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元聚合·代言体叙事本位·悬置──论中国古典戏剧形成于“踏摇娘”
被引量:
1
1
作者
潘百齐
李相东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3-59,共7页
本文以王国维“以歌舞演故事”为评判标准,观照中国戏剧 史上几种关于戏剧起源的说法,认为其形成是基于歌舞、表演的外在形 式向代言体叙事本位靠拢之上的多元聚合过程,据此,把“踏摇娘”作为 中国古典戏剧最初形成的标志,并进而...
本文以王国维“以歌舞演故事”为评判标准,观照中国戏剧 史上几种关于戏剧起源的说法,认为其形成是基于歌舞、表演的外在形 式向代言体叙事本位靠拢之上的多元聚合过程,据此,把“踏摇娘”作为 中国古典戏剧最初形成的标志,并进而认为,“踏摇娘”在戏剧史上尴尬 的悬置状态使它没能发展成为后世成熟的戏剧形式。但这一点并不能 否定“踏摇娘”在中国古典戏剧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聚合
代言体
悬置
踏摇娘
中国古典戏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窦娥冤》与《踏摇娘》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学主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77,共7页
《窦娥冤》与《踏摇娘》[韩国]金学主一、绪言关汉卿被称为元代杂剧之创始者①。其生平所作杂剧,今所知者有六十余种,今传者约十六种。今存十六种之中,男主角主唱之末本只有四种,其他都是以妇女为主角之旦本。据此可知关汉卿非常...
《窦娥冤》与《踏摇娘》[韩国]金学主一、绪言关汉卿被称为元代杂剧之创始者①。其生平所作杂剧,今所知者有六十余种,今传者约十六种。今存十六种之中,男主角主唱之末本只有四种,其他都是以妇女为主角之旦本。据此可知关汉卿非常关心古代社会里被压迫、被侮辱、被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娥冤》
《
踏摇娘
》
女性形象
悲剧性
讽刺性
滑稽性
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两种戏剧观念──再读《宋元戏曲史》和《唐戏弄》
被引量:
8
3
作者
解玉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97,共7页
关键词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真戏剧
元杂剧
戏剧观念
中国戏曲
踏摇娘
任半塘
中国戏剧史
唐五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中国古典喜剧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国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3-100,共8页
在当今这个开放改革充满笑声的年代里,喜剧艺术的价值观念正开始一场激动人心的转变.要想较炔地发展繁荣我国的喜剧事业,着眼自己的民族,借鉴西方的经验,研究总结出一套既合符中国民众的审美习惯,又合符中国戏曲发展规律的喜剧理论和喜...
在当今这个开放改革充满笑声的年代里,喜剧艺术的价值观念正开始一场激动人心的转变.要想较炔地发展繁荣我国的喜剧事业,着眼自己的民族,借鉴西方的经验,研究总结出一套既合符中国民众的审美习惯,又合符中国戏曲发展规律的喜剧理论和喜剧创作方法,目前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本文拟对“中国古典喜剧本质特征”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喜剧
喜剧性
“假”
观众
优孟
本质特征
踏摇娘
中国戏曲
百兽
审美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喜剧起源“实例”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国雄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4期40-46,109,共8页
直到现在为止,关于中国喜剧的起源,从未有人深入研究。以往,引起专家学者们孜孜探究并争论不休的只是戏曲的起源。引起争论的原因,近年不少人认为在于衡量戏曲的标准不一。在我看来,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被忽视...
直到现在为止,关于中国喜剧的起源,从未有人深入研究。以往,引起专家学者们孜孜探究并争论不休的只是戏曲的起源。引起争论的原因,近年不少人认为在于衡量戏曲的标准不一。在我看来,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被忽视了,这就是论者所持的“起源观”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由于这个问题与喜剧起源的研究关系密切,于是先从这里说起。 不难发现,以往许多研究戏曲起源的文章,大多数名为探讨戏曲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摇娘
喜剧
戏曲起源
优孟
百兽
《东海黄公》
不谐调
悲剧
喜剧艺术
中国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戏剧专题研究
6
作者
冯源君
黄祖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3-29,共7页
本文系已故著名戏曲史家冯沅君教授写于“文革”前夕的一部讲稿,很可能也是她一生的最后一部著述。在今天看来,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特定时代的痕迹,乃至某些局限与不足之处。然而它作为继《古剧说汇》之后冯先生毕生治曲的心血结晶,颇多...
