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激励下的机车车体振动控制研究
1
作者 王志刚 丁军君 +3 位作者 杨毓康 Chien Tao Van 申孟浩 冯大年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0,共7页
为了对柴油机激励下的机车车体振动进行控制,利用SIMPACK建立考虑柔性车体的机车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利用SIMULINK建立经典地棚阻尼控制器和基于模糊控制的地棚阻尼控制器,通过联合仿真对机车车体振动进行控制及其对... 为了对柴油机激励下的机车车体振动进行控制,利用SIMPACK建立考虑柔性车体的机车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利用SIMULINK建立经典地棚阻尼控制器和基于模糊控制的地棚阻尼控制器,通过联合仿真对机车车体振动进行控制及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刚性车体,考虑柔性车体的机车模型仿真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度更高;在机车静止状态下,两种控制策略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模糊地棚阻尼器振动控制效果比经典地棚阻尼器振动控制效果更佳,其车辆平稳性和舒适度指标分别改善16.67%和46.79%;机车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随着机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柴油机对车体振动的贡献比例逐渐减小,对于柴油机减振支座的控制效果逐渐减弱,但在实际运行速度范围内,改善效果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柴油机 车体振动 柔性车体 模糊控制 地棚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轮廓测量中的车体振动补偿问题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占栋 于龙 +2 位作者 邱存勇 肖建 陈唐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25-1633,共9页
采用车载方式进行钢轨轮廓高精度测量,必须进行车体振动补偿。针对车体振动对钢轨轮廓测量带来的误差影响,提出将车体振动分解为同一平面内的平移振动分量和旋转振动分量,对左右股钢轨轮廓数据各个振动分量分别进行补偿。研究了用于钢... 采用车载方式进行钢轨轮廓高精度测量,必须进行车体振动补偿。针对车体振动对钢轨轮廓测量带来的误差影响,提出将车体振动分解为同一平面内的平移振动分量和旋转振动分量,对左右股钢轨轮廓数据各个振动分量分别进行补偿。研究了用于钢轨轮廓测量的激光摄像式传感器标定计算方法、车体振动补偿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激光摄像技术的钢轨轮廓测量方案。针对现场钢轨轮廓测量数据检测精度难验证的问题,建议采用钢轨磨耗测量数据验证。研制了基于激光摄像技术和车体振动补偿技术的钢轨轮廓检测装置。每隔100 m共选取10个采样点,分别在人工静态、振动补偿前动态、振动补偿后动态测量钢轨磨耗数据,以静态测量数据为基准,验证振动补偿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车体振动补偿后,左右股钢轨磨耗测量误差标准差各自减小2.0 mm,测量误差百分比各自减小38.8%、39.7%。选取200 m长线路分别以10 km/h、40km/h、80 km/h进行钢轨轮廓动态测试,以10 km/h测量数据为基准,验证钢轨磨耗测量数据一致性。结果表明,动态测量钢轨磨耗数据重复性误差均方差控制在0.40 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轮廓测量 车体振动 补偿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的轨道不平顺和车体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宁迎智 周小林 +2 位作者 徐庆元 徐磊 孟艺宸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通过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对轨道不平顺和车体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以小波系数作为平顺状态评价指标进行轨道不平顺时频分析;同时,将小波尺度系数与车体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提取对车体振动影响较大的特... 通过选择合适的小波基函数,对轨道不平顺和车体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以小波系数作为平顺状态评价指标进行轨道不平顺时频分析;同时,将小波尺度系数与车体振动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提取对车体振动影响较大的特征频率(段)。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方法直观有效,可以很好地提取及定位轨道不平顺时频特征,并对车体振动加速度响应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车体振动 时频分析 连续小波变换 小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下设备悬吊方式对车体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罗光兵 曾京 罗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4,共6页
利用有限元Ansys和多体动力学Simpack软件建立了高速轨道车辆三维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车下设备采用弹性和刚性2种悬吊方式对车体振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设备采用弹性悬吊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车体弹性振动,尤其是对振动能量贡献最... 利用有限元Ansys和多体动力学Simpack软件建立了高速轨道车辆三维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车下设备采用弹性和刚性2种悬吊方式对车体振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设备采用弹性悬吊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车体弹性振动,尤其是对振动能量贡献最大的一阶弯曲振动,但对刚体模态低频振动的影响不大。同时将滚动振动试验台数据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二者能够有效吻合,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本文研究的结果为车下设备悬吊方式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车辆 动力学模型 车下设备 悬吊方式 车体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不平顺作用下铁路列车车体振动状态的PCA-SVM预测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磊 陈宪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23,共8页
