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踏车运动试验对儿童早搏临床意义的再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曼君 杜卫国 曾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52-853,共2页
关键词 踏车运动试验 儿童 早搏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AQ技术评价踏车试验阳性的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汪太平 随力 +1 位作者 李芹 史学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踏车负荷前后的左室功能。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自动边缘检测(AQ)技术对踏车试验阳性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例)、可疑心绞痛患者(10例)和健康正常人(12例)的左室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运动停后即刻...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踏车负荷前后的左室功能。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自动边缘检测(AQ)技术对踏车试验阳性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例)、可疑心绞痛患者(10例)和健康正常人(12例)的左室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运动停后即刻LV-EDV增加(P<0.01);运动停后即刻,心绞痛组较正常组LV-PERv、LV-TPFRa增大(P<0.05),LV-EDV、EF、LV-ESA减小(P<0.05~0.01);可疑心绞痛组LV-PFRa增加(P<0.05);运动停后5min,心绞痛组较正常组LV-PFRv增加(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最早是舒张功能异常,其次是收缩功能和室壁运动异常,然后是心电图改变。踏车试验结合AQ技术能很好地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功能 踏车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运动试验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尊 范宏娟 +2 位作者 陆晓 张丽霞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踏车运动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进行运动试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从而为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进行运动试验和有氧训练运动强度的控制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36例脑卒中后早期(52.0±24.3d)偏瘫患者接受改良下肢踏车心电运动... 目的:探讨利用踏车运动对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进行运动试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从而为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进行运动试验和有氧训练运动强度的控制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36例脑卒中后早期(52.0±24.3d)偏瘫患者接受改良下肢踏车心电运动试验,其中10例接受手摇车心电运动试验,起始功率为0W,每3min功率增加2.5W。踏车速度维持在50—70转/min。结果:①36例患者中30例患者(83.3%)顺利完成运动试验;27例患者因疲劳不能坚持作为运动试验终止指标,3例患者因血压过高而终止试验;所有测试患者未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及心电图表现。②30例完成试验的患者其试验终止心率平均为:(127.9±17.0)次/min,与年龄预计最大心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是年龄预计最大心率的79.8%。而与年龄预计亚极量心率接近,是年龄预计亚极量心率的94.0%;30例患者的平均运动时间为10.6min。③运动时间与下肢功能Fugl-Meyer评分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05)。④患者休息6min时所测血压与试验前安静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测试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的3例患者在休息6min时心电图均恢复正常。⑤10例进行两种不同运动试验方案的患者在踏车运动中终止心率高于单臂手摇车运动中终止心率(P<0.05)。患者在踏车运动中终止心率及运动时间均高于单臂手摇车运动中终止心率(P<0.05)和运动时间(P=0.01)。结论:踏车运动试验可以作为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获得有氧训练强度指标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偏瘫 踏车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踏车多指标心血管功能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史云峰 吴汉松 +8 位作者 许华稀 徐水泉 吴辉 宋卫忠 郑志蓝 朱要武 董佩芬 朱庭仪 郑公遂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46-150,共5页
踏车多指标心血管功能评价系统(E系统)包括:踏车运动试验,心电图运动试验,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脉波图监测。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E系统,检测患者在踏车运动试验前后的心血管功能变化(搏出量、心输出量、心率、做功指数、肺嵌压等)—心储备... 踏车多指标心血管功能评价系统(E系统)包括:踏车运动试验,心电图运动试验,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脉波图监测。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E系统,检测患者在踏车运动试验前后的心血管功能变化(搏出量、心输出量、心率、做功指数、肺嵌压等)—心储备测定。认为E系统评价心脏储备的方法精确、简便、实用,可在心脏康复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车运动试验 心血管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生丁试验在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与核素扫描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明 吴可贵 +2 位作者 缪蔚冰 郭榕 阮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1期39-39,共1页
1976年Tanchert等建立了潘生丁试验(D_p-T),以诱发出冠心病的特征性缺血的心电图或临床表现,为冠心病的非创伤性诊断开拓了新的途径。本文在应用潘生丁试验中对同一冠心病患者同时做心电图(EKG)与核素扫描(ECT)检查,
关键词 潘生丁 核素扫描 踏车运动试验 心纹痛 播生丁 心功能不良 非创伤性诊断 严重高血压 安静状态 血管活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及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检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6
作者 李天亮 康春松 +2 位作者 王健 刘望彭 汪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4期304-304,F003,共2页
目的 评价仰卧位踏车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SBEE)及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检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 1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单支病变患者 ,在同一天进行负荷检查 ,先行 SBEE,待完全恢复至静息状态时再行 DSE... 目的 评价仰卧位踏车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SBEE)及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检测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 1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单支病变患者 ,在同一天进行负荷检查 ,先行 SBEE,待完全恢复至静息状态时再行 DSE检查。重点观察室壁运动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SBEE及 DSE检测单支冠脉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 75 .0 %和 6 6 .7%(P<0 .0 5 )。峰值负荷时 ,SBEE的心率、收缩压、率压乘积、室壁运动得分及室壁运动得分指数明显高于 DSE。结论  SBEE检测单支冠脉病变的敏感性高于 DSE,且诱发心肌缺血的程度较重 ,临床上 ,检测心肌缺血时宜首选 SB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卧位运动负荷试验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多指标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7
作者 黄佐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踏车运动试验ST/HR斜率及非ST/HR斜率参数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测量ST/HR及非ST/HR斜率参数。结果 (1)各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依次为:ST/HR斜率(90.0...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踏车运动试验ST/HR斜率及非ST/HR斜率参数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测量ST/HR及非ST/HR斜率参数。结果 (1)各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依次为:ST/HR斜率(90.00%),△QTC(84.40%),△Q(77.60%),△RST及△JTC(67.00%),△R(64.40%),ΣR(57.60%),ST(55.00%),U波倒置(31.00%),T波正常化(17.50%)ptfv1(12.50%),QRS时间延长(15.00%),心率指数及电轴偏移(30.00%)。特异性依次为:U波倒置(100.00%),ST/HR斜率及pftv1(97.50%),QRS时间延长(95.00%),T波正常化(92.50%),心率指数及电轴偏移(90.00%),ΣR(89.80%),ST及△JTC(83.20%),△R(79.42%),△RST(72.30%),△Q(65.20%),△QTC(61.60%)。(2)对上述指标进行Baye准则判别分析,筛选出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组成或判别公式,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92.00%,特异性为97.80%。结论 心电图多指标诊断冠心病明显优于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冠心病 踏车运动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