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雾霾情况下路网模型及雾霾对交通路网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龚 张杰 蓝金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4-122,共9页
雾霾对城市交通路网的影响主要包括交通数据缺失、交通安全和污染物排放三大问题.首先,基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系统,增加路网模型中驾驶员对能见度因素的反应特性,建立雾霾情况下交通路网模型,包括车道模型和交叉口模型两部分.然后,建立... 雾霾对城市交通路网的影响主要包括交通数据缺失、交通安全和污染物排放三大问题.首先,基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系统,增加路网模型中驾驶员对能见度因素的反应特性,建立雾霾情况下交通路网模型,包括车道模型和交叉口模型两部分.然后,建立雾霾情况下交通路网模型评价指标,包括路网交通数据缺失率、交通危险系数和路网车辆污染物排放指标.最后,通过雾霾对路网影响程度和影响区域的仿真,得出如下结果:雾霾程度越严重、影响区域范围越大,交通数据缺失率越高,越不利于交通安全,同时污染物排放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雾霾情况下路网模型 雾霾影响下路网评价指标 路网模型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时路网模型的车辆导航动态自适应寻路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颜波 杨殿阁 +2 位作者 丁捷 李克强 连小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609,共4页
以交通流连续特性为基础 ,建立了分时动态交通路网模型 ,分析了分时路网“先进先出”的特性 ,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动态自适应最优路径规划算法 ,可应用于车辆实时动态导航系统。
关键词 车辆 导航动态 分时路网模型 最优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路网模型的路径寻优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曹政才 韩丁富 乔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6-761,共6页
针对传统路网模型描述交通信息节点多、数据冗余及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从实际交通路网本身的特点和人类对路网的认识出发,构建以"道路"为基本元素的路网模型.该模型详细描述道路的空间属性和交通属性,并利用道路间的相交... 针对传统路网模型描述交通信息节点多、数据冗余及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从实际交通路网本身的特点和人类对路网的认识出发,构建以"道路"为基本元素的路网模型.该模型详细描述道路的空间属性和交通属性,并利用道路间的相交关系描述交通路网.在尝试减少模型数据量、简化模型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改进A*算法进行路径搜索.实例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及路径搜索算法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并且在存储开销和搜索算法效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路网模型 改进A*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简化路网模型的城市实时路况监控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征宇 刘琳 +1 位作者 郭崇霄 崔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15-2717,共3页
在城市实时路况监控中,因交叉路口延误时间的采集困难、计算模型复杂,导致路况判别失准。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路网模型的实时路况判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道路通行数据采集时将各种类型的交叉口都抽象为一个节点,并将在交叉口... 在城市实时路况监控中,因交叉路口延误时间的采集困难、计算模型复杂,导致路况判别失准。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路网模型的实时路况判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道路通行数据采集时将各种类型的交叉口都抽象为一个节点,并将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计入相连道路的通行时间,然后在监控时针对不同类型节点进行反推计算,获得普通道路、环道以及立交桥的路况状态,实现实时监控。最后通过对城市实时路况监控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况监控 简化路网模型 环道 立交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路网模型及路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熊志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5-139,共5页
城市道路网运行中受多种因素干扰,系统运行经常处于非稳定状态,出行者不仅要求尽量减少出行时间,而且越来越重视保障出行时间的稳定性、强调交通系统的可靠性.考察智能交通系统中人们出行选择的偏好,80%以上的通勤者认为行程时间可靠性... 城市道路网运行中受多种因素干扰,系统运行经常处于非稳定状态,出行者不仅要求尽量减少出行时间,而且越来越重视保障出行时间的稳定性、强调交通系统的可靠性.考察智能交通系统中人们出行选择的偏好,80%以上的通勤者认为行程时间可靠性是他们出行时第一或者第二位的要求,因此,本文以行程时间可靠性和行程时间作为出行者路径选择的两个主要因素,建立混合随机路网模型.借鉴随机平衡分配模型的求解方法,设计混合随机路网模型的求解算法.同时,通过熵来考察行程时间可靠性和行程时间在出行者路径选择中所占比例不同对道路网交通状态的影响.此模型可描述智能交通系统下,有无信息出行者的比例对路网交通状态的影响.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只有拥有信息的出行者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路网才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混合随机路网模型 随机平衡分配 可靠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公路网模型的EpS车队发现方法
6
作者 谭川豫 曹泽文 周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3-575,共3页
