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儿童身体活动与功能和心理-行为健康:政策架构与健康行为干预模式
1
作者 邵雪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2-649,共8页
目的 分析国内外发布的有关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肥胖防控以及功能和心理健康政策,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功能视角出发,分析针对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身体活动和心理-行为健康的干预模式。方法 共纳入6份国际政策文件,... 目的 分析国内外发布的有关儿童身体活动、久坐行为、肥胖防控以及功能和心理健康政策,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功能视角出发,分析针对超重或肥胖儿童的身体活动和心理-行为健康的干预模式。方法 共纳入6份国际政策文件,3份国家政策。围绕机会、动机、功能和能力,对行为易感性理论(BST)、家庭行为治疗模式(FBBT)和健康生活方式计划(HeLP)进行分析。结果 国际的政策已形成战略-技术-治理-监测4个领域的闭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强调社会心理和公平维度的重要性。我国相关政策对儿童身体活动的监测、实施,以及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均给予高度重视,强调肥胖儿童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身体活动与健康相关的心理行为干预的结合。BST在餐前设置趣味性中、高强度运动和亲子情绪性进食教育,主要针对高食物反应性易感儿童,以调节能量平衡并强化动机;FBBT借助行为控制、家庭契约和家长示范,重塑家庭环境机会,提升儿童自我效能和身体活动;HeLP将戏剧疗法和同伴支持嵌入课堂和课外活动,营造积极氛围,增强归属感和持续参与。通过环境赋能、动机激活,达到提升功能和心理-行为健康的目标。结论 全球政策框架已由强调单一控制体质量指数拓展为提升功能与心理-行为多维度健康目标,国际和国家政策覆盖战略目标、行为准则、治理措施和监测指标4个关键维度。BST、FBBT与HeLP等健康行为干预,能拓展环境机会,增强心理动机,提高身体功能和能力,从而达成提高肥胖儿童身体活动水平、促进心理-行为健康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儿童 身体活动 功能 心理-行为健康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健康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和超重儿童参与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志强 徐巧玲 邵雪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6-305,共10页
目的评估身体活动对肥胖和超重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身体活动相关的健康行为的效益。方法遵循PRISMA指南,系统性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PsycINFO、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中2016年至2024年间发表在科学... 目的评估身体活动对肥胖和超重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身体活动相关的健康行为的效益。方法遵循PRISMA指南,系统性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PsycINFO、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中2016年至2024年间发表在科学引文索引Q4区及以上期刊的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内容涵盖身体活动或运动干预对6~18岁肥胖或超重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或心理健康的影响。采用AMSTAR 2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对中高水平质量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8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涉及24567例儿童和青少年,其中6篇为高质量,2篇为中等质量。在身体健康方面,结合有氧和阻力训练的复合运动干预在降低体质量指数(BMI)和体脂率方面表现最佳。每次60 min以上、每周3次、持续12周或更长时间的中、高强度运动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和超重儿童的BMI和体脂率,且能提升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在心理健康方面,身体活动对缓解儿童青少年抑郁和焦虑、提升自尊心具有积极效果。特别是舞蹈、户外探险活动和团队运动对改善儿童青少年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状态具有显著作用。对于神经发育障碍群体,低强度的运动形式如水中步行和瑜伽对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交互动能力效果显著。在身体活动相关的健康行为方面,有助于促进社交互动能力,养成运动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参与水平,减少久坐行为,增加有关健康及身体活动的知识。多模式干预(如将有氧运动与营养教育或心理辅导结合)在改善整体健康方面的效果远优于单一干预模式。健康促进学校策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减少肥胖发生率,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结论身体活动对肥胖和超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健康效益。中、高强度有氧和阻力训练、舞蹈及户外活动是改善身体成分和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预手段。多模式干预和健康促进学校策略能够产生长期健康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身体与心理健康 身体活动相关的健康行为 肥胖 超重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身体活动与心理和行为健康:政策架构与理论模型研究
3
作者 魏晓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8-665,共8页
目的 系统分析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身体活动与心理和行为健康的政策架构,探讨身体活动促进心理和行为健康的代表性理论模型。方法 采用主题分析和理论研究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加强身体活动,造就健... 目的 系统分析国内外关于大学生身体活动与心理和行为健康的政策架构,探讨身体活动促进心理和行为健康的代表性理论模型。方法 采用主题分析和理论研究方法,对世界卫生组织《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加强身体活动,造就健康世界》、欧盟《促进健康身体活动监测工具(第2版)》、美国运动医学会《运动检测与处方指南》、加拿大青少年24小时运动指南、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行系统研究;对自我决定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积极情绪螺旋理论和干预接受性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国际社会已实现从单纯关注能量消耗到重视心理健康的范式转变;人群覆盖策略呈现出从粗放式管理向精准化干预的转变趋势;干预手段发展呈现出技术融合与体系创新的特征;指标体系从单一维度评估向综合监测的转型;监测评估机制朝着数字化、协同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政策尤其突出“以体强心、五育并举”的战略导向,强调每日体育活动并完善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内在动机和基本心理需求满足对持续参与身体活动的作用;计划行为理论聚焦于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和最终行为的预测力;积极情绪螺旋理论阐释了身体活动引发积极情绪,进而拓宽个体思想行为组合并构建持久个人资源的机制;干预可接受性理论从情感态度、负担、机会成本、干预契合度、自我效能、感知效益和伦理一致性分析身体活动的影响。