析及保护接地系统优化
周利军
李沃阳
周猛
陈田东
谢立军
王东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某型自主化高速动车组接地系统仿真研究
王治民
郭其一
《电子质量》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