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躯体功能、肌力和跌倒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冯飞 陈浩 +4 位作者 张湛金 贾璞 包利 杨鹤 唐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4期313-319,共7页
目的评估普通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躯体功能、肌力及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40例60岁以上、可独立行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普通维生素D组(钙800 mg+维生素D3800 IU/d)和活性维生... 目的评估普通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躯体功能、肌力及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40例60岁以上、可独立行走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普通维生素D组(钙800 mg+维生素D3800 IU/d)和活性维生素D组(钙800 mg+1,25双羟维生素D30.5μg/d);随访观察12个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行简易躯体能力测试(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手持式测力仪(hand-held dynamometer,HHD)测试握力、跌倒效能量表评分(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及血钙、血磷、血肌酐检测;在干预前、干预12个月后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查;记录12个月跌倒次数、跌倒致骨折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普通维生素D组获得随访103例(男性17例,女性86例),活性维生素D组获得随访105例(男性18例,女性87例)。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SPPB评分[普通维生素D组(7.45±2.45)分vs.活性维生素D组(7.80±2.21分)]、握力[普通维生素D组(21.04±5.66)kg vs.活性维生素D组(21.96±6.12)kg]及MFES[普通维生素D组(7.09±1.62)分vs.活性维生素D组(7.19±1.63)分]较干预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与普通维生素D组SPPB(8.01±2.45)分和MFES(7.38±1.61)分相比,活性维生素D组SPPB(9.33±2.18)分和MFES(8.42±1.63)分提高更明显(P<0.05)。干预12个月后,活性维生素D组腰椎BMD(0.790±0.105)g/cm2较干预前(0.756±0.107)g/cm2较干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维生素D组腰椎及髋部BMD均无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维生素D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肌力及躯体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活性维生素D改善躯体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效果更佳,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简易躯体能力测试 跌倒效能量表评分 跌倒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及预后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海燕 杨汀 +1 位作者 姚反修 刘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94-1297,共4页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肌少症及运动能力下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运动能力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二者评估方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可以在社区评估COPD患者运动能力及预后的简便准确的方法。方法纳入2...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肌少症及运动能力下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运动能力和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二者评估方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可以在社区评估COPD患者运动能力及预后的简便准确的方法。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100例COPD稳定期患者,探讨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试验(SPPB)及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6MWD与mMRC分级呈负相关(rs=-0.431,P=0.002),mMRC分级预测6MW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9(P<0.001),当6MWD为483.5 m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426,是6MWD与mMRC分级的界值。SPPB与组内数据呈正相关(P<0.001),其中5次坐站测试(5STS)与SPPB相关性最高(rs=0.751)。6MWD与5STS具有相关性(rs=0.291,P=0.038)。结论mMRC分级与5STS测试均可以成为基层评估COPD患者运动能力及预后的简便及较准确的方法,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6MWD低于483.5 m时,呼吸困难对运动的限制较大,可以适时开展呼吸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6 min步行试验 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试验 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虎骨粉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顾宏菲 赵玲 +5 位作者 李旭云 孔令成 毛一凡 李茜茜 史晓林 李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9-693,共5页
目的观察人工虎骨粉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躯体能力及骨折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富阳中医骨伤医院门诊收治的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钙尔奇D3... 目的观察人工虎骨粉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躯体能力及骨折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富阳中医骨伤医院门诊收治的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钙尔奇D3片+阿仑膦酸钠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工虎骨粉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跌倒效能量表评分、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脆性骨折及跌倒发生变化率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研究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例和4例退出试验,最后共收集154例患者数据;②骨密度: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骨密度提升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简易躯体能力测试: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躯体、下肢和移动能力比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躯体能力测试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跌倒效能量表: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跌倒效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对照组比较,跌倒效能量评分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跌倒及骨折发生率:试验组跌倒24次,跌倒发生率30.77%;对照组跌倒35次,跌倒发生率46.05%。试验组骨折4次,骨折发生率5.13%;对照组骨折6次,骨折发生率7.89%。结论人工虎骨粉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躯体活动能力,降低跌倒风险,降低骨折发生率,比单纯三联用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人工虎骨粉 骨密度 跌倒风险 躯体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人群跌倒危险因素 被引量:28
4
作者 陈浩 冯飞 +2 位作者 包利 贾璞 唐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跌倒风险现状,并对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骨科门诊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10例,平均年龄(68.55±5.92)岁。采集基本信息,用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alls risk for o... 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跌倒风险现状,并对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骨科门诊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10例,平均年龄(68.55±5.92)岁。采集基本信息,用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alls risk for older people-community setting,FROP-Com)、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评估跌倒风险。手持式测力仪(hand-held dynamometer,HHD)测试肌力,记录简易躯体能力测试(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结果。测定骨密度、血钙、血磷、血肌酐、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统计跌倒发生情况,对FROP-Com跌倒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组间差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 1年内发生过跌倒的83例(39.5%),其中跌倒两次及以上的23例(11.0%)。FROP-Com平均得分(10.22±9.50)分,MFES平均得分(9.27±0.87)分,跌倒风险处于较高水平。FROP-Com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相比,HHD(F=55.795,P=0.000)、SPPB(F=48.009,P=0.000)、血钙(F=0.497,P=0.000)和25OHD(F=20.501,P=0.000)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治疗史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67,P=0.0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跌倒的危险因素,按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SPPB、HHD、血钙、25OH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1.80,P=0.000)。结论老年骨质疏松人群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应该给予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其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骨质疏松症 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 跌倒效能量表 手持式测力仪 简易躯体能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症状负担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佳祺 赵彤 +1 位作者 杨琨 邢凤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症状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393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采用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的症状负担均分为(2.08±0.73)分,6个症...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症状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393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采用脑卒中患者症状负担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的症状负担均分为(2.08±0.73)分,6个症状负担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及自理能力、步态异常、心理症状、疼痛症状、说话不清与疲乏、认知功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配偶状态、患病时间是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症状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症状负担较重,主要的负担是躯体及自理能力、步态异常,年龄大、无配偶、患病时间短的患者感知的症状负担较重,应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症状负担 症状困扰 躯体及自理能力 步态异常 心理症状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