结论 身体活动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健康中发挥核心作用,当前政策在顶层设计和实践操作层面均有优化。自我决定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积极情绪螺旋理论和干预可接受性理论在解释与指导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和整合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活动 心理和行为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因素与在校儿童身体活动行为、运动健康信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东 吴一凡 +2 位作者 张雪莹 张炎 曹若湘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 了解小学在校儿童的身体活动行为、运动相关健康信念与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儿童身体活动行为,提高运动健康信念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4所规模中等的小学五年级的505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 了解小学在校儿童的身体活动行为、运动相关健康信念与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儿童身体活动行为,提高运动健康信念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4所规模中等的小学五年级的505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身体活动行为、运动健康信念情况及两者与家庭因素的关系。结果 受调查儿童平均每周完成60 min以上身体活动(4.8±2.1)d,达到7 d的人数占33.8%。儿童的感知到肥胖危害严重性、运动益处信念、运动障碍信念和运动自我效能的得分分别为(11.64±3.25)分、(12.62±2.25)分、(10.95±3.87)分和(13.00±2.37)分,且身体活动行为良好的儿童运动健康信念较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的支持行为(β=0.271,P<0.001)、家长的身体活动行为(β=0.135,P=0.004)、家长的运动益处信念(β=0.127,P=0.006)是儿童主动锻炼行为的促进因素;家庭亲密度(β=0.276,P<0.001)、家长支持行为(β=0.176,P=0.001)是儿童运动自我效能提升的促进因素;家庭亲密度是儿童运动障碍信念的限制因素(β=-0.305,P<0.001)。结论 家长的支持,家庭亲密程度,以及家长的运动益处信念是促进小学在校儿童身体活动行为的主要因素。家庭亲密度对儿童运动健康信念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行为 健康信念 家庭因素 小学在校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心理和行为健康效应:系统综述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颜景飞 戴圣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系统综述关于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中的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PsycINFO、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心理和行... 目的系统综述关于身体活动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健康影响的系统综述中的相关证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PsycINFO、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知网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心理和行为健康效应的系统综述,并分析其证据。结果最终纳入10篇英文文献,涉及221580例儿童青少年,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美国和西班牙。纳入文献主要来源于儿科学、儿童保育健康与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期刊。研究对象5~18岁,健康状况包括健康状态和非健康状态,其中非健康状态涉及神经发育障碍、抑郁和肥胖。干预类型包括学校体育课程、社区身体活动项目、家庭锻炼计划、课外运动项目、课外体育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干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游戏活动。干预频率为每次15~120 min,每周2~6次,干预强度为低~高,持续6~81周。健康结局主要体现为儿童青少年的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减轻,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提高,肥胖率降低和生活方式改善。结论身体活动有助于儿童青少年改善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升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满意度,降低肥胖率,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身体活动 心理 行为健康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24 h活动行为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卫佳宁 杨范家一 +2 位作者 郭丽娜 刘延锦 董小方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39,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24 h活动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12月选取18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领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24 h活动行为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12月选取18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并要求患者在出院后1周内连续7 d佩戴三轴加速度计,测量其出院后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时间,以判断其是否满足24 h活动行为指南推荐的3项标准。结果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每日睡眠时长为(7.12±1.46)h,久坐时间为(5.79±2.24)h,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为1.04(0.47,1.93)h,其中分别有8、23、100、51例患者满足0、1、2、3项指南推荐标准。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领悟社会支持和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是脑卒中患者24 h活动行为达标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后24 h活动行为达标情况不佳,对年龄较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低、社会支持程度较弱及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较低者,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以提高此类患者的24 h活动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24 h活动行为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睡眠 社会支持 运动锻炼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相关效能对大学生休闲时间身体活动行为的影响:跨情境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被引量:7
