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员工身份形成的关键——身份工作研究进展
1
作者 田喜洲 卢华磊 +1 位作者 樊素洁 刘燕霞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232-241,共10页
身份工作(identity work)指员工为创造、调整、协商、修改或摒弃身份而付出的努力。近年来,这一主题已成为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身份工作不仅可以解决个人所面对的身份紧张和身份威胁问题,还能对角色转换期间产生的多重身份进行协商,... 身份工作(identity work)指员工为创造、调整、协商、修改或摒弃身份而付出的努力。近年来,这一主题已成为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身份工作不仅可以解决个人所面对的身份紧张和身份威胁问题,还能对角色转换期间产生的多重身份进行协商,协调个人身份和所从事工作之间的矛盾,强化个人组织认同感。与身份工作相近的概念有身份协商和身份尝试;诱发因素包括身份威胁、身份需求、角色转换和身份紧张。而话语、有形物体或符号、行为及认知则是身份工作的主要方式。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身份工作的个体差异、文化差异、主动/被动性身份工作的差异,以及身份工作的具体过程和影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身份工作 身份协商 身份尝试 身份威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推动引领型组织身份构建的过程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相彤 林海芬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7,共16页
中国企业夺取市场竞争胜利需打破低位锁定,向高位引领跃迁并塑造相应的引领型组织身份。而中国传统文化宣扬的情本位理念加深了个体情感对组织身份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但核心身份受众即内部成员和外部客户群的个体情感究竟是如何推动引领... 中国企业夺取市场竞争胜利需打破低位锁定,向高位引领跃迁并塑造相应的引领型组织身份。而中国传统文化宣扬的情本位理念加深了个体情感对组织身份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但核心身份受众即内部成员和外部客户群的个体情感究竟是如何推动引领型组织身份构建的?这一问题仍然缺少清晰的理论解答,因此,以四际集团、青山实业和飞鹤为样本开展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情感推动引领型组织身份构建的过程就是情感以不同方式分别推动引领型组织身份三层级结构即引领性理念层、卓越性内涵层和优势性感知层构建的过程。具体来看,情感推动引领性理念层构建阶段以激发积极情感为核心,通过面向身份时序结构寻找情感寄托并搭建情感桥梁发挥情感的撬动作用。情感推动卓越性内涵层构建阶段以封装情感共鸣为核心,通过推动情感的时序性迁移并增强个体—组织身份关联发挥情感的支撑作用。情感推动优势性感知层构建阶段以形成情感承诺为核心,通过开展情感的纵向传染与横向交互并深化身份认同发挥情感的驱动作用。通过揭示情感推动引领型组织身份构建的过程及机制,贡献于相应理论研究并尝试指导中国企业的高位引领跃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引领型企业 引领型组织身份 组织身份构建 情感视角 多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份协同与角色认同作用下的知识动员研究——基于复杂系统视域
3
作者 姚伟 刘翠 +3 位作者 石梦茹 张佶 周鹏 王少楠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1,共14页
[目的/意义]从复杂系统角度,结合协同学理论和角色认同理论揭示实践社区中知识动员协同互动的内在机制,对解决角色定位与身份认知问题以实现知识动员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出5种知识... [目的/意义]从复杂系统角度,结合协同学理论和角色认同理论揭示实践社区中知识动员协同互动的内在机制,对解决角色定位与身份认知问题以实现知识动员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出5种知识动员角色,提出5种复杂驱动力,对身份协同及角色认同推动知识动员的作用进行探讨,并构建了知识动员动态模型和运行机制。[结果/结论]知识动员活动中存在4种“核心角色”和1种“边缘角色”,强化角色认知可以促进组织角色认同;身份协同有助于增强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复杂系统视域下的知识动员在5种复杂动力的灵活组合下实现价值涌现;大量的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的“微动员”现象是促进知识动员持续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动员 复杂系统 身份协同 角色认同 实践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学术英语写作学习者主动身份建构中POA框架的助力效果研究
4
作者 陈秋仙 张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8,共13页
学习者能否将其身份定义并执行为主动意义建构者对于其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获得至关重要。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将语言学习导向置换的同时凸显脚手架在学习者意义建构中的关键作用,为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创... 学习者能否将其身份定义并执行为主动意义建构者对于其学术英语写作能力的获得至关重要。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将语言学习导向置换的同时凸显脚手架在学习者意义建构中的关键作用,为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创新提供了本土适应性极强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中西部某地方院校的非英语类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课堂,尝试在POA框架下搭建交互式脚手架并付诸实践。两轮试用之后的半开放式问卷调查显示,这一脚手架可增权赋能,强化学习投入,有效助力高阶学习者意义协商,在提升学术英语写作水平的同时,促进学习者成功实现主动意义建构者身份的形成。该脚手架有望为POA理论中脚手架的完善以及该理论框架下写作教学实践提供些许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 脚手架 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勒密时期的埃及王权形象塑造与身份认同
