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跳跃电导的一种逾渗模型
1
作者 辛厚文 廖结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10-413,共4页
本文用逾渗理论方法,研究了非晶材料中电子跳跃电导率σ与分数维d_f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在此电子输运过程中,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定域态分布有可能呈分形特征。
关键词 跳跃电导 逾渗 分数维 非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ntl相热电材料纳米晶(Mg_(0.97)X_(0.03))_3Sb_2的低温电输运性能
2
作者 辛红星 秦晓英 +3 位作者 张宽心 宋春军 张建 朱晓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7,243,共5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热压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Mg0.97X0.03)3Sb2(X=Mg、Cr、Cu、Ti),进行了微结构表征和电阻率测量。结果表明其平均晶粒尺寸不超过40nm。(Mg0.97X0.03)3Sb2晶体结构四面体位置的Mg-Sb结合距离变短,共价性增强。室温电阻... 采用机械合金化结合热压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晶(Mg0.97X0.03)3Sb2(X=Mg、Cr、Cu、Ti),进行了微结构表征和电阻率测量。结果表明其平均晶粒尺寸不超过40nm。(Mg0.97X0.03)3Sb2晶体结构四面体位置的Mg-Sb结合距离变短,共价性增强。室温电阻从543Ωcm(Mg3Sb2)下降到137Ωcm((Mg0.97Cr0.03)3Sb2)、121Ωcm((Mg0.97Ti0.03)3Sb2)、109Ωcm((Mg0.97Cu0.03)3Sb2)。替代样品的电阻在低温时为变程跳跃电导。电阻率的降低是由于替代形成的晶格中化学环境变化,原子间结合强度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纳米晶 替代 电阻率 变程跳跃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_x(SiO2)_(1-x)纳米颗粒薄膜的电输运性质
3
作者 李志青 梁志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2-867,共6页
为了理解三维纳米颗粒薄膜体系中电子的跳跃传导行为,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n:In_2O_3(ITO)体积分数的三维(ITO)_x(SiO_2)_(1-x)纳米颗粒薄膜样品,对绝缘性样品在2~300,K温度范围内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 为了理解三维纳米颗粒薄膜体系中电子的跳跃传导行为,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Sn:In_2O_3(ITO)体积分数的三维(ITO)_x(SiO_2)_(1-x)纳米颗粒薄膜样品,对绝缘性样品在2~300,K温度范围内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低温区(<120,K),电导率与温度遵从lnσ■T^(-1/2)的关系,体系的电子输运机制符合Abeles等提出的跳跃传导模型,电子的输运以颗粒间的跳跃为主,颗粒库仑充电能主导着颗粒间电子的输运过程.而在高温区,体系的电子输运机制符合热涨落诱导的隧穿导电模型,热涨落电势主导着颗粒间电子的输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薄膜 电输运性质 跳跃电导 热涨落诱导隧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4Ti_3O_(12)铁电薄膜的I-V特性测量及导电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沈效农 王弘 尚淑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Bi_4Ti_3O_(12)薄膜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典型的铁电薄膜。本文报道了用MOCVD方法制备的Bi_4Ti_3O_(12)薄膜的I-V特性测量及其导电机理。结果表明,在低场下,Bi_4Ti_3O_(12)薄... Bi_4Ti_3O_(12)薄膜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典型的铁电薄膜。本文报道了用MOCVD方法制备的Bi_4Ti_3O_(12)薄膜的I-V特性测量及其导电机理。结果表明,在低场下,Bi_4Ti_3O_(12)薄膜的I-V特性表现为欧姆性质,在中强场下,薄膜的导电机理遵从SCLC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MOCVD技术 离子跳跃电导 肖特基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