为快速预测铁路机车车辆在不平顺轨道上的的振动状态,根据车体振动加速度的3个评价指标(绝对峰值、标准差、绝对平均值),提出基于PCA-SVM方法的车体振动状态分类预测模型。首先对不同评价指标和车体振动状态下的轨道不平顺样本进行聚类... 为快速预测铁路机车车辆在不平顺轨道上的的振动状态,根据车体振动加速度的3个评价指标(绝对峰值、标准差、绝对平均值),提出基于PCA-SVM方法的车体振动状态分类预测模型。首先对不同评价指标和车体振动状态下的轨道不平顺样本进行聚类,提取轨道不平顺样本中的特征统计参数,并进行PCA参数降维和信息优化,最后以不同状态下各种评价指标的车体振动主要特征值为训练样本,构建SVM多类分类器。对轨道检查车多次实地检测的数据采用PCA-SVM分类器计算的分析结果表明:绝对均值、方根均值、方根幅值等主要轨道不平顺统计参数控制车体的整体振动状态,其他特征参数起调节车体振动的作用;采用扭曲和水平不平顺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可使车体振动状态的测算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车体振动 特征参数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分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压电作动器的车体振动主动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霓 罗光兵 +1 位作者 蒋浩宏 白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为了提高铁道车辆的运行速度,车体承载结构成轻量化设计趋势,从而导致了车体结构刚度明显降低,垂向弯曲振动十分明显,严重影响车辆运行平稳性和乘坐的舒适性。因此,有必要对车体的垂向弯曲振动要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压电作动器对车体... 为了提高铁道车辆的运行速度,车体承载结构成轻量化设计趋势,从而导致了车体结构刚度明显降低,垂向弯曲振动十分明显,严重影响车辆运行平稳性和乘坐的舒适性。因此,有必要对车体的垂向弯曲振动要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压电作动器对车体振动进行控制,从而能降低车体的弹性振动。计算结果表明,车体的弹性振动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尤其是对车体振动能量贡献最大的一阶弯曲振动,改善了乘坐的舒适度,从而证实了主动控制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作动器 车体振动 主动控制 一阶弯曲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轨道不平顺与车体振动关联模型 被引量:10
7
作者 牛留斌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2,共7页
利用Welch谱分析方法得到实测车体振动加速度功率谱的分布,确定车体振动能量主要集中的频段;用相干函数确定在这些频段中与车体振动相干性较强的轨道不平顺,以此轨道不平顺和对应的车辆运行速度为模型的输入变量,车体振动加速度作为模... 利用Welch谱分析方法得到实测车体振动加速度功率谱的分布,确定车体振动能量主要集中的频段;用相干函数确定在这些频段中与车体振动相干性较强的轨道不平顺,以此轨道不平顺和对应的车辆运行速度为模型的输入变量,车体振动加速度作为模型的输出变量;考虑轨道不平顺与车体振动加速度之间存在的时间延迟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模型多维输入进行降维处理,构建车体振动与轨道不平顺之间3层BP神经网络关联模型,关联模型的参数由实测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对比模型输出与实测振动的结果表明:模型输出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关程度高,波形吻合好,两者之间的残差近似符合零均值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不平顺 车体振动加速度 BP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相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体振动对接触网检测的影响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冬凯 高仕斌 +2 位作者 于龙 占栋 康高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3-50,共8页
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车车体振动补偿,基于激光摄像传感器搭建了接触网检测车补偿装置,分析了多自由度车体振动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车体振动对检测数据的影响,推导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接触网检测车车体振动补偿计算公式... 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车车体振动补偿,基于激光摄像传感器搭建了接触网检测车补偿装置,分析了多自由度车体振动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车体振动对检测数据的影响,推导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接触网检测车车体振动补偿计算公式,并将该补偿方法应用于接触网检测车。在郑徐客运专线进行试验,补偿后拉出值检测数据相较于补偿前,重复性误差均值减小了7.35 mm,补偿前后拉出值检测数据比照人工测量数据,补偿后比补偿前测量误差均值减小了8.80 mm,以及在杭州地铁2号线进行了检测数据与人工测量数据对比试验,补偿后比补偿前测量误差减小了10.25 mm。两项试验验证了该补偿方法对于提高接触网检测精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标定 车体振动 振动补偿 拉出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车体振动系统的对称性与守恒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翟晓洋 傅景礼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85-1293,共9页
用Lie群方法研究汽车车体振动系统的对称性,寻找其存在的守恒量.以汽车车体做上下垂直振动和绕其质心的前后俯仰振动,采用Lagrange函数的方法,构建汽车车体振动系统.以此系统为对象,引入Lie群方法,给出该振动系统的Noether对称性理论与... 用Lie群方法研究汽车车体振动系统的对称性,寻找其存在的守恒量.以汽车车体做上下垂直振动和绕其质心的前后俯仰振动,采用Lagrange函数的方法,构建汽车车体振动系统.以此系统为对象,引入Lie群方法,给出该振动系统的Noether对称性理论与Lie对称性理论;由此推导该汽车系统存在的Noether对称性与Lie对称性,并得到系统相应的的守恒量.该方法对车体振动问题提出了新的对称性解法,同时扩大了Lie群方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车体振动系统 NOETHER对称性 LIE对称性 守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袋装回归树的高铁车体振动耦合因素分析及建模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蔚 彭乐乐 +1 位作者 钟倩文 郑树彬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19,26,共6页
