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踢球技术力学原理的探讨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何志林
-
机构
上海体院
-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13期19-22,共4页
-
文摘
足球运动顾名思义需要用足踢球。一场精彩的比赛,传球数可高达1000次左右,平均约二分钟就射一次门。因此不断改进踢球技术,对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踢球技术的动作方法种类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均在于要踢得准确、有力。为此本文运用力学的基本知识,分析踢球技术基本原理,依据原理提出技术上的要点,供同志们在教学和训练中参考(涉及例举均以正脚背踢球为例)。
-
关键词
踢球技术
支撑脚
踢球动作
击球速度
基本原理
运动员
击球部位
力学因素
技术上
足球运动水平
-
分类号
G8
[文化科学—体育学]
-
-
题名小足球踢球技术的教学程序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谢惠中
高荣发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景德镇班
上海体育学院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64-66,共3页
-
文摘
为了迅速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国内外都普遍重视对少年儿童的足球训练工作。从笔者的调查中发现,目前国内外对小足球技术教学程序的安排不同,看法不一。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最佳的整体教学程序,对一名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也是广大教师长期忽视但又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
关键词
踢球技术
足球技术
少年儿童
足球运动水平
脚内侧
踢球动作
训练工作
顺序性原则
教学程序
足球踢球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踢球技术力学原理的探讨
- 3
-
-
作者
何志林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79年第1期32-36,共5页
-
文摘
足球顾名思义需要用足踢球。一场精彩的比赛,传球数可高达1000次左右,平均约二分钟就射一次门。因此不断改进踢球技术,对提高足球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踢球技术方法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关键在于踢得准确、有力。本文运用力学的基本知识,分析正脚背踢球技术基本原理,提出技术要点,供教学和训练中参考。一、影响踢定位球出球准确性若干力学因素 1.力的方向踢球时,作用于球的力通过球心,球便沿着力的方向前进(图1)。如果作用于球的力不通过球心(图2),球便在旋转中前进。
-
关键词
踢球技术
踢球动作
支撑脚
运动员
踢定位球
速度
技术要点
力学因素
基本原理
准确性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正确掌握脚背正面踢球的几点体会
- 4
-
-
作者
陈炳兴
-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球类教研组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61年第3期18-18,共1页
-
文摘
我們知道,脚背正面踢球是足球基本技术最主要的一环,也是掌握脚背內外侧踢球的先决条件,只要踝关节稍微向内外轉动就形成其它踢球方法,因此我們说正确掌握脚背正面踢球方法是有它的重要意义。从脚背正面踢球的結构来看,擺动腿的擺幅大,脚与球接触的面积也大,从身体协調性来看是与自然擺动动作相符合。脚背正面踢球准确、有力而及时,是比賽中最实用的基本技术,可是要学好它却不容易,脚形短小的掌握得快,但每个人的脚形不一,掌握的速度有快慢,脚形长大的,掌握正确的部位要經过一个过程。从踢固定球分析,踢球时踢球脚的膝关节正在球的上空,脚背正面与球接触几乎成为垂直,所以脚形长大的通常用脚背正面前端去踢球较多。
-
关键词
踢球动作
基本技术
脚背
正面
每个人
掌握
初学者
先决条件
接触
正确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关汉卿的两首套曲
- 5
-
-
作者
刘评
-
出处
《体育文化导刊》
1983年第2期31-32,共2页
-
文摘
关汉卿是元代的大戏曲作家,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各书所载略有不同,一般认为他是大都(今北京市)人,号已斋叟,生于金末,卒于元朝大德年间(约1265年—1307年)。他熟谙戏曲艺术,不仅能编剧并且“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优俳而不辞。”散曲作品有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女校尉》和《蹴鞠》是他十余首套曲中的两首。 他在一首《不伏老》的套曲中,自述是个会“打马藏阄,分茶攧竹,通五音六律。”
-
关键词
关汉卿
套曲
戏曲艺术
生平事迹
五音
北京市
作家
金末
已斋叟
踢球动作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