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真实心脏躯干模型的体表Laplacian图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尚军 张翠英 +1 位作者 夏灵 吕维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8-462,共5页
关键词 拉普拉斯算子 心脏-躯干模型 BS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脊柱侧弯矫形器设计与验证
2
作者 林家祥 陈怡 +5 位作者 石光林 王文枫 蓝坤吾 蒋文军 艾子彭 彭蔚杰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8-995,共8页
目的 基于患者躯干-脊柱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并结合理论计算数据,实现脊柱侧弯矫形器个性化设计,并通过3D打印验证矫形器效果。方法 以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逆向工程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患者躯干-脊柱模型,利用有... 目的 基于患者躯干-脊柱模型有限元仿真分析,并结合理论计算数据,实现脊柱侧弯矫形器个性化设计,并通过3D打印验证矫形器效果。方法 以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逆向工程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患者躯干-脊柱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该模型,结合文献理论计算确定最佳矫形力的施加位置与大小,依此设计出矫形器。为了验证矫形效果,对患者穿戴该矫形器前后进行X线片的对比评估,并在6月后进行随访。结果 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确定了保证初次矫形效果最好的矫形力施加位置和大小,即对患者侧弯段脊柱L3椎体以及上下椎间盘所对应到躯干上的左后方区域位置施加62.95 N矫形力可以达到最佳的矫形效果。在此基础上,对矫形器进行结构设计,随后对设计好的矫形器进行穿戴前后的相关实验测试,通过对比患者穿戴矫形器前后的X线片并结合6个月后的随访数据,优化设计后的矫形器满足临床上对于矫正效果的预期要求。结论 矫形器设计需针对患者脊柱侧弯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定制。本研究以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矫形器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矫形效果 矫形力 躯干-脊柱模型 矫形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人体躯干物理模型的CT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校准肺部计数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斌全 马吉增 +2 位作者 程建平 杨端节 刘立业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92,共8页
代表身高170 cm、体重65 kg的成年男子躯干(Torso)物理模型经CT扫描获取了其断层信息图像,对这些图像进行组织器官分割、剪切、缩放等处理后,建立了含有200多万个大小为2.73 mm×2.73mm×3 mm的体素的三维体素模型。此体素模型... 代表身高170 cm、体重65 kg的成年男子躯干(Torso)物理模型经CT扫描获取了其断层信息图像,对这些图像进行组织器官分割、剪切、缩放等处理后,建立了含有200多万个大小为2.73 mm×2.73mm×3 mm的体素的三维体素模型。此体素模型和蒙特卡罗方法结合可用于校准肺部计数器。假定摄入的放射性物质在肺部均匀分布,本文计算了HPGe探测器在模型表面不同位置以及胸壁软组织中不同脂肪质量含量下的计数效率。结果显示,当胸壁软组织中脂肪质量含量由0变为40%,随光子能量变化,肺部计数器计数效率变化程度为:17.5 keV,67%;25 keV,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计数器 肌肉等效胸壁厚度 躯干物理模型 体素 蒙特卡罗 效率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躯干细化模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3种日常活动下的运动学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明鑫 朱紫薇 +2 位作者 蒯声政 廖振华 刘伟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462,共8页
目的建立由不同腰椎节段和集成胸椎、骨盆构成的躯干细化模型,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与健康人群在3种日常活动下的运动学差异,并与采用全腰节段的躯干简略模型作对比,探讨进行LDH患者运动学分析时采用躯... 目的建立由不同腰椎节段和集成胸椎、骨盆构成的躯干细化模型,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与健康人群在3种日常活动下的运动学差异,并与采用全腰节段的躯干简略模型作对比,探讨进行LDH患者运动学分析时采用躯干细化模型的必要性。方法使用NDI运动捕捉系统采集15名健康男性和7名男性LDH患者在水平行走、躯干前屈、对侧拾物中各节段的运动角度,分别通过两种模型比较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运动学差异。结果水平行走过程中,LDH患者胸椎节段和骨盆旋转增加,全腰节段运动角度无明显变化,但L4~5节段旋转角度显著减小;躯干前屈过程中,LDH患者所有腰椎节段屈伸角度都不同程度地减小,L3~4节段屈伸角度与健康人群差异性较大;对侧拾物过程中矢状面上的表现与躯干前屈类似,但LDH患者L3~4节段和L4~5节段侧弯角度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结论 LDH患者在日常活动中主要限制了损伤腰椎节段的运动。在某些运动中,只有躯干细化模型才能发现损伤腰椎节段的异常运动。