高铁车体振动状态是列车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且影响参数较多,如何利用小样本数据准确获取车体振动参数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结合Pearson和Spearman两种相关性算法,计算高铁车体3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与测量参数之间... 高铁车体振动状态是列车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且影响参数较多,如何利用小样本数据准确获取车体振动参数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结合Pearson和Spearman两种相关性算法,计算高铁车体3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与测量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设定阈值确定耦合因素及训练集,并利用袋装集成算法和回归树算法构建以车体振动加速度为输出的耦合关系模型。为了验证耦合因素分析及模型的有效性,利用GJ-5轨检车测量数据,将模型的输出结果与所有检测参数训练下的输出结果及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减小了74%情况下模型精度相当。因此耦合关系模型可用于在小样本下快速准确获取车体振动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振动加速度 耦合因素分析 相关性算法 小样本 袋装回归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级隔振系统的车下有源设备对车体振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佳明 曾京 汪群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69,共6页
采用双级隔振系统分析了车下有源设备对车体振动的影响,推导出车下有源设备与弹性车体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得到车体和有源设备运动特性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及考虑车体弹性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计算,表明了有源设备对车体局部振动影响明显... 采用双级隔振系统分析了车下有源设备对车体振动的影响,推导出车下有源设备与弹性车体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得到车体和有源设备运动特性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及考虑车体弹性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计算,表明了有源设备对车体局部振动影响明显;设备转动不均衡量的增大会导致局部振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当采用不同隔振方式时,双级隔振系统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车体弹性振动。通过对隔振系统悬挂参数研究发现,框架与设备质量比主要影响设备自身振动,对车体减振作用较小;合理的悬挂刚度和阻尼比能有效降低设备与车体之间的耦合作用,并且悬挂刚度对系统隔振性能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车体 车下悬挂 车下有源设备 车体振动 双级隔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北京地铁轨道状态管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荣华 詹璐 +1 位作者 赵扬 王福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31,共4页
轨道作为行车基础设备,其状态的好坏对列车运行安全和线路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车体振动加速度是反映列车运行安全性以及乘客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数据,是评价轨道设备状态和制定养护维修措施的重要依据。基于北京地铁轨道状态的管理需求... 轨道作为行车基础设备,其状态的好坏对列车运行安全和线路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车体振动加速度是反映列车运行安全性以及乘客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数据,是评价轨道设备状态和制定养护维修措施的重要依据。基于北京地铁轨道状态的管理需求,分别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建立两个利用振动加速度数据评价轨道状态的指标:超限密集度指标和超限重复度指标。利用北京地铁6号线下行方向两次的轨检车检查数据对这两个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这两个指标能够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轨道质量状态,有助于提高养护维修作业的效率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轨道状态 车体振动加速度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车体振动特征及振动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阁 林建辉 张兵 《铁道机车车辆》 2013年第S1期92-95,共4页
采用现有动车组跟踪试验数据,按不同工况以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现有动车组的车体振动特征及振动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总结现有高速动车组振动特性,提出高速动车组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最终针对现有高速动车组振动舒适度存在的问题... 采用现有动车组跟踪试验数据,按不同工况以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现有动车组的车体振动特征及振动舒适度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总结现有高速动车组振动特性,提出高速动车组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最终针对现有高速动车组振动舒适度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的高速动车组的优化设计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跟踪试验 车体振动特征 振动舒适度 评价方法 动车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下悬吊设备不均衡振动对车体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22
