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1
作者 裴培 刘小燕 张新朝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 探究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34例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探究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接受康复治疗的134例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等比例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67例。单一组予以物理因子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联合组予以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进行康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健侧与患侧踝关节活动度差值、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平衡能力。结果 联合组康复治疗后愈显率明显高于单一组(79.10%vs 50.75%,P<0.05),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01%vs 89.55%,P>0.05)。联合组康复治疗4周、8周、12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健侧与患侧踝关节背伸、跖屈、内翻及外翻活动度差值低于单一组,星状伸展平衡测试(SEBT)评分[(71.04±4.79)、(77.28±4.13)、(85.02±2.88)分]高于单一组[(67.57±5.13)、(71.94±4.60)、(78.16±3.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康复治疗8周、12周时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74.62±9.18)、(83.06±7.52)分]高于单一组[(68.74±12.72)、(75.31±1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物理因子疗法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并提升患者踝关节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因子疗法 本体感觉训练 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 康复治疗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踝关节韧带损伤部位的临床调查——(附172例分析)
2
作者 龙爱兰 《中国体育科技》 1982年第20期1-5,共5页
踝关节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各类运动项目均有发生,但以筛球、足球、手球、田径等项目较为多见。笔者把1972年至1981年所积累的资料作了统计:十年来,我体工大队发生踝关节韧带损伤约1120例次,居各种运动损伤的首位。仪在1976... 踝关节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各类运动项目均有发生,但以筛球、足球、手球、田径等项目较为多见。笔者把1972年至1981年所积累的资料作了统计:十年来,我体工大队发生踝关节韧带损伤约1120例次,居各种运动损伤的首位。仪在1976年12月~1977年12月一年内,我体工大队共发生运动创伤798例次,其中踝关节韧带损伤有112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有17例,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的6.6倍。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韧带损伤 损伤部位 踝关节韧带损伤 外侧韧带 运动损伤 运动创伤 关节损伤 关节 运动项目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在落地时的应力响应分析:基于预测性计算模型的神经控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周智锋 张赞倪 顾耀东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32,共1页
目的踝关节扭伤在运动过程中十分常见,通常会导致复杂的韧带损伤。其中,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占85%,跟腓韧带(CFL)损伤占35%。当前未有研究表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CLAI)对运动控制策略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 目的踝关节扭伤在运动过程中十分常见,通常会导致复杂的韧带损伤。其中,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占85%,跟腓韧带(CFL)损伤占35%。当前未有研究表明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CLAI)对运动控制策略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在着陆过程中的应力响应和神经控制变化。方法招募了15名健康组和15名CLAI患者,通过落地任务进行三维动作捕捉、地面反作用力和肌肉激活的数据采集。利用有限元模型来研究踝关节外侧韧带松弛时的应力反应,踝关节外侧韧带被模拟为一种超弹性复合结构,通过调整材料参数来模拟韧带松弛的情况。结果CLAI患者在着陆时展现出较早的外侧腓肠肌(P=0.032)和胫骨前肌(P<0.001)肌肉激活。同时,有限元分析显示正常落地时跖骨最大应力为8.12 MPa,在与地面有15°夹角的情况下上升至10.44 MPa。而进一步的ATFL和CFL松弛导致跖骨应力发生显著变化,分别达到11.07和10.88 MPa。该发现表明,踝关节外侧韧带松弛更容易导致踝关节接触压力和跖骨应力的变化。结论跖骨应力的变化与ATFL和CFL松弛度变化有关,导致了踝关节的不稳定。此外,CLAI患者展现出了明显的肌肉激活模式变化,这表明踝关节韧带损伤后神经控制策略发生改变,致使运动功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侧韧带 关节扭伤 踝关节韧带损伤 距腓前韧带 跖骨 韧带松弛 神经控制 松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标本踝关节韧带肌腱损伤1.5T和3.0T MR成像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海涛(译) 王仁法(校)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踝关节韧带损伤 韧带肌腱损伤 人体标本 MR成像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微创外科技术 MR扫描 T1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贴扎技术对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舒真谛 金韵 +4 位作者 苏婷婷 黄倩倩 谷鹏鹏 黄晓丽 蒋松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贴扎技术对急性踝外侧韧带损伤后患者踝关节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安慰剂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C组接受常规治疗(1次/d,30min/次,5d/周,共2... 目的:探讨运动贴扎技术对急性踝外侧韧带损伤后患者踝关节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安慰剂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30例。C组接受常规治疗(1次/d,30min/次,5d/周,共2周);A组、B组除常规治疗外(1次/d,30min/次,5d/周,共2周),同一天分别给予运动贴扎技术治疗、无拉力白贴(安慰剂)治疗(1次/d,5d/周,共2周)。