对公路网中车辆信息进行监控以发现密集行驶的车队,将会对交通调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公路网中车队的定义,采用2D模型对公路网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以2D模型中的路片为基本单元,提出了EpS(endpoint scanning)车队发现方... 对公路网中车辆信息进行监控以发现密集行驶的车队,将会对交通调度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公路网中车队的定义,采用2D模型对公路网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以2D模型中的路片为基本单元,提出了EpS(endpoint scanning)车队发现方法。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在性能上的优势,并说明了其在车辆调度、缓解交通压力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公路网模型 EpS车队发现方法 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城市环境下无人机路网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小兵 杨常澍 周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1-261,共11页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下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采用三维可视图法研究路网模型。首先,在考虑无人机飞行安全裕度的前提下,将城市密集而不规则的障碍物环境进行变形重组,再以不同的水平和竖直间隔对障碍物外表面进行离散化的节点采集,并构建基...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下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采用三维可视图法研究路网模型。首先,在考虑无人机飞行安全裕度的前提下,将城市密集而不规则的障碍物环境进行变形重组,再以不同的水平和竖直间隔对障碍物外表面进行离散化的节点采集,并构建基于三维可视图的复杂城市低空路网模型。其次,为降低无人机之间的潜在冲突和碰撞风险,引入无人机机动保护区的概念,进一步缩减路网规模,优化路网结构。最后,结合无人机性能和平稳飞行的要求,以最大航向角改变量作为主要限制条件,以最小化路径长度为目标,提出改进的涟漪扩散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三维可视图中的采点间隔直接决定了路网模型中节点和链接的数量,并对最优路径与规划时间具有显著影响;1000组仿真实验表明,考虑机动保护区后,最短路径的平均长度相较于无机动保护区时增长了不足1%,而计算耗时降低了近70%。仿真实验验证,通过引入无人机机动保护区和航向角改变量的限制,能够有效降低路网规模,提升运算效率,并有利于获得平滑的路径,降低无人机的潜在碰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路网模型 三维可视图 无人机 路径规划 改进涟漪扩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D矩阵估计的路网交通流量仿真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柳青 宗刚 柳应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18期1-7,共7页
为了将交通出行需求对路网交通流量的影响进行动态的量化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O-D矩阵估计的路网交通流量仿真模型。利用O-D矩阵估计的重力模型计算方法、复杂网络理论和路段阻抗模型,构建了路网模型;在人们出行总是选择路段阻抗最小路... 为了将交通出行需求对路网交通流量的影响进行动态的量化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O-D矩阵估计的路网交通流量仿真模型。利用O-D矩阵估计的重力模型计算方法、复杂网络理论和路段阻抗模型,构建了路网模型;在人们出行总是选择路段阻抗最小路径的假定下,设计了出行需求的路网流量映射算法;基于离散事件仿真,在PC系统上实现了路网流量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可以根据各交通子区域出行需求的变化,精确模拟路网流量和交通状态的动态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量 仿真 起点-终点(O-D)估计 路段阻抗 路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网环境下基于Unit模型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逢达 房秀秀 李贤善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70-1977,共8页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然而由此引起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用户向LBS提交查询时必须提供确切位置信息,攻击者可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推断出该用户的私人信息进而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 基于位置的服务(LBS)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便利,然而由此引起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用户向LBS提交查询时必须提供确切位置信息,攻击者可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推断出该用户的私人信息进而做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为解决这个问题,现有的大部分空间匿名技术将用户的位置进行泛化,然后再发送到LBS服务器.本文基于路网环境提出一种新的路网模型,并以该路网模型提出一种新的路网匿名方法.首先,针对路网环境提出Unit路网模型,将道路网络划分为小的匿名单元,然后对匿名单元采用希尔伯特编码进行排序,为后面产生匿名区域和匿名区域扩展打下基础.其次,提出基于Unit路网模型的位置隐私保护算法.为保证服务质量,匿名区域的总长度不能超过一定的长度限制.因此在扩展匿名区域的时候只考虑有活跃用户的匿名单元.第三,提出在匿名区域内添加假用户的方法来提高匿名成功率.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上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的服务 路网模型 希尔伯特编码 匿名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分层的路网简化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剑东 张敖木翰 李兵 《兵工自动化》 2015年第3期41-44,共4页