14
作者 汪群生 曾京 +1 位作者 魏来 郑彪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1,共8页
在高速动车组的线路测试中发现,车下旋转设备的不均衡振动是造成其上方车体地板局部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为研究车下旋转设备与车体耦合振动关系,推导出车下悬吊设备不均衡振动与弹性车体垂向耦合振动的运动方程,描述车体弹性振动与有... 在高速动车组的线路测试中发现,车下旋转设备的不均衡振动是造成其上方车体地板局部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为研究车下旋转设备与车体耦合振动关系,推导出车下悬吊设备不均衡振动与弹性车体垂向耦合振动的运动方程,描述车体弹性振动与有源旋转设备的位移特性。建立三维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车下悬吊设备不均衡振动对车体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源设备采用弹性和刚性悬挂方式差异明显,弹性悬挂方式的优势随着不均衡振动的加剧逐渐突出;旋转设备不均衡量的增大加剧了车体局部振动,而且会扩大车体异常振动范围。对于本文提出的两种车体减振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悬挂参数可以降低车体的弹性振动,减振措施便于实施,但是实际减振效果受到橡胶弹簧制造技术限制;采用多级悬挂参数可以有效降低车体弹性振动,但是系统结构更加复杂,每级系统的悬挂参数均需要合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动力学 车下悬吊系统 有源旋转设备 不均衡振动 车体弹性振动 隔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检测参数的高速列车车体振动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卑王璐 钟倩文 +2 位作者 郑树彬 罗文成 彭乐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由轨道不平顺等因素引起的高速列车振动会严重影响列车乘坐舒适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CART回归树车体振动预测模型,可根据既有轨检车检测的轨道数据而快速预测车体振动,对保证及改善列车乘坐舒适度具有较大研究意义。基于车辆动力学模... 由轨道不平顺等因素引起的高速列车振动会严重影响列车乘坐舒适度。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CART回归树车体振动预测模型,可根据既有轨检车检测的轨道数据而快速预测车体振动,对保证及改善列车乘坐舒适度具有较大研究意义。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仿真,确定实际轨道检测几何参数与车体振动的相关性,使用CART回归树算法对所得实际轨道筛选样本数据进行学习训练从而建立车体振动的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车体振动预测精度高达0.88,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004 8,与其他算法所得预测模型相比,各性能指标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有效预测车体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体振动 车辆动力学 CART回归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对车体振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雅 尤明熙 +4 位作者 杨飞 支洋 张瑶 赵文博 李威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9-1148,共10页
某开通时间较短的高速铁路线路受连续降雨影响,路基沉降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区段轨道结构发生变形,使轨道不平顺幅值明显增加,引起车体振动加剧,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了研究路基沉降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对车体振动的影响,... 某开通时间较短的高速铁路线路受连续降雨影响,路基沉降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区段轨道结构发生变形,使轨道不平顺幅值明显增加,引起车体振动加剧,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为了研究路基沉降引起的轨道不平顺对车体振动的影响,选取典型路基沉降区段连续4次动态检测数据进行时频特征分析,结合建立的车辆-有砟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路基沉降区段轨道不平顺和车体振动加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了路基沉降不平顺波长和状态演变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导致的路基沉降对高低不平顺和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显著,对轨向不平顺和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较小;路基沉降区段的高低不平顺与车体垂向加速度幅值变化趋势和振动频率基本相同,42~70 m波长高低不平顺的幅值增加是造成车体垂向振动加剧的主要原因;依据仿真结果,路基沉降引起的高低不平顺幅值急剧增加会造成行车过程中局部轮轨垂向力显著减小,导致轮重减载率显著增加;对于速度等级250 km/h的线路,建议雨后重点盯控路基沉降点长波高低不平顺的变化,针对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不良区段的养护维修作业,应着重调整42~70 m波长高低不平顺幅值,以保障车辆安全稳定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不平顺 车体振动 车辆-轨道耦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轨检数据的轨道车辆车体振动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玉玲 张春杰 +3 位作者 陈威 李晶晶 王立江 彭乐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0-155,168,共7页