本文系已故著名戏曲史家冯沅君教授写于“文革”前夕的一部讲稿,很可能也是她一生的最后一部著述。在今天看来,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特定时代的痕迹,乃至某些局限与不足之处。然而它作为继《古剧说汇》之后冯先生毕生治曲的心血结晶,颇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真知灼见。尤为可贵的是,它忠实地反映了老一辈学者自觉地努力学习,并试图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古典戏剧的探索足迹,反映了老一辈学者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优良学风。这些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全稿较长,今由其学生、厦门大学黄祖良副教授整理,分期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专题研究
中国古典戏剧
戏曲史
元杂剧
踏摇娘
歌舞戏
方法研究
优良学风
治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聚合·代言体叙事本位·悬置──论中国古典戏剧形成于“踏摇娘”
被引量:
1
1
作者
潘百齐
李相东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3-59,共7页
文摘
本文以王国维“以歌舞演故事”为评判标准,观照中国戏剧 史上几种关于戏剧起源的说法,认为其形成是基于歌舞、表演的外在形 式向代言体叙事本位靠拢之上的多元聚合过程,据此,把“踏摇娘”作为 中国古典戏剧最初形成的标志,并进而认为,“踏摇娘”在戏剧史上尴尬 的悬置状态使它没能发展成为后世成熟的戏剧形式。但这一点并不能 否定“踏摇娘”在中国古典戏剧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
多元聚合
代言体
悬置
踏摇娘
中国古典戏剧
Keywords
multi-orientional paradigm
narrative representative
suspense
the Ta- yao-niang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窦娥冤》与《踏摇娘》
被引量:
1
2
作者
金学主
机构
韩国国立汉城大学中文系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1-77,共7页
文摘
《窦娥冤》与《踏摇娘》[韩国]金学主一、绪言关汉卿被称为元代杂剧之创始者①。其生平所作杂剧,今所知者有六十余种,今传者约十六种。今存十六种之中,男主角主唱之末本只有四种,其他都是以妇女为主角之旦本。据此可知关汉卿非常关心古代社会里被压迫、被侮辱、被轻...
关键词
《窦娥冤》
《
踏摇娘
》
女性形象
悲剧性
讽刺性
滑稽性
杂剧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两种戏剧观念──再读《宋元戏曲史》和《唐戏弄》
被引量:
8
3
作者
解玉峰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97,共7页
关键词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真戏剧
元杂剧
戏剧观念
中国戏曲
踏摇娘
任半塘
中国戏剧史
唐五代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中国古典喜剧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
2
4
作者
周国雄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3-100,共8页
文摘
在当今这个开放改革充满笑声的年代里,喜剧艺术的价值观念正开始一场激动人心的转变.要想较炔地发展繁荣我国的喜剧事业,着眼自己的民族,借鉴西方的经验,研究总结出一套既合符中国民众的审美习惯,又合符中国戏曲发展规律的喜剧理论和喜剧创作方法,目前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本文拟对“中国古典喜剧本质特征”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中国古典喜剧
喜剧性
“假”
观众
优孟
本质特征
踏摇娘
中国戏曲
百兽
审美理想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喜剧起源“实例”论
被引量:
2
5
作者
周国雄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4期40-46,109,共8页
文摘
直到现在为止,关于中国喜剧的起源,从未有人深入研究。以往,引起专家学者们孜孜探究并争论不休的只是戏曲的起源。引起争论的原因,近年不少人认为在于衡量戏曲的标准不一。在我看来,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被忽视了,这就是论者所持的“起源观”存在着严重的偏差。由于这个问题与喜剧起源的研究关系密切,于是先从这里说起。 不难发现,以往许多研究戏曲起源的文章,大多数名为探讨戏曲的起源。
关键词
踏摇娘
喜剧
戏曲起源
优孟
百兽
《东海黄公》
不谐调
悲剧
喜剧艺术
中国戏曲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戏剧专题研究
6
作者
冯源君
黄祖良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3-29,共7页
文摘
本文系已故著名戏曲史家冯沅君教授写于“文革”前夕的一部讲稿,很可能也是她一生的最后一部著述。在今天看来,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特定时代的痕迹,乃至某些局限与不足之处。然而它作为继《古剧说汇》之后冯先生毕生治曲的心血结晶,颇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真知灼见。尤为可贵的是,它忠实地反映了老一辈学者自觉地努力学习,并试图运用马列主义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古典戏剧的探索足迹,反映了老一辈学者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优良学风。这些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全稿较长,今由其学生、厦门大学黄祖良副教授整理,分期发表。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剧
专题研究
中国古典戏剧
戏曲史
元杂剧
踏摇娘
歌舞戏
方法研究
优良学风
治学精神
分类号
J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元聚合·代言体叙事本位·悬置──论中国古典戏剧形成于“踏摇娘”
潘百齐
李相东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窦娥冤》与《踏摇娘》
金学主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两种戏剧观念──再读《宋元戏曲史》和《唐戏弄》
解玉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略论中国古典喜剧的本质特征
周国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喜剧起源“实例”论
周国雄
《中国文学研究》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古代戏剧专题研究
冯源君
黄祖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