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化的非等间隔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身管磨损量预测 被引量:16
1
作者 易怀军 刘宁 +1 位作者 张相炎 丁传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0-2225,共6页
针对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量预测中存在的数据采样时间间隔不均匀、采样难度大、成本高、数据量小,常规数据拟合和预测方法难以处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非等间隔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通过组合预测模型对某型火炮身管... 针对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量预测中存在的数据采样时间间隔不均匀、采样难度大、成本高、数据量小,常规数据拟合和预测方法难以处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非等间隔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通过组合预测模型对某型火炮身管的烧蚀磨损量进行预测,实例分析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为身管内膛磨损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身管磨损 非等间隔 灰色模型 BP神经网络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身管磨损量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国辉 张宝栋 李向荣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131,共6页
针对火炮身管烧蚀磨损给射击精度带来的重要影响,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身管烧蚀磨损量动态监测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将BP算法模型应用应用到单片机当中,完成了对身管烧蚀磨损量的计算,并设计了相关外围电路,实现了对身管烧蚀磨损量的... 针对火炮身管烧蚀磨损给射击精度带来的重要影响,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身管烧蚀磨损量动态监测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将BP算法模型应用应用到单片机当中,完成了对身管烧蚀磨损量的计算,并设计了相关外围电路,实现了对身管烧蚀磨损量的自动监测、LCD显示以及与上位机的数据通信功能。该系统综合了单片机和BP神经网络的优点,实现了智能算法与硬件设备的有效融合,可对身管的烧蚀磨损量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可为后续对于身管烧蚀磨损造成初速减退量的修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管磨损 BP神经网络 单片机 自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膛炮身管磨损对弹丸起始扰动的影响
3
作者 刘宪福 谢战洪 梁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69-174,共6页
身管磨损使弹炮间隙增大,导致弹丸膛内运动与身管轴线不同轴度增大,进而影响弹丸起始扰动。为研究磨损内弹道的弹丸起始扰动特性,建立基于完全弹性体的弹炮耦合发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进行3种不同磨损工况的仿真计算,获取不同磨损工况下... 身管磨损使弹炮间隙增大,导致弹丸膛内运动与身管轴线不同轴度增大,进而影响弹丸起始扰动。为研究磨损内弹道的弹丸起始扰动特性,建立基于完全弹性体的弹炮耦合发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进行3种不同磨损工况的仿真计算,获取不同磨损工况下弹丸膛内动力学响应参量。通过引入基于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弹丸起始扰动函数,研究不同磨损量对弹丸起始扰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身管工况,一般磨损身管工况下弹丸起始扰动增大了107%,严重磨损工况增大了387%,说明弹丸起始扰动随身管磨损而增大,且增大速率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定量的研究成果可作为外弹道分析的初始条件,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膛炮 身管磨损 弹丸起始扰动 弹炮耦合 扰动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的火炮身管膛线深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邵新杰 丁超 +1 位作者 宋彬 朱石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5,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的火炮膛线深度检测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进行检测的光学结构及测量原理。该方法简单实用,标定过程简单可靠,减少了复杂的系统参数的模型的构建。经过实验证该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膛线深度测量,相比于传统的膛...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的火炮膛线深度检测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进行检测的光学结构及测量原理。该方法简单实用,标定过程简单可靠,减少了复杂的系统参数的模型的构建。经过实验证该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膛线深度测量,相比于传统的膛线深度检测量方法,该方法拥有更高的检测效率以及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身管磨损 膛线深度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