7
作者 冯玉娟 毛志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7,共6页
考查大学生体育课对休闲时间身体活动行为的贡献,构建适合大学生的跨情境预测模型,为干预大学生的身体活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假设大学生体育课上的三重相关效能(推论自我效能、他人效能、自我效能)可以影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自主性动机... 考查大学生体育课对休闲时间身体活动行为的贡献,构建适合大学生的跨情境预测模型,为干预大学生的身体活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假设大学生体育课上的三重相关效能(推论自我效能、他人效能、自我效能)可以影响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自主性动机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进而影响其休闲时间身体活动的自主性动机和行为。研究采用心理测量法,选取482名大学生参与研究,研究材料为《三重相关效能量表》、《因果关系感知量表》、《锻炼诱导情绪量表》、《锻炼动机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3》,通过结构公式模型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假设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对身体活动行为的解释力为18%;体育课的自主动机和情绪体验可显著预测休闲时间的身体活动自主动机,两者共解释其34%的总变异;自我效能可显著正向预测休闲时间的身体活动行为。结论:假设模型是适合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的预测干预模型;自我效能和他人效能通过动机和情绪的跨情境迁移作用,积极影响大学生对身体活动行为的参与。研究为干预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的增加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干预时重点提高体育课上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并促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后续研究应加入纵向干预研究验证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相关效能 身体活动行为 自主性动机 情绪体验 跨情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陶丽丽 严李嫣然 +1 位作者 齐智 李书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8-403,416,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健康支持性环境中的不同特征变量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汇总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社区环境的各个维度进行评分,采用Likert评分等级法计算客观扫描社区环境及主观感...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健康支持性环境中的不同特征变量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的影响。方法汇总2020年北京市朝阳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社区环境的各个维度进行评分,采用Likert评分等级法计算客观扫描社区环境及主观感知社区环境的得分情况,同时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对朝阳区居民的身体活动、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和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4个社区180名居民进行调查,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身体活动水平得分(r=0.528)、饮食行为得分(r=0.427)均与健康支持性环境得分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商店、设施情况、社区各类设施可及性、社区街道情况、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情况均为影响居民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因素(P<0.05)。社区商店、设施情况、社区各类设施可及性均为影响居民饮食行为的相关因素(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场所类型(OR=1.823,95%CI:1.303~4.569)、是否对公众开放(OR=1.576,95%CI:1.606~2.071)、是否全年开放(OR=2.357,95%CI:1.289~5.606)、收费情况(OR=1.821,95%CI:1.261~4.332)、经营的项目(OR=1.561,95%CI:1.289~3.396)、场所维护状况(OR=2.285,95%CI:1.199~5.345)、场所卫生状况(OR=1.869,95%CI:1.317~4.258)是运动健身场所影响居民身体活动的因素(P<0.05)。场所维护状况(OR=1.814,95%CI:1.156~2.882)、销售蔬菜水果种类(OR=1.582,95%CI:1.003~2.504)、合理膳食宣传情况(OR=1.869,95%CI:1.220~2.267)是食品零售和餐饮场所影响居民饮食行为的因素(P<0.05)。结论健康支持性环境的建设情况对居民身体活动水平及饮食行为有显著影响,多途径合理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对居民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支持性环境 健康促进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身体活动水平 饮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体质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4,共4页
