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影响参数研究
1
作者 唐勇 雷蕾 徐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5期98-102,共5页
为研究车轮踏面磨耗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UM建立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轮轨接触模型、磨耗模型为一体的磨耗预测模型,在轮轨法向接触中采用Kik-Piotrowski模型进行法向接触求解,通过Fastsim算法求解接触斑内蠕滑力、黏滑区及滑动... 为研究车轮踏面磨耗的关键影响因素,采用UM建立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轮轨接触模型、磨耗模型为一体的磨耗预测模型,在轮轨法向接触中采用Kik-Piotrowski模型进行法向接触求解,通过Fastsim算法求解接触斑内蠕滑力、黏滑区及滑动量分布,采用Specht磨耗模型计算磨耗量。利用预测模型研究关键参数对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影响车轮磨耗深度和分布,运行速度影响车轮磨耗深度,轨道不平顺影响车轮磨耗深度和分布,轮对内侧距增加会增加车轮磨耗深度和宽度;车辆上一系纵(垂)向、横向定位刚度及抗蛇形减振器节点刚度对车轮型面磨耗影响较小,轨道上扣件刚度对车轮磨耗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踏面磨耗 动力学模型 关键参数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踏面磨耗及轨道不平顺联合作用下的车辆-轨道系统随机分析模型 被引量:17
2
作者 徐磊 翟婉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9-85,共7页
车轮磨耗和轨道不平顺具有随机特征。基于车轮圆周磨耗的概率特征及高斯分布假设,将车轮型面离散化,形成车轮型面磨耗量的概率反演方法;同时,基于轨道不平顺概率模型,实现轨道不平顺在不同幅-频状态下的遍历随机模拟。结合车辆-轨道耦... 车轮磨耗和轨道不平顺具有随机特征。基于车轮圆周磨耗的概率特征及高斯分布假设,将车轮型面离散化,形成车轮型面磨耗量的概率反演方法;同时,基于轨道不平顺概率模型,实现轨道不平顺在不同幅-频状态下的遍历随机模拟。结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概率方法,建立考虑车轮踏面磨耗-轨道随机不平顺耦合作用的车辆-轨道随机分析模型,并用一类概率密度演化方程解决模型的概率密度传递问题。此模型能较好分析车辆-轨道系统在不同车轮型面磨损及线路随机不平顺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及可靠度计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面磨耗 轨道随机不平顺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变权组合模型的货车车轮踏面磨耗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滢 汤旻安 谷宝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为探讨变权组合模型在货运专线车轮踏面磨耗趋势预测中的应用,采用基于灰色新息GM(1,1)模型、灰色离散GM(1,1)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为一体的变权组合方法研究货运专线车轮踏面随走行公里的磨耗趋势,并与各单项模型预测结果和定权组合预测... 为探讨变权组合模型在货运专线车轮踏面磨耗趋势预测中的应用,采用基于灰色新息GM(1,1)模型、灰色离散GM(1,1)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为一体的变权组合方法研究货运专线车轮踏面随走行公里的磨耗趋势,并与各单项模型预测结果和定权组合预测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组合方法比单纯应用单项预测模型方法更合理,预测结果更可靠,且变权组合预测模型优于定权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本文所提出的变权组合预测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货运专线上车轮踏面的磨耗趋势,是一种研究运输专线上车辆轮对维护决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货运专线 车轮踏面磨耗 组合预测 变权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车轮踏面磨耗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徐凯 李芾 +1 位作者 李东宇 杨阳 《中国铁路》 2016年第9期40-44,48,共6页
比较不同磨耗程度下LMA踏面的形状和轮轨接触特征,建立CRH2型动车组计算模型,使用不同磨耗程度的LMA踏面配合60 kg/m钢轨轨面,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踏面出现磨耗后,车辆稳定性、车体振动加速度和平稳性指标均较新轮... 比较不同磨耗程度下LMA踏面的形状和轮轨接触特征,建立CRH2型动车组计算模型,使用不同磨耗程度的LMA踏面配合60 kg/m钢轨轨面,对其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踏面出现磨耗后,车辆稳定性、车体振动加速度和平稳性指标均较新轮状态恶劣;车体振动功率谱密度分布表明,车体摇头振动能量明显增大,垂向振动特征没有发生变化;随着踏面的磨耗,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得到改善;对于在役动车组,应严格控制其车轮踏面磨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转向架 踏面磨耗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图像的轮对踏面磨耗动态测量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3-746,共4页
