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建成环境和低频浮动车数据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 被引量:3
1
作者 钟绍鹏 何璟 +2 位作者 朱康丽 邹延权 隽海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131,147,共8页
将城市道路周边建成环境的相关属性作为路段行程时间的解释变量,结合城市低频浮动车数据,在不需要速度等GPS信息的条件下研究建成环境属性因素对路段行程时间的影响。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路段行程时间分布估计方法,即利用路段车辆数的分... 将城市道路周边建成环境的相关属性作为路段行程时间的解释变量,结合城市低频浮动车数据,在不需要速度等GPS信息的条件下研究建成环境属性因素对路段行程时间的影响。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路段行程时间分布估计方法,即利用路段车辆数的分布代替路段长度作为路段行程时间的分配比例系数,得到路段行程时间的分布情况。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以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为例进行分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各类建成环境对行程时间的影响参数值,并对比研究路段在有、无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行程时间。结果表明:道路周边的建成环境会在不同时段导致路段行程时间显著增加,学校的影响时间段主要在6:00-7:20,医院、诊所集中在7:00-8:00,交叉口造成的行程时间增量在研究范围内整体较为平均。通过似然比检验,验证了将建成环境变量作为路段行程时间影响因素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路段行程时间估计 浮动车数据 道路建成环境 极大似然估计 路段行程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会突发事件疏散路径动态路段行程时间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孝宽 宫建 曹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2-706,共5页
为了建立奥运会突发事件疏散路径动态路段行驶时间模型,在对现有路阻函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疏散车流特点与车流波动理论适用条件的匹配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由上游的非拥挤部分路段的行驶时间和下游交叉口排队部分的行程时间构成的,基于... 为了建立奥运会突发事件疏散路径动态路段行驶时间模型,在对现有路阻函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疏散车流特点与车流波动理论适用条件的匹配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由上游的非拥挤部分路段的行驶时间和下游交叉口排队部分的行程时间构成的,基于车流波动理论的动态路段行程时间模型,并应用实例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车辆 运输路线 交叉口 动态路段行程时间 车流波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N和SCATS交通数据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姜桂艳 李琦 董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349,共7页
为了改善利用SCATS交通数据估计路段行程时间的效果,通过分析SCATS实际交通数据获取时间间隔不一致的特征,构建了SCATS交通数据虚拟时间序列,将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的主因子作为交通模式特征向量的构成要素,用欧氏... 为了改善利用SCATS交通数据估计路段行程时间的效果,通过分析SCATS实际交通数据获取时间间隔不一致的特征,构建了SCATS交通数据虚拟时间序列,将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的主因子作为交通模式特征向量的构成要素,用欧氏距离作为当前交通模式特征向量和历史交通模式特征向量相似性的测度指标,以路段行程时间估计误差最小为目标选取当前交通模式的近邻数,对交通模式之间距离的倒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了相似交通模式的行程时间权重,设计了基于SCATS交通数据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实例结果表明: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估计的路段行程时间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平均减少了9.68 s、8.07%和4.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 路段行程时间估计 K近邻算法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路段行程时间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景峰 侯爽 王金慧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73-74,共2页
动态路段行程时间的预测是ITS动态最短路线选择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对实际交通状况的分析,将路段行程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即自由行驶时间、排队等待时间和通过交叉口时间。模型基于路段的基本信息及实时信息分别对这三部分时间进行预测,... 动态路段行程时间的预测是ITS动态最短路线选择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对实际交通状况的分析,将路段行程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即自由行驶时间、排队等待时间和通过交叉口时间。模型基于路段的基本信息及实时信息分别对这三部分时间进行预测,从而实现对整段路段行程时间的动态预测,精确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智能交通系统 动态路段行程时间 预测模型 城市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卡车路段行程时间实时动态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建刚 白润才 +1 位作者 郭嗣琮 毛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6-80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卡车路段行程时间实时预测模型,阐述了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网络原理和方法对行程时间预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误差反传算法结合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卡车路段行程时间实时预测模型,阐述了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系统(Adaptive Network-based 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网络原理和方法对行程时间预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采用最小二乘法和误差反传算法结合的混合学习算法,减少了搜索空间的维数,而采用的减法聚类方法减少了模糊推理规则.混合学习算法和减法聚类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网络参数的辨识和收敛速度.实例仿真论证了该模型预测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实时性好,获得了比单纯使用神经网络或模糊理论更精确的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卡车 路段行程时间 实时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需求下路段行程时间波动的收敛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利娟 张宁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9-175,共7页
