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养护模式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金喜 孔祥杰 +1 位作者 韩丁丁 王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了准确、科学地进行沥青路面性能状况评价和养护维修决策,对北京市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PCI)历年检测数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利用分类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护模式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变化规律,提出了考虑不同养... 为了准确、科学地进行沥青路面性能状况评价和养护维修决策,对北京市多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PCI)历年检测数据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利用分类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护模式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变化规律,提出了考虑不同养护模式的路面状况指数的指数型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路面使用龄期不同,路面养护维修类型和强度也不同.不同养护模式下,沥青路面状况指数呈现低强度下降和波浪形高强度衰变趋势,在使用寿命末期,路面状况指数呈急剧衰变趋势.对于北京地区,路面衰变参数a的取值为0.008~0.035.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预测结果符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衰变趋势和养护维修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路面状况指数 评价 预测模型 养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组合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损坏状况指数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海莲 周思汝 +2 位作者 李清华 刘忠磊 贾卫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以某高速公路若干路段为工程背景,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影响路面破损的关键因素,基于GM(1,N)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对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进行预测,结合组合原理和赋权思想提出3种变权组合预测模型.通过误差检验对各模型予以综合评价,变... 以某高速公路若干路段为工程背景,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影响路面破损的关键因素,基于GM(1,N)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对路面损坏状况指数进行预测,结合组合原理和赋权思想提出3种变权组合预测模型.通过误差检验对各模型予以综合评价,变权组合预测模型能充分利用各模型的优势,有效提高路面使用性能预测的准确性,并根据特定路段预测结果择优选取.4个路段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21×10^(-5)、4.24×10^(-5)、2.13×10^(-5)、4.22×10^(-3).路面损坏状况作为路面使用性能评价的组成部分,需要准确把握路面损坏状况指数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 GM(1 N)模型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变权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分层模型的甘肃省国道路面损坏状况指数分析
3
作者 陈涛 曾铭 +1 位作者 余遥 胡潇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0-797,共8页
对甘肃省普通国道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_(CI))的自然衰减规律建立统计模型.考虑到甘肃省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完全不同的气候环境的情况,根据降水量、日照时长等环境数据对不同路段进行聚类,基于年交通当量(整个年度内的交通当量)与P_(CI)数据... 对甘肃省普通国道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_(CI))的自然衰减规律建立统计模型.考虑到甘肃省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完全不同的气候环境的情况,根据降水量、日照时长等环境数据对不同路段进行聚类,基于年交通当量(整个年度内的交通当量)与P_(CI)数据,利用吉布斯采样进行贝叶斯推断建立贝叶斯分层模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下,贝叶斯分层模型在测试集的整体表现优于非分层模型.年交通量对甘肃省不同气候区域国道路段的P_(CI)的影响没有区别;具有较大P_(CI)初始值的路段其P_(CI)值经历一年期衰减后倾向于增大,同时P_(CI)初始值对P_(CI)的衰减起到缓解作用.不同区域P_(CI)初始值的影响程度不相同,河西地区国道路段的P_(CI)初始值对缓解未来一年P_(CI)的衰减作用最大,其次为陇东南地区,最弱为兰州地区及陇东高纬度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状况指数 年交通当量 贝叶斯分层模型 吉布斯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表沉降量作为沥青路面破损控制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国伟 孙河川 魏庆朝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按照现行的规范,沥青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Pavement Condition Index)是根据路面破损情况,将路面质量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来对路面状况进行评价的,是对已经出现破损的路面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法,属事后调查,破损面积均以实际量... 按照现行的规范,沥青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Pavement Condition Index)是根据路面破损情况,将路面质量分为优、良、中、次、差5个等级来对路面状况进行评价的,是对已经出现破损的路面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法,属事后调查,破损面积均以实际量测数据来计算.而预测城市地铁浅埋暗挖车站施工对沥青路面造成破损的状况属事前预测,因此破损面积需要通过理论计算获得.另外,规范中制订的路面破损状况评价标准也可以作为城市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施工造成沥青路面破损的控制标准.本文采用PECK理论模拟计算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导致沥青路面的破损,建立风险事件导致的地表最大沉降值与路面状况指数PCI之间的数值关系,作为沥青路面破损控制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施工 沥青路面破损 地表沉降量 路面状况指数 控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PCI与坏板率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兆峰 石小佛 +1 位作者 何兆益 文竟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69,共5页