为了实现铁路货车轮对踏面磨耗动态测量,建立了基于激光图像的踏面磨耗检测系统。对该系统中踏面磨耗动态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二维最大相关准则法进行图像分割。然后,采用基于形态学的细化算法和爬... 为了实现铁路货车轮对踏面磨耗动态测量,建立了基于激光图像的踏面磨耗检测系统。对该系统中踏面磨耗动态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二维最大相关准则法进行图像分割。然后,采用基于形态学的细化算法和爬虫跟踪法组合的方法提取中心线。接着,采用基于多项式的空间坐标变换算法和双线性插值算法组合的方法对畸变的曲线进行校正。最后,采用曲线匹配技术匹配标准曲线和磨耗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踏面磨耗的测量误差小于0.2 mm,检测时间2.1 s,满足车辆段修现场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图像 轮对 踏面磨耗 动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车车轮圆周踏面磨耗速率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熊芯 王新锐 《铁道机车车辆》 2015年第2期5-9,共5页
通过对可靠性试验的踏面圆周磨耗进行研究,得到了空车、重车以及不同空重比混跑的踏面圆周磨耗速率的分布并估计了不同轴重车辆的分布参数。并与大秦线实测圆周踏面磨耗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得出的结论。并且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估计... 通过对可靠性试验的踏面圆周磨耗进行研究,得到了空车、重车以及不同空重比混跑的踏面圆周磨耗速率的分布并估计了不同轴重车辆的分布参数。并与大秦线实测圆周踏面磨耗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得出的结论。并且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估计大轴重货车空重混跑时车轮的换轮和旋修比例,为优化踏面圆周磨耗限度值提供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车 圆周踏面磨耗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轮对踏面磨耗实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祥杰 虞大联 +1 位作者 宋晓文 孙高峰 《铁路技术创新》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研究踏面磨耗变化及对车辆振动的影响,为动车组踏面日常维护提供数据参考,选取运营时速300?km动车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测量的踏面磨耗等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动车组踏面维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动车组 踏面磨耗 轮轨几何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径差对车轮踏面磨耗和滚动接触疲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红兵 丁旺才 +3 位作者 宋杨法 李国芳 吴步昊 王相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77-1288,共12页
轮径差缺陷的长期作用对车轮磨耗以及滚动接触疲劳影响十分显著。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全局接触参数;基于FASTSIM算法建立局部轮轨接触模型,计算接触斑内的轮轨接触应力分布及滑动距离;将其输入车轮踏面磨耗预测模... 轮径差缺陷的长期作用对车轮磨耗以及滚动接触疲劳影响十分显著。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全局接触参数;基于FASTSIM算法建立局部轮轨接触模型,计算接触斑内的轮轨接触应力分布及滑动距离;将其输入车轮踏面磨耗预测模型,计算接触斑内的磨耗分布;将接触斑内的磨耗分布叠加至车轮踏面,计算4种典型轮径差影响下的车轮踏面磨耗分布、磨耗深度和磨耗速率,并基于磨耗结果进行显著磨耗工况下的滚动接触疲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轮径差的增大,踏面磨耗深度和磨耗速率显著加快;不同类型的轮径差均会导致车轮踏面发生偏磨,其中等值同向轮径差最明显,单个轮对轮径差次之,等值反向轮径差最小;轮径差会导致轮对发生偏移且显著增大轮对横移量,从而使滚动接触疲劳区域扩大,这不仅会降低车轮使用寿命,还将严重影响车辆高速运行安全,应及时监测并镟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径差 踏面磨耗 滚动接触疲劳 高速车辆 车轮偏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等映射多层极限学习机的高速列车踏面磨耗预测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美琪 王艺 +2 位作者 陈恩利 刘永强 刘鹏飞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0-1731,I0005,共13页