在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下,探讨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不动行为与体质健康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体质健康评分成绩有正相关,而柔韧素质、耐力素质与久坐时间呈负相关;在将身体活动与静止活动联合分析中,随着身体... 在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下,探讨青少年身体活动、久坐不动行为与体质健康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与体质健康评分成绩有正相关,而柔韧素质、耐力素质与久坐时间呈负相关;在将身体活动与静止活动联合分析中,随着身体活动水平的上升和久坐时间减少,达到合格区中的耐力和柔韧性的可能就越高,而与力量素质和身体形态没有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尽可能的增加青少年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同时有效减少不必要的久坐行为是让青少年获得健康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体质健康 逻辑斯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学校身体活动相关健康类课程的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剑 戴圣婷 颜景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08-1415,共8页
目的探索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学校身体活动相关健康类课程构建的政策架构、核心内容及课程实施。方法基于健康促进学校相关政策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理论,对WH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健康促进学校中学校身体活动和健康相关课程... 目的探索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学校身体活动相关健康类课程构建的政策架构、核心内容及课程实施。方法基于健康促进学校相关政策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理论,对WH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健康促进学校中学校身体活动和健康相关课程的核心政策文件进行内容分析,构建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学校身体活动和健康相关课程的政策架构、核心内容及实施路径。核心政策文件包括《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健康促进学校的全球标准与指标》《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指南》和《WHO关于学校健康服务指南》。结果构建了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学校身体活动相关健康类课程的政策架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及实施路径。在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将身体活动融入健康相关课程的核心内容从学校身体活动和健康相关课程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将身体活动融入健康促进学校健康相关课程的具体实施路径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评价、学习资料、教师培训6个方面。结论健康促进是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学校健康相关课程是学校情境下运用教育和健康相关手段向学生提供健康服务,学校身体活动相关健康类课程是在健康促进学校环境中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综合健康服务的重要手段。在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构建健康相关课程的路径与方法,主要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评价、学习资料和教师培训6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促进学校 身体活动 健康相关课程 健康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效果:基于ICF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绿 王斌 邱服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7,共10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具有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的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干预效果范畴及架构。方法运用ICF对大学生常见心理行为健康及功能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构建具有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的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干预效果范畴及架构。方法运用ICF对大学生常见心理行为健康及功能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8月20日公开发表的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健康及功能结局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英文文献10篇,来自7个国家,涉及10项随机对照试验848例被试,年龄15~34岁;主要来源于康复科学、运动康复、康复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期刊,发表时间集中在2016年之后。大学生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主要集中于压力、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学习疲劳、手机成瘾、饮酒障碍、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不足。身体活动干预方式有生命舞蹈、哈他瑜伽、太极拳、篮球、八段锦、自行车、游泳、轮滑、棒球、伸展练习、技能训练、抗阻训练、有氧运动等。干预处方主要为长期(4~14周)的每周1~3次的高、中、低强度身体活动。健康结局涉及改善大学生的认知功能,缓解压力、焦虑、抑郁和学习疲劳,减少消极自动思维,增强正念,降低孤独感和缺陷感,提高睡眠质量,提高上肢肌肉耐力;促进运动习惯的培养,增加身体活动参与,提高活动表现和学业成绩,减少久坐行为、饮酒行为和问题性手机使用,增加社会交往;提高健康知觉和心理社会功能,丰富和改善娱乐休闲生活和校园生活,提高人际关系质量、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结论基于ICF构建了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大学生参与身体活动的理论架构。大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主要分为心理健康和功能问题、行为健康和功能问题。身体活动的干预类型分为体适能类、技能类、运动项目类、组合类。健康结局包括3个方面:身体和心理健康、活动和行为健康及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大学生 身体活动 心理行为问题 健康 功能 康复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心理和行为健康效益及生活质量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8
12
