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联系函数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12
1
作者 唐鹏 刘杰 钱德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327,共5页
文章应用联系函数理论,通过连续2次集对同、异、反分析,构建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说明,该基于联系函数的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现行规范评价结果一致,该模型能反映当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中某一个指标较差... 文章应用联系函数理论,通过连续2次集对同、异、反分析,构建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说明,该基于联系函数的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现行规范评价结果一致,该模型能反映当沥青路面使用性能中某一个指标较差而其他指标相对较好时路面使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经过检验发现该模型可更好地反映路面的使用状况,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联系函数 变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综合评价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志刚 邓学钧 顾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29-131,共3页
利用河北省高速公路调查数据 ,针对高速公路行车对路面性能的要求 ,引入了抗摩擦指数概念 ,并用灰关联分析法来综合评价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 ,建立能正确反映高速公路性能的综合评价模型 .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沥青路面 综合评价模型 灰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注浆修复效果评价综述
3
作者 董坤 丛波日 +3 位作者 赵书凝 傅锐 李鹏 王俊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07-2217,共11页
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依赖单一指标的现场检测,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则鲜见相关报道。为全面了解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检测方法,促进单指标评价向多指标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分别综述了钻孔取芯法、注浆塞尺法... 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依赖单一指标的现场检测,多指标综合评价方面则鲜见相关报道。为全面了解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检测方法,促进单指标评价向多指标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分别综述了钻孔取芯法、注浆塞尺法、弯沉检测法、模量反算法、探地雷达法和瞬态瑞雷面波法在注浆填充质量、路面强度、路面模量、压实度、空隙率以及注浆修复程度等指标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而借鉴隧道注浆、采空区注浆等领域研究现状,分析了模糊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主客观赋权云模型在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注浆修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展望了沥青路面注浆修复效果评价精确化、客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注浆修复效果评价提供多元的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注浆修复效果 指标检测 评价模型 多指标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择伐伐区作业综合评价优化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涵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16,共3页
以最大净收益与对林地破坏最小为目标 ,综合考虑了采伐作业对林地破坏、林木损伤、生产成本等因素 ,建立常绿阔叶林最优择伐模型。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择伐 综合评价 优化模型 最大净收益 林木损伤 生产成本 采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靠性水平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志栋 黄晓明 +1 位作者 陈广秀 许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08-1213,共6页
基于材料的性能衰变机理,对材料的抗剪切、抗温裂、抗疲劳、抗水损强度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强度性能衰减与保有系数分布密度函数的关系模型,并通过材料内部损伤可靠性水平和表观破损状况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实现了通过表征强度性能... 基于材料的性能衰变机理,对材料的抗剪切、抗温裂、抗疲劳、抗水损强度衰减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强度性能衰减与保有系数分布密度函数的关系模型,并通过材料内部损伤可靠性水平和表观破损状况对该模型进行修正,实现了通过表征强度性能衰减分布规律的可靠性水平对路面状况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当抗剪切、抗温裂可靠性水平均低于0.85,或者抗疲劳、抗水损可靠性水平均低于0.75时路面将发生剪切变形、温裂、疲劳、水损害等病害;而总可靠性水平低于0.65时,需要实施预防性养护;抗水损可靠性水平不低于0.65时进行防水处治,使得对路面进行大中修的开始时间推迟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损伤水平 可靠性 评价模型 保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胁迫对三种叶菜的机械损伤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玮 岳云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356-4365,共10页
为了研究风害对不同叶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模拟风洞试验,以上海青,四季小白菜,玻璃生菜3种叶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5,15,25 m/s风速条件下设置5,10,15 min的风胁迫处理,采用电导率法、伤口染色目测法、伤口色泽L值测定法研究风胁迫对不同... 为了研究风害对不同叶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模拟风洞试验,以上海青,四季小白菜,玻璃生菜3种叶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5,15,25 m/s风速条件下设置5,10,15 min的风胁迫处理,采用电导率法、伤口染色目测法、伤口色泽L值测定法研究风胁迫对不同种类叶菜造成的机械损伤,并对以上3种测定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风速和风胁迫时间两因子均对3种叶菜的相对电导率、目测等级、L值有显著性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上海青和四季小白菜的相对电导率有显著性影响,但对玻璃生菜的相对电导率无显著影响;另外,两者的交互作用对3种叶菜的目测等级均影响显著,但对3种叶菜的L值影响均不显著。25 m/s和15 m/s风对3种叶菜都可引起显著机械损伤,其中,在25 m/s持续15 min风处理下机械损伤最为严重,在此处理组合下,上海青、四季小白菜和玻璃生菜的相对电导率分别高于对照214.70%,228.96%,266.92%;目测等级分别高于对照2.3,2.4和3.6级;L值分别低于对照21.17%,38.91%,42.73%。显然,与上海青和四季小白菜相比,玻璃生菜更容易受到风害影响。Gauss2D拟合模型中,3种叶菜机械损伤拟合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0.95,证明该拟合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叶菜遭受风害后的机械损伤程度,可以为风害机械损伤预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胁迫 机械损伤 叶菜 模型拟合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包式激光雷达破损路面形变检测方法
7
作者 吴景动 蔡来良 +1 位作者 张冰洁 王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59,82,共6页
为了高效监测道路破损现象,本文采用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观测路面,并提出了一种破损路面形变检测方法。对于拉伸型破损,建立了基于色域均值的点云破损路面提取算法。首先构建二维格网进行破损初步提取。然后对点云的RGB色域进行加权... 为了高效监测道路破损现象,本文采用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观测路面,并提出了一种破损路面形变检测方法。对于拉伸型破损,建立了基于色域均值的点云破损路面提取算法。首先构建二维格网进行破损初步提取。然后对点云的RGB色域进行加权均值计算,通过比值的差异化进行精细筛选,获取道路破损点云。对于挤压型破损,采用法向量夹角标准差法。使用欧式聚类,利用分类出的拉伸破损和挤压破损计算长度、宽度、破损间隔、高度。最后计算路面倾斜度,通过五维信息建立路面损伤综合评价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拉伸型破损提取准确率达96.4%,挤压型破损提取准确率达100%;且路面损伤综合评价模型表明该条道路为三级破损,需要进行修复。本文方法基本满足道路破损提取所需精度,能为道路交通管制及修复措施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损检测 色域权重 二维格网 法向量 路面损伤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