针对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单一模型无法对各种复杂工况下列车车轮踏面磨耗进行定量计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恒等映射多层极限学习机的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测量方法.首先将恒等映射引入到多层极限学习机中,提出一种基于恒等映射的多层... 针对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单一模型无法对各种复杂工况下列车车轮踏面磨耗进行定量计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恒等映射多层极限学习机的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测量方法.首先将恒等映射引入到多层极限学习机中,提出一种基于恒等映射的多层极限学习机模型(identity multilayer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I-MLELM),采用机器学习公共数据集对该模型进行性能验证,数值结果表明I-ML-ELM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与泛化性;然后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高速列车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模拟列车运行的不同工况,观测和分析高速列车的车轮踏面磨耗情况,并通过I-ML-ELM预测模型对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量进行学习及预测;最后应用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的实际测量值对I-ML-ELM预测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I-ML-ELM预测模型的各项性能参数指标在整体上优于以下五种网络:ELM,FLN,ML-ELM,ML-KELM和DLSFLN,通过高速列车线路实测数据的进一步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I-ML-ELM的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参数对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值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踏面磨耗 极限学习机 磨耗预测 模型辨识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车轮踏面磨耗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志 姚小文 +2 位作者 邢宗义 李婷 韩煜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9-154,共6页
针对当前城轨车辆车轮踏面磨耗人工检测劳动强度高、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车轮踏面磨耗检测方法。首先在轨道外侧安装一组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车轮踏面数据采集;其次结合标准轮对踏面轮廓数据,采用数据预处理... 针对当前城轨车辆车轮踏面磨耗人工检测劳动强度高、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车轮踏面磨耗检测方法。首先在轨道外侧安装一组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车轮踏面数据采集;其次结合标准轮对踏面轮廓数据,采用数据预处理、坐标旋转、数据融合等算法获取实际车轮踏面轮廓线;最后根据踏面磨耗几何关系获得车轮踏面磨耗值。通过踏面磨耗检测误差分析以及现场标准轮对实验和过车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检测精度为±0.2 mm,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满足踏面磨耗检测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车辆 踏面磨耗 激光位移传感器 误差分析 标准车轮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货车车轮踏面磨耗表征方法及其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彬 胡军海 宋冬利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调研我国重载铁路货车车轮廓形标准,对货车不同轮缘厚标准廓形建模。由于目前货车轮对管理中段修后不记录旋修后车轮标准,因此无法追踪每次段修所用的标准旋修廓形,而实际分析整个廓形磨耗又需确定上次旋修所选用的标准,所以文中结... 通过调研我国重载铁路货车车轮廓形标准,对货车不同轮缘厚标准廓形建模。由于目前货车轮对管理中段修后不记录旋修后车轮标准,因此无法追踪每次段修所用的标准旋修廓形,而实际分析整个廓形磨耗又需确定上次旋修所选用的标准,所以文中结合铁路货车车轮旋修标准发展了相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用以分析计算每条车轮全廓形的磨耗情况;系统地分析了铁路货车测量数据,提出车轮廓形磨耗位置的数值表达方式;基于开行的重载铁路货车试验列车实地测得大量车轮廓形数据,并结合以上廓形数据分析方法,分析车轮磨耗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程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希望通过研究能丰富轮对磨耗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径差 轮位 踏面磨耗 车轮廓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踏面磨耗仿真与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红卫 陈希成 姚远 《内燃机与配件》 2019年第6期18-20,共3页