5
作者 史海波 李智琳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作为外族统治者的托勒密王朝历代国王,通过采用埃及传统王权符号、沿袭前朝本土法老的外观和王名等方式,在具象层面构建了正统的埃及王权形象。同时,托勒密统治者对埃及本土宗教和仪式表现出虔敬的态度,并以此塑造合法的埃及法老身份,... 作为外族统治者的托勒密王朝历代国王,通过采用埃及传统王权符号、沿袭前朝本土法老的外观和王名等方式,在具象层面构建了正统的埃及王权形象。同时,托勒密统治者对埃及本土宗教和仪式表现出虔敬的态度,并以此塑造合法的埃及法老身份,包括神化自身,强调神圣世系的继承,以及宣传恢复国家秩序和维护传统宗教仪式等方式。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托勒密统治者更为重视希腊君主的身份,法老身份只是他们用于维持统治的宣传工具。由于现实中经济、阶层和种族矛盾的存在,包括祭司、权贵和平民在内的埃及臣民对外族法老身份的认同也相对有限。在征服与统治的背景下,不同文明之间很难形成完全的互相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勒密时期 古埃及 王权形象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城邦:中亚述的历史叙事与国家集体身份的构建
6
作者 袁指挥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公元前两千纪后半期,西亚北非地区迈进了大国政治时代。在这一时期,各大强国在西亚北非的历史舞台上轮番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外交大戏。通过频繁的交往与互动,这些国家不仅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而且促进了自我认知的深化和发展。在这... 公元前两千纪后半期,西亚北非地区迈进了大国政治时代。在这一时期,各大强国在西亚北非的历史舞台上轮番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外交大戏。通过频繁的交往与互动,这些国家不仅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而且促进了自我认知的深化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亚述作为新兴力量逐渐崭露头角。然而,对亚述而言,在构建新的国家认同过程中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它需要继承并妥善处理城邦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在大国间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背景下,亚述还需努力展现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特色,向当时的国际社会证明其与其他文明相比毫不逊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身份 西亚北非 文化遗产 自我认知 大国政治 历史叙事 认同过程 亚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和大神”短视频中的身份叙事——基于抖音网红博主视频的话语分析
7
作者 何雪聪 唐倩 王心路 《传媒论坛》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在诸多“三和大神”博主中,“废材”“奈提奈特”两位博主具备较强影响力。通过话语分析和个案分析,对两位网红博主及其短视频内容进行研究,探讨其中的身份叙事。研究发现,不同于早期纪录片中关于“三和大神”的病态定位,两位博主在短... 在诸多“三和大神”博主中,“废材”“奈提奈特”两位博主具备较强影响力。通过话语分析和个案分析,对两位网红博主及其短视频内容进行研究,探讨其中的身份叙事。研究发现,不同于早期纪录片中关于“三和大神”的病态定位,两位博主在短视频创作和互动中表现出具有主体性的后现代劳工身份。一方面,短视频内容生产活动让他们拥有了日结工和数字劳工的双重身份,他们将日结生活转化为具有情感价值的视觉商品,呈现了与梦想、自由、自洽相关联的劳工身份;另一方面,粉丝在与博主的会话互动中,将“三和大神”博主指认为“流浪替身”“大神人设”,两种身份想象既是一种对社会压力的抵抗性实践,也反映了粉丝对于身份跃迁的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和大神” 短视频 身份叙事 叙事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身份对过度的第三方惩罚的影响及其机制
8
作者 渠亚明 冯利 +1 位作者 杜冰 王鑫文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2期82-91,共10页