作者 戴圣婷 颜景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5-1134,共10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PRISMA原则,系统综述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健康效益。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6月发表的青少年参...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PRISMA原则,系统综述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健康效益。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6月发表的青少年参与学校身体活动及其健康结局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来自6个国家,涉及23652例参与者,主要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杂志、国际环境研究等期刊。身体活动干预类型主要包括体适能类(热身和伸展、休闲中心活动、穿梭跑、跳千斤顶和跳绳、深蹲和俯卧撑、跑步、腕关节及手臂训练)、技能类(运球、传球、投球和接球)和运动项目类(Kripalu瑜伽、篮球、排球和足球运动、Ringo替代运动、网球、跳绳)。活动频率为每周1~6次,活动强度以低至高强度为主,活动持续时间2~40周。健康效益主要涉及3个方面:在心理健康方面,社交情绪能力提升,负面情绪减少,自我效能感提高,主观情绪感受、行为控制和智力改善,认知适当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能构建应对压力策略,学习掌握情绪调节、正向思维和应对压力的认知结构;在身体活动相关的行为健康方面,身体健康水平和身体活动水平提高,健康责任感和意识提升,有关营养、健康的知识更加丰富,行为控制能力提高,执行功能改善,学业成绩和学校活动的参与度提高,无故缺勤等现象减少;在生活质量方面,学业成绩提高,能养成运动习惯及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技能。结论在健康促进学校视域下,将青少年的身体活动融入学校健康促进体系,通过实施体适能类、技能类和运动项目类的身体活动干预,可以提升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健康及生活质量,主要表现为:改善认知和执行功能,提高社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形成正向思维,养成积极的身体活动行为方式以及健康素养,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学业成绩,塑造良好的健康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能力,增加整体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健康促进学校 学校身体活动 心理和行为健康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不足对成年人体质和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宁 衣雪洁 +1 位作者 张一民 王丽岩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7,共7页
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最主要表现,并且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身体活动的内涵和分类进行梳理,确定了身体活动是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任何可以使机体能量消耗高于安静代谢水平的身体动作(包括静力性动作和... 身体活动不足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最主要表现,并且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身体活动的内涵和分类进行梳理,确定了身体活动是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任何可以使机体能量消耗高于安静代谢水平的身体动作(包括静力性动作和动力性动作)。探讨了身体活动不足的判定标准,以及与静坐少动行为的关系。从身体活动量的变化对人类身体的体质和健康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1)身体活动不足对成年人体质和健康的累积影响;2)由正常的身体活动量减少到身体活动不足时对体质和健康的影响;3)由身体活动不足提高身体活动量对体质和健康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不足 静坐少动行为 体质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里建成环境对老年人身体活动的影响—日常购物行为的比较案例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杨东峰 刘正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身体活动对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积极作用,并受到邻里建成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以大连市为研究区域,研究选取4个具有不同建成环境形态的邻里住区为典型案例,将与老年人身体活动极为密切的日常购物行为作为研... 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身体活动对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积极作用,并受到邻里建成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以大连市为研究区域,研究选取4个具有不同建成环境形态的邻里住区为典型案例,将与老年人身体活动极为密切的日常购物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案例分析方法,初步识别对老年人身体活动有明显促进或制约作用的建成环境要素。研究发现,邻里住区设施网点的个体特征、街道网络的拓扑形式、土地利用的地块尺度和公共空间的界面活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老年人的日常购物活动出行频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里住区 建成环境 健康老龄化 身体活动 购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体质健康促进:基于模式与组合的身体活动建议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宪亮 杜黎涛 +2 位作者 陈斯 贺强 潘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0,49,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不同模式、组合的身体活动(PA)和久坐行为(SB)与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为老年女性的体质健康促进提出建议。方法:受试者连续7 d佩戴三轴加速度计,测量中高强度PA(MVPA)、低强度PA(LPA)、持续性PA(单次≥10 min)、分散性...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不同模式、组合的身体活动(PA)和久坐行为(SB)与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为老年女性的体质健康促进提出建议。方法:受试者连续7 d佩戴三轴加速度计,测量中高强度PA(MVPA)、低强度PA(LPA)、持续性PA(单次≥10 min)、分散性PA(单次<10 min)、30 min持续性SB(单次≥30 min)和60 min持续性SB(单次≥60 min)。同时,根据每日参与MVPA和SB的不同时间,定义低MVPA高SB、低MVPA低SB、高MVPA高SB和高MVPA低SB四种组合类型。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老年人部分)》的要求进行老年女性体质健康测试,分别定义总分<15分和≥15分为体质健康不合格组和合格组。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探讨不同模式、组合的PA和SB与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探讨MVPA与体质健康水平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共1124人纳入到数据分析中。控制多个混杂因素后,1)总MVPA、分散性MVPA、总LPA、分散性LPA及持续性LPA均与老年女性更高的体质健康水平显著相关(P<0.05),总SB和30 min持续性SB与更低的体质健康水平显著相关(P<0.05);2)高MVPA高SB组合和高MVPA低SB组合均与更高的体质健康水平显著相关(P<0.05);3)每日参与MVPA总时间与体质健康不合格OR值呈近似“L”形的非线性关系曲线,随着参与MVPA时间的增加,老年女性体质健康不合格率逐渐下降,达到约30 min后下降幅度趋于平缓。结论:老年女性的PA和SB与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无论强度大小,参与一定量的身体活动就能获得体质健康收益。MVPA对老年女性的体质健康促进最为高效,每日30 min MVPA能获得最高效的体质健康收益。老年女性应尽量避免长时间久坐,另外,无论久坐时间长短,达到一定量的MVPA就能获得体质健康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指南(青少年版)》的形成、特征及借鉴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晓林 廖文豪 +1 位作者 袁锋 约翰·桑德斯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399,479,共7页