分析了弹性需求下路段行程时间的波动随道路长度延伸的收敛性.采用MITSIM仿真路段上车辆的行驶过程,根据仿真数据计算车辆通过该路段的预期行程时间,路段入口处的交通需求由需求函数及预期行程时间确定.通过记录所有车辆驶入、驶出该路... 分析了弹性需求下路段行程时间的波动随道路长度延伸的收敛性.采用MITSIM仿真路段上车辆的行驶过程,根据仿真数据计算车辆通过该路段的预期行程时间,路段入口处的交通需求由需求函数及预期行程时间确定.通过记录所有车辆驶入、驶出该路段的时刻获取车辆的实际行程时间.用行程时间标准差系数来衡量行程时间波动性.数值算例对不同潜在交通需求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任意确定的潜在需求,在弹性需求的作用下,路段行程时间的波动性都将随着路段长度的延长而趋向收敛,随着潜在交通需求的增加收敛速度减小,弹性系数的增加则促进行程时间波动的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收敛性 MITSIM 路段行程时间 弹性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段行程时间的公交到站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巳康 詹成初 陈良贵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81-282,共2页
对公交到站时间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建立公交线网道路模型,根据GPS车载终端采集的公交车辆运行动态数据,推测路段交通状况及对应的路段行程时间,预测公交到站时间,并分析各种误差。实验数据表明,在2min误差内的预测时间准确率大... 对公交到站时间预报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建立公交线网道路模型,根据GPS车载终端采集的公交车辆运行动态数据,推测路段交通状况及对应的路段行程时间,预测公交到站时间,并分析各种误差。实验数据表明,在2min误差内的预测时间准确率大于80%,基本可满足公交时间预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段行程时间 公交到站预报 GPS车载终端 公交线网道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路段行程时间分布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妍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为有效利用历史路段行程时间数据,提高短时路段行程时间分布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行程时间数据与实时行程时间数据间的关系,构建了二者间的映射模型,有效地将非精确对应下的数据区间映射为精确对应状态... 为有效利用历史路段行程时间数据,提高短时路段行程时间分布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行程时间数据与实时行程时间数据间的关系,构建了二者间的映射模型,有效地将非精确对应下的数据区间映射为精确对应状态,并根据所建非线性模型得到预测数据分布,极大地提高了行程时间分布的预测精度。考虑时间延迟等因素,采用DYNASMART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随着采集步长的增加,应用自适应数据融合方法得到的短时行程时间预测分布与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行程时间分布状态保持一致,这有效保障了数据预测的质量,为智能交通管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路段行程时间 分布 预测方法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道路网动态路段行程时间有度排队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硕 范炳全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1-599,共9页
通过分析确定当路段动态驶入流率为小交通流和远超饱和交通流时明显地存在路段行程时间与车辆排队长度有关.因此,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信号道路网有度排队模型(SQ模型),确定在各种不同驶入流率的形态下动态路段行程时间,其中既包括自由流行... 通过分析确定当路段动态驶入流率为小交通流和远超饱和交通流时明显地存在路段行程时间与车辆排队长度有关.因此,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信号道路网有度排队模型(SQ模型),确定在各种不同驶入流率的形态下动态路段行程时间,其中既包括自由流行程时间,又包括出口处排队延误时间及其相关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用实例分析并检验了模型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路网 路段行程时间 驶入流率 驶出流率 延误 信号 交叉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段下游检测线圈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兆升 高学英 +1 位作者 林赐云 孙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0-795,共6页
为解决路段下游线圈检测信息因受交通控制信号影响无法估计路段行程时间的问题,通过分析车辆在停车线处的动力特性,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对路段下游线圈检测车速进行分析修正,获取车辆通过停车线的修正车速.分析了车辆排队前部与其后车辆... 为解决路段下游线圈检测信息因受交通控制信号影响无法估计路段行程时间的问题,通过分析车辆在停车线处的动力特性,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对路段下游线圈检测车速进行分析修正,获取车辆通过停车线的修正车速.分析了车辆排队前部与其后车辆在通过下游检测线圈的不同运动特性,分段估计车辆通过路段的时间.用VISSIM4.20模拟软件设计实验,对比分析了基于路段上下游线圈检测信息进行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提出方法估计的结果较基于上游检测信息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路段平均行程时间 检测线圈 检测速度 启动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预测智能公交的到站时间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金金 鲁田 +1 位作者 黄晨杰 王亚美 《导航定位学报》 2015年第2期7-10,共4页
