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与车正面碰撞安全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崇桢 曹立波 +1 位作者 颜凌波 Cing-Dao Kan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1-666,673,共7页
以某中型乘用车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质量减轻25%、刚度增加25%和同时减轻质量和增加刚度的3种变型车模型,连同基础车,共有4辆目标车模型,分别与中型乘用车、SUV和小型乘用车进行正面100%和50%重叠率的碰撞仿真,以研究乘用车质量... 以某中型乘用车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质量减轻25%、刚度增加25%和同时减轻质量和增加刚度的3种变型车模型,连同基础车,共有4辆目标车模型,分别与中型乘用车、SUV和小型乘用车进行正面100%和50%重叠率的碰撞仿真,以研究乘用车质量减轻和刚度增加对其碰撞加速度和驾驶员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与车100%和50%重叠正面碰撞中,乘用车质量减轻和刚度增加使其自身碰撞加速度明显升高;质量减轻后的目标车驾驶员头部HIC36、胸部最大加速度值和大腿力最大值增大;刚度增加后的目标车在100%重叠正面碰撞中驾驶员损伤加重,而在50%重叠正面碰撞中驾驶员头部和大腿损伤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与车碰撞 安全性 仿真 相容性 损伤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尾碰撞的车辆稳定性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锋 金智林 +1 位作者 冯博 张雷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20-26,共7页
汽车追尾产生二次碰撞是一种较严重的交通事故。为了解决此问题,进行了汽车追尾碰撞动力学分析及稳定性控制研究。在Simulink软件中分别建立了追尾车辆及被追尾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应用碰撞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汽车碰撞后被追尾车辆关键参数... 汽车追尾产生二次碰撞是一种较严重的交通事故。为了解决此问题,进行了汽车追尾碰撞动力学分析及稳定性控制研究。在Simulink软件中分别建立了追尾车辆及被追尾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应用碰撞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汽车碰撞后被追尾车辆关键参数的变化过程及其稳定性规律。针对追尾碰撞后被追尾车辆的失稳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门限值与PID调节各车轮制动力的PISP追尾碰撞稳定性控制策略。Carsim与Simulink联合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保证被追尾车辆的稳定性,可减轻及避免车辆追尾后发生二次碰撞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车与车碰撞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重叠正面斜角碰撞工况对车体耐撞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牛卫中 许鹏善 刘金鑫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了评价乘用汽车在小重叠正面斜角碰撞事故中的耐撞性,应用Hyper Works和LS-DYNA软件建立了两辆同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发生正面碰撞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数种25%重叠率碰撞工况的仿真计算,依据B柱下端最大加速度、A柱上部最大折弯... 为了评价乘用汽车在小重叠正面斜角碰撞事故中的耐撞性,应用Hyper Works和LS-DYNA软件建立了两辆同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发生正面碰撞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数种25%重叠率碰撞工况的仿真计算,依据B柱下端最大加速度、A柱上部最大折弯角、前围板侵入量3项重要评价指标,分析了碰撞角度与速度对两辆车体耐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款车型在0°~45°小重叠率正面斜角碰撞中,耐撞性最差的工况出现于作为被突入车与突入车成0°~15°角发生高速碰撞时,其耐撞性会随着两车相对碰撞速度的提高而迅速变差。因此,可选择这种工况对该款车型的车体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体耐撞性 车与车碰撞 小重叠正面斜角碰撞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