针对国内两种典型不同悬挂参数模式的高速列车A、B,采用UM软件进行磨耗仿真及其对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由于A车匹配阻尼系数较大的抗蛇行减振器和低锥度踏面,其车轮区域磨耗较为集中,反之,B车匹配阻尼系数较小的抗蛇行减振器... 针对国内两种典型不同悬挂参数模式的高速列车A、B,采用UM软件进行磨耗仿真及其对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研究表明,由于A车匹配阻尼系数较大的抗蛇行减振器和低锥度踏面,其车轮区域磨耗较为集中,反之,B车匹配阻尼系数较小的抗蛇行减振器和大锥度踏面,其转向架横向位移较大,车轮踏面磨耗区域较宽。对于磨耗后的踏面,两车动力学指标变化和等效锥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而言,A车各指标最大值增大幅度大于B车,即A车踏面磨耗对车辆横向动力学性能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转向架 踏面磨耗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岭回归分析的机车车轮踏面磨耗量预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鑫 刘通 +2 位作者 程亚萍 孙宇铎 王菲儿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8,共8页
车轮踏面磨耗量是评价机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参数,但多数车轮运维现场的条件尚不能对踏面磨耗量及时、准确地进行监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GA-岭回归”分析的机车车轮踏面磨耗量预测算法(简称“GA-岭回归”预测算法)。“GA... 车轮踏面磨耗量是评价机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参数,但多数车轮运维现场的条件尚不能对踏面磨耗量及时、准确地进行监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GA-岭回归”分析的机车车轮踏面磨耗量预测算法(简称“GA-岭回归”预测算法)。“GA-岭回归”预测算法分为数据前处理和数据预测分析2部分。对于数据前处理,首先依据不同的测量方式对采集到的踏面磨耗量数据进行分类,基于车轮的实际运维情况,分析不同类型数据的特点;随后以镟修周期作为数据划分标准,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切片处理;最后采用相关标准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相应的动态测量数据进行清洗、降噪。对于数据预测分析,首先划分数据集,进行数据整合,创建训练集数据的时间滑动窗口;随后采用岭回归算法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训练,并结合遗传算法和验证集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的调优,以提高预测准确性。基于测试集数据,分别采用传统预测算法、岭回归线性预测算法和“GA-岭回归”预测算法,对3类预测算法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随后采用相同的测试方法,扩大车轮样本的数量,继续进行预测效果的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采用“GA-岭回归”预测算法的预测误差和误差标准差均相对较低。经分析可知,“GA-岭回归”预测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同时可保证更好的预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轮 车轮踏面磨耗量预测 主成分分析 岭回归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SS1型机车轮箍踏面磨耗的试验性探讨
14
作者 顾枫 芦学法 赖远明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7,共6页
本文介绍了在SS1型电力机车上装用LY1型磨耗形踏面运用试验的情况。并就其实测情况与TB型锥形踏面及ST-50型踏面分别进行了对比。同时还简要地分析了LY1型线形踏面能改善踏面磨耗的原因。
关键词 电力机车 轮箍形状 踏面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侧滚扭杆固定/浮动简支及其对有害踏面磨耗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朴明伟 郭宸 +2 位作者 杜伟 李国栋 范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9-65,共7页
为了抵御更加强劲的流固耦合效应,高速转向架改用抗侧滚扭杆上置且固定简支安装方式,其对有害磨耗踏面形成机理会产生不容忽视的次要因素影响.安全稳定裕度不充裕是有害磨耗踏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实际滚径差RRD过零点不连续性使轮对重力... 为了抵御更加强劲的流固耦合效应,高速转向架改用抗侧滚扭杆上置且固定简支安装方式,其对有害磨耗踏面形成机理会产生不容忽视的次要因素影响.安全稳定裕度不充裕是有害磨耗踏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实际滚径差RRD过零点不连续性使轮对重力刚度部分丧失了恢复力反馈响应.以抗侧滚扭杆上置为例,杆系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固定/浮动简支对车体侧滚刚度贡献分别增强至14.3/10.8 MN·m/(°).高速晃车会因此造成踏面中央集中磨耗累计并使钢轨走行光带拓宽,最终演变成为凹坑磨耗.因而自适应高速转向架应该根据抗蛇行宽频带吸能机制,轮轨匹配条件遵循统一规范原则,以十分充裕的安全稳定裕度来确保轮对自稳定性和回转阻力矩有效性,从而让抗侧滚扭杆装置发挥其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磨耗 抗侧滚扭杆装置 自适应高速转向架 轮对自稳定性 回转阻力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车车轮踏面磨耗量动态测量数据评估方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立 程亚萍 +3 位作者 刘通 孙宇铎 段力 范立兴 《铁道技术监督》 2023年第11期28-32,37,共6页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机车车轮踏面磨耗量动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出离散评估+趋势评估方法。