分别采用独裁者游戏和真实情景开展两项研究,以探讨群体身份影响过度的第三方惩罚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与受害者群体身份一致的个体,会对违规者产生过度的第三方惩罚;社会身份威胁在群体身份对过度的第三方惩罚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分别采用独裁者游戏和真实情景开展两项研究,以探讨群体身份影响过度的第三方惩罚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与受害者群体身份一致的个体,会对违规者产生过度的第三方惩罚;社会身份威胁在群体身份对过度的第三方惩罚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群体身份认同调节群体身份对过度的第三方惩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高群体身份认同水平的个体会做出过度的第三方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身份 社会身份威胁 过度惩罚 第三方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信任环境下的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健华 冯建华 +1 位作者 高泽芳 文成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身份认证数据流中的敏感信息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攻击者截获,并用于恶意目的,导致隐私泄露、身份盗用等风险,为确保网络安全性,提高主体身份认证安全性,提出零信任环境下的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算法。采用改进的文档指纹检测算... 身份认证数据流中的敏感信息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攻击者截获,并用于恶意目的,导致隐私泄露、身份盗用等风险,为确保网络安全性,提高主体身份认证安全性,提出零信任环境下的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算法。采用改进的文档指纹检测算法实现多层次身份认证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交互数据流安全监测。通过Rabin-Karp算法实现身份认证数据文档的分块,采用Winnow算法划分身份认证数据分块文档边界后,得到身份认证数据文档指纹,将其与指纹库中的指纹进行匹配对比,识别出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中的异常数据,实现多层次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身份认证数据流安全检测能力,有效地降低了网络威胁频率,提升了网络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信任 多层次身份认证 数据流安全检测 文档指纹检测算法 Rabin-Karp算法 WINNOW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格上基于身份的可截取签名方案
10
作者 王庆楠 王克 +3 位作者 陈辉焱 辛红彩 姚云飞 王宇 《信息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可截取签名允许签名人根据需要,在不与原始签名人交互的情况下删除已签名中的敏感数据块,并为截取后的数据计算一个公开并且可验证的签名.目前大多数可截取签名方案都是基于传统数论的困难假设构造的,鉴于量子计算机可能构成的威胁,构... 可截取签名允许签名人根据需要,在不与原始签名人交互的情况下删除已签名中的敏感数据块,并为截取后的数据计算一个公开并且可验证的签名.目前大多数可截取签名方案都是基于传统数论的困难假设构造的,鉴于量子计算机可能构成的威胁,构造能够抵抗量子计算攻击的可截取签名方案尤为重要.因此基于格的Ring-SIS(ring short integer solution)问题,提出一种理想格上基于身份的可截取签名方案,证明了该方案在选择身份和消息攻击下存在不可伪造性和隐私性.理论分析和效率分析表明,相较于同类方案,该方案在功能性上同时具备身份认证、隐私性和抗量子攻击等多种功能,用户公钥尺寸更短、安全性更高、算法耗时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格 Ring-SIS 隐私保护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 可截取签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搏波信号多维度特征的身份识别
11
作者 傅幼萍 张航 +1 位作者 厉梦菡 孟濬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576,共11页
现有光电容积脉搏波(PPG)身份识别方法特征表征不全面、鲁棒性不强,为此提出基于PPG信号多维度特征的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将PPG信号的非线性维度作为重要特征引入身份识别.对PPG信号进行预处理;分别从时域、频域和非线性3个维度提取PPG... 现有光电容积脉搏波(PPG)身份识别方法特征表征不全面、鲁棒性不强,为此提出基于PPG信号多维度特征的身份识别方法.该方法将PPG信号的非线性维度作为重要特征引入身份识别.对PPG信号进行预处理;分别从时域、频域和非线性3个维度提取PPG信号的特征参数;通过优化和选择,构建有效的特征集;将该特征集用于身份识别,并对身份识别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对多维度的全面分析,该方法实现了较全面的特征提取,并且时域、频域和非线性维度分析提供的互补信息增强了识别系统的鲁棒性.在包含200个主体和1000条数据的身份识别任务中,该方法取得了98.4%的准确率.与KNN之类其他现有研究的对比分析表明,本研究方法取得了较高的准确率.结果表明,构建多维度特征对于提高PPG身份识别任务准确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身份识别 特征提取 数据挖掘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德胤电影中“归乡”主题及文化身份研究
12
作者 李成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3,共5页
赵德胤的电影创作深受其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特别是他对“归乡”主题的持续探索,不仅反映了个人对身份认同的深刻思考,也为观众提供一个理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流动和个体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窗口。在他的代表作“归乡三部曲”中,赵德胤通... 赵德胤的电影创作深受其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特别是他对“归乡”主题的持续探索,不仅反映了个人对身份认同的深刻思考,也为观众提供一个理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流动和个体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窗口。在他的代表作“归乡三部曲”中,赵德胤通过纪实与虚构交织的手法,展现缅甸华人社群在地理与心理上的迁徙,以及他们在寻求身份归属过程中的挣扎与希望。这些作品不仅描绘缅甸社会的真实面貌,也是关于文化身份、记忆与遗忘、归属感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德胤 “归乡”主题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身份管理对企业逆向并购整合的影响研究——以吉利并购整合沃尔沃为例
