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凡尔赛宫走近路易十四式巴洛克家具 被引量:5
1
作者 朱妍妍 吴智慧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第3期36-39,共4页
本文以凡尔赛宫的历史背景、宫廷建筑、园林艺术和室内陈设风格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法国巴洛克家具的用材、结构以及各种装饰图案与工艺技法等,并结合部分实地拍摄图片与具体的实例分析,对以路易十四时期为代表的法国巴洛克宫廷家具的... 本文以凡尔赛宫的历史背景、宫廷建筑、园林艺术和室内陈设风格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法国巴洛克家具的用材、结构以及各种装饰图案与工艺技法等,并结合部分实地拍摄图片与具体的实例分析,对以路易十四时期为代表的法国巴洛克宫廷家具的艺术特征与制造工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十四 凡尔赛宫 巴洛克家具 材料结构 装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十四派遣“皇家数学家”传教士来华的背景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颖 阎国栋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4-80,共7页
17世纪,葡萄牙国力日渐衰败,令其无法再从经济上支持传教士的东方拓展之旅,这不仅让罗马教廷颇为不满,而且让欧洲新崛起的法国看到了一个取而代之的机会。当时法国遇到的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葡萄牙所拥有的保教权;二是罗马教廷所要求的... 17世纪,葡萄牙国力日渐衰败,令其无法再从经济上支持传教士的东方拓展之旅,这不仅让罗马教廷颇为不满,而且让欧洲新崛起的法国看到了一个取而代之的机会。当时法国遇到的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葡萄牙所拥有的保教权;二是罗马教廷所要求的宣誓问题。但是,法国政治、科学和宗教的发展需求,加之暹罗使团的突然来访,让路易十四最终决定派遣有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之称的耶稣会士跟随暹罗使团前往东方。这些耶稣会士便是在中法交流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家数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十四 耶稣会士 皇家数学家 中西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十四与康熙皇帝 被引量:1
3
作者 单宝 《北方论丛》 1985年第5期59-63,共5页
翻开十七世纪中后期至十八世纪前期的世界历史,有两个封建君主的名字引人注目,一是欧洲法国的路易十四,一是亚洲中国的康熙皇帝。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1643——1715年);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 翻开十七世纪中后期至十八世纪前期的世界历史,有两个封建君主的名字引人注目,一是欧洲法国的路易十四,一是亚洲中国的康熙皇帝。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1643——1715年);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1662——172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皇帝 路易十四 世界历史 在位时间 中国历史 十八世纪 十七世纪 封建君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之翼下的歌剧之光:当代法国歌剧的反思与困境
4
作者 王雅宁 《歌剧》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法国歌剧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7世纪在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的诞生,到当代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法国歌剧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戏剧性叙事和丰富的音乐语言而闻名。法国歌剧以其独特的法语语言与... 法国歌剧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扮演着重要角色。从17世纪在路易十四时期的宫廷的诞生,到当代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法国歌剧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戏剧性叙事和丰富的音乐语言而闻名。法国歌剧以其独特的法语语言与韵律的高度契合、戏剧与音乐的平衡、舞蹈与视觉艺术的融合在欧洲歌剧中独树一帜。18世纪的“法国喜歌剧”、19世纪“大歌剧”时代、20世纪现代主义的转型以及21世纪的实验性创作使法国歌剧在历史长河中既传承了传统,又不断融入新的艺术元素,经历了多次艺术创新。让-巴蒂斯特·吕利、格鲁克、梅耶贝尔、比才等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不断地巩固了法国歌剧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歌剧 梅耶贝尔 格鲁克 视觉艺术 艺术元素 欧洲歌剧 路易十四 音乐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
5
作者 江渚 滕妍妍(摄影) 《中国报道》 2024年第7期93-95,共3页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是中法宫廷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1688年8月7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马尔利行宫写下一封致中国康熙皇帝的信:“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因此数年前我们决定派遣我们的臣民,六位博学的耶稣会数学家,为陛下带...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是中法宫廷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1688年8月7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马尔利行宫写下一封致中国康熙皇帝的信:“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因此数年前我们决定派遣我们的臣民,六位博学的耶稣会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所有最新奇的科学知识……”由于种种原因,这封信并没有送到康熙手里。330多年后,它出现在了紫禁城文华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路易十四 康熙皇帝 凡尔赛宫 耶稣会 文华殿 紫禁城 求贤若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歌剧专题之二:追忆法国歌剧元年 探索宫廷音乐之美