针对分层最短路径算法的要求,提出以普通单层路网为基础构建分层分区路网的方法。介绍分层分区路网模型和基于分层路网的最短路径算法,给出实现分层路网中最短路径算法所需分层路网模型应具有的特点,以北京市的单层路网模型为基础,实现... 针对分层最短路径算法的要求,提出以普通单层路网为基础构建分层分区路网的方法。介绍分层分区路网模型和基于分层路网的最短路径算法,给出实现分层路网中最短路径算法所需分层路网模型应具有的特点,以北京市的单层路网模型为基础,实现一个双层路网模型实例,并应用于军队物资调配问题求解中。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满足分层最短路径算法的要求,提高最短距离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 路网模型 最短路径 V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网与QoS模型的GPSR改进协议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田翔 石英 +1 位作者 刘子伟 伍龙昶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针对传统GPSR协议在城市交通条件下多数存在链路质量低、投递率受速度影响大、低节点密度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LRGR路由协议。利用道路和路口位置等信息建立路网模型,引入服务质量评估优化路径,并给出携带转发机制。选取实际道路电... 针对传统GPSR协议在城市交通条件下多数存在链路质量低、投递率受速度影响大、低节点密度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LRGR路由协议。利用道路和路口位置等信息建立路网模型,引入服务质量评估优化路径,并给出携带转发机制。选取实际道路电子地图作为实验仿真场景,并通过SUMO和NS3仿真工具对GPSR协议和LRGR协议进行不同节点密度或速度下的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实际交通场景中,车辆密度与速度对路由协议投递率、端到端时延和端到端跳数影响较大,尤其在低密度和高速度情况下,协议各性能明显下降。在不同车辆密度和速度条件下,LRGR协议比GPSR协议投递率提高20%~35%,端到端时延降低5 ms~10 ms,端到端跳数减少2跳~4跳,能够适应城市车载自组织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车载自组织网络 贪婪周边无状态路由 路网模型 服务质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空间划分与路网建模的城市移动轨迹模式挖掘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亮 胡琨元 +1 位作者 库涛 吴俊伟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8,共12页
针对城市移动轨迹模式挖掘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移动全局模式与移动过程模式相结合的挖掘方法,即通过移动轨迹的起始位置点–终点位置点(Origin-destination,OD点)与移动过程序列分别进行移动全局模式与过程模式的发现.在移动全局模式发现... 针对城市移动轨迹模式挖掘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移动全局模式与移动过程模式相结合的挖掘方法,即通过移动轨迹的起始位置点–终点位置点(Origin-destination,OD点)与移动过程序列分别进行移动全局模式与过程模式的发现.在移动全局模式发现中,提出了弹性多尺度空间划分方法,避免了硬性等尺度网格划分对密集区域边缘的破坏,同时增强了密集区域与稀疏区域的区分能力.在移动过程模式发现中,提出了基于移动轨迹的路网拓扑关系模型构建方法,通过路网关键位置点的探测抽取拓扑关系模型.最后基于空间划分集合与路网拓扑模型对原始移动轨迹数据进行序列数据转换与频繁模式挖掘.通过深圳市出租车历史GPS轨迹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在区域划分、数据转换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同时挖掘结果语义更为丰富,可解释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移动轨迹 多尺度划分 路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LinkNet网络的露天矿道路智能识别与路网建模 被引量:9
13
作者 顾清华 薛步青 +1 位作者 卢才武 宋江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100-1108,共9页
随着露天矿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调度的快速发展,矿车在生产调度中迫切需要更为精确、更符合实际的矿区路网模型。为了满足无人矿车的高精度路网导航需求,首先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分别采集不同天气、不同角度和不同采矿场条件的露天矿... 随着露天矿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调度的快速发展,矿车在生产调度中迫切需要更为精确、更符合实际的矿区路网模型。为了满足无人矿车的高精度路网导航需求,首先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分别采集不同天气、不同角度和不同采矿场条件的露天矿区图像瓦片数据,结合矿区道路成像特点提出了基于矿区道路特征的图像正负分类方法,实现对矿区道路的整体划分;然后根据图像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强弱光图像互补方法,可用于消除强光数据集中图像光照失衡问题,生成最优训练集;其次露天矿区非结构化道路图像较结构化道路图像经解析处理后平面形态及连通性维度更高,横纵剖面上的几何形态等道路信息更复杂。基于ResNet101构建更符合露天矿道路提取的D-LinkNet101网络模型,运用最优训练集训练D-LinkNet101网络,并从采集到的瓦片数据中提取出道路图像;最后将提取的道路图像与原始图像(包含焦距,GPS等)结合生成露天矿路网模型,根据生成露天矿路网模型的特有噪声进行相应模型修复处理,从而生成高精度的露天矿路网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路网数据真实可靠,可满足露天矿区主干路网的智能识别和路网建模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路网模型 智能提取 D-LinkNet101 瓦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微观仿真路网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晓毅 吴建平 贾顺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2期38-41,共4页
针对目前交通仿真路网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微观仿真路网模型的方法,并根据模型设计和实现微观仿真路网数据结构.首先根据GIS的特点和交通仿真系统的要求,建立分层的微观仿真路网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和具体... 针对目前交通仿真路网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微观仿真路网模型的方法,并根据模型设计和实现微观仿真路网数据结构.首先根据GIS的特点和交通仿真系统的要求,建立分层的微观仿真路网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和具体实现的编程语言设计并实现路网数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仿真 地理信息系统(GIS) 路网模型 数据结构 城市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路网应急疏散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姜文 秦其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7-282,共6页
