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柯 张江涛 齐兵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2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3~40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按照Leeds标准进行评定,...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超踝塑形夹板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2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3~40个月,平均14个月的随访,按照Leeds标准进行评定,优良19例,可1例,差1例。结论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易操作、疗效可靠、无合并症、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塑形夹板固定 治疗 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ⅲ度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Ⅱ、Ⅲ度踝关节骨折效果对比 被引量:12
2
作者 蓝芳令 阮才政 +3 位作者 胡明云 洪永俊 韦铭 杨诚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Ⅱ、Ⅲ度踝关节骨折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旋后外旋Ⅱ、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45例,随机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组,n=25)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Ⅱ、Ⅲ度踝关节骨折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旋后外旋Ⅱ、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45例,随机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内固定组,n=25)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治疗组(外固定组,n=2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Mazur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内固定组患者的Mazur、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外固定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外固定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外固定组(P<0.05),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2.0%(23/25)显著高于外固定组70.0%(14/20)(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Ⅱ、Ⅲ度踝关节骨折效果较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法整复石膏固定 Ⅱ、关节骨折 Mazur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伟珑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6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究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每组40... 目的探究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每组40例。手术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法组为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在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优良率方面,手术组优良率分别为100%、100%,手法组分别为66.7%、78.9%,手术组明显优于手法组(P<0.05)。手术组患者生存质量,包括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及心理症状指标得分均明显优于手法组(P<0.05)。手术组治疗满意度(100%)明显比手法组(80%)高。结论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优良率和治疗满意度均明显增高,且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 、Ⅳ关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钉修复三角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临床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秀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究锚钉修复三角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锚钉修复三角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 目的探究锚钉修复三角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锚钉修复三角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2.3±4.6)个月。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愈合,愈合时间为11~1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2.5±2.3)周。治疗优的患者14例,治疗良的患者4例,治疗可的患者1例,治疗差的患者1例,优良率为90.00%。有1例合并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未进行下胫腓联合固定,在负重后发生踝穴的增宽、距骨的外移,并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出现疼痛。无患者出现感染症状、骨折的不愈合、锚钉的松动等相关并发症情况。结论对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予以锚钉修复三角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可改善相关症状,提升治疗优良率,减少并发症,存在临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钉修复 三角韧带 内固定 关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11
5
作者 孙建峰 韩斌 +4 位作者 邓磊 刘沂 顾敏琪 李治斌 罗运超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展型Ⅲ度(Dupuytren骨折)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8例,其中Maisonneuve骨折... 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33例。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8例;旋前外展型Ⅲ度(Dupuytren骨折)4例;旋前外旋型Ⅲ度13例,Ⅳ度8例,其中Maisonneuve骨折4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15个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优16例,良15例,可2例。结论:下胫腓联合是维系踝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下胫腓联合损伤影响到踝关节的稳定性时应手术治疗,确保下胫腓联合得到解剖性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损伤 Lauge-Hansen分型 MAISONNEUVE骨折 DUPUYTREN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诊治 后- - 手术治疗 关节骨折 治疗方法 术后疗效 评分标准 解剖结构 稳定性 解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