6
作者 王雅宁 《歌剧》 2024年第3期54-61,共8页
17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宫廷文化的中心之一,路易十四执政期间音乐成为宫廷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时期的法国歌剧、舞蹈和宗教音乐等在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占据了宫廷文化的核心地位并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路易十四对法国歌剧的... 17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宫廷文化的中心之一,路易十四执政期间音乐成为宫廷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时期的法国歌剧、舞蹈和宗教音乐等在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占据了宫廷文化的核心地位并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路易十四对法国歌剧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的支持不仅促进了歌剧艺术的创新,也为法国歌剧的形成与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歌剧 路易十四 歌剧艺术 中法建交 宗教音乐 音乐之美 发展与繁荣 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歌剧之争
7
作者 王雅宁 《歌剧》 2024年第5期62-71,共10页
喜歌剧之争(Querelle des Bouffons)是18世纪中叶发生在法国巴黎的一场文化论战。这场文化论战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欧洲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17世纪末,随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绝对王权制度的建立,法国宫廷文化的发展以及思想文... 喜歌剧之争(Querelle des Bouffons)是18世纪中叶发生在法国巴黎的一场文化论战。这场文化论战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欧洲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17世纪末,随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绝对王权制度的建立,法国宫廷文化的发展以及思想文化的昌明已经崛起于欧洲。代表王室威严的绝对君主制宫廷文化与启蒙运动对于自然、理想的肯定及强调,使法国成为欧洲文化最为活跃的地区。这一时期的法国作为欧洲的文化中心之一,其歌剧依旧主要是以吕利(Jean-Baptiste Lully,1632—1687)和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为代表的抒情悲剧为主导。这些歌剧作品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强调和声与管弦乐的配合,注重诗歌和舞蹈的融合,反映了法国宫廷文化的高雅与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歌剧之争 法国宫廷 歌剧作品 路易十四 绝对君主制 抒情悲剧 法国国王 文化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国家化的一个样本: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美学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颖 《美育学刊》 2016年第3期29-40,共12页
政治与美学的关系在艺术国家化的时期体现得比较突出。对于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美学而言,作为当时的官方美学,它是行政绝对主义体制的产物,直接关联于专制统治者的艺术政策,可以作为艺术国家化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这种美学对政权具有... 政治与美学的关系在艺术国家化的时期体现得比较突出。对于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美学而言,作为当时的官方美学,它是行政绝对主义体制的产物,直接关联于专制统治者的艺术政策,可以作为艺术国家化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这种美学对政权具有较强的依附性,从而一方面为上升期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尤其在文化外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另一方面则深刻体现出高度管制的艺术政策的缺陷与弊端,预言着18世纪冲决绝对主义专制政治的启蒙革命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政策 法国古典主义 黎世留 路易十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国霸权的兴衰 被引量:1
9
作者 计秋枫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52,共6页
论法国霸权的兴衰计秋枫"霸权",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史学中最常用的术语之一,它指的是某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相对力量优势,它往往体现为这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支配权或影响力。任何国家都不能永久地保有霸权,这已被几百年的国际关... 论法国霸权的兴衰计秋枫"霸权",是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史学中最常用的术语之一,它指的是某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相对力量优势,它往往体现为这个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支配权或影响力。任何国家都不能永久地保有霸权,这已被几百年的国际关系史所证实。每一种霸权都与某个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十四 法国 西班牙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奥地利 英国 大陆国家 七年战争 殖民地 对外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历史上是否存在“专制君主制”
