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车--莫古隆起的发育阶段及其对沉积体系的制约 被引量:1
1
作者 孔家豪 张关龙 +8 位作者 许淑梅 王金铎 曾治平 王千军 任新成 武向峰 舒鹏程 马慧磊 崔慧琪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1-649,共19页
【研究目的】准噶尔盆地车—莫同沉积古隆起是影响侏罗系结构样式和储层分布特征的重要地貌单元,研究其发育过程有利于认识准噶尔盆地盆山耦合关系和油气藏的聚集规律。【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盆地腹部41口井的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对侏罗... 【研究目的】准噶尔盆地车—莫同沉积古隆起是影响侏罗系结构样式和储层分布特征的重要地貌单元,研究其发育过程有利于认识准噶尔盆地盆山耦合关系和油气藏的聚集规律。【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盆地腹部41口井的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对侏罗系砂体和地层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等时性对比,重点阐述车—莫古隆起阶段性发育与准噶尔盆地周缘造山带,尤其是博格达山的协同演化及这种协同演化对盆地边界和沉积格局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车—莫古隆起在侏罗纪的演化可划分为初始发育、快速隆升和隆升后剥蚀等三个阶段。早侏罗世车—莫古隆起的初始发育对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展布和结构样式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研究区由西北部扎伊尔山和东北部克拉美丽山供源,主要形成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侏罗世为车—莫古隆起的快速隆升阶段,除了西北部扎伊尔山和东北部克拉美丽山供源之外,博格达山也同步隆出水面开始供源,导致盆地边界、地层分布及结构样式的重大转变,使得西山窑组一段、二段大面积超覆、西山窑组三段沉积缺失或遭受剥蚀,沉积体系也随之发生转变,形成辫状河三角洲和滩坝共存的沉积体系组合;中侏罗世晚期和晚侏罗世车—莫古隆起隆升出水面则导致头屯河组和齐古组的剥蚀缺失,形成了与白垩系的区域不整合面。【结论】车—莫古隆起在侏罗纪的形成和演化不仅影响到盆地的沉积地貌,也使盆地边界、物源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并导致沉积体系、地层结构样式和分布规律等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莫古隆起 侏罗系 沉积体系 构造演化 油气勘查工程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