因此,在进行LDH患者运动学分析时,有必要将腰椎细分成5个独立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细化模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日常活动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躯干运动模型在五种日常活动下的运动学差异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蒯声政 周文钰 +2 位作者 廖振华 郭岱琦 刘伟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目的:比较五种日常活动下,由胸节段、腰部全节段构成的简略躯干模型与由胸节段、上腰节段、下腰节段构成的细化躯干模型的运动学差异性。方法:使用NDI运动捕捉系统,采集26名健康的年轻志愿者在水平行走,上楼梯,躯干前屈,同侧拾取物体,... 目的:比较五种日常活动下,由胸节段、腰部全节段构成的简略躯干模型与由胸节段、上腰节段、下腰节段构成的细化躯干模型的运动学差异性。方法:使用NDI运动捕捉系统,采集26名健康的年轻志愿者在水平行走,上楼梯,躯干前屈,同侧拾取物体,对侧拾取物体五种活动下的胸节段,上腰节段,下腰节段和全腰节段的运动学参数。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三节段细化躯干模型和两节段简略躯干模型运动学参数的主成分的贡献率与载荷系数。结果:简略躯干模型中,全腰段的屈曲角度和侧弯角度显著高于胸节段,细化躯干模型中,下腰段的屈曲角度和侧弯角度显著高于其他节段。在水平行走和上楼梯活动中,细化模型中的腰部两节段的载荷系数符号相反。结论:躯干的运动主要是由腰部提供且主要是由下腰部分提供。在某些活动中,腰部节段间的运动出现了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躯干的运动分析时,需要对躯干进行细分成多节段,尤其要注意对腰部的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活动 躯干运动模型 主成分分析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装特征的三维人体躯干建模 被引量:8
6
作者 胡新荣 崔树芹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5-317,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服装特征的三维人体躯干参数化建模的新思路。详细介绍了胸部和腰部仿真模型的截面曲线形状的仿真方法及其特征参数的计算,采用基于服装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思想,用人体的身高、胸围和腰围等参数就可以控制人体躯干的三维形... 提出了一种基于服装特征的三维人体躯干参数化建模的新思路。详细介绍了胸部和腰部仿真模型的截面曲线形状的仿真方法及其特征参数的计算,采用基于服装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思想,用人体的身高、胸围和腰围等参数就可以控制人体躯干的三维形状,使结果的变化十分快捷。该建模方法灵活、数据量小,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与服装相关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特征 躯干模型 胸部 腰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特征的车载红外行人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国华 刘琼 庄家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44-1448,共5页
车载红外行人检测在准确率和实时性方面存在多方挑战.文中基于行人头部、躯干成像与背景之间存在灰度分布差异,构建行人头部模型和躯干模型作为前端分类器,后端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分类;结合多帧校验和最近... 车载红外行人检测在准确率和实时性方面存在多方挑战.文中基于行人头部、躯干成像与背景之间存在灰度分布差异,构建行人头部模型和躯干模型作为前端分类器,后端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分类;结合多帧校验和最近邻匹配跟踪行人.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时间基本持平,提高了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视频 行人检测 头部模型 躯干模型 行人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铀元素肺部计数器的效率刻度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成智威 毛永 +5 位作者 马如维 陈宝维 韩月琴 田自宁 巨凌军 董正鹏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7-362,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超铀元素肺部计数器的组成、仿真人体躯干模型的研制、探测效率刻度实验及结果等。超铀元素肺部计数器采用了四个平板型低本底高纯锗探测器,核素识别能力强,探测灵敏度高。研制的仿真人体躯干模型符合中国参考人体型。经... 本文主要介绍了超铀元素肺部计数器的组成、仿真人体躯干模型的研制、探测效率刻度实验及结果等。超铀元素肺部计数器采用了四个平板型低本底高纯锗探测器,核素识别能力强,探测灵敏度高。研制的仿真人体躯干模型符合中国参考人体型。经过实验选取不同的化学试剂作为基质和添加剂,采用发泡技术和解剖尸体建模等方法,使体模中组织或器官的密度、线衰减系数、几何尺寸等参数能够较精确地等效于对应人体组织或器官。通过覆盖不同厚度的盖板,模拟不同胖瘦的人体,应用该体模,对肺部计数器的探测效率进行了刻度,得出了不同能量下不同肌肉等效胸壁厚度的探测效率曲线。实验得出,每个探测器测量体模和对照人的本底分别小于0.0288cps、0.0372cps(241Am的59.5keV全能峰区内积分计数率)。经效率刻度,测量时间为8000s,一类错误概率α和二类错误概率β均为0.05,肌肉等效胸壁厚度MEQ-CWT(17.6keV)为15.7mm,MEQ-CWT(59.5keV)为16.2mm的状况下,系统对239Pu和241Am的探测下限ADL分别为700Bq和3Bq。若采用241Am示踪,对钚镅活度比小于20∶1的钚,其对239Pu探测下限ADL可降低至60B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计数器 仿真人体躯干模型 肌肉等效胸壁厚度 效率刻度 探测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