10
作者 陈文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3-46,共4页
法国历史上是否存在"专制君主制"陈文海从现代政治学角度而言,专制君主制是一种政体,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比较盛行的政权组织形式。但究竟什么是专制君主制,专制君主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目前尚无一种为人普... 法国历史上是否存在"专制君主制"陈文海从现代政治学角度而言,专制君主制是一种政体,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比较盛行的政权组织形式。但究竟什么是专制君主制,专制君主制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目前尚无一种为人普遍认可的定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制君主制 封建统治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 法国 习惯法 最高权力 马克思恩格斯 中央集权制 路易十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起源中的关系与启示
11
作者 廉毅 张安庆 《中外建筑》 2016年第8期27-29,共3页
巴洛克与洛可可先后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反宗教改革和波旁王朝即将走向没落时期。两者都是时代末期的产物,其中风格特征难免有些相似,如何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全面认识两种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巴洛克和洛可可艺... 巴洛克与洛可可先后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反宗教改革和波旁王朝即将走向没落时期。两者都是时代末期的产物,其中风格特征难免有些相似,如何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确全面认识两种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的起源和各自风格中的历史印记来讨论两者的关系,努力在不同和相同处找到两者在形成过程中能予以世人启示的意识理念,而不是两种艺术风格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改革 路易十四 路易十五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喜歌剧之争”
12
作者 王维 《福建艺术》 2006年第2期41-43,共3页
一、喜歌剧出现之前的法国古典主义艺术与启蒙运动的兴起法国在17世纪中叶经过路易十四强有力的改革,成为了欧洲大陆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经济上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协调封建贵族与资产阶... 一、喜歌剧出现之前的法国古典主义艺术与启蒙运动的兴起法国在17世纪中叶经过路易十四强有力的改革,成为了欧洲大陆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经济上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协调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法国在政治上采取怀柔政策.宗教信仰上规定一律信奉天主教,思想上以理性的和谐和夸大的民族自尊来削弱和掩盖国家内部两个阶级的尖锐矛盾。艺术上的反映便是对古典主义均衡完满形式的推崇。“一切要有一个中心的标准,一切要有法则.一切要规范化,一切要服从权威,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的一些基本信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思想 喜歌剧 资本主义经济 新古典主义 卢梭 重商主义政策 资产阶级 路易十四 17世纪 启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可可的当下情景
13
作者 林历 《福建艺术》 2006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罗可可艺术 室内装饰 新古典主义 路易十四 对称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餐中的“黑色黄金”——鱼子酱
14
作者 洪玺 《中国食品》 2008年第8期36-37,共2页
据说鱼子酱的食用,一开始的时候是由于它的催情作用被伊朗皇帝所喜爱,后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现了这种气质高贵的食物,于是乎鱼子酱在法国皇室中也流行起来,将鱼子酱抹在法国白面包或者圆饼干上,再配上优雅的香槟,这是只有在法国... 据说鱼子酱的食用,一开始的时候是由于它的催情作用被伊朗皇帝所喜爱,后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现了这种气质高贵的食物,于是乎鱼子酱在法国皇室中也流行起来,将鱼子酱抹在法国白面包或者圆饼干上,再配上优雅的香槟,这是只有在法国国王的餐桌上才有的美食。当这种吃法传到俄罗斯后,俄国皇室便疯狂地爱上了鱼子酱,以至于俄罗斯的鱼子酱曾经一度是鱼子酱中最高品质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子酱 西餐 路易十四 俄罗斯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片《永远》的美感与真实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娜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3期29-31,共3页