在采用离散评估方法评估时,将日常测量数据纳入评估动态测量数据的基准数据中,扩大评估的覆盖范围。基于车轮镟修前、镟修后测量数据和日常测量数...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机车车轮踏面磨耗量动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提出离散评估+趋势评估方法。在采用离散评估方法评估时,将日常测量数据纳入评估动态测量数据的基准数据中,扩大评估的覆盖范围。基于车轮镟修前、镟修后测量数据和日常测量数据,采用Lasso回归分析算法,获取在该镟修区间内的车轮踏面磨耗量与时间最优拟合曲线,对区间内动态测量数据进行趋势评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评估基准数据设置了不同的评估优先等级。在保证评估准确性的前提下,采用离散评估+趋势评估方法扩大了评估动态测量数据的基准数据范围,可对车轮镟修区间内各阶段的动态测量数据进行评估。实测可覆盖91.8%的动态测量数据;扩大验证样本后,依旧可覆盖91.6%的动态测量数据。采用该方法可获得更为可靠且合理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车轮 踏面磨耗 动态测量数据 评估 趋势分析 Lasso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_(2A)型轮对踏面磨耗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17
作者 张鹏飞 《铁道机车车辆》 2006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轮对 踏面磨耗 原因分析 A型 车辆运用 跨越式发展 运行安全 大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380A(L)型动车组车轮踏面磨耗规律探讨
18
作者 邹生敏 《机车车辆工艺》 2018年第4期42-44,共3页
本文针对性地跟踪测试了多列动车组在2个镟修周期内的踏面参数变化,基于跟踪数据的分析结果,揭示了武广线路运用动车组的车轮踏面磨耗规律,并制定了合理的运用动车组车轮踏面镟修策略,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动车组 车轮 武广高铁 踏面磨耗 镟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踏面凹形磨耗对动车组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殷俊 雷鹏程 +2 位作者 崔浩蕾 赵锐 崔大宾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7-305,共9页
基于武广线上运行的某高速动车组车轮的磨耗状态的跟踪测试,发现车轮踏面以凹形磨耗为主。对不同运行阶段实测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磨耗车轮与钢轨接触时的接触几何参数。根据线路上实际运行动车组性能参数,运用SIMPACK软件包... 基于武广线上运行的某高速动车组车轮的磨耗状态的跟踪测试,发现车轮踏面以凹形磨耗为主。对不同运行阶段实测车轮踏面磨耗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磨耗车轮与钢轨接触时的接触几何参数。根据线路上实际运行动车组性能参数,运用SIMPACK软件包完成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S1002CN车轮与实测踏面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平稳性及安全性指标,研究车轮踏面凹形磨耗对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车轮踏面凹形磨耗将导致转向架及轮对横向加速度急剧增大,车辆稳定性、平稳性将有所降低,凹形磨耗是引起转向架横向报警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几何 踏面磨耗 凹形磨耗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踏面凹形磨耗及其动力学影响规律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元辰 张卫华 宋冬利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17,共6页
踏面凹形磨耗是我国高速列车服役过程中车轮磨耗的主要形式,踏面凹形磨耗随镟修后里程逐渐加剧,将引起轮轨接触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车辆动力学性能的恶化。为揭示我国高速列车踏面凹形磨耗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国内某高速动车组的部分车... 踏面凹形磨耗是我国高速列车服役过程中车轮磨耗的主要形式,踏面凹形磨耗随镟修后里程逐渐加剧,将引起轮轨接触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车辆动力学性能的恶化。为揭示我国高速列车踏面凹形磨耗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国内某高速动车组的部分车轮进行长期跟踪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研究踏面不同位置的磨耗量,发现磨耗中心位置与名义滚动圆的偏离现象,提出基于离散点直接积分的磨耗面积表征方法。进一步通过数学推导、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以及车载实测振动数据的分析验证,研究不同踏面凹形磨耗程度情况下,车辆临界速度、轮轨作用力、振动信号的蛇行运动频率等动力学特性和指标随车轮旋修后运行里程的变化情况,总结得到踏面凹形磨耗对高速列车动力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面磨耗 车辆动力学 磨耗规律 磨耗表征 等效锥度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