13
作者 刘志雄 王建平 夏欢欢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逆向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新兴经济体企业获得海外资源,实现快速国际化的“跳板”。然而,“以小并大”“以弱并强”的逆向跨国并购往往会导致并购双方存在显著的身份落差,对企业并购整合提出了巨大挑战。文章选择吉利并购整合沃尔沃进行单... 逆向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新兴经济体企业获得海外资源,实现快速国际化的“跳板”。然而,“以小并大”“以弱并强”的逆向跨国并购往往会导致并购双方存在显著的身份落差,对企业并购整合提出了巨大挑战。文章选择吉利并购整合沃尔沃进行单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数据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探究组织身份管理对企业逆向跨国并购整合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组织身份差异对企业逆向跨国并购整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使双方企业能够获得巨大的协同效应,并购企业与被并企业利用组织身份分离来实现有效整合,正因为企业采取了组织身份分离的管理模式,使得并购企业与被并企业实现了组织身份协同,最终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本研究的启示在于:一是重视组织身份差异对企业逆向跨国并购整合的影响;二是实行合适的组织身份管理模式;三是建立对话交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身份管理 并购整合 组织身份落差 逆向跨国并购 组织身份差异 吉利集团 沃尔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国英 杨林 邱旭华 《信息安全研究》 2022年第9期888-894,共7页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发展,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高度融合,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和网络犯罪事件频发,传统身份认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网络空间安全和身份管理的需求.从我国身份管理特点出发,提出了以法定身份证件为信任根的可信身份认证服务平台,实...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发展,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高度融合,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和网络犯罪事件频发,传统身份认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网络空间安全和身份管理的需求.从我国身份管理特点出发,提出了以法定身份证件为信任根的可信身份认证服务平台,实现网上网下一体化身份管理,助力我国网络空间可信身份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 身份管理 网络身份凭证 网络身份认证凭据 网络身份应用标识 可信身份认证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抵达之谜》的身份危机研究
15
作者 朱威艳 王智音 《今古文创》 2025年第1期8-10,共3页
奈保尔是英国极具影响力的移民作家,他以其自身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为灵感,将与众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风格融入作品中。其作品《抵达之谜》描述了作者在多重文化背景下追寻自我身份认同的艰难旅程。基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奈保尔... 奈保尔是英国极具影响力的移民作家,他以其自身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为灵感,将与众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风格融入作品中。其作品《抵达之谜》描述了作者在多重文化背景下追寻自我身份认同的艰难旅程。基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奈保尔的文化身份危机,从主人公的迷失、找寻直至最后抵达三个方面探究其身份重构之旅,挖掘谜团的真相。对奈保尔“抵达”的探索,对揭露人们所面临的身份挑战、解决多重身份者的生存困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流散 身份危机 抵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叙事视域下时尚品牌身份建构
16
作者 沈明霏 孙虹 《服装设计师》 202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在时尚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共鸣个人情感,给予连贯性体验的图像叙事,担任着塑造品牌形象,反映品牌基因的重要角色。基于图像叙事的发展现状,分析当下时尚品牌运用图像叙事的身份建构依据,得到图像叙事下时尚品牌身份建构的运作机制,最后... 在时尚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共鸣个人情感,给予连贯性体验的图像叙事,担任着塑造品牌形象,反映品牌基因的重要角色。基于图像叙事的发展现状,分析当下时尚品牌运用图像叙事的身份建构依据,得到图像叙事下时尚品牌身份建构的运作机制,最后系统总结从“表象”出发,通过对符号抽象化处理,来达到品牌身份以“无象”形象留于消费者心中的运作机制。依托于图像叙事,有利于时尚品牌活化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基因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 时尚品牌 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忽必烈汗》中双性同体身份的语音象似性表征