制定身体活动指南成为各国治理身体活动不足所广泛采取的积极措施。研究国外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特征,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澳大利亚《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指南(青少年版)》... 制定身体活动指南成为各国治理身体活动不足所广泛采取的积极措施。研究国外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特征,旨在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澳大利亚《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指南(青少年版)》的设计背景、内容划分以及呈现特征等进行研究。澳大利亚《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指南(青少年版)》从年龄层次上分为6~12岁和13~17岁2大类,分别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2个领域对日常身体活动给予了科学阐释、目标设置和具体建议。指南的主要特征有:突出身体活动知识与能力的教育生活化,注重青少年身体活动意识的引导和兴趣的培养,体现身体活动指标的累积性与循序渐进性,促进身体活动与减少久坐行为的整体化设计等。我国应加以借鉴,因地制宜建立全国性身体活动调研公报制度,制定与颁布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建立家庭、学校与社区的治理共同体,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指南》 青少年版 政策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适应性干预在身体活动促进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昱 张变子 +1 位作者 刘萍 李海鸿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1-117,共7页
目的对即时适应性干预在身体活动促进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即时适应性干预研究的开展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4年6月20日,... 目的对即时适应性干预在身体活动促进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即时适应性干预研究的开展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中英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4年6月20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即时适应性干预交付载体多为智能手机及应用程序,干预人群包括学生、职业人群、老年人、超重/肥胖人群以及慢性病患者;理论基础包括行为改变理论和福格(Fogg)行为模型;干预的设计框架包括远期结局、近期结局、决策点、干预选项、适配变量和决策规则;干预的结局指标包括久坐时长、活动水平、步行距离、心理/情感状态、生活质量、生理参数、可行性、可接受性8个方面。结论即时适应性干预具有生态学效度、自动化及趣味性优势,有助于提升干预人群的身体活动水平。未来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重视受试者群体特征及需求,完善方案设计,优化学习算法,考虑干预交付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提升即时适应性干预在活动促进中的渐进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适应性干预 适配干预 身体活动 健康促进 久坐行为 生态瞬时评估 数字技术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健康相关行为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6-476,共1页
社区健康相关行为(community 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以社区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政府制定各种可能影响人群健康和环境的政策、企业对"三废"的处理、群众团体所开展的文体活动等都可视为社区健康相关行为。社区供水排水... 社区健康相关行为(community 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以社区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政府制定各种可能影响人群健康和环境的政策、企业对"三废"的处理、群众团体所开展的文体活动等都可视为社区健康相关行为。社区供水排水、传染病控制、劳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行为 社区 全科医生 词典 传染病控制 人群健康 文体活动 群众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健康相关行为
1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3,共1页
社区健康相关行为(community 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以社区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政府制定各种可能影响人群健康和环境的政策、企业对"三废"的处理、群众团体所开展的文体活动等都可视为社区健康相关行为。社区供水排水... 社区健康相关行为(community 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以社区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政府制定各种可能影响人群健康和环境的政策、企业对"三废"的处理、群众团体所开展的文体活动等都可视为社区健康相关行为。社区供水排水、传染病控制、劳动保护、妇幼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行为 社区 全科医生 词典 传染病控制 人群健康 文体活动 群众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小词典——社区健康相关行为
20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58-3958,共1页
社区健康相关行为(community 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以社区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政府制定各种可能影响人群健康和环境的政策、企业对"三废"的处理、群众团体所开展的文体活动等都可视为社区健康相关行为。社区供水排水... 社区健康相关行为(community health-related behavior)指以社区为行为主体的健康相关行为。政府制定各种可能影响人群健康和环境的政策、企业对"三废"的处理、群众团体所开展的文体活动等都可视为社区健康相关行为。社区供水排水、传染病控制、劳动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行为 社区 全科医生 词典 传染病控制 人群健康 文体活动 群众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