根据重庆市6条干线公路109个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的检测数据,运用板块法和面积法分别计算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指数PCI,得到两种方法的PCI关系,推荐了板块法PCI的划分标准,建立了板块法PCI与经验法坏板率(BBR)之间的相关关... 根据重庆市6条干线公路109个路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况的检测数据,运用板块法和面积法分别计算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指数PCI,得到两种方法的PCI关系,推荐了板块法PCI的划分标准,建立了板块法PCI与经验法坏板率(BBR)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拟合模型。选取省道S208(壁城—丁家)作为验证路段,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面状况指数 坏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沥青路面性能预测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金喜 郭旺达 +2 位作者 宋波 禚永昌 张阳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56-1263,共8页
为弥补路面性能预测问题中传统预测方法效率差、预测精度低等缺陷,针对普通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pavement condition index,PCI)的预测问题,利用北京市9个县区包括路面性能指标、路面结构、交通参数及气象资料在内的1249组观测值,提出... 为弥补路面性能预测问题中传统预测方法效率差、预测精度低等缺陷,针对普通公路沥青路面状况指数(pavement condition index,PCI)的预测问题,利用北京市9个县区包括路面性能指标、路面结构、交通参数及气象资料在内的1249组观测值,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PCI预测模型,并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模型的3个定量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决定系数)以及可视化散点图,证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的PCI预测模型的鲁棒性、准确性要优于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可以为后续公路养护预算申请和决策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提高公路养护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路面性能预测 路面状况指数(PCI)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时宁 陈忠达 刘福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5-871,共7页
针对目前路面变形类病害因没有快速检测方法,在实际路面检测中往往被忽略的情况,使用车载激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测量沥青路面断面相对高程,并给出极值差指标用以判断路面是否发生变形类病害,用极值差大于10mm的路段... 针对目前路面变形类病害因没有快速检测方法,在实际路面检测中往往被忽略的情况,使用车载激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距离传感器测量沥青路面断面相对高程,并给出极值差指标用以判断路面是否发生变形类病害,用极值差大于10mm的路段长度乘以影响宽度得出变形类病害的破损面积,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三角测距原理的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快速检测方法。以江西省某高速公路K0+000~K2+263段沥青路面损坏状况指数检测为应用实例,采用该快速方法共检测出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64处,累计有效损坏面积27.12m2,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检测 路面变形 激光三角测距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重评价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灰色预测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志祥 李建阁 陈楚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01,共7页
为了更准确评价与预测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首先基于层次变权法对各实测分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对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能进行评价,并建立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数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然后对湿热地区典型沥青路面的使用状况进行预测并基于... 为了更准确评价与预测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首先基于层次变权法对各实测分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对沥青路面技术状况能进行评价,并建立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数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然后对湿热地区典型沥青路面的使用状况进行预测并基于实测数据验证预测的可靠性,最后根据预测结果给出养护建议。结果表明:基于层次法的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指数评价分项指标权重分配更为合理,更能准确评价沥青路面的实际使用状况;灰色GM(1,1)预测模型精度较高,相对误差较小,能够准确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进行预测,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变权重 路面技术状况指数 灰色预测模型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垦九三分局局直道路罩面工程
9
作者 孟祥燕 《林业科技情报》 2012年第4期92-94,共3页
通过外业调查、试验数据等相关资料对旧路做出评定,进而制定出合理的罩面厚度,同时对原有路面根据破坏程度进行合理的处治。
关键词 旧路评价 路面状况指数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治 沥青混凝土加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