17
作者 郭思文 王丽丽 《外文研究》 2025年第1期29-36,107,共9页
本文从语音象似性视角分析了诗歌《忽必烈汗》中忽必烈双性同体身份的建构,借助Praat语音分析软件,从听觉象似性(音高和音强)、节奏象似性(格律、韵律和句子时长)以及语音象征3个维度对忽必烈不同身份的语音象似性表征进行分析。研究发... 本文从语音象似性视角分析了诗歌《忽必烈汗》中忽必烈双性同体身份的建构,借助Praat语音分析软件,从听觉象似性(音高和音强)、节奏象似性(格律、韵律和句子时长)以及语音象征3个维度对忽必烈不同身份的语音象似性表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诗歌第一诗节音强变化小,平均音高值低,节奏平缓,语音效果悠扬,建构忽必烈身份中阴柔的一面;第二,诗歌第二诗节音强变化大,平均音高值高,节奏跳动,语音效果铿锵有力,建构忽必烈身份中阳刚的一面;第三,诗歌第三诗节音强、音高和节奏变化兼具舒缓和暴烈的特点,建构了忽必烈双性同体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象似性 忽必烈汗 双性同体 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老年数据审计系统中可监管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案设计
18
作者 张璐 范鹏飞 +1 位作者 杜静漪 陈晓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4,共8页
针对当前数据审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数据泄露、数据损坏以及第三方审计人员身份泄露等隐私保护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老年数据审计系统,并基于此提出一个可监管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案。系统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和群签名算法确保数... 针对当前数据审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数据泄露、数据损坏以及第三方审计人员身份泄露等隐私保护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老年数据审计系统,并基于此提出一个可监管的匿名身份认证方案。系统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和群签名算法确保数据通信和存储的安全性,且能够实现身份证书的匿名性,具有一定的隐私保护能力。此外,如果第三方审计人员出现非法行为,可以从身份证书中获取第三方审计人员的真实身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审计系统 匿名身份认证 区块链 老年数据 隐私保护 数据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拒性身份:高职教师自媒体的自我呈现——基于网络民族志的质性研究
19
作者 江竞波 邵艾群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66,共6页
抗拒性身份是个体在面对主流社会结构与文化规范的压迫时,所形成的一种反抗或拒绝被定义的身份属性。聚焦高职教师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所构建的抗拒性身份,目的在于揭示高职教师所遭受的社会歧视构成与其渴望的文化身份画像。借助网络民族... 抗拒性身份是个体在面对主流社会结构与文化规范的压迫时,所形成的一种反抗或拒绝被定义的身份属性。聚焦高职教师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所构建的抗拒性身份,目的在于揭示高职教师所遭受的社会歧视构成与其渴望的文化身份画像。借助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初步探明高职教师在经济地位、道德素养、职业身份、职业投入、职业产出、个人能力等多方面受到“污名”,并据此进行自我表征,从“经济人”“道德人”“单位人”“劳动人”“行业人”“技能人”等多维度建构自身身份。解决高职教师的抗拒性身份,需要关注污名的文化制度因素;鼓励高职教师自我身份建构;为高职教师提供结构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拒性身份 高职教师 自媒体 自我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异人之下》中的视觉美学创造与文化身份构建
20
作者 褚妙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5,共5页
电影《异人之下》融合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特效,构建出独特的视觉美学。场景设计选取文化地标并结合特效,营造奇幻氛围, 服装造型则将传统服饰与现代审美融合,展现角色特性。色彩运用上,通过冷暖色调的变化突出不同场景的情感变化。特效... 电影《异人之下》融合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特效,构建出独特的视觉美学。场景设计选取文化地标并结合特效,营造奇幻氛围, 服装造型则将传统服饰与现代审美融合,展现角色特性。色彩运用上,通过冷暖色调的变化突出不同场景的情感变化。特效制作运用多种技术,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神秘感。动作设计结合传统武术与现代舞蹈,让打斗场景富有节奏感。音画协同方面,通过音乐和声效深化情感体验。这些视觉美学元素共同构建电影的文化身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人之下》 视觉美学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