针对已有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大多受到实时交通状况变化等因素的制约,预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为了提高其预测的准确性,该文提出了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智能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动态路段行程时间分析、浮动车数据和公... 针对已有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大多受到实时交通状况变化等因素的制约,预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为了提高其预测的准确性,该文提出了基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智能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动态路段行程时间分析、浮动车数据和公交特有的交通延误相结合,得到的预测时间能够真实反应交通状况。以武汉市401路公交车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时间预测准确度较高,交通拥堵所带来的干扰较小。对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改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公交 全球定位系统 时间预测 路段行程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终端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征宇 崔明 刘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7期21-25,共5页
浮动车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存在采集内容复杂、信息不准确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PS终端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方法。采用面向简化路网模型的采集方法,只考虑路段行程时间与路段中途停车时间,将GPS终端替代服务器负责采集内容和地图匹... 浮动车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存在采集内容复杂、信息不准确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PS终端的实时路况信息采集方法。采用面向简化路网模型的采集方法,只考虑路段行程时间与路段中途停车时间,将GPS终端替代服务器负责采集内容和地图匹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服务器端采集方法相比,该方法能使采集内容更简单,采集信息更准确,可减轻服务器端的高负荷,便于采集信息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终端 简化路网模型 信息采集 路段行程时间 停车时间 节点临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浮动车取样偏差修正的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慧兵 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8-1503,共6页
考虑到浮动车取样偏差会给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值带来很大误差这一事实,提出了一个融合模型,该模型是在真实路段平均行程时间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其融合了线圈数据和浮动车数据,减少了浮动车取样偏差对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值... 考虑到浮动车取样偏差会给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值带来很大误差这一事实,提出了一个融合模型,该模型是在真实路段平均行程时间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其融合了线圈数据和浮动车数据,减少了浮动车取样偏差对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值的影响.最后利用仿真实验对一条具有连续5个交叉口的主干道进行仿真实验,实验证明,相对于浮动车法,融合方法无论在平峰期和高峰期都可以得到精度更高的平均行程时间估计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段平均行程时间 数据融合模型 取样偏差 仿 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paths planning in dynamic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with random link travel times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世超 段征宇 杨东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616-1623,共8页
A theoret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finding optimal paths i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where link travel times were stochastic and time-dependent(STD). The methodology of relative robust optimization was applied as mea... A theoretic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finding optimal paths i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where link travel times were stochastic and time-dependent(STD). The methodology of relative robust optimization was applied as measures for comparing time-varying, random path travel times for a priori optimiz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uation in real world, a stochastic consistent condition was provided for the STD networks and under this condition, a mathematical proof was given that the STD robust optimal path problem can be simplified into a minimum problem in specific time-dependent networks. A label setting algorithm was designed and tested to find travelers' robust optimal path in a sampled STD network with computation complexity of O(n2+n·m). The validity of the robust approach and the designed algorithm were confirmed in the computational test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probability approach,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simple and efficient, and also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navig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max relative regret approach robust optimal path problem stochastic time-dependent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stochastic consistent cond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