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现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关键运动技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苑廷刚 黄乐 +5 位作者 王国杰 李爱东 郑富强 王泽峰 胡水清 米奕祥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35,共8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现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运动技术特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二维录像解析、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获取"2014年清华精英赛"前6名我国现役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2步的步长、步速、...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我国现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运动技术特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二维录像解析、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获取"2014年清华精英赛"前6名我国现役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最后2步的步长、步速、踏板精度、质心速度、踏板和起跳瞬间速度和起跳角度等关键运动技术参数,结合部分世界级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参数的比较研究,获得我国现役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整体关键技术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2步速度接近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平均为10.53±0.15m/s,且加速积极,速度下降率较低,平均为0.62%±0.23%;2)除李金哲以外,其余运动员最后2步步长变化符合"大-小"的国际主流技术;3)步长变化率较小,平均为7.74%±7.74%,其值随成绩的提升有增大趋势(r=0.642,P>0.05);4)踏板精度较低,平均为0.13±0.05m,还有一定提升空间;5)助跑水平速度的损失和离板瞬间垂直速度的获得主要发生在踏板至最大缓冲阶段,并且二者在此阶段的增减率上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关系(r=0.880,P<0.05);6)我国运动员由于踏板至最大缓冲阶段水平速度损失率和垂直速度增长率较低,平均为6.91%±2.32%和63.04%±9.96%,低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15.64%±3.33%和70.21%±13.03%,从而对与成绩呈正相关关系的水平速度损失率和垂直速度转化率产生影响,进而对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的获得带来难度,从整体上制约了成绩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最后2步 踏板精度 质心速度 腾起初速度 腾起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