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运动训练指导及健康教育,并在接受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患侧肢体平衡功能[X轴平均位移(Mcd)、Y轴平均位移(Msd)评分]、损伤韧带厚径及相关肌群表面肌电值[腓肠肌外侧头(GL)、腓肠肌内侧头(GM)、腓骨长肌(PL)评分]的评定。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患侧肢体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组内前后比较,①表面肌电评估,即以相关肌群标准化肌电募集程度(均方根值RMS)为单位,测定步态项中肌群的肌电值:A、B两组表面肌电评分(GL、GM、PL)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C组三块肌肉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平衡功能评估:A组、C组平衡功能Mcd、Ms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A组较前改善(P<0.005)、C组较前下降(P<0.001),B组Mcd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01),但B组Msd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韧带厚径评估:三组韧带厚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01)。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A组韧带厚径评分、表面肌电评分(GL、GM、PL)均优于B组和C组(P<0.01);A组平衡功能评分(Mcd、Msd)均优于C组(P<0.005)、Msd评分优于B组(P<0.05),但Mcd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仅平衡功能评分(Mcd、Msd)优于C组(P<0.001),B、C两组其他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贴扎技术治疗可提高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患者平衡控制能力和相应肌群功能,加速损伤韧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贴扎技术 踝关节韧带损伤 表面肌电 韧带厚径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柏膏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霖 孙凯 +4 位作者 陈彦 陈国良 邓德钧 焦根龙 李志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伤柏膏在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单侧踝关节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治疗前及治疗第3,7,14天对患者进行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kofoed评分,同... 目的探讨伤柏膏在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单侧踝关节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治疗前及治疗第3,7,14天对患者进行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kofoed评分,同时测量患者踝关节周径,以及踝关节损伤后下肢功能自我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3,7,14天后,治疗组在VAS评分及肿胀消除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后Kofoed踝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7,14 d后,治疗组在Kofoed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自我功能评定上,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7,14 d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伤柏膏外敷治疗能够较快改善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疼痛,并改善相关功能性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柏膏 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柳金浪 周游 +5 位作者 陈明亮 徐留海 田志鹏 许涛 段志豪 王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6-601,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受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的30例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男18例、女12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接受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的30例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男18例、女12例,左侧13例、右侧17例。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及术后2月、6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以及末次随访使用关节韧带数字体查仪(Ligs)测量患者双侧踝关节前抽屉实验位移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植入反应、肌腱损伤、神经损伤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患者随访时间24.3个月(20~36个月)。患者术后VAS评分、AOF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前抽屉实验健侧与患侧位移(11.34±1.35 mm vs. 11.36±1.1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P>0.05)。结论:关节镜下改良Brostrom-Mason-Allen术治疗复发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手术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改良Brostrom术 改良Mason-Allen缝合 复发性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踝关节急性运动损伤防治小结
8
作者 吕益芳 孔明 +2 位作者 徐光辉 诸剑英 郑金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0年第1期63-66,共4页
根据文献资料,韧带与关节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中所占比例较大(约占36%及73.1%),其中尤以踝关节韧带损伤占多数(在40%以上,甚至达83.5%)。在我院多年的调查中,亦发现发生的踝关节损伤严重地影响教学教练的正常开展,充分说明防治它的... 根据文献资料,韧带与关节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中所占比例较大(约占36%及73.1%),其中尤以踝关节韧带损伤占多数(在40%以上,甚至达83.5%)。在我院多年的调查中,亦发现发生的踝关节损伤严重地影响教学教练的正常开展,充分说明防治它的重要性,所以对体院学生踝关节损伤问题开展科研,进行积极的予防和治疗,是提高体院教学教练质量,保护学生健康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把我们自78年3月至11月上旬期间,在我院伤科门诊中观察到的53例本科学生急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初步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损伤 运动损伤 踝关节韧带损伤 本科学生 重要课题 体院学生 治疗方法 文献资料 治疗效果 学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