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视角下的有声阅读:历史演变、功能进化与实践想象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林容 邱鑫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
我国有声阅读活动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从身体与阅读的关系视角来看,有声阅读呈现出仪式化阅读、流动式阅读、独立式阅读和交互式阅读四个演进阶段,身体呈现出文本、接入、陪伴和感知的功能,随之推动身体与阅读的关系从陌生走向交互。基... 我国有声阅读活动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从身体与阅读的关系视角来看,有声阅读呈现出仪式化阅读、流动式阅读、独立式阅读和交互式阅读四个演进阶段,身体呈现出文本、接入、陪伴和感知的功能,随之推动身体与阅读的关系从陌生走向交互。基于当下有声阅读实践,文章提出,有声阅读应回归身体、打造沉浸式阅读空间、全面覆盖身体的接入场景,塑造陪伴弱势群体的虚拟化身,进一步推动身体与有声阅读交互升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阅读 身体视角 阅读史 有声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政策的身体视角解读:重拾对儿童身体的教育关怀 被引量:16
2
作者 方芳 孙彩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79,共7页
儿童通过身体展开具体生活实践活动,但儿童的身体在现实教育中遭遇困境。“双减”政策中包含着对儿童的身体关怀,有其内在的理性支撑,即“身体是知觉中心”“身体是理解的起点”“身体是经验的源始”。鉴于此,“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的身... 儿童通过身体展开具体生活实践活动,但儿童的身体在现实教育中遭遇困境。“双减”政策中包含着对儿童的身体关怀,有其内在的理性支撑,即“身体是知觉中心”“身体是理解的起点”“身体是经验的源始”。鉴于此,“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的身体路径可以依循以下三方面来建构,即将“身心合一”观念贯穿在“双减”政策执行的全过程,以具身式学习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并构建身体参与的优质课后服务体系,以期为儿童身心全面发展重构优质教育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教育关怀 身体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身体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中的茶道思维 被引量:3
3
作者 余威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1期456-456,共1页
中华武术传达给世人的不仅是一种技击之道,还是一种价值追求,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与神韵。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是中华武术传播的重要支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于武术花样的教学,而忽视了武术文化的传播,这... 中华武术传达给世人的不仅是一种技击之道,还是一种价值追求,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与神韵。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是中华武术传播的重要支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注重于武术花样的教学,而忽视了武术文化的传播,这不仅阻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使得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从身体视角出发,茶道思维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先分别介绍了"身体观"与茶道文化的内容,然后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的现状,最后探究了身体视角下茶道思维在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视角 传统体育 武术教学 茶道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视角与抗战文学
4
作者 向天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43,191-192,共6页
从"身体"视角研究抗战文学,可以获得如下新认识:第一,个人身体的细微书写与爱国主义的宏大叙事紧密相关;第二,鼓励裸露男性身体,但对女性身体的描写,却直到1980年代以后才有大胆的敞开与展示;第三,赋予人物明显的美丑对比,身... 从"身体"视角研究抗战文学,可以获得如下新认识:第一,个人身体的细微书写与爱国主义的宏大叙事紧密相关;第二,鼓励裸露男性身体,但对女性身体的描写,却直到1980年代以后才有大胆的敞开与展示;第三,赋予人物明显的美丑对比,身体成为伦理与道德的标记物;第四,高大、威武、健壮的抗日英雄,反映出对国民身体与精神的审美想象与情感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视角 抗战文学 细微书写 宏大叙事 情欲表现 伦理标记 身体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