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实论与身份说——盖斯凯尔夫人《妻子与女儿》人物姓名的另一种阐释 被引量:2
1
作者 黄伟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56-62,共7页
命名是为了界定一种身份,在文学作品中,姓名既是艺术角色的符号,又蕴含着深刻的名实关系。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与女儿》就是一部巧设人名以体现人物性格的奇妙作品,而传统的文学评论对这一点并不十分重视,它们大多从政治、伦理等社会... 命名是为了界定一种身份,在文学作品中,姓名既是艺术角色的符号,又蕴含着深刻的名实关系。盖斯凯尔夫人的《妻子与女儿》就是一部巧设人名以体现人物性格的奇妙作品,而传统的文学评论对这一点并不十分重视,它们大多从政治、伦理等社会语境对小说进行剖析和考证。事实上,人物命名背后蕴藏的名与实的关系,往往也是塑造人物政治身份和文化身份的有效方法。认识这一点,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解读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有助于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命名 身份说 《妻子与女儿》 盖斯凯尔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望权独立身份权说--以《民法典》第1086条为中心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春斌 《法治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01-109,共9页
实证考察系列探望权案件,发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86条之适用:未能穷尽父母之外的第三人;法律定性未能达成共识;裁判说理部分援引法源千差万别。进而怀疑,立法关于探望权规定的定性及体系归属有误。探望权是具有独立权利地... 实证考察系列探望权案件,发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86条之适用:未能穷尽父母之外的第三人;法律定性未能达成共识;裁判说理部分援引法源千差万别。进而怀疑,立法关于探望权规定的定性及体系归属有误。探望权是具有独立权利地位的身份权,不从属于抚养权、监护权、亲权等,是自然人享有的以会面、交流等合理方式对与其不共同居住的近亲属进行探望、探视的权利和义务。只要满足探望人和被探望人之间存在着近亲属关系且事实上处于不共同居住的状态之要件,双方间就具有探望之权利和义务。基于探望身份权请求权对内的相对性,该权除了针对身份上的义务人即父母外,还可针对身份关系之外的第三人。祖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甚至是有利害关系的亲属,均有探望之权利和义务。《民法典》关于探望权的规定应从“离婚”章移至“家庭关系”章中的“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近亲属关系”专节,并将法条内容表述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及有利害关系的近亲属,有探望被探望人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之外第三人 探望权 身份 独立身份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