拉雪兹神父公墓位于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这里曾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忏悔神父——拉雪兹神父的豪华别墅.1804年这里改为公墓,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拉雪兹神父公墓.它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漂亮的墓地之一,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休憩长眠的乐土... 拉雪兹神父公墓位于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这里曾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忏悔神父——拉雪兹神父的豪华别墅.1804年这里改为公墓,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拉雪兹神父公墓.它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漂亮的墓地之一,是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休憩长眠的乐土,如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爱尔兰诗人、剧作家王尔德,法国著名的诗人兼寓言作家拉封丹,法国现代派作家普鲁斯特,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圣西门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远》 纪录片 美感 社会主义思想 剧作家 路易十四 巴尔扎克 寓言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交流琐谈 被引量:2
16
作者 申晨星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65,共7页
文化交流琐谈申晨星在世界历史上,不同文化的接触经常发生,时时发生。这种不同文化相互接触的后果有两种,一是一方毁灭另一方;一是交流。前一种情况如古日尔曼人入侵罗马帝国,破坏了古罗马文明,使其发展遭到中断,以至淹没几达千... 文化交流琐谈申晨星在世界历史上,不同文化的接触经常发生,时时发生。这种不同文化相互接触的后果有两种,一是一方毁灭另一方;一是交流。前一种情况如古日尔曼人入侵罗马帝国,破坏了古罗马文明,使其发展遭到中断,以至淹没几达千年。早期殖民主义对某些土著文明也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文艺复兴 异文化 君主专制制度 莱布尼茨 路易十四时代》 社会变革 明末清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兰西学院 被引量:1
17
作者 竺山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29-31,共2页
背景和名称法兰西学院成立于1635年,被誉为法国文科学术界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巨大的学术殿堂。17世纪30年代,以龚拉尔(Conrart)、夏伯林(Chapelain)等为首的一群骚人墨客、文坛名流聚集在红衣主教、权重一时的黎塞留(Richelieu)周围... 背景和名称法兰西学院成立于1635年,被誉为法国文科学术界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巨大的学术殿堂。17世纪30年代,以龚拉尔(Conrart)、夏伯林(Chapelain)等为首的一群骚人墨客、文坛名流聚集在红衣主教、权重一时的黎塞留(Richelieu)周围,成了这位兼任首相的座上客。黎塞留出于政治目的下令成立法兰西学院。这座学院是法国第一所官办学院。黎塞留创办法兰西学院的目的是想利用这个组织扩大政治影响,培植一批御用文人为他本人和路易十四歌功颂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西学院 黎塞留 所官 学术殿堂 政治目的 拉尔 路易十四 编纂规范 国家语言政策 语法方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芭蕾舞与现代舞的不同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志强 《艺术广角》 2008年第4期85-85,共1页
芭蕾作为欧洲的一种古典舞蹈,诞生于意大利,发展于法国的宫廷,兴盛于俄罗斯。从它的发生和发展来看,一开始就有非常明显的宫廷贵族的印记,尤其是法国皇帝路易十四,亲自参与芭蕾的表演并确定了芭蕾的基本手、脚的位置和基本规范。... 芭蕾作为欧洲的一种古典舞蹈,诞生于意大利,发展于法国的宫廷,兴盛于俄罗斯。从它的发生和发展来看,一开始就有非常明显的宫廷贵族的印记,尤其是法国皇帝路易十四,亲自参与芭蕾的表演并确定了芭蕾的基本手、脚的位置和基本规范。在后来数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芭蕾的“开、绷、直、立”的审美特征。这些都使得芭蕾代表着它产生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的审美取向和文化特征。它那挺直的躯干,绷紧的脚背,外开的下肢,直立的双膝,无不透射出那高贵的宫廷贵族的气质和对完美人体的向往。从许多古典芭蕾的经典剧目中也可看出,人们对理想化的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蕾舞 现代舞 古典舞蹈 路易十四 审美特征 文化特征 审美取向 经典剧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怀王有隐疾
19
作者 齐夫 《政工学刊》 2016年第4期76-77,共2页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有这样一个情节,楚怀王有狐臭,他选妃时,一个个美女就因受不了他的气味儿而被淘汰。唯独郑袖在怀王屡屡问她可曾闻到什么异味时,巧妙地回答说是一种大王独特的气味,让天下男人臣服、女人仰慕的气味。楚怀王...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有这样一个情节,楚怀王有狐臭,他选妃时,一个个美女就因受不了他的气味儿而被淘汰。唯独郑袖在怀王屡屡问她可曾闻到什么异味时,巧妙地回答说是一种大王独特的气味,让天下男人臣服、女人仰慕的气味。楚怀王大喜,纳郑袖为后宫宠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袖 从谏如流 贪财好色 皇帝的新衣 秦王 路易十四 魏美 蒙特斯 割地赔款 董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萨斯、洛林主权归属的几次变更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萍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1994年第4期61-63,共3页
阿尔萨斯、洛林主权归属的几次变更龚萍阿尔萨斯、洛林,现属于法国东部领土的一部分。它的重要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得该地区在历史上屡遭德、法两国的争夺,其主权归属也曾经历了许多复杂的变化过程。根据公元八百四十三年的《... 阿尔萨斯、洛林主权归属的几次变更龚萍阿尔萨斯、洛林,现属于法国东部领土的一部分。它的重要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得该地区在历史上屡遭德、法两国的争夺,其主权归属也曾经历了许多复杂的变化过程。根据公元八百四十三年的《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分为三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萨斯 主权归属 法兰克王国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 法国 凡尔赛条约 德国 奥地利 路易十四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