轨道车辆车体振动加速度是反映列车振动状态以及轮轨接触性能的关键参数,也是车身减振和乘坐舒适性评价的重要依据。然而车体振动受轨道病害、轮-轨作用力及外界环境等多个耦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较难准确预测其大小,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 轨道车辆车体振动加速度是反映列车振动状态以及轮轨接触性能的关键参数,也是车身减振和乘坐舒适性评价的重要依据。然而车体振动受轨道病害、轮-轨作用力及外界环境等多个耦合因素的影响使得较难准确预测其大小,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轨检数据的轨道车辆车体振动预测方法。以GJ-5型轨检车在广深Ⅱ线工务段所采集的检测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归一化和最大信息系数法实现多参数量纲归一化及数据筛选,获取了与车体垂向、横向及水平振动密切耦合参数,得到了轨检车检测有效数据集。采用回归树及袋装回归集成算法,构建了基于袋装回归树集成算法的车体振动预测模型,实现了高精度轨道车辆车体振动预测。最后通过与实测数据和单棵回归树及时序回归树算法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袋装回归树集成算法具有更优的预测性能,与实测结果相比采用基于轨检数据的轨道车辆车体振动预测方法精度可达90%以上,误差低于0.003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轨道车辆 车体振动 预测方法 最大信息系数 袋装回归树集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体振动模态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凤涛 柯露露 +3 位作者 李志和 杨洋 李仁秋 胡伟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3,共6页
铁路运输车辆不断朝着高速以及轻量化方向发展,车体承受着复杂的交变载荷,极大地增加了车体结构疲劳断裂的风险。为探究车体结构振动对车辆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车体模态仿真计算。结合服役环境下动车组车体运行模... 铁路运输车辆不断朝着高速以及轻量化方向发展,车体承受着复杂的交变载荷,极大地增加了车体结构疲劳断裂的风险。为探究车体结构振动对车辆结构安全性的影响,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车体模态仿真计算。结合服役环境下动车组车体运行模态测试数据,提取出车体1阶菱形(8~9 Hz)、1阶垂弯(12~13 Hz)、1阶横弯(15~16 Hz)及1阶扭转(17~18 Hz)模态频率,对车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对比修正。利用雨流计数法对部分实测载荷谱数据谱进行处理,得到载荷谱雨流计数矩阵。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上述不同模态频段范围内的频率响应函数,结合nCode疲劳仿真软件对车体疲劳强度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不同频段范围内车体的疲劳损伤;采用Miner线性累积疲劳损伤理论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疲劳损伤评估,结果表明:车体1阶菱形模态(8~9 Hz)附近频段对车体造成的损伤最大,其损伤位置在车钩与枕梁交接处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体振动模态 疲劳损伤 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 疲劳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跨度桥梁变形的桥上车体振动加速度简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静静 高芒芒 +3 位作者 赵文博 李国龙 柯在田 蒙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在分析桥梁变形与轨道变形的映射关系基础上,从轨道平顺性与车体振动加速度的相关关系出发,确定高速铁路轨道长波不平顺采用60 m中点弦测值评价且有效管理截止波长为200 m,通过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轨道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与车体振... 在分析桥梁变形与轨道变形的映射关系基础上,从轨道平顺性与车体振动加速度的相关关系出发,确定高速铁路轨道长波不平顺采用60 m中点弦测值评价且有效管理截止波长为200 m,通过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轨道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与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关系式,据此提出在荷载组合作用下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上车体振动加速度简化分析方法。分析荷载组合下大跨度桥梁变形引起的车体振动加速度时,对于设计阶段,将荷载组合下的桥梁理论变形曲线经200 m高通滤波后计算60 m中点弦测值;对于建成阶段,将桥上实测轨道不平顺消除轨道自身随机不平顺后的轨道线形作为桥梁变形曲线,再经200 m高通滤波后计算60 m中点弦测值,并代入其与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关系式,得到桥梁变形引起的车体振动加速度。以某长江大桥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和车辆-轨道耦合分析方法得到的大跨度桥梁变形引起的车体振动加速度分别为0.39和0.35 m·s^(-2),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在大跨度桥梁上的适用性,以及对大跨度桥梁长波不平顺进行200 m高通滤波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桥梁 大跨度 桥梁变形 不平顺 60 m中点弦测值 车体振动加速度 高通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体振动与噪声响应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曲线健康状态评定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时光明 白磊 +2 位作者 高培正 袁健 丁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曲线占比较高,且曲线半径相对较小。准确评估曲线健康状态,对合理利用维修资源、优化安排维修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曲线健康评定模型,利用车体的振动与噪声响应检测数据,构建状态评定指标体系,确定曲...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曲线占比较高,且曲线半径相对较小。准确评估曲线健康状态,对合理利用维修资源、优化安排维修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新的曲线健康评定模型,利用车体的振动与噪声响应检测数据,构建状态评定指标体系,确定曲线健康指数。该评定模型可实现曲线健康状态的实时性准确评定。通过北京地铁1号线的实际检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曲线健康指数可用以全面评定曲线健康状态,能够满足现场管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 曲线 健康状态 综合评定模型 车体振动 噪声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