针对交通路网对城市应急疏散过程的影响,使用空间分析技术对路网的脆弱性与应急疏散模型进行研究。使用最小费用最大流(minimal cost maximal flow,MCMF)算法寻找GIS路网数据中的脆弱点,以北京某实地区域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并与同类软件... 针对交通路网对城市应急疏散过程的影响,使用空间分析技术对路网的脆弱性与应急疏散模型进行研究。使用最小费用最大流(minimal cost maximal flow,MCMF)算法寻找GIS路网数据中的脆弱点,以北京某实地区域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并与同类软件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GIS平台集成的模型算法可以准确提取路网脆弱点,可提高在应急疏散中路网的利用效率,加快疏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路网模型 应急疏散 脆弱性 MC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铁路网密度与人口密度、人均GNP关系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8-103,共6页
利用 1 996年世界 1 1 6个国家的截面数据 ,分析了铁路网密度与人口密度、人均GDP的关系 ,建立了一个统计模型来反应国家铁路网建设的宏观需求 ;提出了依赖 偏好指数的概念 ,分析了地理环境、资源产业结构、建设历史及政策偏好等因素... 利用 1 996年世界 1 1 6个国家的截面数据 ,分析了铁路网密度与人口密度、人均GDP的关系 ,建立了一个统计模型来反应国家铁路网建设的宏观需求 ;提出了依赖 偏好指数的概念 ,分析了地理环境、资源产业结构、建设历史及政策偏好等因素对国家铁路网建设的影响 ,解释了模型值与统计值之间的偏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区域 路网需求模型 依赖-偏好指数 交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路网的分布式鲁棒预测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安东 李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3-638,共6页
针对具有模型不确定的城市路网系统,研究了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分布式鲁棒预测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将由"存储与向前"路段线性模型扩展得到的城市路网拓扑模型分解为分布式模型.同时考虑实际情况中路况变化、测量误... 针对具有模型不确定的城市路网系统,研究了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分布式鲁棒预测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问题.首先,将由"存储与向前"路段线性模型扩展得到的城市路网拓扑模型分解为分布式模型.同时考虑实际情况中路况变化、测量误差等因素引起的饱和流量、车辆数的不确定性对城市路网系统的影响,得到了具有不确定参数的城市路网分布式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合作式的分布式鲁棒预测控制算法,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处理方法在线求解多个凸优化问题,给出了子系统控制器求解方法.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分布式鲁棒预测控制是一种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优化信号灯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鲁棒预测控制 路网分布式模型 不确定性参数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网最短里程计算及其应用
18
作者 吴胜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5-36,共2页
建立里程模型对铁路客货运输应用计算机非常重要。
关键词 路网模型 最短里程 计算机 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区域路网交通状态分析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黄艳国 宋二猛 钟建新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96,109,共7页
为提高区域路网交通状态判别的准确性,需要考虑不同路段、交叉口对路网交通整体运行状态影响作用的差异性。通过构建路网结构模型,建立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状态模型,根据路网中各路段间拓扑结构关系,建立路网交通状态矩阵,用它来表示路... 为提高区域路网交通状态判别的准确性,需要考虑不同路段、交叉口对路网交通整体运行状态影响作用的差异性。通过构建路网结构模型,建立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状态模型,根据路网中各路段间拓扑结构关系,建立路网交通状态矩阵,用它来表示路网时空状态信息;考虑路网元素在路网中的道路等级以及影响作用的重要程度,建立路段和交叉口的权重系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反映区域路网交通状态指数的综合判别模型,确定路网交通状态级别。通过对区域路网的仿真,以平均行程速度为评价指标对路网交通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对区域交通拥堵状态判别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区域路网 交通状态判别 路网状态模型 路网权重模型 交通拥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市交通网络的一种新型动态路径寻优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曹政才 韩丁富 王永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62-2067,共6页
针对静态路径寻优方法中没有考虑到交通流随时间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流量预测的路径寻优方法.首先,从实际交通路网本身的特点和人类对路网的认识出发,构建以"道路"为基本元素的新型路网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单变量... 针对静态路径寻优方法中没有考虑到交通流随时间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交通流量预测的路径寻优方法.首先,从实际交通路网本身的特点和人类对路网的认识出发,构建以"道路"为基本元素的新型路网模型;其次,采用基于单变量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对路网上各路段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道路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估计出行者在未来时段各路段上的交通代价;再次,通过估计的交通代价把车辆从起点到该路段时间内的道路交通变化状况融入改进A*算法的路径搜索过程,从而建立一种高效的动态改进A*路径搜索算法;最后,实例表明预测交通流量与实际交通流量具有很好的拟合度,路径搜索结果能够对出行者起到诱导作用,提高出行者行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预测 路径搜索算法 路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